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晓男
郭晓男,本名郭小男,国家一级导演,198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九十年代初旅居日本神户。现任职于上海市剧本艺术创作中心,导演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理事,中国戏曲导演学会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先后导演了三十余部舞台剧,涉及话剧、歌剧、戏曲、音乐剧等,所选剧本富有深刻人文意义和创新精神,导演风格凝重洗鍊,舞台手段丰富多变,注重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审美的统一,秉承“旧中有新,新中有根,脱胎不换骨,移步则变形”的理念,逐渐形成崭新的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个性鲜明的中国当代着名导演艺术家之一。2006年被《中国戏剧》评为“新世纪杰出导演”,主要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越剧《孔乙己》、崑曲《牡丹亭》(全本)、京剧《大唐贵妃》、京剧《苏东坡》、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话剧《秀才与刽子手》曾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化新剧目奖”、“文化表演奖”、“文化导演奖”等国家级大奖。2007年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2007年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越剧《春琴传》:2006年荣获全国地方戏曲优秀剧目“一等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郭晓男
- 职业:导演
- 毕业院校: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 本名:郭小男
个人作品
时间 | 司职 | 剧目 | 演出 |
1983年 | 编剧、导演 | 吕剧《人生》 | 哈尔滨吕剧团 |
1984年 | 改编、导演 | 童话剧《青鸟》 |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 |
1985年 | 导演 | 越剧《真假驸马》 | 上海越剧院 |
1986年 | 导演 | 锡剧《红枫祭》 | 江苏省六合锡剧团 |
1987年 | 导演 | 越剧《佛珠泪》 | 浙江省舟山越剧团 |
1987年 | 导演 | 歌剧《仰天长啸》 | 哈尔滨歌剧院 |
1988年 | 导演 | 话剧《蛾》 | 哈尔滨话剧院 |
1989年 | 导演 | 音乐剧《山那边是海》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 |
1990年 | 编剧、导演 | 歌剧《焦裕禄》 | 哈尔滨歌剧院 |
1990年 | 导演 | 京剧《清官浊泪》 | 哈尔滨京剧院 |
1991年 | 编剧、导演 | 话剧《魂归何处》 | 日本·神户话剧团 |
1991年 | 编剧、导演 | 话剧《血红雪白》 | 日本·晴伶剧社 |
1992年 | 编剧、导演 | 话剧《西游记狂想曲》 | 日本·大阪话剧团 |
1993年 | 编剧、导演 | 话剧《魂归何处》 |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 |
1993年 | 导演 | 淮剧《金龙与蜉蝣》 | 上海淮剧团 |
1993年 | 导演 | 滇剧《朱德与唐淮源》 | 云南省玉溪滇剧团 |
1994年 | 导演 | 话剧《开放夫妻》 | 上海演艺公司 |
1994年 | 导演 | 歌剧《特洛依罗斯与克瑞西达》 | 哈尔滨歌剧院 |
1995年 | 导演 | 话剧《清宫外史·光绪归政记》 | 上海戏剧学院 |
1996年 | 导演 | 音乐剧《夜半歌魂》 | 上海歌剧舞剧院等 |
1997年 | 导演 | 越剧《寒情》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1997年 | 导演 | 崑曲《夕鹤》 | 上海崑剧团 |
1998年 | 导演 | 越剧《孔乙己》 | 茅威涛工作室、浙江越剧院 |
1999年 | 导演 | 崑曲《牡丹亭》(全本) | 上海崑剧团 |
2001年 | 导演 | 京剧《大唐贵妃》 | 上海京剧院等 |
2001年 | 导演 | 越剧《汉宫怨》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02年 | 导演 | 京剧《东坡宴》 | 浙江省京剧院 |
2003年 | 导演 | 音乐剧《蓝眼睛·黑眼睛》 | 浙江省歌舞剧院 |
2004年 | 导演 | 越剧《藏书之家》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05年 | 导演 | 越剧《春琴传》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06年 | 导演 | 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06年 | 导演 |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2007年 | 导演 | 绍剧《秋瑾》 | 浙江省绍剧团 |
2008年 | 导演 | 崑曲《西厢记》(全本) | 北京北方崑剧院 |
2008年 | 导演 | 京剧《驼哥与金兰》 | 青岛京剧院 |
2008年 | 导演 | 京剧《飘逸的红纱巾》 | 江苏省京剧院 |
2009年 | 导演 | 越剧电影《梁祝》《西厢记》《陆游与唐琬》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2010年 | 导演 | 皮影戏《三国演义》、木偶戏《西游记》 | 上海木偶剧团(2010年上海世博会驻场演 出) |
2011年 | 导演 | 话剧《人面桃花》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着作
《观/念——关于戏剧与人生的导演报告》(全四册)
获奖记录
作品 | 时间 | 获奖情况 |
歌剧《仰天长啸》 | 1988年 | 文化部“演出纪念奖” |
淮剧《金龙与蜉蝣》 | 1993年 | 首届全国地方戏曲展演南方片“优秀导演奖” |
1994年 | 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导演奖” | |
文化部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 | ||
滇剧《朱德与唐淮源》 | 1993年 | 中宣部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
个人 | 1997年 | 第三届“中国话剧金狮奖”导演奖 |
崑剧《牡丹亭》 | 1999年 | 国庆五十周年献礼剧目突出成果奖 |
2000年 | 首届中国崑剧艺术节优秀古典名着金奖 | |
越剧《孔乙已》 | 1999年 | 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 |
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 ||
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 | ||
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导演奖” | ||
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 | ||
戏曲电视剧《孔乙己》 | 2004年 | 第二十四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戏曲电视剧一等奖 |
第五届金鹰节暨第二十二届电视金鹰奖优秀作品奖 | ||
京剧《东坡宴》 | 2004年 | 第四届中国京剧节优秀剧目奖 |
音乐剧《蓝眼睛·黑眼睛》 | 2004年 | 文化部第十一届 “文华新剧目奖” |
越剧《藏书之家》 | 2004年 | 文化部第十一届 “文华新剧目奖” |
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 | ||
越剧《春琴传》 | 2006年 | 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 |
2007年 | 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导演奖” | |
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新剧目奖” | ||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 | 2007年 | 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 |
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导演奖“ | ||
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新剧目奖” | ||
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入围作品 | ||
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 2006年 | 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榜首 |
2007年 | 中国戏曲学会“金盾奖” | |
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 | ||
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 ||
2009年 | 第三届全国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 | |
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 ||
崑曲《西厢记》 | 2009年 | 第四届全国崑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
京剧《驼哥与金兰》 | 2008年 | 第五届中国京剧节一等奖 |
京剧《飘逸的红纱巾》 | 2008年 | 第五届中国京剧节一等奖 |
2009年 | 第十一届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 | |
2010年 | 文化部第十三届 “文华新剧目奖” |
(注:篇幅所限,各省、市级奖项不再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