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行者(苏联、西德1979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导演电影)
《潜行者》是由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执导,亚历山大·凯迪诺夫斯基、安纳托里·索洛尼岑、尼古拉·格林柯主演的一部科幻悬疑片。
该片讲述了潜行者引领科学家和作家穿越一片有着千变万化的陷阱的“区”,去寻找可满足人们意愿和欲望的神秘房间。
基本介绍
- 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 主演:亚历山大·凯迪诺夫斯基,安纳托里·索洛尼岑,尼古拉·格林柯
- 发行公司:VEB Progress Film-Vertrieb
- 对白语言:俄语
- imdb编码:t0079944
- 中文名:潜行者
- 外文名:Stalker
- 製片地区:苏联、西德
- 类型:科幻、悬疑
- 片长:163分钟
- 上映时间:1980年4月17日(荷兰)
- 色彩:彩色 黑白
- 主要奖项:第33届坎城电影节天主教人道奖
剧情简介
清晨,潜行者起身告别妻子,离开自己的家与两个人汇合。他们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各种恐怖複杂的地形之中。原来在二十年前,一颗郧星坠落到地球上的一个俄罗斯小镇,大批人罹难。村民从这奇异地区(被称为The Zone)出走并消失了。传说那里有个叫The Room的内室,可满足人们最深层的意愿。军队上害怕这个神秘莫测的屋子可能带来的后果,就立即用铁丝网围起那块区域,并派全副武装的军队巡逻。然而,绝望和苦楚还是不断驱使人们叛逆冒险进入。有一个事业有成的作家,和一个科学家。一个或许为了寻求灵感和冒险刺激,一个为了探明真相,僱佣了那个潜行高手,带领他们穿越The Zone。潜行者曾受训于一个叫Porcupine的着名潜行者。而Porcupine,曾和他的兄弟进入过The Zone,腰缠万贯地孤身一人回来,并在一星期后自杀。不久有证据表明,他们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到达The Zone,而是他们最深层意愿的不确定。当他们到达The Room门口后,他们对于被允诺祈求的梦想成真的恐惧,导致了深刻的启示和自我发现。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潜行者 | 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 | ---- |
作家 | 安纳托里·索洛尼岑 | ---- |
科学家 | 尼古莱·格陵柯 | ---- |
潜行者的老师 | 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 | ---- |
Martha, Stalker's daughter | Natasha Abramova | ---- |
Stalker's double (as Oleg Fedorov) | Olegar Fedoro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布景师 |
---|---|---|---|---|---|---|---|---|---|---|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Willie Geller | 安德列·塔科夫斯基 | Arayk Agoronyan Maria Chugunova Larisa Tarkovskaya Yevgeni Tsymbal |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rkadi Strugatsky Boris Strugatsky | Aleksandr Knyazhinsky Georgi Rerberg Leonid Kalashnikov | 爱德华·阿尔捷米耶夫 | Lyudmila Feiginova |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leksandr Bojm | Shavkat Abdusalamov | Yelena Fomina | Rashit Safiullin |
角色演员介绍
- 潜行者演员:亚历山大·凯迪诺夫斯基一个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潜行高手,介于“白痴”和“疯子”之间的理想主义者,坚忍苦行。他曾受训于一个叫Porcupine的着名潜行者,这使得他能悄无声息地穿过TheZone内千变万化的陷阱和圈套。
- 作家演员:安纳托里·索洛尼岑一个事业有成的作家,他为了寻求灵感和冒险刺激和科学家一起僱佣了亚历山大·凯迪诺夫斯基带领他们穿越TheZone。但是当他们最终到达神秘房间的近前,作家却望而却步。
- 科学家演员:尼古拉·格林柯一个科学家,为了探明真相僱佣了潜行者带领他们穿越TheZone。在途中无论潜行者怎样警告说不要两次走同一条路径,他还是原路返回毫髮无伤地找回了背包,并表现出对潜行者的準则的怀疑。当来到神秘房间的近前,原想炸掉一切的科学家拆掉了雷管。
幕后花絮
在警察官员帽子的徽章上面印有两个字母:AT.这是导演Andrei Tarkovsky名字的开头字母。
获奖记录
时间 | 电影节 | 奖项 | 获奖主体 | 备注 |
---|---|---|---|---|
1980年 | 第33届坎城电影节 | 天主教人道奖 |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 获奖 |
