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偏食症
人们文化消费能力达到很高水平,但文化生活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很多人唯读销量第一的书籍,只看观影人数最高的电影。这样一来,畅销书籍的销量会更好,销量一般的书籍则越来越乏人问津。电影业也是如此。这种“文化偏食”的市场现象严重地破坏了文化生态系统,形成了两极分化,非常不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偏食”要归根于出版界流通环境的变化。推特和脸书等大众媒体的出现,推动了知名作家作品和话题性书籍的销售。与实体书店漫不经心的挑选不同,大约80%网购图书的消费者事先已经选定目标书籍。在检索栏输入书名或是其它条件,选中后直接交易,结束购买行为后不会去浏览别的书籍。出版社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正在逐步削减所出版的新书的数量,採取打折或捆绑销售等促销方式出售畅销书籍已成为他们的首选。出版社将财力专注于投资畅销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从长远看,不利于图书市场的良性循环和新人作家的发展。
同样,观影人次超过1000万的大製作电影往往能引起铺天盖地的媒体报导,而很多不被关注的电影只有1万名观众,一些小成本电影甚至得不到上映机会。人们以为读到的书、选择的电影是自己想看的,其实只是被动接受了市场的强行行销。市场的良性循环应该是多品种、少量生产,而不是少品种、大量生产。
“文化偏食”要归根于出版界流通环境的变化。推特和脸书等大众媒体的出现,推动了知名作家作品和话题性书籍的销售。与实体书店漫不经心的挑选不同,大约80%网购图书的消费者事先已经选定目标书籍。在检索栏输入书名或是其它条件,选中后直接交易,结束购买行为后不会去浏览别的书籍。出版社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正在逐步削减所出版的新书的数量,採取打折或捆绑销售等促销方式出售畅销书籍已成为他们的首选。出版社将财力专注于投资畅销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从长远看,不利于图书市场的良性循环和新人作家的发展。
同样,观影人次超过1000万的大製作电影往往能引起铺天盖地的媒体报导,而很多不被关注的电影只有1万名观众,一些小成本电影甚至得不到上映机会。人们以为读到的书、选择的电影是自己想看的,其实只是被动接受了市场的强行行销。市场的良性循环应该是多品种、少量生产,而不是少品种、大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