
路易十五的情人:德·蓬帕杜夫人
本书以丰富的史实客观完整地再现了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惊天动地的一生。蓬帕杜夫人以独特的香型俘获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之后成功入驻凡尔赛,从此对法国的政治、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时尚方面,可以说她影响了法兰西乃至全世界的审美情趣,以“蓬帕杜”命名的香水、髮型、家居装饰至今仍活跃在各时尚产业。
基本介绍
- 书名:路易十五的情人:德·蓬帕杜夫人
- 译者:管筱明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7836158, 7507836150
- 作者:艾米尔·康帕东
-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页数:268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她拥有超常的自信,她清楚自己美貌加才艺的巨大优势,九岁时就对母亲说,她将来要给“亲爱的路易”当情妇!
她冰雪聪明,通过自己精心调製的一款香水,成功吸引了路易十五的注意。
她善于攻心,凭藉在路易十五那里得到的超常宠爱,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她通过“枕边风”或者亲自发号施令,参与甚至主导对法国的统治。
她是广为人知的文学艺术的赞助人。她资助过着名诗人克雷毕庸,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着名作家卢梭。此外,她还资助过很多画家、雕刻家、表演艺术家。
她创办了一些着名机构。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巴黎的赛弗尔陶瓷厂和拿破仑曾经就读的巴黎军事学校。在她的大力推动下,赛弗尔生产的装饰瓷成了世界名瓷,赛弗尔瓷器的经典粉红色就被人称做蓬帕杜玫红。
她推动人们接受新的建筑和装饰艺术,她所採用的式样因此被称为“蓬帕杜风格”。她改造装修了艾弗勒公馆。这座公馆今日改称爱丽舍宫,成了法国总统府,至今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古典魅力。
她率先推行蓬帕杜髮型。20世纪中后期,蓬帕杜髮型在男性乡村摇滚乐艺术家和演员中风靡一时,其中包括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
她亲手配兑香水。今日法国香水的霸主地位,与她当年的悉心研究、热心使用不无关係。至今仍有一款法国香水叫“蓬帕杜香水”,献给那些崇尚自由,不被驯服的女性。
她亲自倡导了纤丽、浪漫、精緻、奢华的洛可可艺术,被称为洛可可艺术之母。可以说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洛可可艺术的走向,影响了法兰西乃至全世界的审美情趣。
她冰雪聪明,通过自己精心调製的一款香水,成功吸引了路易十五的注意。
她善于攻心,凭藉在路易十五那里得到的超常宠爱,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她通过“枕边风”或者亲自发号施令,参与甚至主导对法国的统治。
她是广为人知的文学艺术的赞助人。她资助过着名诗人克雷毕庸,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着名作家卢梭。此外,她还资助过很多画家、雕刻家、表演艺术家。
她创办了一些着名机构。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巴黎的赛弗尔陶瓷厂和拿破仑曾经就读的巴黎军事学校。在她的大力推动下,赛弗尔生产的装饰瓷成了世界名瓷,赛弗尔瓷器的经典粉红色就被人称做蓬帕杜玫红。
她推动人们接受新的建筑和装饰艺术,她所採用的式样因此被称为“蓬帕杜风格”。她改造装修了艾弗勒公馆。这座公馆今日改称爱丽舍宫,成了法国总统府,至今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古典魅力。
她率先推行蓬帕杜髮型。20世纪中后期,蓬帕杜髮型在男性乡村摇滚乐艺术家和演员中风靡一时,其中包括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
她亲手配兑香水。今日法国香水的霸主地位,与她当年的悉心研究、热心使用不无关係。至今仍有一款法国香水叫“蓬帕杜香水”,献给那些崇尚自由,不被驯服的女性。
她亲自倡导了纤丽、浪漫、精緻、奢华的洛可可艺术,被称为洛可可艺术之母。可以说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洛可可艺术的走向,影响了法兰西乃至全世界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
艾米尔·康帕东(1837—1915)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行医之家,祖先不是内科医生就是外科医生。他本人则丢下手术刀,投身于写作行业,是19世纪到20世纪的着名作家和文史学家,曾任法国国家档案馆的馆长。一生写作甚勤,着作颇丰。
译者简介
管筱明,资深法语翻译,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其翻译着述颇丰,有多部译着出版,尤以法语着作翻译最多。主要作品有《包法利夫人》《忏悔录》《危险的关係》《你好,忧愁》《罪与罚》《边塞喋血记》《十字军骑士》《青春之门》以及大量歌德、茨威格、欧·亨利、福楼拜、左拉等名家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法利夫人》、《忏悔录》是他的代表性译作。
译者简介
管筱明,资深法语翻译,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其翻译着述颇丰,有多部译着出版,尤以法语着作翻译最多。主要作品有《包法利夫人》《忏悔录》《危险的关係》《你好,忧愁》《罪与罚》《边塞喋血记》《十字军骑士》《青春之门》以及大量歌德、茨威格、欧·亨利、福楼拜、左拉等名家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法利夫人》、《忏悔录》是他的代表性译作。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德·蓬帕杜夫人的出生 — 父亲弗朗索瓦·普瓦松 — 德·蓬帕杜夫人的母亲玛德莱娜·德·拉莫特 — 勒布朗先生和勒诺曼·德·图纳昂先生的情妇 — 被认为是普瓦松家孩子父亲的人 — 女巫的预言 — 与德·梅莉夫人的相遇 — 勒诺曼·德·埃蒂奥莱先生成为姑娘的恋人 — 举行婚礼 — 德·埃蒂奥莱夫人力图讨好路易十五 — 德·夏托卢夫人之死 — 德·埃蒂奥莱夫人重生希望 — 市政厅的舞会 — 国王与少女的首次会面 — 在凡尔赛安身 — 获得德·蓬帕杜女侯爵封号 — 德·蓬帕杜夫人进宫
第二章
德·蓬帕杜夫人对王后的态度 — 王后对德·蓬帕杜夫人的态度 — 女侯爵想带一个菜参加耶稣最后晚餐纪念会 — 女侯爵遭到拒绝 — 国王对王后罕见的关心 — 德·蓬帕杜夫人对父亲的态度 — 让父亲以王室优秀供货人的名义获得贵族封号 — 普瓦松弟弟 — 德·蓬帕杜夫人在宫廷初露头角 — 路易十五宠爱德·蓬帕杜夫人 — 获得蓝色绶带,成为德·玛里涅侯爵 — 德·蓬帕杜夫人的女儿亚历山德琳娜·勒诺曼·德·埃蒂奥莱 — 亚历山德琳娜之死 — 德·蓬帕杜夫人的失望 — 德·艾斯特拉德伯爵夫人 — 被任命为公主们的梳妆女官 — 德·巴什夫妇 — 侯爵夫人让人邀请德·巴什夫人出席太子婚礼 — 德·蓬帕杜夫人做的慈善
第三章
德·蓬帕杜夫人对路易十五的影响 — 德·蓬帕杜夫人善于让国王消遣 — 关于死亡的谈话 — 国王差点死在情妇床上 — 女侯爵为性慾冷淡而苦恼 — 在凡尔赛一套房间问题上国王家庭的胜利 — 太子为一个团长和国王书房图片管理员职位写的信 — 公主们有回闹赢了女侯爵 — 德·蓬帕杜夫人对大贵族的态度 — 德·蓬帕杜夫人对巴结者的纵容 — 德·米尔普瓦元帅夫人 — 战胜礼仪和法规的胜利者德·蓬帕杜夫人 — 德·蓬帕杜夫人让人召回德·夏提庸先生 — 德·蓬帕杜夫人对杜巴哈依先生示好 — 德·蓬帕杜夫人事事都要插手 — 德·蓬帕杜夫人替人谋取各种职位 — 德·蓬帕杜夫人的财富
第四章
小陈列室剧场 — 灵思音乐会 — 首演:《达尔杜弗》 — 小陈列室剧场引进的改善举措 — 重新开张 — 德·尼韦诺瓦先生和德·拉瓦利埃尔先生表演的序幕 — 给蒙克里弗、德艾斯和业余乐师的酬劳 — 重建剧院 — 它是可移动的 — 为新年节庆拆毁剧院 — 事故 — 侍从室绅士与德·拉瓦利埃尔公爵的争吵 — 德·蓬帕杜夫人与黎世留 — 给乐师的酬劳 — 《阿琪尔》,人物 — 在伏尔泰面前重排此戏 — 路易十五的信 — 小陈列室剧场关门
第五章
