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车辆痕迹检验

车辆痕迹检验

车辆痕迹检验

车辆痕迹检验,是利用车辆作案或肇事时,车辆的轮胎、车体附加部件或车体形成的痕迹。在与车辆有关的案件中,最常见的是车辆的轮胎痕迹。车体的较为少见。在交通肇事案件中,常留下车体附加部件痕迹和车体的油漆碎片等微量物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车辆痕迹检验
  • 外文名:Vehicle trace inspection

种类

车辆的种类
车辆的种类按驱动方式不同分为非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
(1)非机动车辆。是指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而行驶的车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脚踏车。脚踏车有普通型、轻便型、载重型、小轮轻型、赛车型等。按轮胎充气后外胎直径的大小,一般分为28(英寸)型、 26(英寸)型、24(英寸)型、22(英寸)型、20(英寸)型和16(英寸)型等系列。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28(英寸)型、26(英寸)型和24(英寸)型。脚踏车车轮一般为两轮,后轮为驱动轮,前轮为方向轮。
三轮车。三轮车的车轮结构有三种。第一种是,行驶时一轮在前,居于车体的中轴线上,为方向轮,两轮平行排列在后为驱动轮;第二种是,行驶时两轮平行排列在前,为方向轮,一轮在后,居于车体的中轴线上,为驱动轮;第三种是偏三轮,行驶时两轮位于同一侧,一轮单独位于另一侧。三轮车也使用脚踏车的车胎。
手推(或拉)车。手推(或拉)车有单轮(手推)和双轮(推或拉)之分,有工厂製造和手工製作之别。手推车多用充气轮胎。也有使用实胶轮、木轮、铁轮的,但现在较为少见。
畜力车。多指马车,大多数畜力车为双轮,少数为四轮。按车轮的结构和材料分为橡胶轮、铁轮和木轮三种。常见的是橡胶轮畜力车,橡胶轮,一般採用专用轮胎,有的也使用汽车轮胎。铁轮车和木轮车除偏僻农村外,很少见到。
(2)机动车辆。是指以汽油、柴油或电能等能源为动力行驶的车辆。主要有汽车、机车等。
汽车。按用途可分为:载重汽车、客车和专用汽车三种。载重汽车,主要用于运输货物,根据载重量的大小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客车,主要运送人员,根据载客量的多少分为小轿型车、中型轿车、大型轿车;专用汽车,如消防车、救险车和救护车等。
按车轴可分为:两轴四轮车、两轴六轮车、三轴六轮车和三轮十轴车。
另外还可以按轴距、轮距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汽车,其轴距、轮距多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轴距和轮距的大小,判断汽车的类型。
机车。分为两轮和三轮摩托两种。三轮摩托又分为:正三轮和偏三轮摩托。
无论是两轮或是三轮摩托,前轮都是方向轮,后轮是驱动轮。机车的型号一般是以汽缸的数量和容量来确定的。根据不同的汽缸数量和容量,机车又分为轻便型和普通型机车。
轮胎的种类
车辆的轮胎是车辆痕迹形成的主要部位。不同车辆的轮胎其构造和质材也不同。常见车辆的轮胎一般是由弹性较好的橡胶製成的充气轮胎,也有少数橡胶实心轮胎。木轮和铁轮极为少见。(以下轮胎所指为橡胶充气轮胎)
轮胎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即外胎和内胎。外胎是由橡胶和帘子布混制而成,主要有胎面、胎体和胎圈三部分组成。外胎胎面具有形态各异的花纹,是与地面接触形成轮胎痕迹的部位。轮胎按适用的车辆不同分为:非机动车轮胎和机动车轮胎。
(1)非机动车轮胎。非机动车轮胎主要是指脚踏车、三轮车、手推(或拉)车和畜力车轮胎。
脚踏车、三轮车和手推(或拉)车轮胎。非机动车轮胎结构较简单,一般分为两种,即硬边(钢丝边)胎和软边胎。胎面花纹一般分为对称和交错两种排列。因各个工厂的模具不同,其花纹形态也不同。
畜力车。因没有统一的规格型号,使用的轮胎比较杂乱。常见的畜力车轮胎一般是使用汽车或机车轮胎代替。铁轮和木轮畜力车一般为自製。
(2)机动车轮胎。机动车轮胎主要是指汽车和机车轮胎。
汽车轮胎。汽车轮胎的规格一般採用英制(英寸)或公制(毫米)。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英制如:9。00-20。9。00为外胎断面宽,20为外胎圈内径。另一种公制如:155×380。155为外胎断面宽,380为外胎的外直径。
按轮胎胎面的宽度可分为:大型轮胎、中型轮胎和小型轮胎。大型轮胎面一般宽为25厘米;中型轮胎面宽为15-20厘米;小型轮胎面宽为10-12 厘米。
轮胎分为内胎和外胎。外胎表面是较厚的橡胶层所构成的胎面花纹。按胎面花纹作用与适用车辆大致分为:高速花纹、普通花纹和越野花纹。
高速花纹:是纵向小曲线构成的花纹,适用于在高级路面上行驶的小轿车或客车。
普通花纹:是锯齿形、三角形、菱形的花纹。一般都有纵横交错的花纹沟,其宽窄不等。客车轮胎面上的较窄,货车轮胎的较宽。
越野花纹:是人字形、工字形和马字形的花纹。主要适用在于野外、雨雪泥泞或条件较差的路面行驶的越野车、工程车以及大型载重车。越野花纹的特点是:花纹单位面积大,花纹沟较深而且宽。
机车轮胎。机车轮胎规格採用公制(毫米)。常见的有695×106,695×100,686×95,675×87,652×106,645×77等。"×"前数字为轮径; "×"后数字为胎面宽。机车轮胎,胎面花纹大致可分为普通花纹和越野花纹。

