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紫草属

紫草属

紫草属

紫草属(学名:Lithospermum L.),为合瓣花亚纲,管状花目,紫草科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叶互生,总状花序;花丝短,花葯长圆形,小坚果。小花白色、黄色或青紫色。

本属多种物种可药用,如中国传统中药:紫草及其其他物种具有同样的药效。紫草为药用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于《本经》以后历代本草都有记载了。紫草性寒,味甘、鹹。归经:归心、肝经。主要用于是止血、凉血、清热解毒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紫草属
  • 拉丁学名:Lithospermum 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管状花目
  • :紫草科
  • :紫草属
  • 分布区域:温带地区
  • 引种状况:非引种
  • 分布量:世界60种,中国4种

形态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短糙伏毛。叶互生。花单生叶腋或构成有苞片的顶生镰状聚伞花序;花萼5裂至基部,裂片果期稍增大;花冠漏斗状或高脚碟状,喉部具附属物,若无附属物则在附属物的位置上有5条向筒部延伸的毛带或纵褶,檐部5浅裂,裂片开展或稍开展;雄蕊5,内藏,花丝很短,花葯长圆状线形,先端钝,有小尖头;子房4裂,花柱丝形,不伸出花冠筒,柱头头状;雌蕊基平。小坚果卵形,平滑或有疣状突起,着生面在腹面基部。

生长环境

野生紫草长在乾山坡、草地、树林下或灌丛间。而经过人工驯化后的栽培品种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怕高温,忌雨涝和乾旱,需充足的阳光,在全光下生长。

地理分布

约50种,分布美洲、非洲、欧洲及亚洲。我国产5种,除青海、西藏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物种描述

中文名
拉丁名
特徵描述
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 Zucc.
花冠长1厘米以下,白色或淡黄绿色(田紫草L. arvense L.有时出现蓝色花冠)。多年生草本;小坚果卵形,乳白色或稍带淡黄褐色,平滑,有光泽。花冠较大,长7-9毫米,筒部与檐部近等长,裂片宽卵形,长宽度近相等;喉部附属物无毛;根富含紫色物质。
小花紫草
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
花冠较小,长4-6毫米,筒部比檐部长1倍,裂片长圆状卵形,长度比宽度大;喉部附属物有短毛;根不含紫色物质(或仅在幼嫩时稍有紫色物质)。
田紫草
Lithospermum arvense L.
一年生草本;小坚果三角状卵形,灰褐色,无光泽,有疣状突起。花冠长1.5厘米以上,蓝色、蓝紫色或紫红色。
石生紫草
Lithospermum hancockianum Oliv.
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在茎上排列紧密;茎下部有残留叶基形成的鱼鳞状茎鞘;无匍匐茎。
梓木草
Lithospermum zollingeri A. DC.
叶倒披针形或匙形,长3-6厘米,在茎上排列稀疏;茎无上述茎鞘;有匍匐茎。

主要价值

中国野生紫草资源极为丰富,分布较广。除分布于西南、西北、华北、东北和内蒙古的紫草属的紫草外,还有假紫草属的新藏假紫草、滇紫草属的滇紫草及长花紫草。上述紫草均为常用中药材,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抗菌消炎作用。同时由于其根部富含紫草红色素,无毒、无味可作为最好的天然食用色素以及化妆品的原材料,还可套用于医药、印染等行业。其籽可以提取高级工业用油或食用油,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中文名
药用
田紫草
果实(地仙桃):甘、辛,温。温中健胃,消肿止痛。用于胃胀反酸,胃寒疼痛,吐血,跌打损伤,骨折。
紫草
根含紫草素,可入药,治麻疹不透、斑疹、便秘、腮腺炎等症;外用治烧烫伤。
石生紫草
全株:用于跌打损伤,补虚弱。
小花紫草
新疆民间用全草煎水外洗,能治疗关节炎。全草(珍珠透骨草):用于关节痛。
梓木草
果实供药用。消肿、止痛,治疔疮、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等症。

栽培技术

种子处理

紫草种子必须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完成种胚的后熟。若干籽春播,当年不出苗,採收的种子在严冬之前,将其用温水(20℃)浸泡30min左右,捞出后按2~3倍于种子量的消毒湿砂混匀,保证种子充分吸水后,将其装入编织袋置于室外地势高燥的背风背阴处冷冻。最好在其上用雪覆盖,四周用冰封严。经过一个严冬的冻处理即可。时时要注意防鼠害.待来年4月种子大部分萌芽,取出待播。

选地整地

以地势乾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为宜.不宜种植在盐硷、涝洼、粘重的土壤地段.更不宜靠近公路、厂矿等易受环境污染处种植。按照紫草的生长习性及对环境的要求去选择地段的同时,在茬口方面,以高粱和玉米茬为好,大豆茬肥力高也可种,所有的菜地都不宜种植。因为其地下害虫多,易死苗。如果必须用菜地,种前需对土壤用750~1125kg/公顷生石灰进行消毒,同时也起到了中和土壤的作用。姜地、辣根地也不宜种紫草。
紫草属植物紫草属植物
播种前将选好的地块耕翻30cm,耙细整平,结合耕耙的同时施腐熟圈肥7500kg/公顷,做成宽1m或1.2m的畦,畦长视地况而定,走向以顺坡为好,以利排水。

播种

以秋季结冻前播种出苗率最高,缺点是冬、春季看管浪费人工。4月上旬,在做好地畦上顺畦开成宽7.5cm、深3cm的沟,行距18cm,踩实后再将种子均匀地播在沟内,复土1.5~3.0cm,镇压。播种后25d左右出全苗。若出苗盛期逢天旱,要及时灌溉。播种量30~37.5kg/公顷。

苗期管理

当苗高达10cm左右时结合除草鬆土疏去过密苗,缺苗处在阴雨天或傍晚进行补苗,苗高15cm时结合浅耕,按株距9~12cm定苗。苗高20cm时和开花初期各浅耕1次;7月中下旬追尿素或硫酸铵225~300kg/公顷。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根腐病的发生,土壤乾旱要适时浇水。

病虫害防治

⑴根腐病发生在高温多湿季节,主要为害根部,要注意排水,发现病株要及时挖出,并用0.01~0.02g/l硫酸亚铁灌注病穴。叶斑病发病时要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苗期立枯病可用多菌灵200倍液防治。
⑵虫害发生蚜虫可用乐果防治。地下害虫如济踏、蝼蛄、地老虎等可用毒土毒饵诱杀。

採收与加工

种子9月上旬开始成熟。在结籽部位将枝条剪下,随采随脱粒后将种子晒乾用清水漂洗,将杂质泥土、瘪粒漂洗除去,再将种子晒乾收贮,收贮种子时忌与化肥农药混存一起。根在10月中旬起收,9月上旬前后,当种子採收后,为使养分回归根部,喷洒l次叶肥,以增加根重。10月当地上部出现枯萎时,即可挖根,去掉地上芦、茎、泥土,晒乾(忌水洗),捆成小把,即为商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