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发热·惊厥
《小儿发热·惊厥》是2011年3月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辉。本书採用简洁的文字,面向大众,尤其是年轻的父母,深入浅出为你介绍发热及惊厥的临床表现及特点、诊断、家庭急救和治疗、饮食保健、预防保健及预后六个方面,全面系统,通俗易懂。
基本介绍
- 作者:陈辉 编
- ISBN:9787534576935
- 页数:106
- 定价:13.00元
- 出版社:江苏科技
- 出版时间:2011-3
内容介绍
《小儿发热.惊厥》内容简介:发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烧,大多数人可能都认为它对人体有害的,应该要及时处理,殊不知它和吸人异物的咳嗽、饮食不洁所致的早期呕吐、腹泻,都是人体的正常防御反应,一般的早期低热可以不处理。但当发生高热或持续的发热,则要积极进行干预了,尤其是发热引起惊厥时。医学上称发热惊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抽风、抽筋”,其发作突然、症状剧烈,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不自主地眨动,脸色、口唇苍白或青紫,牙关紧咬,口吐白沫,四肢僵硬并有节律地抽动,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
这是儿科的一个急症,孩子发高烧已经够让家长着急的了,如果再出现“抽风”就更吓人了,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的父母,常常被吓得不知所措,的确对家属是一次打击。国外调查,在发生高热惊厥时,59.3%的家长对这个病没有认识,90.7%的家长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没有採取任何措施。惊厥对家长的情绪影响也很大,90%的家长担心孩子会死亡,而出现失眠(34.3%)、食慾减退(32.9%)、哭泣(200%),40%的家长把后来小儿出现的发热看成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家长中有77.9%的人不知道高热可致惊厥,仅15%的家庭备有体温计,20%的人知道正常的体温範围,29.2%的人懂得正确的测量方法。国内的调查也大致如此,并对该病的了解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人中有差异。

由此可见,对家长加强健康教育,使他们对小儿发热惊厥有正确的认识,了解了发病原因及应对措施后,就会从容得多,这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如果能给广大家长带来裨益,能帮助家长成为宝宝的第一家庭医生,使宝宝健康、茁壮成长,将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作品目录
第一部分 认识发热,了解惊厥 一、重新认识小儿发热 (一)揭开发热的“面纱” (二)认清热型有助于找到发热原因 (三)查找原凶,追击病因 (四)了解热程,知晓常见病 (五)发热究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二、深度了解惊厥,帮助多多 (一)何为惊厥 (二)认清惊厥类型,积极寻找病因 (三)不同年龄发生惊厥的原因 (四)小儿惊厥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五)发作兇险需注意 三、发热和惊厥是“朋友” (一)发热惊厥的具体表现 (二)发热惊厥的诊断标準 (三)发热惊厥的分型第二部分 父母细心,宝宝健康 一、察觉宝宝发烧有诀窍 (一)怎样知道宝宝发热了 (二)宝宝体温升高_是生病吗 二、宝宝发烧,父母忧心 (一)发烧本身不伤脑 (二)改变观念,先检查后用药 三、结合其他表现,进一步查找原因 四、注意宝宝病情变化,及时去医院就诊第三部分 及时处理,系统治疗 一、宝宝发热,父母有妙招 (一)掌握原则,科学退热 (二)积极退热,多种选择 二、遇惊不慌,沉着应对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三、全面及系统的治疗 (一)父母关爱,加强护理 (二)补充液体,增加能量 (三)针对病原,标本兼治第四部分 科学饮食,有利健康 一、确保宝宝营养需求 (一)宝宝需要哪营养素 (二)随年龄变换膳食 二、食疗降温 三、发热时不宜吃的饮食 四、家庭常备发热食疗法 五、宝宝发热恢复期的套餐 六、提升免疫力的食疗第五部分 积极预防,健康成长 一、发热疾病,预防是关键 (一)掌握预防原则,做到心中有数 (二)父母育儿细心,宝宝健康成长 (三)加强户外运动 (四)疾病多发阶段提高警惕 (五)宁可少吃不要多吃 (六)水是健康之源 二、有生病苗头时抓紧採取措施 三、惊厥少发生,父母少担心 (一)预防宝宝惊厥,注重早期干预 (二)发热惊厥怎样预防第六部分 促进康复,避免加重 一、发烧并非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二、因颅内疾病导致的惊厥,其病情严重留后患 三、发热惊厥会导致智力低下吗 (一)惊厥可引起脑损伤 (二)发热惊厥的复发 四、发热惊厥与癫痫的关係 (一)预后与发热惊厥类型有关 (二)发热惊厥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