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猪气喘病
仔猪气喘病是仔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病,多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可以在病猪身上引发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肺有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等病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仔猪气喘病
- 潜伏期:5~7天,最长达1个月以上
- 症状:精神沉郁,呼吸加快
- 原因:肺炎支原体
概述

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的冬春和秋冬季节多发。在自然病例中只见于猪,其他家畜、动物和人未见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而以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高,其次为怀孕后期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率低,病情也较轻。成年猪为慢性或隐性感染。由母猪将肺炎支原体传染给仔猪,使此病在猪群中持续存在,特别在断奶时,将猪混群后更是如此。但仔猪到6周龄以后才能出现症状。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菌通过病猪的咳嗽、喷嚏、喘气随分泌物排出体外,形成气溶胶浮于空气中,健康猪经呼吸道而感染。如果饲养管理不好、猪群密度大、拥挤、猪舍卫生条件恶劣、潮湿、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也可诱发本病。
症状
潜伏期5~7天,最长达1个月以上。
急性型病猪精神沉郁,呼吸加快,每分钟达60~120次。喜卧,不愿走动。随后出现腹式呼吸,两前肢叉开,呈犬坐姿势。严重病猪,张口喘气,从口、鼻流出泡沫样物。有时发出连续性至痉挛性咳嗽。只有少数病猪有微热。食慾一般正常,只有呼吸困难时才减退或拒食。本型多见于新发生猪支气管肺炎的猪群,发病重,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程1~2周而死亡。倖存者转为慢性。
急性型
慢性型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尤其早晨起立驱赶、夜间、运动时和进食后发生咳嗽。由轻到重,严重时出现连续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时拱背、伸颈、头下垂,直到呼吸道中分泌物咳出为止。进一步发展,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后期不食。仔猪消瘦、体弱,发育缓慢,如有继发感染而引起死亡。病程2~3个月,有的长达半年以上。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该型在老疫区多见。
慢性型
隐性型病猪一般不显临床症状,有时在夜间或驱赶运动后出现轻微的咳嗽和气喘。生长发育基本正常。但用X光检查时,可见到肺上肺炎病变。该型在老疫区多见,被忽视为危险的传染源。
隐性型
剖检
主要病变在肺、肺的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在炎症发展期,肺膨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炎症消散时,肺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硬化,表面下陷,周围组织膨胀不全。肺的病变主要在心叶、尖叶、中间叶、隔叶的前缘。常呈间质性肺炎的变化,两侧肺病变对称。病、健部界限明显,呈实变外观,淡灰色与胰脏相似,呈胶样浸润半透明。切面湿润、平滑,为“肉样”变。病情加重时,色加深,为淡紫红色,深紫色,灰白色或灰红色。状似胰脏组织,故称胰变。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水肿,为白灰色。切面湿润,外翻,边缘轻度充血。
防治措施
採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本病。加强饲养管理,坚持经常性的卫生消毒工作。採取“自繁自养”的方式,不要从外地引进猪只。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实行“三定”,即固定猪舍,固定饲养人员,固定工具。
经常观察猪群,发现咳嗽,气喘的病猪应马上隔离,检疫,确诊治疗。对猪舍在搞好清洁卫生的基础上,要进行全面消毒。同时,对病群猪用抗生素治疗,促进病猪儘快康复。最根本的措施是用康复后母猪和无特定病原猪培育健康群。
免疫预防。中国兽药监察所已研製出猪气喘病成年免冻乾疫苗、鸡胚卵黄囊冻乾疫苗、乳兔肌肉冻乾疫苗,兔化弱毒苗,免疫期达12个月。经过套用证明,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治疗
仔猪气喘病根据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病理剖检、实验室镜检确诊为猪支原体肺炎。
治疗方案1:卡那霉素3~4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天,5天为1个疗程,严重者2~3个疗程。
治疗方案2:林肯霉素5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天,5天为1个疗程,严重者2~3个疗程。
治疗方案3:20%泰乐菌素0.1~0.2毫升/千克体重,同时配合注射黄芪多糖0.15~0.25毫升/千克体重,1次/天,连用5天,严重者2~3个疗程。
治疗方案4:中药治疗桔梗50克天冬50克麦冬50克苦参50克知母50克款冬花50克贝母50克瓜篓40克白前40克枝子50克黄芩40克陈皮50克茯苓80克甘草25克水煎灌服。20千克猪5头为1剂,2次/天,连用5天,严重者2~3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