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紫草(草药)

紫草(草药)

紫草(草药)

紫草(英文名: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别名:硬紫草、软紫草。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

紫草性味甘、鹹,寒。归心、肝经。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能。故对血热毒盛,麻疹、斑疹透发不畅等症,可与蝉衣、牛蒡子、连翘、荆芥等配伍套用;如疹出而色甚深,呈紫暗色而不红活者,这也是血热毒盛的症候,须以凉血解毒药如丹皮、赤芍、银花、连窍等同用。该品预防麻疹,可减轻麻疹症状或减少麻疹发病率。

胃肠虚弱者、大便滑泄者慎用。

基本介绍

  • 药品名称:紫草
  • 别名:红石根
  • 主要适用症: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 用法用量:5~9g
  • 是否纳入医保:纳入
  • 性味:甘、鹹,寒
  • 归经:归心、肝经

药源相关

来源

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置乾燥处。
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4~5月或9~10月间挖根,除去残茎及泥土(勿用水洗,以防退色),晒乾或微火烘乾。

别名

藐、茈草(《尔雅》),紫丹、紫苭(《本经》),地血(《吴普本草》),茈蔰(《广雅》),紫草茸(《小儿药证直诀》),鸦衔草(《纲目》),紫草根(《现代实用中药》),山紫草(《江苏植药志》),红石根(《辽宁经济植物志》)。

炮製

新疆紫草:除去杂质,切厚片或段;紫草、内蒙紫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乾燥。
新疆紫草切片(软紫草)为不规则的圆柱形切片或条形片状,直径1~2.5cm。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深紫色。圆柱形切片,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
紫草切片(硬紫草)为不规则的圆柱形切片,直径1~2cm。紫红色或紫黑色。皮部深紫色。质硬,木部较大,灰黄色。
照上述的方法测定,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C16H16O5)计,不得少于0.90%。
硬紫草:洗净,润透,切片,晒乾。软紫草:拣去杂质,去苗,剪断。

药性论述

性味

甘、鹹,寒。
  1. 《本经》:苦,寒。
  2. 《别录》:无毒。
  3. 《药性论》:甘,平。
  4. 《纲目》:甘鹹,寒。

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1. 《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2. 《别录》: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齄。
  3. 《药性论》:治恶疮、瘑癣。
  4. 《本草图经》: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5. 《纲目》: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6. 《医林纂要》:补心,舒肝,散瘀,活血。
  7. 《吉林中草药》:治便秘,尿血。
  8. 《陕西中草药》:治汤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

内服:5~9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
内服:煎汤,1~3钱;或入散剂。外用:熬膏涂。