车痕鉴定

车辆痕迹鉴定是根据车辆的车体痕迹、车轮痕迹、车辆附属部件痕迹以及分离物痕迹所反映的特徵,对嫌疑车辆进行检验,认定或否定嫌疑车辆的过程。
(1) 车辆痕迹鉴定的程式和方法,与足迹、工具及其它痕迹基本相同。首先确定种类特徵是否相同,确定种类特徵同一后,再根据痕迹反映的个别特徵(如轮胎上的磨损、切口、孔洞、补丁等特徵出现的部位、大小、形状及相互关係。)进行比较检验。如果个别特徵总合反映一致,即可作出认定同一的结论。
(2)车辆痕迹除利用形象特徵检验外,还应对车辆痕迹中发现的其它附着物、油漆等以及微量物质进行理化检验,确定这些物证与车辆的关係。
(3)车辆痕迹鉴定前,要注意了解嫌疑车辆在发案或肇事后,是否修理或更换过轮胎及其它部件。以防止鉴定结论的错误。

车痕作用

在刑事案件侦破和交通事故案件处理中,车辆痕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车辆痕迹,可以分析判断车辆来去现场的方向和路线,布置追缉或堵截,为侦查工作指明方向。
(2)根据车辆痕迹,可以分析推断车辆的种类,为侦查提供线索,缩小侦查工作的範围。
(3)根据车辆痕迹,可以对嫌疑车辆进行检验鉴定,确定现场车辆痕迹是否嫌疑车辆所留。为查明事实,追究责任,提供依据。

