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泽率
陶瓷製品性质之一。釉层表面受到光线照射,由于平滑程度等因素影响,表面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对量不同。表面光滑时,以镜面反射为主,光泽率高;反之,以漫反射为主,光泽率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光泽率
- 外文名:Glossiness
- 属性:物体外观属性
- 领域:光学、陶瓷工艺
- 用途:描述物体表面反射光的能力
- 别名:光泽度、光泽性
概述
光泽率亦称为光泽性,它是入射光从材料表面反射的光线在空间中的分布状态给予人们对物体表面的一种视觉特性,属于外观属性。国家标準GB 8807-1980《塑胶镜面光泽试验方法》规定,採用镜面光泽仪,按规定的入射角(一般为20°、60°或45°)测定试样的镜面反射率与标準样板的反射率对比来确定光泽率值。
光泽率对製品的外观有很大的意义,随着人们对塑胶製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外观也有各种不同的要求,如高光泽、消光、亚光表面及金属光泽、珠光、绸缎状、柔暖状表面等。这些表面都可採用各种方法,通过调节光泽率来完成。
光泽率的测定
光泽率是指物体表面受光照时反射光的能力,常以样品在镜面(正反射)方向的反射率与标準表面的反射率的比值来表示:



根据波动理论推导,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入射光能量流
与反射光能量流
之比为:




上式中,n是材料的折射率。因此,由标準板的折射率和入射角能计算出其镜面反射率,定此值为100个光泽度单位,并在光泽度计刻度盘上刻出,从而实现对待测样品的测定。
套用
塑胶製品表面可达到的光泽率与材料结构有关,一般结构緻密、组织细微的材料可达到的光泽率高,如PMMA、ABS、AS、PS、PC、PSF、HPS及MF等。但是高光泽性材料,必须在光整加工的条件下,才能获得光泽的製品表面。例如,只有採用高光泽成型面的模具加工製品或製品经抛光、上光等加工后,才可得到高光泽度的表面。但光泽度不高的材料,也可通过配製助剂、材料改性、製品表面涂饰、上光、抛光等方法来提高光泽率。综上所述,光泽率与光线入射角、材料性性能、微观结构、添加剂品种及配比、不同加工方式的表面状态有关,且可进行调节使其产生不同的光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