德·蓬帕杜夫人对建筑的喜好 — 克雷西田庄 — 宫里人几乎全到了克雷西 — 德·蓬帕杜夫人为庆祝德·勃艮地公爵诞生替一些农村青年主持婚礼 — 国王为德·蓬帕杜夫人在“小城堡”举行的晚会 — 德·蓬帕杜夫人还给国王一个惊喜 — 国王的心绪不佳 — 德·蓬帕杜夫人卖掉“小城堡” — 美景宫 — 新的演出 — 让-雅克·卢梭与德·蓬帕杜夫人 — 美景宫回到国王手里 — 埃米塔日 — 德·蓬帕杜夫人在凡尔赛有座公馆 — 德·蓬帕杜夫人在彭查尔特兰宾馆的套房 — 德·蓬帕杜夫人买下德·埃弗勒公馆 — 女侯爵在枫丹白露的隐居所 — 在孔彼埃涅的另一处隐居所 — 德·蓬帕杜夫人租住一些乡村居所 — 买下梅纳尔 — 据说德·蓬帕杜夫人想从普鲁士国王手里买下纳沙特尔亲王领地
第六章
想挤走德·蓬帕杜夫人的企图 — 一封被推测为某推事写的告密信 — 德·库阿斯兰夫人被打发走 — 德·索瓦瑟 — 罗马纳伯爵夫人 — 她的忘恩负义 — 陷入爱情的路易十五 — 阴谋是怎样被拆穿的 — 德·斯丹维尔先生与德·蓬帕杜夫人 — 德·索瓦瑟夫人被赶走 — 德·蓬帕杜夫人亲自向国王推荐情人 — 鹿苑 — 默菲小姐 — 德·埃斯特雷元帅夫人 — 默菲小姐被送回去 — 国王在鹿苑购置的另一处房产 — 对一个得知国王身份的小姑娘的惩罚 — 圣-克卢大道一所用于秘密分娩的小房子 — 德·罗曼小姐不是住在鹿苑的一个情人 — 给国王生了一个孩子 — 她的冒失行为 — 国王对她的粗暴态度
第七章
德·蓬帕杜夫人的统治 — 德·蓬帕杜夫人让人打发走奥里 — 排挤德·阿让松侯爵 — 莫尔帕 — 他与女侯爵的斗争 — 德·蓬帕杜夫人公开与莫尔帕决裂 — 莫尔帕被放逐 — 德·阿让松伯爵 — 他与女侯爵的暗斗 — 玛索 — 他的一切都搭帮德·蓬帕杜夫人 — 德·蓬帕杜夫人想与德·阿让松伯爵作对 — 达米安行刺国王 — 路易十五被家人包围,似乎忘记了德·蓬帕杜夫人 — 德·蓬帕杜夫人被玛索背叛 — 国王康复 — 重回情妇家 — 玛索被放逐 — 女侯爵与德·阿让松伯爵重新开战 — 德·蓬帕杜夫人获胜 — 凡尔赛和约 — 七年战争 — 第二份凡尔赛和约 — 取缔耶稣会 — 巴黎最高法院 — 政府与法官们的斗争 — 主教们被放逐 — 贝尔尼与德·蓬帕杜夫人努力劝和 — 最高法院的召回书
第八章
陶瓷 — 德·蓬帕杜夫人想给法国建造一座专用瓷厂 — 万赛纳 — 德·福尔维先生被任命为工厂主管 — 细节 — 路易十五的订单 — 女侯爵的订单 — 长满瓷花的花圃 — 瓷厂迁到赛弗尔 — 军事学校 — 困难 — 德·蓬帕杜夫人给帕里斯-杜韦纳的几封信 — 德·蓬帕杜夫人给德·路茨堡夫人的信 — 德·蓬帕杜夫人加紧活动 — 致杜韦纳的信 — 学校开始运作 — 年轻学生们的安置 — 专为学校运营发行彩票 — 一直开办到1793年 — 被战神玛尔斯学校取代
第九章
德·蓬帕杜夫人与文人和艺术家 — 德·蓬帕杜夫人与伏尔泰的关係 — 伏尔泰用各种声调歌颂德·蓬帕杜夫人 — 德·蓬帕杜夫人让伏尔泰创作《纳伐尔王妃》与《光荣庙堂》 — 伏尔泰与德·蓬帕杜夫人的关係冷却 — 伏尔泰几乎被放逐 — 德·蓬帕杜夫人与克雷毕庸 — 让-雅克·卢梭 — 卢梭真实性不可靠的信函 — 女侯爵与布封 — 德·蓬帕杜夫人把狗、猴和鹦鹉留给他 — 德·蓬帕杜夫人与玛蒙泰尔 — 孟德斯鸠 — 致信德·蓬帕杜夫人,以删去对《法的精神》的一句批驳 — 德·蓬帕杜夫人与《百科全书》 — 德·蓬帕杜夫人对艺术家的声调 — 德·蓬帕杜夫人的各种才艺
第十章
德·蓬帕杜夫人与舆论 — 民众对她的威胁 — 她从此只在骑警保护下旅行 — 对路易十五的普遍不满 — 路易十五不愿再从巴黎经过 — 德·蓬帕杜夫人当上女公爵 — 与国王的亲密关係中止 — 德·蓬帕杜夫人想虔诚信教 — 德·蓬帕杜夫人要求后宫的一个职位 — 致德·埃蒂奥莱先生的信 — 德·苏比兹先生当使节 — 德·埃蒂奥莱先生的决定 — 德·蓬帕杜夫人的胜利 — 德·蓬帕杜夫人被任命为后宫贵妇 — 德·蓬帕杜夫人写给圣父指责耶稣会的陈情书 — 女侯爵的健康出了问题 — 伏尔泰与玛蒙泰尔的交谈 — 病情加重 — 德·蓬帕杜夫人询问国王她是否应该忏悔 — 国王的答覆 — 德·蓬帕杜夫人的遗嘱 — 德·蓬帕杜夫人去世
第十一章
路易十五得知德·蓬帕杜夫人的死讯反应冷淡 — 玛丽·莱辛斯卡致最高法院埃诺庭长的信 — 德·蓬帕杜夫人的遗体被运到嘉布遣修会修道院 — 由一个嘉布遣修会教士致悼词 — 德·蓬帕杜夫人被葬进家庭墓室,与母亲和女儿为邻 — 勒诺曼·德·埃蒂奥莱先生再婚 — 德·玛里涅先生接受姐姐的遗产 — 去世时没有后人 — 普瓦松·德·玛尔伏瓦占先生成为德·蓬帕杜夫人遗产的继承人 — 拉杜德 — 德·蓬帕杜夫人的继承人被判支付拉杜德六万利勿赔偿 — 对德·蓬帕杜夫人舆论的转变 — 狄德罗 — 结论
德·蓬帕杜夫人的出生 — 父亲弗朗索瓦·普瓦松 — 德·蓬帕杜夫人的母亲玛德莱娜·德·拉莫特 — 勒布朗先生和勒诺曼·德·图纳昂先生的情妇 — 被认为是普瓦松家孩子父亲的人 — 女巫的预言 — 与德·梅莉夫人的相遇 — 勒诺曼·德·埃蒂奥莱先生成为姑娘的恋人 — 举行婚礼 — 德·埃蒂奥莱夫人力图讨好路易十五 — 德·夏托卢夫人之死 — 德·埃蒂奥莱夫人重生希望 — 市政厅的舞会 — 国王与少女的首次会面 — 在凡尔赛安身 — 获得德·蓬帕杜女侯爵封号 — 德·蓬帕杜夫人进宫
第二章
德·蓬帕杜夫人对王后的态度 — 王后对德·蓬帕杜夫人的态度 — 女侯爵想带一个菜参加耶稣最后晚餐纪念会 — 女侯爵遭到拒绝 — 国王对王后罕见的关心 — 德·蓬帕杜夫人对父亲的态度 — 让父亲以王室优秀供货人的名义获得贵族封号 — 普瓦松弟弟 — 德·蓬帕杜夫人在宫廷初露头角 — 路易十五宠爱德·蓬帕杜夫人 — 获得蓝色绶带,成为德·玛里涅侯爵 — 德·蓬帕杜夫人的女儿亚历山德琳娜·勒诺曼·德·埃蒂奥莱 — 亚历山德琳娜之死 — 德·蓬帕杜夫人的失望 — 德·艾斯特拉德伯爵夫人 — 被任命为公主们的梳妆女官 — 德·巴什夫妇 — 侯爵夫人让人邀请德·巴什夫人出席太子婚礼 — 德·蓬帕杜夫人做的慈善
第三章
德·蓬帕杜夫人对路易十五的影响 — 德·蓬帕杜夫人善于让国王消遣 — 关于死亡的谈话 — 国王差点死在情妇床上 — 女侯爵为性慾冷淡而苦恼 — 在凡尔赛一套房间问题上国王家庭的胜利 — 太子为一个团长和国王书房图片管理员职位写的信 — 公主们有回闹赢了女侯爵 — 德·蓬帕杜夫人对大贵族的态度 — 德·蓬帕杜夫人对巴结者的纵容 — 德·米尔普瓦元帅夫人 — 战胜礼仪和法规的胜利者德·蓬帕杜夫人 — 德·蓬帕杜夫人让人召回德·夏提庸先生 — 德·蓬帕杜夫人对杜巴哈依先生示好 — 德·蓬帕杜夫人事事都要插手 — 德·蓬帕杜夫人替人谋取各种职位 — 德·蓬帕杜夫人的财富
第四章
小陈列室剧场 — 灵思音乐会 — 首演:《达尔杜弗》 — 小陈列室剧场引进的改善举措 — 重新开张 — 德·尼韦诺瓦先生和德·拉瓦利埃尔先生表演的序幕 — 给蒙克里弗、德艾斯和业余乐师的酬劳 — 重建剧院 — 它是可移动的 — 为新年节庆拆毁剧院 — 事故 — 侍从室绅士与德·拉瓦利埃尔公爵的争吵 — 德·蓬帕杜夫人与黎世留 — 给乐师的酬劳 — 《阿琪尔》,人物 — 在伏尔泰面前重排此戏 — 路易十五的信 — 小陈列室剧场关门
第五章
德·蓬帕杜夫人对建筑的喜好 — 克雷西田庄 — 宫里人几乎全到了克雷西 — 德·蓬帕杜夫人为庆祝德·勃艮地公爵诞生替一些农村青年主持婚礼 — 国王为德·蓬帕杜夫人在“小城堡”举行的晚会 — 德·蓬帕杜夫人还给国王一个惊喜 — 国王的心绪不佳 — 德·蓬帕杜夫人卖掉“小城堡” — 美景宫 — 新的演出 — 让-雅克·卢梭与德·蓬帕杜夫人 — 美景宫回到国王手里 — 埃米塔日 — 德·蓬帕杜夫人在凡尔赛有座公馆 — 德·蓬帕杜夫人在彭查尔特兰宾馆的套房 — 德·蓬帕杜夫人买下德·埃弗勒公馆 — 女侯爵在枫丹白露的隐居所 — 在孔彼埃涅的另一处隐居所 — 德·蓬帕杜夫人租住一些乡村居所 — 买下梅纳尔 — 据说德·蓬帕杜夫人想从普鲁士国王手里买下纳沙特尔亲王领地
第六章
想挤走德·蓬帕杜夫人的企图 — 一封被推测为某推事写的告密信 — 德·库阿斯兰夫人被打发走 — 德·索瓦瑟 — 罗马纳伯爵夫人 — 她的忘恩负义 — 陷入爱情的路易十五 — 阴谋是怎样被拆穿的 — 德·斯丹维尔先生与德·蓬帕杜夫人 — 德·索瓦瑟夫人被赶走 — 德·蓬帕杜夫人亲自向国王推荐情人 — 鹿苑 — 默菲小姐 — 德·埃斯特雷元帅夫人 — 默菲小姐被送回去 — 国王在鹿苑购置的另一处房产 — 对一个得知国王身份的小姑娘的惩罚 — 圣-克卢大道一所用于秘密分娩的小房子 — 德·罗曼小姐不是住在鹿苑的一个情人 — 给国王生了一个孩子 — 她的冒失行为 — 国王对她的粗暴态度
第七章
德·蓬帕杜夫人的统治 — 德·蓬帕杜夫人让人打发走奥里 — 排挤德·阿让松侯爵 — 莫尔帕 — 他与女侯爵的斗争 — 德·蓬帕杜夫人公开与莫尔帕决裂 — 莫尔帕被放逐 — 德·阿让松伯爵 — 他与女侯爵的暗斗 — 玛索 — 他的一切都搭帮德·蓬帕杜夫人 — 德·蓬帕杜夫人想与德·阿让松伯爵作对 — 达米安行刺国王 — 路易十五被家人包围,似乎忘记了德·蓬帕杜夫人 — 德·蓬帕杜夫人被玛索背叛 — 国王康复 — 重回情妇家 — 玛索被放逐 — 女侯爵与德·阿让松伯爵重新开战 — 德·蓬帕杜夫人获胜 — 凡尔赛和约 — 七年战争 — 第二份凡尔赛和约 — 取缔耶稣会 — 巴黎最高法院 — 政府与法官们的斗争 — 主教们被放逐 — 贝尔尼与德·蓬帕杜夫人努力劝和 — 最高法院的召回书
第八章