用药宜忌

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

临床套用

  1. 治疗急慢性肝炎:用从紫草根中提取的紫草红(素)乾燥粉末为熔质,以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製成0.2%紫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2ml。计观察黄疸型传染性肝炎13例,均治癒;急性无黄痘型传染性肝炎157例,治癒139例,显效6例,好转12例;慢性肝炎113例,治癒84例,显效 14例,好转2例,无效13例。此外,尚治疗肝硬化4例,亦取得一定疗效。
  2. 治疗肺结核合併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曾报告1例,经一般中西综合治疗效果不显,改用大量紫草后获得效果。第1日用1两,服后鼻衄即减;第2日加至2两,鼻衄完全停止;连用5剂,血小板计数增至170000/mm3,全身紫斑消退,病情转危为安。服药后有腹泻反应,但患者并无不适感。
  3. 治疗恶性葡萄胎并发子宫绒毛膜上皮癌:曾报告 1例,手术后X线摄片发现肺部有转移病灶,经1个月观察,转移病灶渐见扩大,临床症状也日见加重。採用紫草根 1两,每日煎服1剂,10天为一疗程。经四个疗程,临床症状大为减轻, X线複查病灶大部分消失。继续服紫草根1个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小便妊娠反应阴性。
  4. 治疗婴儿皮炎、外阴湿疹、阴道炎及子宫颈炎:採用2%、10%、20%、40%紫草菜油浸剂,或用紫草乙醚提出物配成1%菜油製剂,局部套用。
    ①试治婴儿臀部皮炎100例,用药后无1例发生糜烂情况。
    ②妇女尿生殖瘘病人,因经常漏尿而造成阴部的湿疹、糜烂、溃疡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阴道溢液加多,涂紫草油后3~5天左右即可见效。曾治疗28例,痊癒24例。
    ③用于阴道炎,一般在涂药后4~6天可以治癒,而且复发率很低。曾治疗234例,治癒率77.7%。
    ④子宫颈炎如并有盆腔炎或重度糜烂、充血,并有脓性分泌物者,易引起流血、感染及盆腔炎急性发作,可採用紫草油涂抹。根据病情轻重,连续1~3周,可使充血及脓性分泌物消失,直至痊癒。治疗182例,痊癒96例。紫草油的浓度愈高,效果愈好,增加浓度并无任何副作用。紫草油似无抑菌作用,其临床疗效的原理,需进一步研究。
  5. 治疗青年扁平疣银屑病:用紫草的提取物紫草醌製成0.1%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ml;少数银屑病患者用0.05%紫草醌注射液行静脉注射,每次10ml。均每日1次。青年扁平疣23例,经治7~10次后,痊癒(自觉症状消失,皮疹全部或绝大部分消退)10例,效(症状减轻,皮疹明显变小变平或红斑变淡,鳞屑变薄)10例,无效(注射10次以上皮疹未见改善)3例。银屑病肌注治疗29例,经10~20次治后,治癒5例,显效15例,无效9例;静注治疗7例,经10次后治癒3例,显效1例,无效3例。初步观察,对扁平疣效果确实,疗程明显缩短,且复发率低。而银屑病以进行期病变疗效较好。缺点为注射局部疼痛。另曾有用紫草根20g加二甲基亚碸100ml,浸泡3~4天后取药液涂抹局部,每天1~2次;治疗扁平疣20余例,一般经 1~2周即见扁平疣脱落或平复。
  6. 治疗玫瑰糠疹:用紫草0.5~1两(小儿2~5钱),每日煎服1剂,10日为一疗程。经一定间歇后可继续服用几个疗程。治疗70例,痊癒37例,进步25例,无效8例。平均服药9天,最多不超过2个月。
  7. 关于预防麻疹:紫草根预防麻疹,各地曾广泛试用,但用法不尽相同,效果亦很不一致。
    ①用紫草根煎剂、丸剂及複方紫草根煎剂(紫草根、白朮、木香)3种剂型口服。主药紫草根的用量是:6个月至1岁6分,1岁以上至2岁8分,2岁以上每增加 1岁递增2分。以上均为1日量,分3次服,连服4天。共观察6个月至8岁有麻疹接触史的散居小儿968人,发病者94人,占9.72%。3种剂型的效果无大差别。认为紫草根对预防麻疹的保护率为90.2%。
    ②用33%紫草根糖浆,6个月至1岁每次10ml,2~3岁20ml,4~6岁30ml。每隔日服2次,共服3日,计6次。曾对110个农村散居易感小儿,发给本糖浆预防,结果3例出疹,预防保护率为97.3%。另有用上述方法对农村散居易感小儿685人进行预防观察,其结果,服药后发病率由服药前的11.3%逐步下降为1.1%。凡未患过麻疹的小儿服药后绝大多数均获得免疫,对潜伏期或前驱期患者,服用后均缩短了病期,同时麻疹发出也快。
    ③紫草根1岁以下用1.5钱,2~8岁用2钱,9~12岁用2.5钱,加水100ml,煮沸3分钟,1天内分服,仅服1天。共观察散居儿童1480例,其中1350例平均观察2周均未见发疹,其他130例发疹者的临床症状亦较轻。
    ④用1∶1的紫草茸、紫草皮和紫草根糖浆;1岁以内每次1ml,2~3岁2ml,4~6岁3ml,均日服3次,连服4天。观察4个月至16岁城市散居小儿1607人,结果以紫草根的效果最好,发病率为8.58%;紫草茸较差,发病串为15%;紫草皮无明显预防作用,服药后并有白细胞降低现象。
    ⑤用33%紫草根溶液,每次15ml,日服2次,每周连服2天。于流行期间在6个託儿所,给2~6岁未患过麻疹的小儿133名作预防服药。结果服药后发病看112名,发病率占84.2%,其中并发肺炎者13名。
    ⑥用紫草根2份,甘草1份,共製成粉剂。6个月以上0.6g,2岁以上1g,4岁以上1.5g,5~7岁2.5g。均日服3次,连服3天。于流行季节选择6个月至7岁的易感小儿471人(服药组258人,对照组213人)进行观察,结果服药组的发病率并末降低,对麻疹潜伏期、前驱期、併发症以及病情的轻重均无影响。
    ⑦对6个发生麻疹流行而用紫草根作预防的集体儿童机构进行了调查。其中未患过麻疹的接触者(6个月至6岁)有499人,在这些接触者中服紫草根液的有310人,注射胎盘球蛋白的有61人,注射成人血的有63人,另65人未接受任何预防保护措施。结果发病总数为488人,占97%。服紫草根的310人中除 1名51/2月及1名6个月的婴儿外,全部发病,发病时潜伏期未见延长,病情亦不见减轻,与未接受预防组无明显差别。服紫草根液的接触者,合併肺炎及支气管炎的人数与未接受预防组亦无显着差别。服紫草根液的迟早(与病人接触后)与发病轻重无明显关係,即使与病人第1次接触前即开始进行预防性服药,亦不能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
    ⑧用100%紫草根煎剂和複方紫草根煎剂(紫草根3份,银花2份,甘草1份),根据剂量大小不同,分为3组。第1组每公斤体重用紫草根0.4g,第2组每公斤体重0.8g,第3组为複方煎剂组,紫草根用量亦为每公斤体重0.8g;均每日 1剂,分3次服,连服3日。共观察359人(年龄在5岁以内者占85%),其中预防组152人,曾与麻疹病人接触者30名,结果发病看26名;对照组207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者48名,发病47名。在发病的26名儿童中,有19名是在接触后4日内服紫草根的,说明即使在潜伏期早期服紫草根也未能预防麻疹。3组不同剂型及剂量,其发病率差别不大,并不能显示剂量与剂型对发病率有何影响。在套用紫草根作为预防剂之后,病程并无明显缩短,同时也有并发肺炎的病例。
  8. 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天然紫草素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作用。初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紫草素类化合 物及其衍生物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激活 促细胞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 vatedproteinkinase,MAPK),抑制蛋白酪 氨酸激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从 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增殖、分化、信号 传递、基因表达等过程,阻碍肿瘤细胞的 生长。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1. 主要成分:紫草根含色素成分、脂肪酸。
①色素成分为萘醌衍生物, 有紫草素(紫草醌,Shikonin)、乙醯紫草素(Acetylshikonin)、去氧紫草素(Deoxyshikonin)、异丁基紫草素(Isobutyshi- konin)、异戊醯紫草素(Isovaleryl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醯紫草素(β,β-Dimethyla- crylshikonin)、β-羟基-异戊醯紫草素(β-Hydroxyisovalerylshikonin)、紫草烷(Alkannan)、紫草红(Alkannin)、α-甲基-正-丁醯紫草素(α-Methyl-n-butyrylshikonin)、3,4-二甲基戊烯-3-醯基紫草醌(Teracrylshikonin)。新疆假紫草根含β-羟基异戊醯紫草醌、3,4-二甲基戊烯-3-醯基紫草醌。
②脂肪酸主要为软脂酸、油酸及亚油酸等。
有效成分:含乙醯紫草素(acetylshikonin)、β-羟基异戊醯紫草素(β-hydro-xyisovalerylshikonin)、紫草素(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醯紫草素(β,β'-dimethylacrylshikonin)等。

