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钱薄荷(伞形科植物红马蹄草异名)
金钱薄荷,是一种匍匐性草本植物,科名: 繖形科(伞形科)(Umbelliferae)天胡荽属(Hydrocotyle),叶圆形基部心形,对生,叶表有明显的网状脉。颜色较浅绿,能食用,能药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红马蹄草
- 拉丁学名:Ground Ivy,common glechoma
- 别称:金钱薄荷、大样驳骨草、闹鱼草、铜钱草、一串钱、大马蹄草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伞形目
- 科:伞形科
- 亚科:天胡荽亚科
- 属:天胡荽属
- 种:hederacea
- 分布区域:台湾
各地名称
红马蹄草 金钱薄荷(浙江平阳)、大样驳骨草(广东乐昌)、红马蹄草(四川峨眉),闹鱼草(云南河口)、铜钱草、一串钱、大马蹄草(四川)
形态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45厘米。茎匍匐,有斜上分枝,节上生根。叶片膜,质至硬膜质,圆形或肾形,长2-5厘米,宽3.5-9厘米,边缘通常5-7浅裂,裂片有钝锯齿,基部心形,掌状脉7-9,疏生短硬毛;叶柄长4-27厘米,上部密被柔毛,下部无毛或有毛;托叶膜质,顶端钝圆或有浅裂,长1-2毫米。伞形花序数个簇生于茎端叶腋,花序梗短于叶柄,长0.5-2.5厘米,有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20-60,常密集成球形的头状花序;花柄极短,长0.5-1.5毫米,很少无柄或超过2毫米,花柄基部有膜质、卵形或倒卵形的小总苞片;无萼齿;花瓣卵形,白色或乳白色,有时有紫红色斑点;花柱幼时内卷,花后向外反曲,基部隆起。果长1-1.2毫米,宽1.5-1.8毫米,基部心形,两侧扁压,光滑或有紫色斑点,成熟后常呈黄褐色或紫黑色,中棱和背棱显着。花果期5-11月。
分布範围
产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生长于山坡、路旁、荫湿地、水沟和溪边草丛中;海拔350-2080米。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食用:采全草,除去老茎及老叶后洗净,直接炒食或以开水烫熟后,再加各种调味料搅拌食用。或以盐渍成小菜食用。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治跌打损伤、感冒、咳嗽痰血。
药用:性味:全草:辛、微苦、凉。效用:全草:活血止血,清肺热,散血热。治跌打损伤,感冒,咳嗽痰血,痢疾,泄泻,痛经,月经不调;外敷肿毒,痔疮及外伤出血,骨折脱臼。
青草茶、观赏、药用1、嫩叶可以生食拌色拉;2、饮用是传统的净血利尿剂;3、对肾结石及膀胱炎有疗效;4.在民间疗法中常用于舒解瘀伤及消炎;5.适合种在吊盆悬垂作为观赏植物。有观叶用的斑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