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概论Ⅱ
《刑法概论Ⅱ》是2011年7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谢瑞智。
基本介绍
- 作者:谢瑞智
- ISBN:9789570526110
- 页数:496
- 定价:390 新台币
- 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1-7-1
- 装帧:平装
- 副标题:刑法分则
内容介绍
★ 针对犯罪构成要件依最新修正条文而撰写
★ 用简易文字配合图表并列举实例分析说明
★ 将高普特考试题附在章节后供应试者参考
★ 适合实务工作者、大学生及初学者之用书
依2011年刑法分则最新修正之规定而撰着,用图表说明增进读者对犯罪构成要件、用语及判例的了解历年高普特考试题附在章节之后,供应试者参考。
作者介绍
谢瑞智
维也纳大学法政学博士、早稻田大学法学硕士、明治大学法学士、日本警察大学本科&律师及公务人员甲等考试及格。日本文化奖章,教育部技术名人奖章,警察大学杰出校友。
经历:中央警察大学校长、国民大会代表,国家安全会议及监察院谘询委员,铨叙部政务次长,台湾师範大学公训系主任、训导长,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兼任讲座教授,政治、中兴、东吴大学教授,实践大学、致远管理学院、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讲座教授。 现任:中华学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日本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作品目录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刑法分则与其他法之关係
第二编 侵害国家法益之罪
第一章 内乱罪
第二章 外患罪
第三章 妨害国交罪
第三编 侵害国家作用之罪
第四章 渎职罪
第五章 妨害公务罪
第六章 妨害投票罪
第七章 妨害秩序罪
第八章 脱逃罪
第九章 藏匿人犯及湮灭证据罪
第十章 伪证及诬告罪
第四编 侵害社会法益之罪
第十一章 公共危险罪
第十二章 伪造货币罪
第十三章 伪造有价证券罪
第十四章 伪造度量衡罪
第十五章 伪造文书印文罪
第十六章 妨害性自主罪
第十六章之一 妨害风化罪
第十七章 妨害婚姻及家庭罪
第十八章 亵渎祀典及侵害坟墓尸体罪
第十九章 妨害农工商罪
第二十章 鸦片罪
第二十一章 赌博罪
第二十二章 杀人罪
第二十三章 伤害罪
第二十四章 堕胎罪
第二十五章 遗弃罪
第二十六章 妨害自由罪
第二十七章 妨害名誉及信用罪
第二十八章 妨害秘密罪
第二十九章 窃盗罪
第三十章 抢夺强盗及海盗罪
第三十一章 侵占罪
第三十二章 诈欺背信及重利罪
第三十三章 恐吓掳人勒赎罪
第三十四章 赃物罪
第三十五章 毁弃损坏罪
第三十六章 妨害电脑使用罪
索引
一、人名索引
二、条文索引
三、名词索引
【序】
本书的主要目的与刑法总则在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编撰时就依照刑法分则所规定之条文顺序,划分章节,针对犯罪之构成要件、学说、刑法用语之解释、处罚之种类及各种判例实例之参考,作提纲契领、简明扼要之说明。因为欲正确了解刑法分则,必须以刑法总则之规定为基础,因此本书也可以说是刑法总则之续集。盖刑法总则是针对刑法原理之一般性、抽象性为内容,而刑法分则就是针对其个别性、具体性的犯罪行为为内容。所以分则就具有特殊性与套用性之特色。
笔者早年修读法学,在无意中发现古代的法学大都以犯罪与刑罚为主,中国的法制史尤其如此,就对刑法产生特别浓厚之兴趣,1962年笔者赴日本研究法学,就将研究之範围专注于刑法学科,并精读日本刑法学者团滕重光的着作,而硕士论文也以刑法法理为专题撰写而成。
盖刑法分则系规定各个犯罪之构成要件,而处罚之内容又须视被害程度之重轻而有所区分,因此了解其真义,正确的诠释才得使任事用法无所偏失。事实上本书在撰写刑法总则之前,分则之原稿亦已準备完成,但因在此期间适逢刑法数度修正,本书为配合法律更新之脉动,乃依新规定更改内容,以致耽误完稿时间而无法与刑法总则同时出版。此外为协助莘莘学子準备考试之用,并蒐集历届高普特考有关试题附在章节之后,读者若能依照考试命题之趋势深入学习,当可掌握刑法各种犯罪规範之内容重点,以增进学习之效果。
第一章 刑法分则与其他法之关係
第二编 侵害国家法益之罪
第一章 内乱罪
第二章 外患罪
第三章 妨害国交罪
第三编 侵害国家作用之罪
第四章 渎职罪
第五章 妨害公务罪
第六章 妨害投票罪
第七章 妨害秩序罪
第八章 脱逃罪
第九章 藏匿人犯及湮灭证据罪
第十章 伪证及诬告罪
第四编 侵害社会法益之罪
第十一章 公共危险罪
第十二章 伪造货币罪
第十三章 伪造有价证券罪
第十四章 伪造度量衡罪
第十五章 伪造文书印文罪
第十六章 妨害性自主罪
第十六章之一 妨害风化罪
第十七章 妨害婚姻及家庭罪
第十八章 亵渎祀典及侵害坟墓尸体罪
第十九章 妨害农工商罪
第二十章 鸦片罪
第二十一章 赌博罪
第二十二章 杀人罪
第二十三章 伤害罪
第二十四章 堕胎罪
第二十五章 遗弃罪
第二十六章 妨害自由罪
第二十七章 妨害名誉及信用罪
第二十八章 妨害秘密罪
第二十九章 窃盗罪
第三十章 抢夺强盗及海盗罪
第三十一章 侵占罪
第三十二章 诈欺背信及重利罪
第三十三章 恐吓掳人勒赎罪
第三十四章 赃物罪
第三十五章 毁弃损坏罪
第三十六章 妨害电脑使用罪
索引
一、人名索引
二、条文索引
三、名词索引
【序】
本书的主要目的与刑法总则在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编撰时就依照刑法分则所规定之条文顺序,划分章节,针对犯罪之构成要件、学说、刑法用语之解释、处罚之种类及各种判例实例之参考,作提纲契领、简明扼要之说明。因为欲正确了解刑法分则,必须以刑法总则之规定为基础,因此本书也可以说是刑法总则之续集。盖刑法总则是针对刑法原理之一般性、抽象性为内容,而刑法分则就是针对其个别性、具体性的犯罪行为为内容。所以分则就具有特殊性与套用性之特色。
笔者早年修读法学,在无意中发现古代的法学大都以犯罪与刑罚为主,中国的法制史尤其如此,就对刑法产生特别浓厚之兴趣,1962年笔者赴日本研究法学,就将研究之範围专注于刑法学科,并精读日本刑法学者团滕重光的着作,而硕士论文也以刑法法理为专题撰写而成。
盖刑法分则系规定各个犯罪之构成要件,而处罚之内容又须视被害程度之重轻而有所区分,因此了解其真义,正确的诠释才得使任事用法无所偏失。事实上本书在撰写刑法总则之前,分则之原稿亦已準备完成,但因在此期间适逢刑法数度修正,本书为配合法律更新之脉动,乃依新规定更改内容,以致耽误完稿时间而无法与刑法总则同时出版。此外为协助莘莘学子準备考试之用,并蒐集历届高普特考有关试题附在章节之后,读者若能依照考试命题之趋势深入学习,当可掌握刑法各种犯罪规範之内容重点,以增进学习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