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大炮
《地球大炮》是2014年11月1日,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一部科幻类小说,作者是刘慈欣。主要讲述了随着各大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人类对南极大陆的争夺的故事。
基本介绍
- 书名:地球大炮
- 作者:刘慈欣
- 类别:科幻
- 页数:27
- 出版社: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1日
内容简介
随着各大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世界把目光投向南极洲。南美突然崛起的两大强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取得了与他们在足球场上同样的地位,使得南极条约成为一纸空文。但人类的理智在另一方面取得了胜利,全球彻底销毁核武器的最后进程开始了,随着全球无核化的实现,人类对南极大陆的争夺变得安全了一些。
走在这个巨洞中,沈华北如同置身于没有星光的夜空下的黑暗平原上。脚下,在核爆的高温中熔化的岩石已经冷却凝固,但仍有强劲的热力透过隔热靴底使脚板出汗。远处洞壁上还没有冷却的部分在黑暗中散发着幽幽的红光,如同这黑暗平原尽头的朦胧晨曦。
作者简介
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6年连续8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讚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出生于1963年6月,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长期关注科幻并尝试写作,九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发表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说《鲸歌》。目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1999年首次以短篇《带上她的眼睛》获得科幻小说银河一等奖;2000年《流浪地球》获科幻小说银河奖特等奖;2001年《全频带阻塞干扰》获科幻小说银河奖。)其作品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等,中短篇《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等等。
作品目录
(内容摘自原文)
一、新固态
随着各大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世界把目光投向南极洲。南美突然崛起的两大强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取得了与他们在足球场上同样的地位,使得南极条约成为一纸空文。但人类的理智在另一方面取得了胜利,全球彻底销毁核武器的最后进程开始了,随着全球无核化的实现,人类对南极大陆的争夺变得安全了一些。
二、甦醒
他用了一整天时间才真正醒来。意识初萌时,世界在他的眼中只是一团白雾:十个小时后这白雾中出现了一些模糊的影子--也是白色的;又过了十个小时,他才辨认出那些影子是医生和护士。
三、南极庭院
“想像力丰富的人在现实中往往手无缚鸡之力,相反,那些把握历史走向的现实中的强者,大多只有一个想像力贫乏的大脑。而你儿子,是历史上少有的把这两者合为一体的人。
四、地狱之门
下车后,沈华北迎面看到一座奇怪的小山,山体呈单一铁鏽色,光秃秃的看不到一棵草。邓洋向小山一偏头说:“这是一座铁山,”看到沈华北惊奇的目光,他又加上一句,“就是一大块铁。”沈华北举目四望,发现这样的铁山在附近还有几座,它们以怪异的色彩突兀地立在这广阔的平原上,使这里有一种异域的景色。
五、大隧道
“它是走切线,还是穿过地心?”沈华北问,只是思维以语言的形式冒了一下头。
“聪明的头脑,这幺快就想到了!”邓洋惊叹道。
六、灾难
“南极庭院工程的第一次灾难发生于二十五年前,那时工程进入最后的勘探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地下航行。在一次勘探航行中,一艘名叫‘落日六号’的地下船在地幔中失事,并下沉到地核中,船上三名乘员中有两人遇难,只有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倖存……
七、沈渊之死
“我儿子后来怎幺样了?”沈华北问。
“隧道封闭后,沈渊作为留守人员待在漠河起点站。有一天我给他打了个电话,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同女儿在一起。’后来我知道,他在这几年中一直过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生活:每天都穿着密封服在地球隧道中来回坠落,睡觉都在里面,只有在吃饭和为密封服补充能量时才回到起点站。
媒体评价
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刘慈欣科幻系列作品集。因最有想像力、最具人文内涵的本土科幻,将科技和人文思想高度结合,深入挖掘了科学中的美学因素而荣获第八届科幻最高奖——银河奖。有人说,没看过这篇小说就不算看过小说。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在读过刘慈欣几乎所有作品以后说,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刘慈欣作品中深广的忧郁感和民族主义思想,也是他深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