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滑与密封
《润滑与密封》创刊于1976年,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主办,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据2018年6月《润滑与密封》编辑部官网显示,《润滑与密封》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5人,编委27人。
据2018年6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润滑与密封》共出版文献10591篇、总被下载1220804次、总被引48861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63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21。据2018年6月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润滑与密封》载文量为6787篇、被引量为34429次、下载量为243453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48。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润滑与密封
- 外文名称:Lubrication Engineering
- 语言:中文
- 类别:机械工业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
- 编辑单位:《润滑与密封》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76年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内刊号:44-1260/TH
- 国际刊号:0254-0150
- 邮发代号:46-57
- 属性:中文核心期刊、CA、CSCD
- 现任主任:葛世荣
-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萝岗区新瑞路2号
历史沿革
1976年,《润滑与密封》创刊。
2006年1月,刊期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7月25日,《润滑与密封》杂誌在哈尔滨召开纪念创刊30周年暨第一届编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
2009年10月18日,《润滑与密封》杂誌在北京召开了编委会第三次工作会议暨编委会换届会议。
2013年8月6日,《润滑与密封》杂誌编辑部在兰州召开了编委会换届会议暨第三届编委会成立会议。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报导内容
《润滑与密封》介绍摩擦、磨损、润滑、密封的基础理论研究、试验成果及套用情况。内容主要包括:
1、摩擦学各领域的试验研究、理论探讨、科研成果的报导,促进中国摩擦学界的技术交流。
2、摩擦学的科研成果(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工业界的实际套用情况的报导,促进中国摩擦学研究成果的工业套用。
3、摩擦学基础知识、主题综述和技术讲座,普及推广摩擦学的领域知识在工业界的套用。
4、润滑、密封等摩擦学相关套用技术现声套用经验的报导,摩擦学工业套用方面的相关仪器,设备和产品的介绍。
5、摩擦学中国国内外发展动态的报导,引导行业的研究方向、活跃学术气氛。
6、摩擦学学会相关专业学会活动的报导,相关研究单位及人员的专访。
- 主要栏目
《润滑与密封》设试验研究、开发套用、短讯·动态、企业论坛、综述与分析、技术探讨、技术改造、实验研究、特约报告、简讯·动态、技术讲座、综述与分拆等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18年6月《润滑与密封》编辑部官网显示,《润滑与密封》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5人,编委27人。
顾问 | 温诗铸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谢友柏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 |
徐滨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製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
王玉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北京清华大学精仪系设计工程所 | |
雒建斌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
编委 | 王齐华 | 研究员 | 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 |
王海斗 | 教授 |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製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
王黎钦 | 教授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系 | |
刘焜 | 教授 | 合肥工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 |
严新平 | 教授 | 武汉理工大学 | |
李健 | 教授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磨损室 | |
李曙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李韶辉 | 高工 | 中国石油大连润滑油研发中心 | |
孟永钢 | 教授 |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
汪久根 | 教授 | 浙江大学机械系 | |
邵天敏 | 教授 |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张永振 | 教授 | 河南科技大学 | |
张春辉 | 高工 |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集团有限公司 | |
陈国需 | 教授 |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油料套用与管理工程系 | |
吴怀超 | 教授 |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
周仲荣 | 教授 | 西南交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 |
周峰 | 研究员 | 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 | |
姚萍屏 | 教授 |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摩擦材料研究所 | |
高诚辉 | 教授 | 福州大学 | |
顾卡丽 | 研究员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 |
钱林茂 | 教授 | 西南交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 |
袁成清 | 教授 | 武汉理工大学 | |
黄平 | 教授 |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
彭旭东 | 教授 | 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 |
谢小鹏 | 教授 | 广东南博集团南博研究院 | |
虞烈 | 教授 |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及信息系统研究所 | |
戴振东 | 教授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仿生结构与材料防护研究所 | |
Z.Peng | 教授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机械与製造工程学院 | |
参考资料来源 |
学术交流
2017年11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润滑与密封》杂誌社协办的“2017石化化工行业设备润滑管理与智慧型诊断技术交流会”在广州举办;会议旨在提高石化化工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专业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加强润滑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润滑与密封》是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期刊(CSCD)、中国科技期刊精品资料库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统文摘》(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和荷兰《斯高帕斯资料库》(Scopus)源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研究发表
据2018年6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润滑与密封》共出版文献10591篇。
据2018年6月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润滑与密封》载文量为6787篇。
影响因子
据2018年6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润滑与密封》总被下载1220804次、总被引48861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63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21。
据2018年6月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润滑与密封》被引量为34429次、下载量为243453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润滑与密封》影响因子为0.4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2995名,机械与仪表工业(98种)中排第29名。
荣誉表彰
2015年11月,《润滑与密封》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荣誉称号。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办刊宗旨
传播摩擦学知识,推动中国摩擦学发展。
期刊领导
现任领导
主任 | 葛世荣 | 教授 | 中国矿业大学 |
副主任 | 张嗣伟 | 教授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黄兴 | 教授 | 国机智慧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 |
参考资料来源 |
历任领导
第一届编委会主任: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届编委会主任: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届编委会主任:雒建斌(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