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团变性
由于热力或动力过程使气团属性逐步改变的现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气团变性
- 外文名:air-mass property
- 相关术语:气团
- 学科分支:天气学
描述
气团变性是指当气团移动到新的下垫面时,其性质逐渐发生变化,失去原来的特性的过程。由于不同的气团在物理性质上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气团的活动及其变性过程,会对某地的天气和气候产生显着的影响。
物理过程
气团变性主要有如下几种物理过程:
(1)辐射过程。气团形成和变性的重要因子是大气和下垫面之间的辐射热传递。在冰雪覆盖的下垫面,由于雪面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率大,加上雪面放射的长波辐射能力强,因此温度很低,通过辐射过程使低层大气冷却很快。辐射过程有利于两极气团和极地气团的形成。
(2)湍流热交换。较冷气团移至较暖气团表面后,贴地层受热使低层大气不稳定,通过湍流热交换,将大气热量传递到较高层,使气团变暖。
(3)湍流输送水汽。气团内的水分主要由下垫面蒸发的水汽通过湍流输送得到。如极地大陆气团移到热带洋面上,由于湍流传递热量和水分,逐渐变为热带海洋气团。
(4)大範围铅直运动。通过气团内部的大範围铅直运动,也可使气团变性。如在层结稳定条件下,气团在绝热上升时被冷却,下沉时被增暖。
中国的变性气团
在中国,冬季常有随冷高压的极地大陆变性气团侵入,这种气团控制的地区,天气大都乾燥而寒冷;夏季,极地大陆变性气团的势力较弱,只在长江以北和西北地区活动。夏季侵入长江以南的主要是湿热的赤道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这两种气团的活动以及它们和极地大陆气团间的锋面的强弱和移动,基本决定了中国雨带的南北移动和降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