毒性毒理

以云南紫草糖浆5~15g/kg餵饲小鼠2个月,一般食慾与活动正常,体重改变不明显,病理解剖除垂体、卵巢、子宫重量减轻外,其他如甲状腺、肾上腺的重量均无改变,在显微镜下检查所有组织,均未观察到组织上的病理改变。30%新疆紫草药饵餵词小鼠,1周内体重减轻30%左右,15天内有40%死亡;用根粉5g/kg给家兔灌胃,3天后尿色深紫,尿中出现蛋白和红细胞,并有腹泻,停药2天后症状消失。紫草醚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0mg/kg。紫草素及乙醯紫草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0mg/kg及41mg/kg。乙醯紫草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22.75±1.02mg/kg。 小白鼠食用30%新疆紫草药饵,l周内体重减轻3%左右,15天内有40%死亡。用其粉剂5g/kg给家兔灌胃,3天后尿色深紫,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细胞,并有腹泻,停药2天后,症状可消失,新疆紫草乙醇提取物(含紫草素约56%)对正常凝血机制无明显影响,给小白鼠灌胃2g/kg未见任何毒性,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0±0.03mg/kg。硬紫草乙醇提取物给小白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在500mg/10g体重以上,乙醇紫草素给小白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2.75±1.02mg/kg,慢性毒性实验,给小白鼠口服紫草糖浆5~15ml/kg,供2月,食慾,活动均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紫草(草药)

