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纤刺菌

纤刺菌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纤刺菌
  • 拉丁学名:Rhachomyces tenuis
  • 别称:纤细刺虫囊菌
  • :真菌界
  • :子囊菌门(Ascomycota)
  • :子囊菌纲(Ascomycetes)
  • :虫囊菌目(Laboulbeniales )
  • :虫囊菌科(Laboulbeniaceae)
  • :刺虫囊菌属(Rhachomyces)
  • 分布区域:中国、印度尼西亚

物种信息

编 号:165
定 名 人:Thaxter
参考文献:Proc.Amer.Acad.Arts Sci.35:437,1900; Mem.Amer.Acad.Arts Sci.13:426,1908.Sugiyama,J.Jap.Bot.53(9):286,1978c.Juan & Chien,Biol.Bull.NTNU.31(1):9,1996.

分布範围

中国、印度尼西亚

形态描述

菌体细长,近1/3的基部处呈膝状弯曲,自足细胞至子囊壳顶,长1259.3~1285.0μm,子层托细,特长,长近子囊壳的4.5倍。初生子层托(轴)由36个细胞上下相叠而成,各细胞自下向上逐渐变大;基细胞近透明,暗红棕色,长比宽大,19.3×11.6μm;亚基细胞以上数个细胞近黑褐色,不透明,其他细胞除上下两端近透明、暗红棕色外,大部分(约占2/3)为不透明、黑褐色,长为宽的近2倍,近长方形或圆柱形,最大的可达51.6×25.8μm;除基部数个细胞外,其他细胞的外侧中间明显向外膨胀圆凸。次生子层托(轴)由接近36个细胞上下相叠而成,近透明,暗红棕色,各细胞与初生子层托细胞一样,自下向上逐渐变大,长为宽的近1.5~2倍,比初生子层托细胞细窄,最大的细胞45.1×12.9μm。附属枝直,顶端较窄,渐尖成钻形,除顶端的附属枝较长外,其他的附属枝较短,数量少,但排列较紧凑,除顶端近透明、暗红棕色外,其他部分均为不透明,黑褐色。子囊壳基部的附属枝较多,稠密,最长可达148.0~163.3μm,最顶的附属枝可达子囊壳的4/5。较低的附属枝部分较长,顶端明显向外弯如雄器。子囊壳相对子层托较短,280.7~283.2×56.2~61.3μm,大部分被附属枝包围,近对称,长为宽的近4倍,两侧略向外膨胀圆凸,近扁长的椭圆形,大部分近透明,暗红棕色,顶端向上明显收缩成嘴状,黑褐色,顶近圆钝。

寄 主

寄生于一种细胫步甲(Coleoptera,Carabidae)的体表上。我国学者阮列阳、简秋源在台湾宜兰也採集到本种(Juan&Chien 1996)。

突出特徵

我国台湾的标本(长1259.3-1285.0 μm)比Thaxter(1908)描述的印度尼西亚标本(长800.0-1000.0 μm)长。本种的特点为子层托细长,附属枝直,顶近钻形,仅着生在子层托一侧,易与本属其他相似种区别。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