幕后製作
灵感来源
1957年,在苏联车里亚宾斯克附近的一个名叫玛雅卡的工厂,发生了一场核灾难,政府从未对外宣布过此事件。方圆几百里的土地都被放射物污染了。俄罗斯官方直到1992年才承认了这起事故以及该区确实存在。这场灾难成为导演塔科夫斯基运用到电影《潜行者》创作中的素材,除此之外,该片的灵感来源还有一个短篇小说《The Roadside Picnic》(《路旁的野餐》)。
拍摄製作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前一部作品《镜子》因“看不懂”而饱受争议,以至于《潜行者》在众多剧本被拒后的三年才得以拍摄。该片出自《索拉瑞斯》的製作班子,电影最初的胶片在送到洗印厂,进行一些修正的时候,被破坏了。影片不得不根据剧本重新拍摄,同时更换了一名新的摄影师。
製作发行
主创机构
机构类型 | 机构名称 | 备注 |
---|---|---|
製作公司 | Mosfilm | |
Gambaroff-Chemier Interallianz | ||
发行公司 | Empresa Hispanoamericana de Video (EHV) | 阿根廷 |
Sovexportfilm | 阿根廷 | |
RUSCICO | 俄罗斯2004年发行 | |
Alta Films S.A. | 西班牙1984年发行 | |
VEB Progress Film-Vertrieb | 东德1981年发行 | |
Asociace Ceských Filmových Klubu | 捷克 | |
Media Transactions | 美国1982年发行 | |
Seagull Films | 美国2006年发行 | |
Contemporary Films | 英国1990年发行 | |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 巴西DVD发行 | |
General Video | 义大利2006年DVD发行 | |
Kino Video | 美国2006年DVD发行 | |
Sovxportfilm | 阿根廷 | |
Another World Entertainment | 丹麦2008年DVD发行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苏联 | 1980年5月19日 | 中国香港 | 2004年10月17日 |
荷兰 | 1980年4月17日 | 苏联莫斯科 | 1979年 |
法国坎城电影节 | 1980年5月13日 | 芬兰 | 1980年8月15日 |
匈牙利 | 1980年10月23日 | 比利时 | 1980年11月13日 |
义大利里窝那 | 1980年12月24日 | 巴西 | 1980年12月26日 |
义大利 | 1981年1月30日 | 西德 | 1981年2月16日 |
瑞典 | 1981年4月13日 | 东德 | 1981年5月1日 |
丹麦 | 1981年8月24日 | 阿根廷 | 1981年11月12日 |
法国 | 1981年11月18日 | 日本 | 1981年 |
美国纽约 | 1982年10月20日 | 葡萄牙幻想电影节 | 1983年 |
葡萄牙 | 1984年7月6日 | 西班牙 | 1984年11月5日 |
阿根廷 | 2001年1月27日 | 日本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回顾展 | 2002年10月31日 |
希腊DVD发行 | 2004年11月22日 | 英国重映 | 2005年3月11日. |
法国重映 | 2009年9月2日 | 俄罗斯DVD发行 | 2011年1月11日. |
中国台湾高雄电影节 | 2012年10月19日 | 希腊电影档案馆 | 2015年2月17日 |
法国.修复版本重映 | 2016年6月8日 | 义大利数字还原版威尼斯电影节 | 2016年9月3日 |
中国香港国际电影节 | 2017年4月11日 | 美国数字恢复版蒙特克莱尔电影节 | 2017年4月29日 |
影片评价
《潜行者》不仅完全割捨了奇幻、情节性和冒险趣味,更是放缓了剪辑频率。开启了塔式创作的简约路线,并遵循时间、场景和行为的三一律原则。在该片荒寂的末世景观,观众能察觉多位大师的身影:维果的日常诗意、布莱松的苦行、帕拉杰诺夫的神秘、伯格曼的镜像、安东尼奥尼的游蕩,更会着迷于塔氏影像的独具魅力。
在《潜行者》中,塔氏关于过去和现在、想像和现实的平行结构已经无须存在,“死寂”的氛围找到了一个最适合托起的场域——禁“区”。导演赋予“区”全新的镜像价值,以令“死寂”时刻得到无限包容,并凝聚时间的所有刻段。“死寂”在《潜行者》中是一片非地。它既在现实之内,又超越现实、跨越现实,任由潜行者为它建立规则。它被隔绝在现实社会之外,潜行者定义它是非逻辑、可感知、容纳道德的,是恶念者的绞肉机,只有好人才可以抵达它的核心——神秘房间,并在祈求中获得幸福和心灵救赎。这个极富镜像色彩的禁“区”与其说引向未来,莫若说指向对人心过去全部时刻的审判。潜行者和他创造的“区”,才是导演真正要传达的主题:道德拯救(人民日报评)。
在《潜行者》中,塔氏关于过去和现在、想像和现实的平行结构已经无须存在,“死寂”的氛围找到了一个最适合托起的场域——禁“区”。导演赋予“区”全新的镜像价值,以令“死寂”时刻得到无限包容,并凝聚时间的所有刻段。“死寂”在《潜行者》中是一片非地。它既在现实之内,又超越现实、跨越现实,任由潜行者为它建立规则。它被隔绝在现实社会之外,潜行者定义它是非逻辑、可感知、容纳道德的,是恶念者的绞肉机,只有好人才可以抵达它的核心——神秘房间,并在祈求中获得幸福和心灵救赎。这个极富镜像色彩的禁“区”与其说引向未来,莫若说指向对人心过去全部时刻的审判。潜行者和他创造的“区”,才是导演真正要传达的主题:道德拯救(人民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