车痕特徵

车辆痕迹的特徵,分为车辆痕迹的种类特徵和个性特徵。主要是指车辆痕迹所反映的车体结构、轮胎表面和车体附属档案物特徵。
非机动车辆痕迹的特徵
(1)非机动车痕迹的种类特徵
车体的结构特徵。主要有痕迹反映的车轮数量、车轮间的距离以及相互关係等特徵。如独轮手推车形成的痕迹只能反映出一只车轮,脚踏车痕迹反映的车轮数量是两只轮;车轮之间的距离及相互关係则反映是不同型号和不同种类的车辆。
轮胎的种类特徵。主要有痕迹反映出的轮径大小,胎面的宽窄和花纹形状以及车轮质材等特徵。如充气轮胎与铁、木车轮痕迹所反映的质材特徵。
车体附属档案物的特徵。主要有车体支架以及车辆碰撞后脱落的其它附属档案形成的痕迹特徵。如脚踏车的支撑架是单支架还是双支架等。
(2)非机动车的个性特徵
轮胎痕迹的个性特徵。主要是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磨损、裂纹、缺损、修补特徵以及这些特徵的位置、形状、大小和相互关係等。
车体附属档案的个性特徵。主要有支架接触地面部位的形状、长度和宽度;双支架两支撑点之间的距离,支架与轮胎的位置关係等;畜力车支脚痕迹反映的支脚大小、形态、两支脚之间的距离及支脚与轮胎痕迹的位置关係等特徵。
机动车辆痕迹的特徵
(1)机动车辆痕迹的种类特徵
车体的结构特徵。车辆痕迹反映的车体结构特徵,主要有轨距特徵、轴距特徵和车轮数量特徵。
轮距特徵:轮距也称轨距。是指车辆同一轴上两侧轮胎痕迹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轮距特徵反映的是车体的宽窄。一般情况下,后轮轨距大于前轮轨距;由于形成痕迹的车体的结构不同,痕迹反映的轨距特徵各不相同,因而轨迹特徵是识别车辆的重要特徵。
轴距特徵:轴距是指同一车辆前后轴之间的距离。轴距特徵反映的是车体的长短。轴距特徵和轨距特徵共同反映车辆的大小,也是识别车辆种类的重要特徵。
车轮数量特徵:车轮数量特徵也反映车轴数量。车辆的车轴有双轴、三轴等。前轴通常为两只车轮,主要是起调整行车方向的作用。后轴有两轮、四轮、八轮之别,主要是起承载和驱动的作用。车轮数量特徵反映不同车体结构。
轮胎痕迹的特徵。轮胎痕迹反映的特徵主要有:轮胎大小特徵和种类特徵。轮胎的大小特徵,指轮胎外直径大小和胎面的宽度;轮胎的种类特徵,指轮胎花纹种类和形态结构。
附属档案物特徵。附属档案物是指车灯、保险槓、油箱、支架等。这些附属档案物可能在现场或其它客体上形成痕迹,并反映其特徵。如机车支架支撑车体时形成的痕迹,是单支架还是双支架。
(2)机动车辆痕迹的个性特徵
车体痕迹的个性特徵。主要是车辆与人或物碰撞后,在被碰撞的物体表面所留下的,反映车体撞击部位外表形态结构,凹凸状况的特徵。如撞击部位的形状、大小,以及特徵之间构成的相互关係。
轮胎痕迹的个性特徵。主要是轮胎在使用过程种形成的特徵。主要有轮胎的磨损、损伤和修补特徵。
轮胎的磨损特徵。一般情况下,车辆每行驶一千公里,轮胎平均磨损0。2-一0。4毫米。轮胎的种类、质材、使用环境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摩擦而形成的磨损特徵不同。如磨损面的大小、形状、部位等。
轮胎的损伤特徵。是由于路面的原因,致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轮胎花纹出现崩裂、切口、裂缝等所形成的特徵。这些特徵有损伤出现的部位、形状、大小及相互间的关係等。
轮胎修补特徵。主要是指轮胎的补丁特徵。它包括补丁的部位、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係等。另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扎进的钉子,花纹沟压进的石块等形成的特徵。
附属档案物的特徵。常见的是碰撞所造成的车辆附属档案物的破碎、掉落而形成的痕迹。这些痕迹属整体分离痕迹,其特徵反映的是破碎或掉落部分与车辆附属档案物的关係。通过对分离痕迹的检验,可以认定破碎或掉落部分与车辆附属档案物是否同一整体,进而认定车辆。
另外还有机车附属档案物的特徵。如支架接触地面部位的形状、长度和宽度;双支架两支撑点之间的距离,支架与轮胎的位置关係等。

