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偶像剧
抗战偶像剧是偶像化了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这些抗战剧多启用偶像派演员参演,对演员的服装造型也偶像化、时尚化,剧情中加入了三角恋及家斗类的元素。抗战偶像剧淡化了抗日战争的历史,但却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抗战偶像剧
- 实质:抗战题材电视剧
- 特点:偶像化
- 优点: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
时代意义
2012年开始在萤屏上播出的一些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多採用偶像派主演,虽然由于过度偶像化遭受质疑,收视率却很好。关于这些抗战偶像剧,一些剧评人认为,没有明星,它们是普通的抗战剧;有了这些明星,观众的平均年龄至少年轻五岁。抗战剧的“偶像化”倾向,减轻了抗战剧的历史厚重感,但如果没有这些时尚化的演绎,这类题材却难以进入年轻一代的视野。
主要特点
严肃题材娱乐化
2012年播出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情感纠结、豪门恩怨甚至是婆媳矛盾、家庭纠葛这些“狗血”的商业元素早已被混搭其中,而有些抗战剧更是充满了琼瑶式的情感戏。
如在《向着炮火前进》中,吴奇隆扮演土匪雷子枫,留飞机头、穿皮茄克、骑铁摩托、开重机枪,还卖萌耍酷。而女主演甘婷婷在艰苦的抗日后方也依旧光彩照人。两个人好似一对绊着嘴、斗着法、打着情、骂着俏的欢喜冤家。虽然是保家卫国的主题,但该剧是一部十足的偶像剧。这些重娱乐、轻史实的设计招来了某些专家的批评,却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
偶像上场重打扮
抗战偶像剧对造型和服饰格外看重,以“唯美抗战”的方式颠覆了观众对抗战剧的老印象。儘管在老抗战剧迷的眼中,身穿风衣、皮裤的男演员和穿着肚兜、皮草的男演员都显得不伦不类,但年轻观众很是支持。除了剧中胡兵、林江国、景岗山组成的“型男帮”令女观众趋之若鹜外,被神化了的抗战女英雄们也令年轻观众觉得“心潮澎湃,有股冲上战场的冲动”。纵然争议不断,但收视表现不俗。
创作原则
题材
电视剧创作离不了艺术加工,在不违背历史逻辑、不改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正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所在。
演员
选用年轻偶像提高人气,也不失为抗战剧寻求突破的一个出口,但若为了收视而过度戏说就走向歧路了。人物造型上的创新也应当适度,与日寇的残酷搏斗更不能简单处理为充满魔幻色彩的武侠传奇,否则是对年轻人的误导。
编导
八年抗战史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甸甸的斗争历史,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和平年代的人们的想像。认真创作出尊重历史事件、尊重历史人物的电视剧精品,将中华民族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是每一个年轻演员、编剧和导演义不容辞的责任。
评价
时下一些抗战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后人恐怕就很难了解和反思为何这场战争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