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网上冲浪

网上冲浪

网上冲浪

在Internet网际网路上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工作、娱乐,在英文中上网是" surfing the internet",因"surfing"的意思是冲浪,即称为“网上冲浪”,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网上冲浪的主要工具是浏览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URL地址,在web页面上可以移动滑鼠到不同的地方进行浏览,这就是所谓的网上冲浪。现在网上冲浪已经不局限于仅仅通过电脑端的浏览器来访问Internet, 还包括用手机,移动设备等访问移动网际网路一系列上网行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上冲浪
  • 外文名:surfing the internet
  • 定义:在网际网路上获取信息,工作、娱乐
  • 工具:浏览器,手机,电脑

实用技巧

1.简单
在Outlook Express中,建立一个新邮件并打开新邮件视窗,打开 Windows 资源管理器视窗,单击要贴上的档案,按住滑鼠键不放,将档案拖到新邮件视窗再放开滑鼠,这个档案就会贴上在新邮件中。
2.以文本形式保存邮件
打开要保存的邮件;选择“档案/另外储存为”;选择保存名字,指定保存地址,档案类型选择为文本档案(?.txt);最后单击“保存”键。
3.快速刷新
在 IE5 中,要刷新某个页面时,只要按下 F5 键即可。
4.快速搜寻已访问的地址
在 IE5 中,按“F4”可以迅速打开地址栏,并会显示以前键入的地址。
5.地址栏的快捷输入
网址大多是“www.xxxx.com”形式,输入域名时,如www.xxx.只输入“xxx”,然后按“Ctrl-Enter”即可。
6.快速移至地址栏
在IE中按“Alt+D”可将滑鼠快速移至地址栏。
7.查找历史记录
用IE网上冲浪时,发现了一个好网站,但忘了添加进收藏夹,只要没有删除历史记录就能找到它。按“历史”键,历史记录视窗就会出现在浏览器的左边,单击“搜寻”键,输入页面的标题或关键字,单击“立即搜寻”即可查到该网站。
8.收藏夹的小窍门
在 IE5 中要将一个站点放入收藏夹中,可选地址栏中 IE 图示,将图示拖到工具列中的“收藏”图示上,站点就加入到收藏夹中了。点击“收藏”选单中“整理收藏夹”命令,然后进行相应操作。
9.多视窗浏览
浏览 Web,在新视窗打开连结时,一般是在超连结处击右键,选择“在新视窗中打开”,在 IE5 中只要在点击连结的同时按住 Shift 键即可。
10.快速返回本地硬碟
IE 连线在 Internet ,要快速查看本地硬碟根目录,可在“地址栏”中输入一个反斜槓“\”,然后按下回车就行了。单击 IE 中的“后退”按钮,又可以回到刚才浏览的 Web 页。
11.除去“保存密码”提示
使用 IE5,在收取邮件或填完表单后,系统会提示是否保存用户名和密码,每次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实在麻烦又多余。除去反斜槓“\”提示: 启动 IE5,依次打开“工具”、“Internet 选项”、“内容”、“自动完成”,取消选定“表单”、“表单的用户名和密码”二项选项,然后单击“确定”即可。
12.简繁转换
IE5 自带了 BIG5 转换外挂程式,但有时在浏览 BIG5 的网页时仍出现乱码, IE5 不能正确识别。打开“查看“、“编码”,在“编码”中选择“繁体中文(BIG5)”然后按F5刷新页面即可。
13.完整保存Web 页面
使用IE5,对网页进行“另外储存为”时,只能保存HTML文本,一些图片和其他格式的相关档案有可能无法保存。保存完整的Web页面:选择“档案/另外储存为”,在“保存类型”选项中选择“Web页面”即可。

对青少年的影响

“触网”的青少年已占到被调查吧人群中青少年占到80%以上,50%以上的青少年都去过网咖。这是浙江近日对该省青少年网际网路运用现状的调查所得到的结果。
调查显示,网路在青少年知识获取、学习教育、社会参与、人际交往、娱乐、职业选择、生活等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支持性效应。
如在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中,48.6%的中小学生和37.7%的青年上网是“为了获取学习知识”;45.5%的中小学生和70%的青年是“为了查看各种信息”和“经常去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还有30.9%的青少年是“为了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儿”;28.5%的青少年则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和玩游戏”。
调查发现,有60.7%的青年和49.8%的中小学生经常上网查询国内外重要的新闻事件、当今的时尚话题和热点话题。48.7%的教师反映经常上网的学生“知识面较广”。
调查还发现,网际网路上的心理健康站点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具有极大的意义,特别是心理网站所提供的心理知识模组、心理测量模组、心理治疗模组、谘询———专家问答互动模组、求医问药模组等结构性内容,对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医院和心理医生的介绍以及求医预约和了解心理健康研究动态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青少年情绪宣洩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空间。
同时,调查也发现网际网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已日益显现。
首先是网路犯罪的低龄化。调查者从本次调查及相关资料获悉,在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网路犯罪案件中,犯罪年龄在18 40岁之间青年占到80%左右,平均年龄为23岁。
而一项对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2.5%的小学生崇拜黑客,还有32.5%的小学生有当黑客的念头。
与此同时,网路的过度使用也给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其对网路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
调查的结果显示,有3.4%的被调查中小学生和16.6%的青年每天上网,并对上网着迷;有3.4%的中小学生和4.9%的青年“每次上网的时间都在5小时以上”;有32.7%的青年网民觉得“几天不上网就很想去”;而16.8%的青年网民觉得“两天不上网心里就不舒服”。调查者认为,依赖心理造成的“网路成瘾症”,正成为部分青少年日益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
另外,网路的过度使用也使一些经常上网的青少年产生恐惧心理和网路孤独症。对网际网路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造成交往能力的下降,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问题。网路在为“性格内向”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的同时,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此外,网路还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如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暴力、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网上**、网路病毒等都给一些青少年带来不小的惶恐不安,使其感到无所适从。调查显示,48.5%的中小学生网民、55.1%的青年网民、26.1%的教师和64.3%的家长认为“网路的主要消极影响来自网路诈欺。”
据悉,这一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浙江青少年运用网际网路的现状,分析网际网路对青少年的影响,并为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舆情分析,同时构建起青少年网路运用的预警体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