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怪兽家长3:学校不是斗兽场

怪兽家长3:学校不是斗兽场

怪兽家长3:学校不是斗兽场

基本介绍

  • 书名:怪兽家长3:学校不是斗兽场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237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屈颖妍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300181465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怪兽家长3:学校不是斗兽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屈颖妍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曾任电视编剧、电影助理製片、中学教师、记者、编辑、副总编辑、杂誌顾问。
现为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兼职讲师,并于《明报》副刊、《明报》网站撰写专栏文章,亦曾为《新报》、《东周刊》、《快周刊》、《教协报》等报刊撰写专栏。
着作有:《怪兽家长》《怪兽家长2:孩子复仇记》《石破天惊——杰出华人指挥家石信之》、《一家爽一爽》、《亲亲小熊猫》、《超人师奶与三囡囡》。

图书目录

Chapter1零感世代
赢在三岁前
零分的反思
生日宴上的礼物山
灯神·车神·厨神
六岁之前不学习
功过与我何乾?
职场新手
有没有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多花钱
我们的孩子不够饿
认真,你就输!
Chapter2父母的口头禅
做完功课没?
警察来了!
有时间,看下书啦!
三岁定八十?
成日盯住看电视
地上很髒啊,快点起来啦!
做功课都没见你那幺用功!
一代不如一代
Chapter3最后的童真
文盲学字
十字架的力量
起死回生的作文
打开话匣子
“国小鸡”笑话
考场上的脑筋急转弯
天父贵姓?
明信片上的童真
新手妈妈
报应
公主与流氓
走狗的感悟
寻狗记
流浪狗之家
小菲的陶笛
Chapter4青春期与“国小鸡”
当青春期遇上“国小鸡”
人肉大暖包
微博战场
青春期的魔咒
又靓又舒服地自杀
不睡宝宝变渴睡少女
爬树的鱼
辣椒治暗疮
做个在路旁拍掌的人
Chapter5怪兽风景
怪兽风景:校长篇
怪兽风景:学琴篇
父母的宝药党
新手的一团火
膏药父母
赢输也要光明磊落
光速消费
妈咪再“陪睡”
暑期特训
当孩子吞噬了爱情
怪兽是这样炼成的
Chapter6教育迷宫
有朋,自远方来!
叩门苦肉计
妈妈辈的故事
大佬教师
顽童织成的教育蓝图
言教·身教·境教
成功的巨人,失败的爸爸
抢救水墨文化
从建筑师到儿童画
爱,不是教出来的
教育里的贵族与贱民
Chapter7旅途上的五饼二鱼
榻榻米上的荣辱
旅途上的五饼二鱼
人狗情未了
电波家庭
慢行的旅人
水晶梨的故乡
鸟取沙丘
密室杀人与妖怪村
认真地对待旁门左道
白壁土藏群
童玩馆
明水露

序言

正常就会赢
那天,香港电台一位讲企业管理的节目负责人邀请我做分享嘉宾,作为一介“师奶”,我受宠若惊,与CEO对话,我何德何能啊?
细谈之后才知道,原来香港中文大学EMBA(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有几位在职的CEO学生拿了《怪兽家长》这课题做研究论文,我勉强算是“怪兽家长”的始作俑者,于是获邀上节目与那几位企业管理者对谈。身为家长,我们是下一代的培训员,无论你是“虎妈”还是“羊爸”,孩子将来能成才、读到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能照顾自己、最好也照顾我……绝对是为父为母的终极目标。退而求其次,我们也有条底线,就是希望孩子“找到饭碗”。
难得有机会与CEO对话,于是我直截了当地问:“作为管理人员,你们究竟要聘请怎幺样的人?”潜台词,就是作为“怪兽家长”的我们,要培养怎幺样的下一代才可以被CEO们选中?
懂几国语言优先?还是EQ高人一等?抑或口才胜人一筹?
都不是,CEO们口径一致的答案让我震惊:“正常就是了!”
啊,正常?
父母们把孩子们乾锤百鍊,就是要他们不做正常人,有不一样的本领,有过人之处,胜过平平庸庸者。如今你们告诉我:只要个正常的?
“对啊,年年在招聘面试中千挑万选,就是要找个正常人,不瞒你说,现在出来做事,正常就会赢!”CEO们如是说。
“正常的定义是……”我糊涂了。
“有礼貌、有责任、有热情、有承担、不怕苦、肯吃苦、肯上进、做得长……”
“做得长?”
“对呀,这是我们做管理层最感到头痛的地方,好多年轻人没有养家的压力,一不称心,就不干了!肯跟你交代几句算好的,最普遍是连辞职信、电话都没有一个,忽然有一天就人间蒸发不上班了,原来是不干了!还有一些,自私地只顾着自己範围的工作,譬如路过饮水机,有人在换水,可以视若无睹,不会帮忙抬一把,管他呢,换水又不是我的职责;邻座同事走开了,桌上电话响不停,他们可以听若罔闻,电话又不是找我的……”
香港孩子从小在父母铺好的路上走,什幺是责任?完成时间表上的活动就是责任、读好书就是责任!当然,完成“责任”还会有奖,交齐功课有奖、考第一有奖、上完一个兴趣班有奖状、做一回义工都有证书……于是,没奖的事,就没动力去做。世界转到职场,换纯净水没奖、帮人听电话没奖,他们不是刻意没礼貌,不是故意不帮人,只是从来没有这个习惯。
怎样才可以教出一个正常的孩子?与CEO对话结束,我一直反问自己。
几个星期后,跟一位物理系教授聊天,他告诉我·个惊人的现象:
那是大学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课,教授本来打算做个小统计作开场白,笑着开口问班上学生:“谁见过彩虹?”下面举起几只手,似寥寥零星。于是教授再问:“谁见过北极光?”嗖地一声,台下八成学生都举了手!
对于这个统计结果,教授很震惊,现在的孩子,原来见过北极光多过见彩虹,那种见识上的富足,太吓人。
我认识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来到地球不过短短五年,竟已去了十五次日本,试想想,“日本”两字对她来说还有什幺吸引力?“又去?”相信就是这个五岁孩子听到“日本”两个字的“正常”反应。
但这正常吗?
太累、太饱、太聪明,其实都会影响学习兴趣。当我们看到下一代对世界对世情越来越没有感觉,身为父母,也该检讨一下在教养过程中,我们是否给予太多、追逐太多,剥夺了孩子发现世界的喜悦。
看了林超英先生序里的故事,感受很深,今天的孩子,饱得连糖也没兴趣接了。还有梁纪昌校长和林浣心校长的教育心语,让我体会到一众前线教育工作者看着教育路越走越偏离正轨之痛。
再回想前面CEO的话,我忽然顿悟了:当满街都是天才,正常就是亮点。

名人推荐

“这时代的孩子忙的没有玩的机会,亦没有反思的时间和空间。灵感被扼杀了,换来的就只有‘零感’。
——香港英华国小校长 林浣心
“我看到青少年越来越多人对周遭事物失去感觉,失去积极争取的动力,甚至达到连自卫都不费心的地步。”
——前香港天文台台长 林超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