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是2002年首都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守常、张翼星、陈岸瑛等。

基本介绍

  • 书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 ISBN: 9787810642460
  • 页数:348页
  • 出版社:首都师範大学出版
  • 装帧:平装
  • 开本:32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浙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简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一种学说,在中国传播、发展的百年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于清末民初传人中国,在“五四”时期广为流播而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后,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态的毛泽东思想,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经历了成功与失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了新的反思,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得到重视。

编辑推荐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浙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从各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发展大体上是通过“认同”与“离异”两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的。“认同”表现为与主流文化的一致和阐释,“离异”则表现为对原有主流文化的批判和扬弃。《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丛书希望能把这一百年来中国哲学在西方哲学的冲击下,如何创立、冲突、发展以及其走向作一较客观的(当然也会带有各位作者主观性)的描述、评论和展望。本丛书共14卷,首卷为导论,其余13卷,大体按传入时间先后,每卷描述和评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学派别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目录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总序
前言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广泛传播和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
第一章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章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传播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空前普及和开展激烈批判的时期(解放后至“文化大革命”前)
第五章 解放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宣传和学习
第六章 意识形态领域的几次激烈批判
第七章 哲学领域的几次重大争议
第八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标準的讨论
第九章 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
第十章 主体性与价值论的讨论
第十一章 哲学的建构与反思
第十二章 国学与马克思主义
第十三章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争议
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及影响
参考文献
索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