陶瓷 — 德·蓬帕杜夫人想给法国建造一座专用瓷厂 — 万赛纳 — 德·福尔维先生被任命为工厂主管 — 细节 — 路易十五的订单 — 女侯爵的订单 — 长满瓷花的花圃 — 瓷厂迁到赛弗尔 — 军事学校 — 困难 — 德·蓬帕杜夫人给帕里斯-杜韦纳的几封信 — 德·蓬帕杜夫人给德·路茨堡夫人的信 — 德·蓬帕杜夫人加紧活动 — 致杜韦纳的信 — 学校开始运作 — 年轻学生们的安置 — 专为学校运营发行彩票 — 一直开办到1793年 — 被战神玛尔斯学校取代
第九章
德·蓬帕杜夫人与文人和艺术家 — 德·蓬帕杜夫人与伏尔泰的关係 — 伏尔泰用各种声调歌颂德·蓬帕杜夫人 — 德·蓬帕杜夫人让伏尔泰创作《纳伐尔王妃》与《光荣庙堂》 — 伏尔泰与德·蓬帕杜夫人的关係冷却 — 伏尔泰几乎被放逐 — 德·蓬帕杜夫人与克雷毕庸 — 让-雅克·卢梭 — 卢梭真实性不可靠的信函 — 女侯爵与布封 — 德·蓬帕杜夫人把狗、猴和鹦鹉留给他 — 德·蓬帕杜夫人与玛蒙泰尔 — 孟德斯鸠 — 致信德·蓬帕杜夫人,以删去对《法的精神》的一句批驳 — 德·蓬帕杜夫人与《百科全书》 — 德·蓬帕杜夫人对艺术家的声调 — 德·蓬帕杜夫人的各种才艺
第十章
德·蓬帕杜夫人与舆论 — 民众对她的威胁 — 她从此只在骑警保护下旅行 — 对路易十五的普遍不满 — 路易十五不愿再从巴黎经过 — 德·蓬帕杜夫人当上女公爵 — 与国王的亲密关係中止 — 德·蓬帕杜夫人想虔诚信教 — 德·蓬帕杜夫人要求后宫的一个职位 — 致德·埃蒂奥莱先生的信 — 德·苏比兹先生当使节 — 德·埃蒂奥莱先生的决定 — 德·蓬帕杜夫人的胜利 — 德·蓬帕杜夫人被任命为后宫贵妇 — 德·蓬帕杜夫人写给圣父指责耶稣会的陈情书 — 女侯爵的健康出了问题 — 伏尔泰与玛蒙泰尔的交谈 — 病情加重 — 德·蓬帕杜夫人询问国王她是否应该忏悔 — 国王的答覆 — 德·蓬帕杜夫人的遗嘱 — 德·蓬帕杜夫人去世
第十一章
路易十五得知德·蓬帕杜夫人的死讯反应冷淡 — 玛丽·莱辛斯卡致最高法院埃诺庭长的信 — 德·蓬帕杜夫人的遗体被运到嘉布遣修会修道院 — 由一个嘉布遣修会教士致悼词 — 德·蓬帕杜夫人被葬进家庭墓室,与母亲和女儿为邻 — 勒诺曼·德·埃蒂奥莱先生再婚 — 德·玛里涅先生接受姐姐的遗产 — 去世时没有后人 — 普瓦松·德·玛尔伏瓦占先生成为德·蓬帕杜夫人遗产的继承人 — 拉杜德 — 德·蓬帕杜夫人的继承人被判支付拉杜德六万利勿赔偿 — 对德·蓬帕杜夫人舆论的转变 — 狄德罗 — 结论
后记
在本书印製期间,坊间出现了一本书,我们立即将它推介给所有历史爱好者:这就是贾尔先生的《批评词典》,它收录了与一些迄今不甚有名或者被人误解的人物有关的最为怪异的资料。我们立即翻到《蓬帕杜》词条寻找,并且找到了一些前所不知的事实;兹转录如下:
德·蓬帕杜夫人的父亲弗朗索瓦·普瓦松娶下路易十五情妇的母亲时是个鳏夫,结婚证上是这样证实的:弗朗索瓦·普瓦松,宫廷勤杂官员,杜吕克先生和摄政王殿下德·奥尔良公爵的军官,年龄33岁,前妻为安娜一加布里埃尔·勒卡莉耶,巴黎圣一欧斯塔什堂区的教民,1718年10月11日于荣军休养院的圣一路易教堂,娶路易丝一玛德莱娜·德·拉莫特为妻。女方年龄19岁,父亲为炮兵部队军需官,荣军休养院皇家旅馆肉食店承包人,母亲为玛丽一路易丝·蒂也塞兰。从这组结合诞生了三个孩子(我们只知两个),老大让娜一安托瓦纳特(即德·蓬帕杜夫人):“让娜一安托瓦纳特·普瓦松于1721年12月29日出生,30日受洗。父亲弗朗索瓦·普瓦松,德·奥尔良公爵大人殿下的勤杂官员,母亲路易丝一玛德莱娜·德·拉莫特,家庭住址:克莱里街,教父为让·帕里斯·德·蒙玛泰尔,宫廷勤杂官员,国王宫廷、家务及财政三方面的顾问秘书;教母为宫廷勤杂官员,多菲内省税务长安图瓦·帕里斯之女安托瓦纳特一于斯汀娜·帕里斯小姐。”“老二是1724年5月15日出生在泰维诺街的孩子,在圣一救世主教堂以弗朗索瓦丝一路易丝之名行的洗礼,似乎出生不久就夭折了。老三是阿贝尔一弗朗索瓦(德·玛里涅侯爵)。贾尔先生儘管作了多方寻找,却没有找到他的受洗证,贾尔先生推测他大约是在1725年出生的。”
在上述证书上,弗朗索瓦·普瓦松自称是德·奥尔良公爵与杜吕克先生的勤杂官员;他大概是在摄政王的宫廷里买下了某个小职位,因而可以用上宫廷勤杂官员的衔头,这使他稍稍超出平民阶层,却又不是贵族,因为他仅仅是在女儿到达权力高位之后才得到贵族证书的。这点我们在上面有专文述及。在贾尔先生髮现的另一份证书上,弗朗索瓦·普瓦松自称“国王秘书”;我们在至今保留在帝国文书档案馆里的国王秘书文档里查核,并没有找到任何能够说明其来历的依据。再说,所有这些第十等级的衔头都是卖给坚持到最后出价最高的竞买人的。有人记得,在18世纪,诸如此类的衔头还有“国王顾问”、“生猪舌病检查员”等。
贾尔先生还发现了一份有关德·玛里涅侯爵婚姻的证书。上面写着:“兹于1767年1月2日星期五準予奥克塞卢瓦人的圣一日耳曼教堂堂区教民,家住圣一奥诺雷街的高贵而强干的阿贝尔一弗朗索瓦·普瓦松大人,德·玛里涅和德·梅纳尔侯爵,与同一堂区教民,家住玛伊街的玛丽一弗朗索瓦兹一朱莉一康斯当丝·菲厄尔小姐前往布卢瓦主教辖区(圣一欧斯塔什)的梅纳尔城堡教堂完婚。”在这份证书下方有这样一行字:“本人不想付款。”家财万贯的德·玛里涅侯爵竟这样吝啬,这份证书着实稀罕,值得保存。
德·蓬帕杜夫人的父亲弗朗索瓦·普瓦松娶下路易十五情妇的母亲时是个鳏夫,结婚证上是这样证实的:弗朗索瓦·普瓦松,宫廷勤杂官员,杜吕克先生和摄政王殿下德·奥尔良公爵的军官,年龄33岁,前妻为安娜一加布里埃尔·勒卡莉耶,巴黎圣一欧斯塔什堂区的教民,1718年10月11日于荣军休养院的圣一路易教堂,娶路易丝一玛德莱娜·德·拉莫特为妻。女方年龄19岁,父亲为炮兵部队军需官,荣军休养院皇家旅馆肉食店承包人,母亲为玛丽一路易丝·蒂也塞兰。从这组结合诞生了三个孩子(我们只知两个),老大让娜一安托瓦纳特(即德·蓬帕杜夫人):“让娜一安托瓦纳特·普瓦松于1721年12月29日出生,30日受洗。父亲弗朗索瓦·普瓦松,德·奥尔良公爵大人殿下的勤杂官员,母亲路易丝一玛德莱娜·德·拉莫特,家庭住址:克莱里街,教父为让·帕里斯·德·蒙玛泰尔,宫廷勤杂官员,国王宫廷、家务及财政三方面的顾问秘书;教母为宫廷勤杂官员,多菲内省税务长安图瓦·帕里斯之女安托瓦纳特一于斯汀娜·帕里斯小姐。”“老二是1724年5月15日出生在泰维诺街的孩子,在圣一救世主教堂以弗朗索瓦丝一路易丝之名行的洗礼,似乎出生不久就夭折了。老三是阿贝尔一弗朗索瓦(德·玛里涅侯爵)。贾尔先生儘管作了多方寻找,却没有找到他的受洗证,贾尔先生推测他大约是在1725年出生的。”
在上述证书上,弗朗索瓦·普瓦松自称是德·奥尔良公爵与杜吕克先生的勤杂官员;他大概是在摄政王的宫廷里买下了某个小职位,因而可以用上宫廷勤杂官员的衔头,这使他稍稍超出平民阶层,却又不是贵族,因为他仅仅是在女儿到达权力高位之后才得到贵族证书的。这点我们在上面有专文述及。在贾尔先生髮现的另一份证书上,弗朗索瓦·普瓦松自称“国王秘书”;我们在至今保留在帝国文书档案馆里的国王秘书文档里查核,并没有找到任何能够说明其来历的依据。再说,所有这些第十等级的衔头都是卖给坚持到最后出价最高的竞买人的。有人记得,在18世纪,诸如此类的衔头还有“国王顾问”、“生猪舌病检查员”等。
贾尔先生还发现了一份有关德·玛里涅侯爵婚姻的证书。上面写着:“兹于1767年1月2日星期五準予奥克塞卢瓦人的圣一日耳曼教堂堂区教民,家住圣一奥诺雷街的高贵而强干的阿贝尔一弗朗索瓦·普瓦松大人,德·玛里涅和德·梅纳尔侯爵,与同一堂区教民,家住玛伊街的玛丽一弗朗索瓦兹一朱莉一康斯当丝·菲厄尔小姐前往布卢瓦主教辖区(圣一欧斯塔什)的梅纳尔城堡教堂完婚。”在这份证书下方有这样一行字:“本人不想付款。”家财万贯的德·玛里涅侯爵竟这样吝啬,这份证书着实稀罕,值得保存。
序言
译 序
有部分读者可能对本书所涉及的法国历史不太熟悉,因此有必要对本书两个主要人物作个简略介绍。
首先介绍路易十五的情况。众所周知,洋酒中有个品牌“路易十三”十分昂贵,数千上万一瓶。这里的路易十三(1601—1643)就是法国国王,人家叫他“公正的路易”,在位33年。他去世以后,把位子传给儿子路易十四(1638—1715)。路易十四绰号为“伟大的路易”,又称“太阳王”,是法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国王,在位期长达72年。路易十四去世后,把位子传给曾孙、绰号叫“亲爱的路易”的路易十五(1710—1774)。
这一次传位为什幺隔了几代呢?原来是老天做的好事。路易十五才一岁的时候,祖父“伟大的王储”就过世了,继承大统的责任落到他父亲身上。可是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父母,连同他的兄长又相继被麻疹夺去生命。这样前两轮轮空,也就该当五岁的路易十五来接下王位了。
由于年幼,政事暂由波旁王族的幼支德·奥尔良公爵打理。史称摄政王时期。路易十五的任务是学习。他从安排给他的家庭女老师德·旺塔杜尔公爵夫人那里学到了做国王的三条金科玉律:一是为天主效力;二是要有帝王威仪;三是要有君王之相,不轻易动声色,显露真实情感。
除此之外,还要学习繁缛的宫廷礼仪,习惯在众目睽睽下生活。在凡尔赛宫的生活是没有隐私可言的:每天早上一睁眼,便有内侍为他撩开帷帐;双脚一踏地,大臣大贵族就会排队过来问候;坐在椅上梳洗打扮之时,又轮到一般臣僚过来请安。幼小君主的一切,上至学问功课,下至饮食溲溺,都成为廷臣们的谈论话题。有次路易十五便秘,几天难于排泄,满朝文武无不忧形于色,寝食难安,待到御医宣布泄药生效,已经引发“动人的排泄”,廷臣们顿时开颜露喜,一时欢声雷动,好像打了一次大胜仗。
