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凤山(2014年赵洪纪执导电影)
《高凤山》,本片讲述了快板大师、数来宝鼻祖、艺术家高凤山先生的传奇人生故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高凤山
- 出品时间:2014年11月25日
- 出品公司:北京金亿乾坤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发行公司:北京金亿乾坤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拍摄地点:北京
- 导演:赵洪纪
- 编剧:暮秋 何为 苏素
- 製片人:杨明
- 类型:剧情
- 主演:程磊,赵洪纪,穆思宇,胡世群,朱宣颖,杨晶
- 片长:93
- 上映时间:2014年10月10日
- 对白语言:国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彩色
剧情简介
北伐战争末期(1928年),高凤山随兄长流浪到北平。被天桥八大怪之一的数来宝艺人曹德奎表演吸引,希望拜曹为师却遭拒绝。几经波折,曹德奎终于默认了高凤山跟从,但从不教他如何表演曲艺。无奈下,高凤山却趁师傅在天桥撂地表演时偷有学艺。
刻苦又好钻研的高凤山在练习中发现数来宝的传统单跪式表演即在人格上遭受侮辱又严重限制了艺术本身的表现力,于是冒着被同行排挤和失去饭碗的危险,勇敢的站起来表演,由此结束了数来宝艺人那祖祖辈辈被屈辱的表演历史。这一冒险创立的表演方式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越来越多的人请他去表演、唱堂会。这一改变不仅更利于表演,引来一片叫好,也让高凤山在天桥艺人中立稳脚跟。眼看高凤山小有名气,曹德奎心有不甘,二人发生冲突,曹德奎将高凤山赶出家门。
高凤山回到天津,得到书馆崔老太太相助给了表演机会。高凤山的表演有声有色,让观众耳目一新,一举成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高凤山返回北京。此时的曹德奎已经奄奄一息,高凤山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替师傅还了住店钱。不久,曹德奎去世。高凤山僱车步行五十多里地将师傅送回了老家,并想方设法找到已经远走他乡的郎中,替师父还上了多年重病缠身所欠下的治病钱,了却了师父弥留之际的唯一遗愿。北平解放后,高凤山在友人的介绍下成了家并生下三儿一女,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高家更是门庭若市,学生、徒弟、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文化艺术工作,并受邀与当时知名的街头艺人一起到中南海演出,高凤山的表演更是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大加讚扬。从水深火热中挣扎出来的高凤山饱尝黄连知蜜甜,他以朴素的阶级感情投入到了火热的新生活中,积极推进“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工作。他积极编演新曲目,专攻快板书、数来宝,除了参与演出、出书,还专心从事教学工作,尤其擅长因材施教,桃李遍天下。1993年夏,高凤山带着对曲艺工作的无限留恋和对亲人的不捨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此生钟爱的舞台。他的曲艺作品,他的教学精神无疑是我国浩瀚艺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曲艺界的瑰宝,至今影响世人。
刻苦又好钻研的高凤山在练习中发现数来宝的传统单跪式表演即在人格上遭受侮辱又严重限制了艺术本身的表现力,于是冒着被同行排挤和失去饭碗的危险,勇敢的站起来表演,由此结束了数来宝艺人那祖祖辈辈被屈辱的表演历史。这一冒险创立的表演方式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越来越多的人请他去表演、唱堂会。这一改变不仅更利于表演,引来一片叫好,也让高凤山在天桥艺人中立稳脚跟。眼看高凤山小有名气,曹德奎心有不甘,二人发生冲突,曹德奎将高凤山赶出家门。
高凤山回到天津,得到书馆崔老太太相助给了表演机会。高凤山的表演有声有色,让观众耳目一新,一举成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高凤山返回北京。此时的曹德奎已经奄奄一息,高凤山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替师傅还了住店钱。不久,曹德奎去世。高凤山僱车步行五十多里地将师傅送回了老家,并想方设法找到已经远走他乡的郎中,替师父还上了多年重病缠身所欠下的治病钱,了却了师父弥留之际的唯一遗愿。北平解放后,高凤山在友人的介绍下成了家并生下三儿一女,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高家更是门庭若市,学生、徒弟、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文化艺术工作,并受邀与当时知名的街头艺人一起到中南海演出,高凤山的表演更是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大加讚扬。从水深火热中挣扎出来的高凤山饱尝黄连知蜜甜,他以朴素的阶级感情投入到了火热的新生活中,积极推进“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工作。他积极编演新曲目,专攻快板书、数来宝,除了参与演出、出书,还专心从事教学工作,尤其擅长因材施教,桃李遍天下。1993年夏,高凤山带着对曲艺工作的无限留恋和对亲人的不捨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此生钟爱的舞台。他的曲艺作品,他的教学精神无疑是我国浩瀚艺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曲艺界的瑰宝,至今影响世人。
演员
高凤山——程磊
幼年高凤山——胡世群
少年高凤山——朱宣颖
王玉珍——穆思宇
曹德奎——赵洪纪
赵宝胜——张伟
高立山——安子元
孙阔云——梁厚民
乾儿郎——杨晶
曹妻——杨萍
王汝川——郑思杰
崔老太——郭程程
李学广——冯绍宁
陆主任——韩振国
客栈老闆——李宝国
万管家——刘岩
徐大妈——曾艳
陈医生——易敏群
曾国成——李赫
罗 兵——魏鹏
高双喜——姜帝丞
高双喜(大)——张建业
高联合——姜帝丞
高迎春——李姿瀚
职员表
策 划——暮秋
编 剧——暮秋 何为 苏素
导 演——赵洪纪
执行导演——周阁
演员统筹——曾艳
场 记——候玲
统 筹——王刚
製片主任——曹阳
曲艺顾问——梁厚民
语言顾问——张伟
文字统筹——何为
现场製片——杨明
场 务——杨文博 梁宏
生活製片——王锡彬
美 术——杨鑫
道具组长——李超
现场道具——高海明 肖时桃
陈设道具——任建辉 彭玉凯
木工製作——孙道建
摄 影——董亚超
摄影助理——邵雨来 张博
跟机员——石蒙
灯 光——邵磊
灯光助理——邵红旗 刘金鹏 郭孬 高鹏飞 彭云磊
录 音——苏海峰
录音助理——张银风 郭金源
服装组长——张爱华
服 装——王冠庆 赵弘宇
化 妆——孙寒凝 乔木
司 机——曲松林 闫明亮 董磊 刘伟
创作背景
纪念快板大师高凤山先生逝世20周年,弘扬传统曲艺。
时间表
2012年11月初,形成拍摄影片的初步创意,旨在纪念高凤山逝世二十周年,弘扬曲艺精神。
2012年11月底形成第一版大纲并反覆修改
2013年1月通过广电总局审批
2013年1月-3月间得到李金斗、石富宽、梁厚民等着名曲艺大家全力支持与协助
2013年3月底剧本正式定稿
2013年3月底,建组开始确定主创、招募演员
2013年4月转场怀柔影视基地筹备
2013年4月20日,全体主创拜谒高凤山陵墓
2013年4月21日,正式开机
2012年11月底形成第一版大纲并反覆修改
2013年1月通过广电总局审批
2013年1月-3月间得到李金斗、石富宽、梁厚民等着名曲艺大家全力支持与协助
2013年3月底剧本正式定稿
2013年3月底,建组开始确定主创、招募演员
2013年4月转场怀柔影视基地筹备
2013年4月20日,全体主创拜谒高凤山陵墓
2013年4月21日,正式开机
2013年5月3日,封镜进入后期製作
出品单位
北京金亿乾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