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长沙育才国小)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

长沙育才国小一般指本词条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是一所国小学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
  • 简称:长沙市育才学校
  • 创办人:朱纲、易纪均
  • 创办时间:1724年
  • 类别:国小
  • 主管部门: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
  • 现任领导:朱爱朝
  • 地址:长沙市南元宫8号,南元宫20号
  • 信用代码:124301024449225406
  • 学校性质:国有公办
  • 前身:湖南省城育婴堂 

简要介绍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主要实施国小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国小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由易纪均担任首任校长。

办学历史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的前身育婴堂(湖南省城育婴堂)创办于雍正二年(1724年),是清朝时期用来收养弃婴的专业机构,由湖南布政使朱纲捐银600两在长沙登隆街建成。
雍正八年(1730年),布政张璨接修而成,交由长沙知府管理,实则为长沙县和善化县合办。
同治年间,《湖南省城育婴堂条规》明确规定了乳妇、婴儿、医生和书吏杂役等人的职责及待遇,同时对婴儿哺乳成长后的事宜也有明确规定。
1929年,湖南省救济院接办此堂,改为育婴所。
1933年,育婴所由育英街迁至现在的解放中路育才学校。
1943年,育婴所併入“儿童保育所”,编为“婴孩部”。
1948年仍改为育婴所。
1950年育婴所改建成育才学校(湖南省立育才国小校),初建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革命干部子弟学校,学生只限县团级以上干部子女,全部寄宿。
1956年转为普通学校,易名为长沙市东区文艺路完全国小,面向社会招生。
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长沙市东区文革学校。
1979年8月复名育才学校。
育婴堂旧址如今已开闢成为一处慈爱和德育教育基地。

学区範围

省政府大院内(不含五所、三宿舍、红旗区)(五一大道351号东、西区或五一大道69号);长沙有色冶金院本部大院内。(解放中路199号或解放中路88号);文艺路(不含省建行、黄泥坑、文艺新村、文华印刷厂、芙蓉区区委宿舍、纺织公司);两处新增商住楼盘:唯一新城(韶山路39号或韶山北路218号、216号)、城市花园(韶山路25号或韶山北路178号)。

师资力量

现有76名教职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2人,国小高级教师64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7人。

教学环境

占地面积17295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4平方米。24个教学班。拥有新型的体育馆、大礼堂、200米塑胶跑道的大操坪、少年科技楼和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实验室、艺术教室、图书馆、形体房等多种功能室。

办学特色

羽毛球、心理健康教育。
易纪均出任育才学校校长时,其提出的“启发式教育”、“爱的教育”更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仍引领教育改革潮头。

教育基金

2011年12月,依照王首道及夫人易纪均两位老人生前遗愿建立的育才道德教育基金在长沙成立,用于用于奖励育才学校的优秀教师和学生,资助王首道家乡浏阳张坊镇的贫困学生。

交通信息

乘公车112路、138路、139路、368路、旅3路至文艺路口西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