1722年10月25日,13岁的路易十五在兰斯大教堂举行盛大的加冕典礼;四个月后,在巴黎最高法院的法官与律师面前举行了庄严的成人仪式。从此摄政时代宣告终结。
当时佐政的首相德·波旁公爵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他的最大“政绩”就是为时年15,“已经成人”的路易十五早早做了婚配。在此之前路易十五生了一场病,引发了德·波旁公爵的担心。从个人角度考虑,德·波旁公爵必须让年轻的国王儘快生子,因为路易十五如果遭遇不测,而又没有留下子嗣,王权就有可能落入王族幼支,德·波旁公爵的死对头,已经退位的摄政王德·奥尔良公爵那一门手里。德·波旁公爵吩咐手下拟定一个名单,确定了99个候选对象,然后从这些人里一步步筛选。99个人里,既有堂妹西班牙公主,也有奥地利公主这样强国旺族的女孩。而且路易十五早前曾与堂妹有过意向性婚议。但如果与西班牙公主成婚,在发生上述不测的情况下,路易十四的孙子,路易十五的叔叔,已经当上西班牙国王的腓力五世就有可能推翻从前作出的承诺,加入对法国王位的争夺,那样法国内政将会大乱。而如果按照传统,在哈布斯堡这样强大王室的公主里面择后,那就难免遭受强权的干政。权衡再三的结果,波兰“一日公主”玛丽·莱辛斯卡成为上上之选。为什幺叫“一日公主”?因为公主的父亲只坐了一日王位,江山便丢了。这位公主血统高贵,这点让人无话可说,但她父亲又是波兰的失位国王,自保都难,遑论干政?再说,公主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比路易十五大7岁,已到育龄,而且她的家族从未与法国王室混血,从优生角度考虑,可以确保后嗣健康。
1725年9月5日,路易十五与玛丽·莱辛斯卡的婚礼在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举行。被称为欧洲最英俊男子的路易十五与年长7岁的新嫁娘还算般配。不过在出席婚礼的来宾中,有不少人为新婚夫妇是否琴瑟和好尚存疑问。因为头年德·波旁公爵的情妇德·普里厄侯爵夫人曾尝试用美女对路易十五进行性启蒙,可是少不更事的国王表现得相当羞怯,以至于大臣幕僚都担心国王不近女色,是因为功能不行。然而次日早上洞房门一开,路易十五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地走出来,大家的担心便立刻烟消云散。
玛丽·莱辛斯卡果然具有强旺的生育能力,10年之内为路易十五生了10个孩子:两男八女。可惜只有一男成人。女孩也没有留下几个。据说这位王后曾经抱怨:“除了睡觉,就是分娩,无聊至极!”由此倒可看出路易十五的超强能力。
玛丽·莱辛斯卡就像德·波旁公爵称讚的那样,在妇道方面具有相当多的美德,但是在做人方面却有所欠缺。一是过于虔诚,有时甚至到了死板的程度,连她父亲都说:“同玛丽在一起,打哈欠也像在做弥撒。”二是生活严肃,缺乏情趣。路易十五是个贪图享乐之人,一句话,喜欢莺歌燕舞,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而王后则宁愿在家与陪媪聊天,或者打牌,度过安闲的夜晚。三是无论身心,衰老太快。本来就大7岁,无度的生育又糟蹋了身体。与路易十五在一起,在形象气质方面简直判若云泥。
当时法国是天主教国家,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是作为婚姻的补充,国王可以公开包“二奶”,养“小蜜”,并且让情妇介入国家的政治生活。法语情妇一词“MAITRESSE”,就包含了女主人、女主宰的意思。到了“七年之痒”这个坎儿,索然寡味的王后已经让路易十五心生厌倦,再说经历了多次怀孕生产和流产,玛丽·莱辛斯卡也惧怕与路易十五同房,这就促使路易十五生出另找女伴的想法。德·纳斯勒侯爵家的五姐妹相继进入他的眼帘,得到他的恩宠。最后五姐妹经过一番倾轧,最小的那个获得胜利,得到国王的特别宠爱,成为他的正式情妇,被封为德·夏托卢女公爵。
可是好景不长。路易十五在率军亲征期间,不幸患了重病。随军的索瓦松大主教在替国王祈福的同时,要求路易十五洁身自好,断绝一切婚外性关係。为了保命,路易十五只好忍痛割爱。但是一旦康复,他就要求召回德·夏托卢女公爵。可惜为时已晚,那位年轻美丽的女人也患病在床,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觉得凄凉的路易十五只得另觅他人。不久,性格活泼,风姿绰约的让娜-安托瓦纳特·普瓦松就闯进了他的心扉。
接下来介绍德·蓬帕杜夫人的情况。
德·蓬帕杜夫人娘家名叫让娜-安托瓦纳特·普瓦松。婚后从夫姓,叫做德·埃蒂奥莱夫人。德·蓬帕杜夫人的母亲是个小市民。名义上的“父亲”给人当差,因为经济问题差点被执行死刑。可是老天对小让娜-安托瓦纳特不薄,不仅给了她倾国倾城的美貌,还让她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据说她血缘上的父亲是个包税人,家资鉅万,富可敌国。小让娜-安托瓦纳特就在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金支持下,跟着第一流的名家专家大师学习各种才艺。比如她的绘画老师,是大名鼎鼎的王国首席画师,罗马学院奖获得者布歇;她的朗诵老师,是一流演员拉鲁;她的诗歌老师,是名重一时的诗人克雷毕庸;教她弹琴唱歌的,是巴黎歌剧院的着名演员、歌唱家和作曲家杰利约特;教她跳舞的,是当时的舞蹈大师纪勃代。当时风行印刷製版术,包税人甚至从英国请来师傅,教她这门技艺。
这个让娜-安托瓦纳特有个特点,是特别自信:她清楚自己美貌加才艺的巨大优势,也知道把它们用在什幺地方。天生我材必有用,用就用到最高处。小时候一个着名女巫断言她有妃子命,她就以此作为人生目标。九岁时她对母亲说,她将来要给“亲爱的路易”当情妇!为达目的,她不畏艰辛,付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努力。比如她打听到路易十五喜欢狩猎,为了能够进入路易十五的视野,便经常打扮得漂漂亮亮,一身香喷喷的,从巴黎赶到几十里外的凡尔赛王室狩猎场去“蹲守”,而且总是穿一身蓝色和粉红色衣裙,以期引起注意。功夫不负有心人,路易十五终于对她有了印象,有一次还下马与她交谈。
她的第二个特点是冰雪聪明。与路易十五有了初步接触之后,怎样更进一步加深印象呢?当路易十五头一次邀请她到凡尔赛宫出席化装舞会时,她颇费了一番心思。她知道自己的舞技舞姿是专业水準。但是怎样让路易十五认出自己,记住自己呢?绞尽脑汁之后,她有了主意。舞会上,当戴着猎神狄安娜假面的她从化装成一排紫杉树篱的国王与侍从们前面走过时,路易十五立即闻到了她身上浓烈的香味。上次与她交谈时他就闻到过这种气味。那是她亲手调製的香水,世界上独此一份。于是一株紫杉树立即出列,带着柔美轻盈的狄安娜女神悄然退场。从此路易十五与德·埃蒂奥莱夫人有了鱼水之欢。不久路易十五册封她为德·蓬帕杜女侯爵,赐予贵族纹章、城堡和土地。这位被宫里人称为德·蓬帕杜夫人的新封贵族只用一个夏天,就学会了贵妇人的仪态与说话方式,还掌握了王宫的礼仪特别是国王所独有的生活戒律。正式进宫那天,儘管宫廷上下对她充满敌意,她却以从容不迫和优雅大方的应对击退了对手们的讥讽,从此在宫中站稳脚跟。
她的第三个特点是低调做人。初进凡尔赛宫时,她非常低调,只住顶楼几间普通房间。过了五年,待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日益稳固之后,才逐步从顶楼搬进豪华寝宫。她很清楚王后和太子公主们对自己的重要性,总是小心翼翼地处理与他们的关係,在他们面前从不张扬。对王后这位后宫“大姐大”她非常尊敬和服从,每次演出,都要把王后请来,奉于上座,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该忍的忍,该让的让,从不恃宠弄娇,更不会仗着路易十五的恩爱,与之交手争锋;对国王的几个子女,则给予特别的关怀,极力让他们感受自己的真诚与好意。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不久,德·蓬帕杜夫人就说服国王替王后还清赌债,把王后的寝宫重新装饰,还另赏若干礼物。赛弗尔瓷厂出了产品,她挑出最好的送给王后,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年月,她还主动提出要在王后的宫廷当陪侍女官。
她的第四个特点是善于“攻”心,善作心的交流,善解人意。女人靠美色只能迷人一时,不能迷人一世。在美女如云的凡尔赛宫里,她依靠什幺来长期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靠“心”经。她能够窥透路易十五的内心,知道他需要什幺。路易十五天天面对大臣贵妇的恭维奉承,早就腻透了,她就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话,而是说真话,说民情,说巴黎百姓的生活。她的话信息量大,新鲜,生动,有趣,路易十五爱听,甚至一日不与她说话就觉得难受。她知道路易十五爱热闹,静不下来,需要娱乐消遣,她就想方设法成立剧团,排演戏剧,并且亲自上台,还发动大臣幕僚串演角色,一时间把宫廷的文娱生活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连王后都被打动。她知道路易十五长年生活在深宫,感到憋闷,总想出去走走,吸吸新鲜空气,她就经常陪他外出巡游。她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和钱财用在买房、建房和装饰上,为的就是给路易十五和她建造外出巡游的销魂之所。她喜欢避开众人,与路易十五在那些僻静的行宫里促膝谈心,倾心弄情。在那种地方,她把千人侍候万人照顾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路易十五迷到这个地步,竟愿意餐后亲手为她煮咖啡。她知道男人都好色,喜新厌旧,路易十五也不例外。当她觉得自己颜色稍衰时,她就为路易十五拉皮条,主动推荐、安排一些下层社会的娇娘供其淫乐。她知道那些脸面光鲜肚里无货的女人夺不走自己的地位。
