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万寿灯(灯)

万寿灯(灯)

万寿灯(灯)

含义一:灯,是汉族中秋节旧俗,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用绸缎和桑皮油纸贴成红灯。在安徽芜湖,用四到六块布满花卉、鸟虫、梅兰、竹菊的铁画片,做成灯形,外面蒙纸或绸,里面点烛,挂在屋檐下、庭院中。农曆八月十五前后点灯七天,灯月交辉,别具清醒。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万寿菊
  • 拉丁学名:Marigold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菊目
  • :菊科
  • :万寿菊属
灯和灯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西周时“烛”是一种由易燃材料製成的火把,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
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
中国现存最早的火把灯具出于战国,在《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录,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在周代,“镫”、“登”通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豆笾,瓦豆谓之登。” 徐铉曰:今俗别作灯,非是,晋郭璞云:礼器也。
古人把“镫”称灯,应是字义的假借。豆,是商周时期的一种饪食器,用以盛放腌菜、肉酱等的器皿,也是古代的礼器,多用青铜、陶瓦所制。而陶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在战国的墓葬中,就可以看到一种盘底中央呈*状突起可插灯芯的细把陶质豆,它就是当时的照明器具,也是我国古代灯具的主要形式之一。
从追溯豆灯的历史,去理解“镫”字的产生,我们就不能不看到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光明的同时,为灯具命名的思维性与创造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