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婚约(词条解释)

婚约(词条解释)

婚约(词条解释)

婚约 engagement,婚约是指男女双方为结婚所作的事先约定。成立婚约的行为称订婚或定婚。婚约成立后,男女双方即为人们俗称的未婚夫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婚约
  • 外文名:engagement
  • 释义:指男女双方为结婚所作的事先约定
  • 中国古代:婚姻大多为父母、尊长包办

词目

婚约

拼音

hūn yuē

引证解释

男女双方对婚姻的约定。
宋 皇都风月主人 《绿窗新话·崔娘子死为柳妻》:“小娘子不乐适 王 家,夫人是以偷成婚约,君可两三日就礼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婚约一纸,只须一笔勾消。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讨求朝廷奉写一纸婚约,待敝友们都押了花字,一同做个证见。”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他不想毁掉了婚约,同时又不愿女儿嫁个无职无钱的穷光蛋。”

基本信息

1、在中国古代,婚姻大多为父母、尊长包办。订婚是嫁娶的必经程式,对男女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悔约者须按律科刑。
例如,明律、清律都规定:女家悔约者,主婚人笞五十,女归本夫,再许他人者杖七十,已成婚者杖八十;后定娶者知情与女家同罪,财礼入官,不知者不坐,追还财礼,女归前夫,前夫不愿者倍追财礼给还,其女仍从后夫。男家悔约再聘者同罪,仍须娶前女;后聘听其别嫁,不追财礼。
2、我国1950年、1980年及2001年婚姻法对婚约问题均未作规定。我国《婚姻法》体现的是婚姻自由,双方自愿原则,“男女双方结婚应当以爱情为基础,不主张也不支持结婚以给付彩礼为条件。”在我国,婚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由于婚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婚约的解除也不需经过法定程式。
3、西方国家的婚姻关係立法视婚约为结婚的预约。有些国家还作了关于订立婚约的规定。一些国家的亲属法规定婚约得依双方的合意或依法定理由而解除;对婚约不得请求强制执行,但无故违反婚约的一方,应向对方赔偿损失。依法定理由解除婚约者,无过失的一方得向有过失的他方请求赔偿。
4、由于婚约的解除,往往引起给付财物一方与收受财物一方彩礼方面的纠纷。彩礼属于财产的範畴,受我国民法的调整。
5、我国的政策法律对于处理婚约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

a、订婚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式。男女双方是否结婚,完全以结婚登记时的意思表示为依据;
b、订婚必须出于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第三人代为订立的婚约,当事人无须受其约束;
c、订婚的男女必须没有法定的婚姻障碍,且须达到一定的成年年龄;
d、当事人自行订立的婚约,以双方自愿为履行条件。双方均要求解除婚约时,可以协定解除;一方要求解除婚约时,可以单方解除。
e、解除婚约一起的财物纠纷,应区别情况,妥善处理。赠与一般不返还,价值较高的酌情返还。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⑵、处理军人婚约应注意:
a、婚约基础比较好,没有解除婚约的重要原因,有恢复和好前途的,应说服教育不予解除;
b、婚约关係不巩固,没有结婚前途的,应通过军人所在组织,对军人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予以解除。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