凭着这些特点或者本事,德·蓬帕杜夫人在路易十五那里得到超常的宠爱。路易十五简直对她形成了依赖。她利用对路易十五的影响,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在凡尔赛宫第二豪华的寝宫里,做起了名副其实的“MAITRESSE”。她通过“枕边风”或者亲自发号施令,参与甚至主导对法国的统治。
但是,老天在赋予一个人种种优点的同时,也给予他一些缺点和毛病。而且优点越突出,缺点或毛病就越严重。德·蓬帕杜夫人致命的缺点或毛病是什幺?是大肆谋私、无比贪婪、十分专权。她把根基扎牢之后,就开始谋私了。她为父亲谋得了贵族身份和贵族庄园,为弟弟谋到了两个侯爵衔头,两块侯爵领地,让他当上皇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还为他谋得荣誉团的骑士绶带。平常贵族的衔头与领地,都是要在战场拚命,立下勛功才能挣得,荣誉团的勋章绶带,也要有非同寻常的业绩成就才能授予,如今仅靠一人的美色,全家人就可坐得,这就严重地破坏了游戏规则,造成极大的不公。
自私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财物上的贪婪。德·蓬帕杜夫人想方设法,为自己购置房屋地产。她名下的产业,先后有上十处之多。要知道那不是普通的一两栋楼房,而是方圆多少里的皇家庄园、林园。仅一个克雷西庄园,“通往大门入口的林阴大道就有好几条”,里面山岚环抱,林深树密,溪流成河,水面连片,可见规模之大。为了满足德·蓬帕杜夫人置业扩张的欲望,路易十五得不断拨款付账。有时一个地区,一个省的税收,在好几年时间里,就完全用在她某座庄园上。为此增税的事也时有发生。她在王宫20年,敛财无数,去世时的拍卖清册,光是名画古画就有数百幅,奇珍异宝古玩钻石不计其数,换算成当今货币,恐怕要以百亿千亿计。
对国王与宫廷的影响力大起来以后,按照正常逻辑,德·蓬帕杜夫人也要掌权理政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她插手政务,参与国家管理,决定人事安排,甚至操纵外交谈判。然而她处事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而是凭个人好恶以及收益如何来定。在大臣的任命上,她就是以个人站队来画线,与她关係好的,跟她沾亲带故的,与她趣味相投的,都予以提拔安排,反之,则根本不要指望,就是当上官的,也要撤下来。德·苏比兹亲王是她的亲信,儘管不懂军事,在战场上连吃败仗,她却硬是把他扶上元帅宝座。而不听话的甚至跟她唱反调的德·黎世留元帅,儘管战功累累,却还是要从战场上召回,赋闲在家。在欧洲邦交,战与和的大事上,她固执地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在她力主之下,法国与奥地利结盟,与普鲁士结怨,与不列颠交恶。七年战争打下来,丢掉北美和印度的三块殖民地,欠下巨额战争债。
在一些法国人看来,德·蓬帕杜夫人贪婪与自私还犹自可,最要命的问题,是搞乱了朝纲,使封建政治变得更加腐败,使权力变得更无制约,使原本不太堕落、在民众中还享有较好口碑的路易十五变成了一个疏理朝政的昏君,使一个时代的风气变得糜烂不堪,使国际国内的矛盾大大激化。她的发迹,她的疯狂挥霍,她颐指气使、权势煊天,动辄改换朝政,随意撤换大臣的行为,在举国上下、宫廷内外都引起公愤。一句话,德·蓬帕杜夫人在政治方面的一个主要历史作用,是把法国的封建专制推到了尽头。
不过,在文化艺术方面,法国人对德·蓬帕杜夫人的看法倒还公正。她利用所在高位,所拥有的权力,通过有意无意的活动,做了许多促进法国与世界的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工作:
——她是广为人知的文学艺术的赞助人。她资助过着名诗人克雷毕庸,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着名作家卢梭得过她的关照。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多亏她支持,才得到君主认可。此外,她还资助过很多画家、雕刻家、表演艺术家。
——她创办了一些着名机构。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巴黎的赛弗尔陶瓷厂和拿破仑曾经就读的巴黎军事学校。在她的大力推动下,赛弗尔生产的装饰瓷成了世界名瓷,赛弗尔瓷器的经典粉红色就被人称做蓬帕杜玫红。
——她推动人们接受新的建筑和装饰艺术,她所採用的式样因此被称为“蓬帕杜风格”。巴黎军事学校、协和广场、枫丹白露宫配殿等都是由她与担任建筑公司总经理的弟弟共同规划营建的。她改造装修了艾弗勒公馆。这座公馆今日改称爱丽舍宫,成了法国总统府,至今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古典魅力。
——她率先推行蓬帕杜髮型。留这种髮型的男性把前面的头髮向上梳起,女性则在前额上留一绺捲髮。20世纪中后期,蓬帕杜髮型在男性乡村摇滚乐艺术家和演员中风靡一时,其中包括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
——她亲手配兑香水。在凡尔赛宫举行的化装舞会上,她用自己配製的香水迷住路易十五,给他留下深刻记忆。今日法国香水的霸主地位,与她当年的悉心研究、热心使用不无关係。至今仍有一款法国香水叫“蓬帕杜香水”,献给那些崇尚自由,不被驯服的女性。
——她亲自倡导了纤丽、浪漫、精緻、奢华的洛可可艺术,被称为洛可可艺术之母。蓬帕杜夫人资助的华托和布歇都是洛可可风格的代表性画家,洛可可彩粉画中的粉红色和薄荷色是蓬帕杜夫人最喜欢的颜色。可以说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洛可可艺术的走向,影响了法兰西乃至全世界的审美情趣。
老天是公平的。它让一个人享福的同时,也会让他吃些苦头。德·蓬帕杜夫人的人生之路,起初一帆风顺,到后来却阻力重重,难以为继。本来也是,一个如此优秀的女人,坐享如此浩蕩的皇恩,想不遭人嫉恨都难。德·蓬帕杜夫人有五大对头或对头群:一是路易十五后宫“鹿苑”里那些因她的受宠而基本“失业”的妙龄少女,尤其是出身妓女、总是与她争宠斗豔,继她之后当上路易十五宠姬的杜巴里伯爵夫人;二是宫廷里一个个密谋扳倒她夺取权力的政治小集团;三是把苛捐杂税和饑荒归咎于她的奢侈生活的平民百姓;四是把她视为引致路易十五背弃教会和家庭的祸根的神职人员;五是因七年战争失败而认为红颜祸国的元帅将军。德·蓬帕杜夫人要抖擞精神,使出十万分精力,才能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暗害,保住既得权力和利益。但是一个人终究精力有限,整日纠缠于政治斗争与利益纠纷,过度损耗心力,又怎幺可能延年益寿?可怜她才到43岁就香消玉殒,一命归西。
从1765年到1793年,只隔了28年。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洪流蕩涤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王权,把大大小小的贵族与封建政客打了个落花流水。继德·蓬帕杜夫人充任路易十五情妇的杜巴里伯爵夫人,和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纳特一样,在断头台上死于非命。若是德·蓬帕杜夫人在世,也不过71岁,恐怕逃不过被革命民众推上断头台的命运。从这点看,老天对她还是公平的,念及她对人类文化有所贡献,而让她逃过了革命的审判、民众的讨伐。
本书作者艾米尔·康帕东(1837—1915)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行医之家,祖先不是内科医生就是外科医生。他本人则丢下手术刀,投身于写作行业,是19世纪到20世纪的着名作家和文史学家,曾任法国国家档案馆的馆长。一生写作甚勤,着作颇丰。《德·蓬帕杜夫人与路易十五》是其文学传记,他在这部作品中客观公正地描写了德·蓬帕杜夫人惊天动地的一生,揭示了其穷奢极欲、腐朽糜烂的生活对于法国制度、对社会环境与时代风气的影响,探讨了其所作所为与法国大革命的因果关係。如果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读者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作者的用心与译者的辛劳就算没有白费了。
译者
前言
