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陨石雨博物馆

陨石雨博物馆

陨石雨博物馆

吉林陨石雨博物馆位于松花江南岸、吉林大桥附近。是中国第一个以展出陨石雨为专题的博物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吉林陨石雨博物馆
  • 外文名称:BYD
  • 类别:科技类
  • 地点:松花江南岸、吉林大桥附近
  • 竣工时间:2016
  • 开放时间:2016
  • 馆藏精品:陨石雨

发展历史

吉林陨石雨博物馆位于松花江南岸、吉林大桥附近。是中国第一个以展出陨石雨为专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着世界最大的石——吉林一号陨石以及全世界十几个国家送来的各类陨石标本。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图表和录像,系统地介绍了陨石知识和吉林市陨石雨的来龙去脉。

馆藏文物

吉林陨石降落在吉林市和永吉县附近方圆五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域内。当时人们共收集到较大陨石138块,总重2700公斤,现被吉林市博物馆收集展出。其中最大块“吉林陨石一号”重1775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为国家一级藏品。经测定,吉林陨石的母体原是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行星,年龄约为46亿年,大约在800万年前,在运行时和其它星体相撞,发生了一次大爆裂,脱离出小行星带而落到地球表面。
这场吉林陨石雨无论从其数量、质量、散落範围以及其科技含量方面在世界均属罕见。距研究,其母体原是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行星,年龄约为46亿年,大约800万年前与其它星体相撞发生爆裂,一部分星体脱离了小行星带,最终运行到地球引力範围内而陨落到地球表面。据科学分析,吉林陨石属橄榄石,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由40种矿物组成,含有18种元素,是极为珍贵的宇宙样品。
吉林陨石雨带来了丰富的宇宙信息,是研究天体演化、元素起源、空间技术以及其它多种学科的珍贵资料,其科学价值无法估量。

作用

陨石博物馆主要是为了展示出吉林省的陨石雨的雄伟身姿,在1990年的6月特意的从坐落在世纪广场的南侧,在吉林市的博物馆的馆舍中隔出了一部分,从而专门成立出具有纪念价值的陨石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共展示出了陨石共570块,从而也辅助了现代化声光的电手段,博物馆不仅显示出了陨石在陨落时壮观的全过程,从而也相应的给到您带来宇宙神奇的科学知识及科普教育。陨石博物馆是一个具有神奇色彩的博物馆,让人们能够了解神秘的宇宙,从而也增长了您的见闻。

地位

“吉林陨石雨”展览採用声、光、电为一体的高科技手段,向观众介绍吉林陨石雨、陨石学和宇宙轮廓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吉林市陨石雨博物馆十分重视利用“吉林陨石雨展览”对中小学生进行科普知识教育。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形成

1976年3月8日15时,一颗茂大的陨星从天外飞来,在中国的东北部吉林市北郊上空爆炸,隆隆巨响,迴蕩天际,火光耀眼,万千金石俱下,形成一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的特大陨石雨,其中的最大的一块陨石,重达1770公斤。陨落时,遁入地下6米多深,造成的振动相当于1.7级地震,掀起了50多米高的蘑菇状烟尘。这声陨石就是已知世界上的石陨石之最——吉林一号陨石。这次陨石雨面积广、重量大、有数千人亲眼目睹、有準确的科学记录,实为世上罕见。

科学分析

吉林陨石是经过46亿年的磨难才来到人间的。距今的46亿年形成的吉林陨石星母体,原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大约在800万年前的一次碰撞中破碎,同时诞生了吉林陨星。吉林陨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的,与地球公转轨道相交,因而有相遇的可能。1976年3月8日吉林陨星从地球公转方向的后面追上了地球,闯入大气层,在距离地面19公里左右高空发生爆炸,形成了一场壮观的陨石雨。
吉林陨石的母体原是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行星。据科学分析,吉林陨石属于橄榄石,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它由近四十种矿物组成,含有十八种元素,是极为珍贵的宇宙样品。吉林陨石雨降落时,铺天盖地,呼号之声几百里以外清晰可闻。落地的巨响和震波,震碎了无数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场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核子弹。然而,竟无一人一畜的伤亡,可谓一奇。
据科学分析,吉林陨石属于橄榄石,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它由近四十种矿物组成,含有十八种元素,是极为珍贵的宇宙样品。吉林陨石雨降落时,铺天盖地,呼号之声几百里以外清晰可闻。落地的巨响和震波,震碎了无数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场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核子弹。然而,竟无一人一畜的伤亡,可谓一奇。
陨石(meteorite)是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是太阳系内小天体的珍贵标本。因此,研究陨石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陨石分为两类:球粒陨石和非球粒陨石。球粒陨石对生命起源有较重要的意义。它们只可能来自宇宙,不仅含有胺基酸,还有烃类、乙醇和其他可能形成保护原始细胞膜的脂肪族化合物。
生物化学家David. W. Dreamer用默奇森陨石中得到的化合物製成了球形膜即小泡,这些小泡提供了胺基酸、核苷酸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及其进行生命开始所必需的转变环境,也就是说,当陨石撞击地球时,产生形成生命所需的有机物及必须的环境——小泡。和生命起源于彗星的理论一样,这是一种新的天外起源说。另外,康奈尔大学的C .Hyba指出,撞击也可以以其他方式提供生命所需的原材料:来自一次陨石撞击的热和冲击波可以在原始大气中激发起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