鉴别方法

外形鉴别
  1. 软紫草根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鬆,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软,质鬆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色或黄白色。气特异,咋做苦、涩。
  2. 硬紫草根呈圆锥形,扭曲,有分枝,长7~14cm,直径1~2cm。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粗糙有纵纹,皮部薄,易剥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麵皮部深紫色,木部较大,灰黄色。气特异,味酸、甜。
  3. 黄花软紫草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长6~20cm,直径0.5~4cm。根头部略粗大,顶端有1或多个残茎,被短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整齐,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黄白色。气特异,味涩。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徵:
  1. 软紫草深紫红色
    ① 非腺毛单细胞多碎断,直径13~56μm,基部扩大呈喇叭状,可至185μm,壁厚5~13μm,非木化,常有纵细条纹,有的胞腔含有紫红色物。
    ② 检化细胞充满紫红色色素物,常凝集成条状、团块状,遇水合氯醛液色素物逐渐溶解,细胞显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圆多角形,壁厚薄不一,木柱化。
    ③ 薄壁细胞大多充满紫红色色素物,经水合氯醒液透化后,细胞显棕色或棕黄色,细胞界限不清楚;偶见无色薄壁细胞,直径约15μm。
    ④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7~111μm。
  2. 硬紫草紫红色
    ① 检化细胞充满紫红色色素物,表面观类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薄或稍厚,有的呈连珠状。
    ②薄壁细胞极皱缩,有的壁稍厚,具单纹孔,少数细胞中含紫红色色素。
    ③ 纤维管胞梭形或细长,直径9~29μm,壁厚1~4μm,有的具缘纹孔纵裂成行,纹孔口斜裂缝状或交成人字状、十字状,常超出纹孔线。
    ④ 具缘纹孔、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9~72μm。
理化鉴别
  1. 取该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将试管底部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于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滴。
  2. 取该品粉末0.5g,加乙醇5ml ,浸渍1 小时,滤过,残渣用乙醇2ml 洗涤,洗涤液加入滤液中,浓缩至约1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左旋紫草素对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乾。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再喷以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斑点变为蓝色。
含量测定
取该品适量,于50℃乾燥3 小时,粉碎(过三号筛)精密称取约0.5g,置100ml 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4 小时内时时振摇,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25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516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左旋紫草素(C16H16O5)的吸收係数(E1% 1cm)为242 计算,即得。
该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药以左旋紫草素(C16H16O5)计,不得少于0.80%。

原植物

形态特徵

紫草(硬紫草)
多年生草本,根富含紫色物质。茎通常1~3条,直立,高40-90厘米,有贴伏和开展的短糙伏毛,上部有分枝,枝斜升并常稍弯曲。叶无柄,卵状披针形至宽披针形,长3~8厘米,宽7~1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有短糙伏毛,脉在叶下面凸起,沿脉有较密的糙伏毛。花序生茎和枝上部,长2~6厘米,果期延长;苞片与叶同形而较小;花萼裂片线形,长约4毫米,果期可达9毫米,背面有短糙伏毛;花冠白色,长7~9毫米,外面稍有毛,筒部长约4毫米,檐部与筒部近等长,裂片宽卵形,长2.5~3毫米,开展,全缘或微波状,先端有时微凹,喉部附属物半球形,无毛;雄蕊着生花冠筒中部稍上,花丝长约0.4毫米,花葯长1~1.2毫米;花柱长2.2~2.5毫米,柱头头状。小坚果卵球形,乳白色或带淡黄褐色,长约3.5毫米,平滑,有光泽,腹面中线凹陷呈纵沟。花果期6~9月。
紫草-原植物紫草-原植物
新疆紫草(软紫草):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鬆,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轻,质鬆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黄花软紫草
多年生草本,高10~35cm。花冠鲜黄色,简状钟形,细长,长约1.8mm。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长6~20cm,直径0.5~4cm。根头部略粗大,顶端有1或多个残茎,被短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整齐,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黄白色。气特异,味涩。
内蒙紫草: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长6~20cm,直径0.5~4cm。根头部略粗大,顶端有残茎1或多个,被短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整齐,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黄白色。气特异,味涩。

生长环境

软紫草,生于海拔2500~4200m的砾石山坡、草地及草甸处。
紫草,生于向阳山坡草地、灌丛或林缘。气候土壤:紫草耐寒,忌高温,怕水浸。土壤以石灰质壤、砂质壤土、粘壤土为佳。
黄花软紫草,生于荒漠草原、戈壁、向阳石质山坡、湖滨砾石砂地。

地理分布

软紫草,分布于新疆、甘肃及西藏西部。
紫草,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黄花软紫草,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北部、宁夏、甘肃西部、新疆、西藏。

栽培技术

整地:将士地深翻耙平后,开小沟,沟距20~30cm。沟内施以粪肥或绿肥。
种植
育苗法: 4月上旬播种,先在苗床浇水,待水渗下后撒播种子,覆土1cm余,经常保持潮湿,15~22天出苗。 苗高6~10cm时,移植于大田,行距30cm,株距10~15cm,稍压后浇水。
.直播法: 清明前后播种,条播,按行距30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播后进行镇压。苗高6cm左右时间苗,株距10~15cm。
田间管理:幼苗期防止高温及阳光直射,注意浇水,除草,鬆土。雨季应及时排水。苗高20~25cm时,每亩施过磷酸钙20~25斤,施后覆士、浇水。
病虫防治
紫草的虫害有蛴螬、蝼蛄、地老虎、象鼻虫,可用毒饵诱杀。
病害有根腐病,雨后注意排水,清除病株,并浇灌1%的硫酸亚铁消毒。
发现叶斑病,及时拔除病株,用波尔多液喷洒防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