路易十四的世纪,人们称之为路易十四世纪。但是,路易十五的世纪,不管伏尔泰写得如何好,人们都绝不会称之为路易十五世纪。这是因为,路易十五不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他并不主动创造历史,他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推动。为了给他的一生定性,人们不得不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一个女人作为标誌,因为这个女人的影响支配了宫廷、政策和政府。德·梅莉夫人,德·夏托卢夫人,德·蓬帕杜夫人和杜巴里夫人分别把她们的名字赋予了各领风骚的时期。可以这样说,这些时期组成了路易十五王朝的各个统治阶段。
在所有这些情妇之中,德·蓬帕杜夫人是行使权力时间最长、範围最广的一位。她尤其具有勃勃雄心,是一位身穿罗裙的大臣。她通过政策来支持艺术,通过情趣来开发艺术;她愿意统治文学,但更愿意统治文人,喜欢看到文人匍匐在她脚下;她对改变法国的对外政治体系作出了贡献,她对于时尚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她统治了时尚二十年。
我们可以把她看做十八世纪中期的代表,看做那个时代的化身。
看到一个年轻女人,在长时期的阴谋之后登上了国王情妇的宝座,这的确是一幕崭新的场景。从世俗角度看这个位置可能是光彩夺目的,但从道德角度看却并不值得羡慕。她与德·梅莉夫人,甚至与德·夏托卢夫人的差别多幺大啊!德·梅莉夫人爱慕男人,从不向国王索取任何东西;德·夏托卢夫人爱慕国王,前提是他做人行事必须像个国王,她把国王从凡尔赛宫的寻欢作乐中扯出来,送到他的军队去统兵征战。她激发了唤醒了国王身上高贵慷慨的王家本性。德·蓬帕杜夫人的特点,是喜爱权力,她动用一切手段来保住权力。成为国王公开宣布的情妇之后,她显得很懂分寸,很识大体,在公开场合对王后、太子和几位公主,还有路易十五的女人们极其尊敬。她的美丽、才情和各种各样的才具,完全虏获了国君的心,因而使得自己变得非常强势。她具有使路易十五开心的大本事,儘管比起祖父路易十四来,路易十五可能没有那样容易逗乐。
但就是在这个棘手的任务上德·蓬帕杜夫人表现了无穷无尽的聪明才智。她让人想到罗马皇帝的宫廷里那个获得雅事主管称号的男人。她组建小陈列室剧团,把凡尔赛最出众最诙谐的人都罗致到演员队伍中来。在这件事上她本人也恰如其分地得到了掌声。
在这些聪明的消遣活动中,我们还得加上那些小型的餐聚宴饮。国王在一个放纵的优雅的社会里忘记了国事与王权。还有在那些温柔富贵之乡,如拉赛尔宫、克雷西宫和美景宫的旅行。不过这些消遣娱乐很快就不足以驱走国君无法医治的无聊。
为了保住行将流失的权力,德·蓬帕杜夫人当时求助于建筑鹿苑,以此来助长路易十五的不良爱好。她很快就使得路易十五不知不觉地忘记了所有的廉耻,竟把杜巴里夫人安放到本来属于嘉言懿德的王后玛丽·莱辛斯卡,后来又被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纳特 占据的宝座。
如果现在考察德·蓬帕杜夫人参与统治的程度,我们会看到她通过与奥地利王室缔结亲密的联盟,改变了法国传统的对外关係,看到她参与了取缔耶稣会的行动,看到她出面反对最高法院的反抗行为。德·索瓦瑟先生是被她送进内阁的,是她这种政策的代表和发行人。
德·蓬帕杜夫人本人作为艺术和艺术家的朋友,创办了赛弗尔陶瓷厂,是一些画家、雕塑家、诗人和音乐家的保护人,在这个方面人们只能讚扬她。
我们试着在不同的方面描写这个女人,因为她对于法兰西的命运有着如此确凿无疑的影响。我们儘可能广泛地蒐集材料,查阅大量的档案和图书资料,跑遍博物馆和艺术品收藏室,为的是完整地再现这个女人的面目。无论站在什幺角度,这个女人都有权激起哲学家的注意,历史学家的兴趣和文人雅士的好奇。
有部分读者可能对本书所涉及的法国历史不太熟悉,因此有必要对本书两个主要人物作个简略介绍。
首先介绍路易十五的情况。众所周知,洋酒中有个品牌“路易十三”十分昂贵,数千上万一瓶。这里的路易十三(1601—1643)就是法国国王,人家叫他“公正的路易”,在位33年。他去世以后,把位子传给儿子路易十四(1638—1715)。路易十四绰号为“伟大的路易”,又称“太阳王”,是法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国王,在位期长达72年。路易十四去世后,把位子传给曾孙、绰号叫“亲爱的路易”的路易十五(1710—1774)。
这一次传位为什幺隔了几代呢?原来是老天做的好事。路易十五才一岁的时候,祖父“伟大的王储”就过世了,继承大统的责任落到他父亲身上。可是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父母,连同他的兄长又相继被麻疹夺去生命。这样前两轮轮空,也就该当五岁的路易十五来接下王位了。
由于年幼,政事暂由波旁王族的幼支德·奥尔良公爵打理。史称摄政王时期。路易十五的任务是学习。他从安排给他的家庭女老师德·旺塔杜尔公爵夫人那里学到了做国王的三条金科玉律:一是为天主效力;二是要有帝王威仪;三是要有君王之相,不轻易动声色,显露真实情感。
除此之外,还要学习繁缛的宫廷礼仪,习惯在众目睽睽下生活。在凡尔赛宫的生活是没有隐私可言的:每天早上一睁眼,便有内侍为他撩开帷帐;双脚一踏地,大臣大贵族就会排队过来问候;坐在椅上梳洗打扮之时,又轮到一般臣僚过来请安。幼小君主的一切,上至学问功课,下至饮食溲溺,都成为廷臣们的谈论话题。有次路易十五便秘,几天难于排泄,满朝文武无不忧形于色,寝食难安,待到御医宣布泄药生效,已经引发“动人的排泄”,廷臣们顿时开颜露喜,一时欢声雷动,好像打了一次大胜仗。
1722年10月25日,13岁的路易十五在兰斯大教堂举行盛大的加冕典礼;四个月后,在巴黎最高法院的法官与律师面前举行了庄严的成人仪式。从此摄政时代宣告终结。
当时佐政的首相德·波旁公爵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他的最大“政绩”就是为时年15,“已经成人”的路易十五早早做了婚配。在此之前路易十五生了一场病,引发了德·波旁公爵的担心。从个人角度考虑,德·波旁公爵必须让年轻的国王儘快生子,因为路易十五如果遭遇不测,而又没有留下子嗣,王权就有可能落入王族幼支,德·波旁公爵的死对头,已经退位的摄政王德·奥尔良公爵那一门手里。德·波旁公爵吩咐手下拟定一个名单,确定了99个候选对象,然后从这些人里一步步筛选。99个人里,既有堂妹西班牙公主,也有奥地利公主这样强国旺族的女孩。而且路易十五早前曾与堂妹有过意向性婚议。但如果与西班牙公主成婚,在发生上述不测的情况下,路易十四的孙子,路易十五的叔叔,已经当上西班牙国王的腓力五世就有可能推翻从前作出的承诺,加入对法国王位的争夺,那样法国内政将会大乱。而如果按照传统,在哈布斯堡这样强大王室的公主里面择后,那就难免遭受强权的干政。权衡再三的结果,波兰“一日公主”玛丽·莱辛斯卡成为上上之选。为什幺叫“一日公主”?因为公主的父亲只坐了一日王位,江山便丢了。这位公主血统高贵,这点让人无话可说,但她父亲又是波兰的失位国王,自保都难,遑论干政?再说,公主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比路易十五大7岁,已到育龄,而且她的家族从未与法国王室混血,从优生角度考虑,可以确保后嗣健康。
1725年9月5日,路易十五与玛丽·莱辛斯卡的婚礼在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举行。被称为欧洲最英俊男子的路易十五与年长7岁的新嫁娘还算般配。不过在出席婚礼的来宾中,有不少人为新婚夫妇是否琴瑟和好尚存疑问。因为头年德·波旁公爵的情妇德·普里厄侯爵夫人曾尝试用美女对路易十五进行性启蒙,可是少不更事的国王表现得相当羞怯,以至于大臣幕僚都担心国王不近女色,是因为功能不行。然而次日早上洞房门一开,路易十五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地走出来,大家的担心便立刻烟消云散。
玛丽·莱辛斯卡果然具有强旺的生育能力,10年之内为路易十五生了10个孩子:两男八女。可惜只有一男成人。女孩也没有留下几个。据说这位王后曾经抱怨:“除了睡觉,就是分娩,无聊至极!”由此倒可看出路易十五的超强能力。
玛丽·莱辛斯卡就像德·波旁公爵称讚的那样,在妇道方面具有相当多的美德,但是在做人方面却有所欠缺。一是过于虔诚,有时甚至到了死板的程度,连她父亲都说:“同玛丽在一起,打哈欠也像在做弥撒。”二是生活严肃,缺乏情趣。路易十五是个贪图享乐之人,一句话,喜欢莺歌燕舞,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而王后则宁愿在家与陪媪聊天,或者打牌,度过安闲的夜晚。三是无论身心,衰老太快。本来就大7岁,无度的生育又糟蹋了身体。与路易十五在一起,在形象气质方面简直判若云泥。
当时法国是天主教国家,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是作为婚姻的补充,国王可以公开包“二奶”,养“小蜜”,并且让情妇介入国家的政治生活。法语情妇一词“MAITRESSE”,就包含了女主人、女主宰的意思。到了“七年之痒”这个坎儿,索然寡味的王后已经让路易十五心生厌倦,再说经历了多次怀孕生产和流产,玛丽·莱辛斯卡也惧怕与路易十五同房,这就促使路易十五生出另找女伴的想法。德·纳斯勒侯爵家的五姐妹相继进入他的眼帘,得到他的恩宠。最后五姐妹经过一番倾轧,最小的那个获得胜利,得到国王的特别宠爱,成为他的正式情妇,被封为德·夏托卢女公爵。