车痕勘验

车辆痕迹的发现
车辆痕迹的发现, 勘验与车辆有关的案件现场时,要注意寻找,发现车辆遗留的痕迹,主要是车轮痕迹。通常在车辆行驶的路面上进行寻找发现。遗留车轮痕迹的路面条件不同,其车轮痕迹可分为平面痕迹和立体痕迹两种。立体车轮痕迹,经观察即可发现。平面车轮痕迹可採用侧光或反射光观察发现。
车辆痕迹的测量
车辆痕迹的测量,主要是车轮痕迹的测量。它包括轴距、轨距、轮径以及轮胎面宽度的测量。
(1)测量轮距:轮距也称轨距。测量方法是,首先确定同一轴两侧车轮轮胎痕迹的中心线,然后测量两条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两条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轮距。当前后轮胎痕迹完全重叠时,说明前后轮距相同,只测量后轮距即可。当前后轮距不等时,应分别测量。
(2)测量轴距:正常行驶的车辆痕迹,轴距无法测量。但有剎车痕迹时,可根据剎车痕迹测量前后轴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观察到车轴的数量和车轮的数量。
(3)测量轮径:测量方法是,首先在车轮痕迹中确定一个明显的特徵,该特徵在地面重複出现一次,即车轮在地面转动一周,两特徵之间的距离即为车轮的周长。周长被3。14除,所得商即为车轮的轮径。
(4)测量轮胎面的宽度:轮胎面与轮胎面痕迹的宽度基本相同。由于车辆直行,前轮痕迹往往被后轮痕迹所覆盖或与后轮痕迹重叠,因此,可以选择车辆转弯时形成的轮胎痕迹,进行前后轮胎面宽度的测量。
车辆痕迹的固定提取
现场车辆痕迹固定提取的内容主要有:车辆轮胎痕迹和其它车轮痕迹。轮胎痕迹,包括轮胎的花纹形态、磨损、切口、洞孔、裂纹等特徵;其它车轮痕迹,包括铁轮的轮面形态、接缝、钉帽等特徵。木轮痕迹包括轮辋、轮瓦的形态以及痕迹所反映的其它特徵。
对上述痕迹及特徵可採取比例照相、绘图、製作模型和提取原物的方法进行固定提取。除上述车辆痕迹外还注意寻找、发现和提取车辆的其它部件形成的痕迹。如保险槓、油箱、和挡泥板等形成的碰撞痕迹以及脱落的车体附属档案物。如油漆、、车灯、风挡玻璃等对象。
推断车辆种类
利用车辆痕迹推断车辆的种类,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车轴、车轮的数量分析、推断车辆种类。
(2)根据车轮的花纹类型、轨距、宽度和直径等推断车辆种类。
(3)根据有关的足迹或牲畜蹄迹、粪便与车轮痕迹的位置关係,分析推断是否为脚踏车、手推车或兽力车。
(4)根据车体形成的碰撞痕迹特徵推断车辆种类。如形成痕迹的部位、形状和高低位置进行推断。
判断车辆的行驶方向
为研究案件情况或布置追缉、堵截逃跑的车辆,需要判断车辆的行驶方向。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车辆行驶时,由于气流作用,常使轮胎两侧的尘土、细砂形成扇状痕迹。扇面展开方向为车辆驶来方向,反之则为车辆驶去方向。
(2)被车轮辗压的树枝、麦桿、草棍等物体,其弯折两端指向车辆的前进方向。
(3)车辆行驶时滴落在地面的油滴、水点等液体物质,形状为惊叹号或星芒状的,其尖端指向车辆的前进方向。
(4)车辆行驶经过泥水路面时,引起泥水喷溅,其喷溅方向为车辆的前进方向。
(5)车辆经由水或泥的地方,驶入乾燥的路面时会留下水印。水印随车辆行驶方向,由重到轻,轻的一方是车辆的前进方向。
(6)车辆剎车时形成的痕迹由轻到重,重的一方为车辆的前进方向。
(7)车辆轮胎面痕迹为人字形、八字形花纹时,花纹展开面指向车辆的前进方向。
(8)伴随着畜力车或手推(或拉)车痕迹出现的足迹或牲畜蹄迹,其行进的方向就是车辆前进的方向。
(9)车轮上粘附的泥、雪等物质,行驶时脱落在坚硬路面上,常呈锯齿状,其齿端指向车辆行驶的背离方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