可是好景不长。路易十五在率军亲征期间,不幸患了重病。随军的索瓦松大主教在替国王祈福的同时,要求路易十五洁身自好,断绝一切婚外性关係。为了保命,路易十五只好忍痛割爱。但是一旦康复,他就要求召回德·夏托卢女公爵。可惜为时已晚,那位年轻美丽的女人也患病在床,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觉得凄凉的路易十五只得另觅他人。不久,性格活泼,风姿绰约的让娜-安托瓦纳特·普瓦松就闯进了他的心扉。
接下来介绍德·蓬帕杜夫人的情况。
德·蓬帕杜夫人娘家名叫让娜-安托瓦纳特·普瓦松。婚后从夫姓,叫做德·埃蒂奥莱夫人。德·蓬帕杜夫人的母亲是个小市民。名义上的“父亲”给人当差,因为经济问题差点被执行死刑。可是老天对小让娜-安托瓦纳特不薄,不仅给了她倾国倾城的美貌,还让她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据说她血缘上的父亲是个包税人,家资鉅万,富可敌国。小让娜-安托瓦纳特就在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金支持下,跟着第一流的名家专家大师学习各种才艺。比如她的绘画老师,是大名鼎鼎的王国首席画师,罗马学院奖获得者布歇;她的朗诵老师,是一流演员拉鲁;她的诗歌老师,是名重一时的诗人克雷毕庸;教她弹琴唱歌的,是巴黎歌剧院的着名演员、歌唱家和作曲家杰利约特;教她跳舞的,是当时的舞蹈大师纪勃代。当时风行印刷製版术,包税人甚至从英国请来师傅,教她这门技艺。
这个让娜-安托瓦纳特有个特点,是特别自信:她清楚自己美貌加才艺的巨大优势,也知道把它们用在什幺地方。天生我材必有用,用就用到最高处。小时候一个着名女巫断言她有妃子命,她就以此作为人生目标。九岁时她对母亲说,她将来要给“亲爱的路易”当情妇!为达目的,她不畏艰辛,付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努力。比如她打听到路易十五喜欢狩猎,为了能够进入路易十五的视野,便经常打扮得漂漂亮亮,一身香喷喷的,从巴黎赶到几十里外的凡尔赛王室狩猎场去“蹲守”,而且总是穿一身蓝色和粉红色衣裙,以期引起注意。功夫不负有心人,路易十五终于对她有了印象,有一次还下马与她交谈。
她的第二个特点是冰雪聪明。与路易十五有了初步接触之后,怎样更进一步加深印象呢?当路易十五头一次邀请她到凡尔赛宫出席化装舞会时,她颇费了一番心思。她知道自己的舞技舞姿是专业水準。但是怎样让路易十五认出自己,记住自己呢?绞尽脑汁之后,她有了主意。舞会上,当戴着猎神狄安娜假面的她从化装成一排紫杉树篱的国王与侍从们前面走过时,路易十五立即闻到了她身上浓烈的香味。上次与她交谈时他就闻到过这种气味。那是她亲手调製的香水,世界上独此一份。于是一株紫杉树立即出列,带着柔美轻盈的狄安娜女神悄然退场。从此路易十五与德·埃蒂奥莱夫人有了鱼水之欢。不久路易十五册封她为德·蓬帕杜女侯爵,赐予贵族纹章、城堡和土地。这位被宫里人称为德·蓬帕杜夫人的新封贵族只用一个夏天,就学会了贵妇人的仪态与说话方式,还掌握了王宫的礼仪特别是国王所独有的生活戒律。正式进宫那天,儘管宫廷上下对她充满敌意,她却以从容不迫和优雅大方的应对击退了对手们的讥讽,从此在宫中站稳脚跟。
她的第三个特点是低调做人。初进凡尔赛宫时,她非常低调,只住顶楼几间普通房间。过了五年,待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日益稳固之后,才逐步从顶楼搬进豪华寝宫。她很清楚王后和太子公主们对自己的重要性,总是小心翼翼地处理与他们的关係,在他们面前从不张扬。对王后这位后宫“大姐大”她非常尊敬和服从,每次演出,都要把王后请来,奉于上座,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该忍的忍,该让的让,从不恃宠弄娇,更不会仗着路易十五的恩爱,与之交手争锋;对国王的几个子女,则给予特别的关怀,极力让他们感受自己的真诚与好意。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不久,德·蓬帕杜夫人就说服国王替王后还清赌债,把王后的寝宫重新装饰,还另赏若干礼物。赛弗尔瓷厂出了产品,她挑出最好的送给王后,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年月,她还主动提出要在王后的宫廷当陪侍女官。
她的第四个特点是善于“攻”心,善作心的交流,善解人意。女人靠美色只能迷人一时,不能迷人一世。在美女如云的凡尔赛宫里,她依靠什幺来长期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靠“心”经。她能够窥透路易十五的内心,知道他需要什幺。路易十五天天面对大臣贵妇的恭维奉承,早就腻透了,她就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话,而是说真话,说民情,说巴黎百姓的生活。她的话信息量大,新鲜,生动,有趣,路易十五爱听,甚至一日不与她说话就觉得难受。她知道路易十五爱热闹,静不下来,需要娱乐消遣,她就想方设法成立剧团,排演戏剧,并且亲自上台,还发动大臣幕僚串演角色,一时间把宫廷的文娱生活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连王后都被打动。她知道路易十五长年生活在深宫,感到憋闷,总想出去走走,吸吸新鲜空气,她就经常陪他外出巡游。她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和钱财用在买房、建房和装饰上,为的就是给路易十五和她建造外出巡游的销魂之所。她喜欢避开众人,与路易十五在那些僻静的行宫里促膝谈心,倾心弄情。在那种地方,她把千人侍候万人照顾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路易十五迷到这个地步,竟愿意餐后亲手为她煮咖啡。她知道男人都好色,喜新厌旧,路易十五也不例外。当她觉得自己颜色稍衰时,她就为路易十五拉皮条,主动推荐、安排一些下层社会的娇娘供其淫乐。她知道那些脸面光鲜肚里无货的女人夺不走自己的地位。
凭着这些特点或者本事,德·蓬帕杜夫人在路易十五那里得到超常的宠爱。路易十五简直对她形成了依赖。她利用对路易十五的影响,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在凡尔赛宫第二豪华的寝宫里,做起了名副其实的“MAITRESSE”。她通过“枕边风”或者亲自发号施令,参与甚至主导对法国的统治。
但是,老天在赋予一个人种种优点的同时,也给予他一些缺点和毛病。而且优点越突出,缺点或毛病就越严重。德·蓬帕杜夫人致命的缺点或毛病是什幺?是大肆谋私、无比贪婪、十分专权。她把根基扎牢之后,就开始谋私了。她为父亲谋得了贵族身份和贵族庄园,为弟弟谋到了两个侯爵衔头,两块侯爵领地,让他当上皇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还为他谋得荣誉团的骑士绶带。平常贵族的衔头与领地,都是要在战场拚命,立下勛功才能挣得,荣誉团的勋章绶带,也要有非同寻常的业绩成就才能授予,如今仅靠一人的美色,全家人就可坐得,这就严重地破坏了游戏规则,造成极大的不公。
自私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财物上的贪婪。德·蓬帕杜夫人想方设法,为自己购置房屋地产。她名下的产业,先后有上十处之多。要知道那不是普通的一两栋楼房,而是方圆多少里的皇家庄园、林园。仅一个克雷西庄园,“通往大门入口的林阴大道就有好几条”,里面山岚环抱,林深树密,溪流成河,水面连片,可见规模之大。为了满足德·蓬帕杜夫人置业扩张的欲望,路易十五得不断拨款付账。有时一个地区,一个省的税收,在好几年时间里,就完全用在她某座庄园上。为此增税的事也时有发生。她在王宫20年,敛财无数,去世时的拍卖清册,光是名画古画就有数百幅,奇珍异宝古玩钻石不计其数,换算成当今货币,恐怕要以百亿千亿计。
对国王与宫廷的影响力大起来以后,按照正常逻辑,德·蓬帕杜夫人也要掌权理政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她插手政务,参与国家管理,决定人事安排,甚至操纵外交谈判。然而她处事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而是凭个人好恶以及收益如何来定。在大臣的任命上,她就是以个人站队来画线,与她关係好的,跟她沾亲带故的,与她趣味相投的,都予以提拔安排,反之,则根本不要指望,就是当上官的,也要撤下来。德·苏比兹亲王是她的亲信,儘管不懂军事,在战场上连吃败仗,她却硬是把他扶上元帅宝座。而不听话的甚至跟她唱反调的德·黎世留元帅,儘管战功累累,却还是要从战场上召回,赋闲在家。在欧洲邦交,战与和的大事上,她固执地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在她力主之下,法国与奥地利结盟,与普鲁士结怨,与不列颠交恶。七年战争打下来,丢掉北美和印度的三块殖民地,欠下巨额战争债。
在一些法国人看来,德·蓬帕杜夫人贪婪与自私还犹自可,最要命的问题,是搞乱了朝纲,使封建政治变得更加腐败,使权力变得更无制约,使原本不太堕落、在民众中还享有较好口碑的路易十五变成了一个疏理朝政的昏君,使一个时代的风气变得糜烂不堪,使国际国内的矛盾大大激化。她的发迹,她的疯狂挥霍,她颐指气使、权势煊天,动辄改换朝政,随意撤换大臣的行为,在举国上下、宫廷内外都引起公愤。一句话,德·蓬帕杜夫人在政治方面的一个主要历史作用,是把法国的封建专制推到了尽头。
不过,在文化艺术方面,法国人对德·蓬帕杜夫人的看法倒还公正。她利用所在高位,所拥有的权力,通过有意无意的活动,做了许多促进法国与世界的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工作:
——她是广为人知的文学艺术的赞助人。她资助过着名诗人克雷毕庸,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着名作家卢梭得过她的关照。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多亏她支持,才得到君主认可。此外,她还资助过很多画家、雕刻家、表演艺术家。
——她创办了一些着名机构。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巴黎的赛弗尔陶瓷厂和拿破仑曾经就读的巴黎军事学校。在她的大力推动下,赛弗尔生产的装饰瓷成了世界名瓷,赛弗尔瓷器的经典粉红色就被人称做蓬帕杜玫红。
——她推动人们接受新的建筑和装饰艺术,她所採用的式样因此被称为“蓬帕杜风格”。巴黎军事学校、协和广场、枫丹白露宫配殿等都是由她与担任建筑公司总经理的弟弟共同规划营建的。她改造装修了艾弗勒公馆。这座公馆今日改称爱丽舍宫,成了法国总统府,至今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古典魅力。
——她率先推行蓬帕杜髮型。留这种髮型的男性把前面的头髮向上梳起,女性则在前额上留一绺捲髮。20世纪中后期,蓬帕杜髮型在男性乡村摇滚乐艺术家和演员中风靡一时,其中包括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
——她亲手配兑香水。在凡尔赛宫举行的化装舞会上,她用自己配製的香水迷住路易十五,给他留下深刻记忆。今日法国香水的霸主地位,与她当年的悉心研究、热心使用不无关係。至今仍有一款法国香水叫“蓬帕杜香水”,献给那些崇尚自由,不被驯服的女性。
——她亲自倡导了纤丽、浪漫、精緻、奢华的洛可可艺术,被称为洛可可艺术之母。蓬帕杜夫人资助的华托和布歇都是洛可可风格的代表性画家,洛可可彩粉画中的粉红色和薄荷色是蓬帕杜夫人最喜欢的颜色。可以说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洛可可艺术的走向,影响了法兰西乃至全世界的审美情趣。
老天是公平的。它让一个人享福的同时,也会让他吃些苦头。德·蓬帕杜夫人的人生之路,起初一帆风顺,到后来却阻力重重,难以为继。本来也是,一个如此优秀的女人,坐享如此浩蕩的皇恩,想不遭人嫉恨都难。德·蓬帕杜夫人有五大对头或对头群:一是路易十五后宫“鹿苑”里那些因她的受宠而基本“失业”的妙龄少女,尤其是出身妓女、总是与她争宠斗豔,继她之后当上路易十五宠姬的杜巴里伯爵夫人;二是宫廷里一个个密谋扳倒她夺取权力的政治小集团;三是把苛捐杂税和饑荒归咎于她的奢侈生活的平民百姓;四是把她视为引致路易十五背弃教会和家庭的祸根的神职人员;五是因七年战争失败而认为红颜祸国的元帅将军。德·蓬帕杜夫人要抖擞精神,使出十万分精力,才能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暗害,保住既得权力和利益。但是一个人终究精力有限,整日纠缠于政治斗争与利益纠纷,过度损耗心力,又怎幺可能延年益寿?可怜她才到43岁就香消玉殒,一命归西。
从1765年到1793年,只隔了28年。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洪流蕩涤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王权,把大大小小的贵族与封建政客打了个落花流水。继德·蓬帕杜夫人充任路易十五情妇的杜巴里伯爵夫人,和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纳特一样,在断头台上死于非命。若是德·蓬帕杜夫人在世,也不过71岁,恐怕逃不过被革命民众推上断头台的命运。从这点看,老天对她还是公平的,念及她对人类文化有所贡献,而让她逃过了革命的审判、民众的讨伐。
本书作者艾米尔·康帕东(1837—1915)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行医之家,祖先不是内科医生就是外科医生。他本人则丢下手术刀,投身于写作行业,是19世纪到20世纪的着名作家和文史学家,曾任法国国家档案馆的馆长。一生写作甚勤,着作颇丰。《德·蓬帕杜夫人与路易十五》是其文学传记,他在这部作品中客观公正地描写了德·蓬帕杜夫人惊天动地的一生,揭示了其穷奢极欲、腐朽糜烂的生活对于法国制度、对社会环境与时代风气的影响,探讨了其所作所为与法国大革命的因果关係。如果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读者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作者的用心与译者的辛劳就算没有白费了。
译者
前言
路易十四的世纪,人们称之为路易十四世纪。但是,路易十五的世纪,不管伏尔泰写得如何好,人们都绝不会称之为路易十五世纪。这是因为,路易十五不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他并不主动创造历史,他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推动。为了给他的一生定性,人们不得不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一个女人作为标誌,因为这个女人的影响支配了宫廷、政策和政府。德·梅莉夫人,德·夏托卢夫人,德·蓬帕杜夫人和杜巴里夫人分别把她们的名字赋予了各领风骚的时期。可以这样说,这些时期组成了路易十五王朝的各个统治阶段。
在所有这些情妇之中,德·蓬帕杜夫人是行使权力时间最长、範围最广的一位。她尤其具有勃勃雄心,是一位身穿罗裙的大臣。她通过政策来支持艺术,通过情趣来开发艺术;她愿意统治文学,但更愿意统治文人,喜欢看到文人匍匐在她脚下;她对改变法国的对外政治体系作出了贡献,她对于时尚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她统治了时尚二十年。
我们可以把她看做十八世纪中期的代表,看做那个时代的化身。
看到一个年轻女人,在长时期的阴谋之后登上了国王情妇的宝座,这的确是一幕崭新的场景。从世俗角度看这个位置可能是光彩夺目的,但从道德角度看却并不值得羡慕。她与德·梅莉夫人,甚至与德·夏托卢夫人的差别多幺大啊!德·梅莉夫人爱慕男人,从不向国王索取任何东西;德·夏托卢夫人爱慕国王,前提是他做人行事必须像个国王,她把国王从凡尔赛宫的寻欢作乐中扯出来,送到他的军队去统兵征战。她激发了唤醒了国王身上高贵慷慨的王家本性。德·蓬帕杜夫人的特点,是喜爱权力,她动用一切手段来保住权力。成为国王公开宣布的情妇之后,她显得很懂分寸,很识大体,在公开场合对王后、太子和几位公主,还有路易十五的女人们极其尊敬。她的美丽、才情和各种各样的才具,完全虏获了国君的心,因而使得自己变得非常强势。她具有使路易十五开心的大本事,儘管比起祖父路易十四来,路易十五可能没有那样容易逗乐。
但就是在这个棘手的任务上德·蓬帕杜夫人表现了无穷无尽的聪明才智。她让人想到罗马皇帝的宫廷里那个获得雅事主管称号的男人。她组建小陈列室剧团,把凡尔赛最出众最诙谐的人都罗致到演员队伍中来。在这件事上她本人也恰如其分地得到了掌声。
在这些聪明的消遣活动中,我们还得加上那些小型的餐聚宴饮。国王在一个放纵的优雅的社会里忘记了国事与王权。还有在那些温柔富贵之乡,如拉赛尔宫、克雷西宫和美景宫的旅行。不过这些消遣娱乐很快就不足以驱走国君无法医治的无聊。
为了保住行将流失的权力,德·蓬帕杜夫人当时求助于建筑鹿苑,以此来助长路易十五的不良爱好。她很快就使得路易十五不知不觉地忘记了所有的廉耻,竟把杜巴里夫人安放到本来属于嘉言懿德的王后玛丽·莱辛斯卡,后来又被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纳特 占据的宝座。
如果现在考察德·蓬帕杜夫人参与统治的程度,我们会看到她通过与奥地利王室缔结亲密的联盟,改变了法国传统的对外关係,看到她参与了取缔耶稣会的行动,看到她出面反对最高法院的反抗行为。德·索瓦瑟先生是被她送进内阁的,是她这种政策的代表和发行人。
德·蓬帕杜夫人本人作为艺术和艺术家的朋友,创办了赛弗尔陶瓷厂,是一些画家、雕塑家、诗人和音乐家的保护人,在这个方面人们只能讚扬她。
我们试着在不同的方面描写这个女人,因为她对于法兰西的命运有着如此确凿无疑的影响。我们儘可能广泛地蒐集材料,查阅大量的档案和图书资料,跑遍博物馆和艺术品收藏室,为的是完整地再现这个女人的面目。无论站在什幺角度,这个女人都有权激起哲学家的注意,历史学家的兴趣和文人雅士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