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潭口镇
潭口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西南部,东临潭东镇,南界赣县区,西临南康区龙岭镇,北靠南康区三江乡。105、323国道和京九铁路穿镇而过,镇区东距赣州市区16公里、西距南康城区14公里,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镇域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51670人(2017)。
潭口镇为南康区往来章贡区的必经之路,行驶105国道,公交为115路,票价分段收费。
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区域国土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51670人(2017),有23条街道。105国道、323国道及京九铁路、绕城高速公路穿镇而过。镇区主干道:潭口大道(105、323国道潭口路段)、玉潭大道、金牛大道、金石大道、新大街等。镇区东临赣州市区、西靠南康城区,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潭口镇通过着力加强小城建设,有力促进了潭口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潭口镇
- 外文名称:Tankou Town
- 别名:潭口圩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赣州市章贡区
- 政府驻地:潭口镇潭口大道(105-323国道路段)
- 电话区号:0797
- 邮政区码:341401
- 地理位置:中国东南丘陵
- 面积:58平方千米
- 人口:51670人(2017)
-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新世纪广场
- 机场:赣州黄金机场
- 火车站:赣州火车站
- 车牌代码:赣B
- 公交:115路、135路、138路等
简介
现有公办国小---潭口中心国小,公办完全中学---潭口中学。2000年以来,潭口镇先后获得“中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和“中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7月,潭口镇又被列为全省26个示範镇之一。
行政区划
潭口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原辖2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后潭口镇划入赣州经济开发区,以潭口桥为界,将金塘村、台头村、下坝村、村头村划入南康区龙岭乡。2013年10月潭口镇划入赣州市章贡区管辖。
广场

历史沿革
潭口镇建制于明朝洪武年间,江西通往广东的古驿道途经潭口,清代潭口又称“九牛圩”,是赣南历史上的古镇和名镇。1928年,震惊赣南的潭口暴动写下了潭口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辉煌历史,为赣西南革命斗争打响了第一枪。
境西章江东边有水潭,潭水清莹如玉,名玉潭。汉时牛形岭下(今潭口镇潭口街)有店铺居玉潭口岸边,潭口以此得名。潭口处水陆交通要道,随着人口发展,明朝洪武年间,潭口形成集市,称“九牛圩”,清末建制,成为赣南四大古镇之一。经清顺治三年(1646)鹹丰六年(1856)等数次兵乱,街道毁尽,清光绪年间(1875-1908)迁今址,名潭口圩。解放前夕属潭口乡,解放初属潭口区潭口乡,合作化时属潭口区潭口乡。
1958年成立卫星公社;
1959年改名潭口公社;
1965年改为县辖镇;
1968年属潭口公社;
1982年复为县辖镇;
1994年6月底,潭口镇和潭口乡合併为潭口镇;
1997年,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南街、北街2个居委会和村头、下坝、江坝、岭上、金塘、台头、坞埠、洋山、代卫、石禾、龙塘、坳上、上元、半坑、路背、田头、山塘、三观、李蕉、潭口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潭口圩;
2008年11月28日,划入赣州市经济开发区;
2013年11月12日,划入赣州市章贡区管辖。
村镇建设
2005年12月5日,中央文明委传来喜讯:赣州市章贡区潭口镇被评为“中国文明镇”。走进赣州市章贡区潭口镇,现代文明气息扑面而来:整洁宽敞的街道、碧绿如茵的草地、气势宏伟的广场、景色秀丽的新村庄、人流如织的商业区,人们随处可感受到规範有序的交通秩序、如画的风景以及城镇居民的文明风采。
潭口镇

潭口镇把村镇建设作为创建文明镇的必备硬体和带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把规划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当作龙头工作来抓。2000年来,潭口镇先后聘请省、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小城镇建设、农村村庄建设、农民知识化工程、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规划,制订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依照规划,潭口镇累计投入4.2亿元,每年以0.2平方公里的速度拓展镇中心区面积,先后建成了全省乡镇一流的文化广场、商业步行街和赣南小城镇一流的农贸市场,建成了金牛大道、潭口大道、金石大道等几条宽35米以上、长500多米的宽敞街道。在农村,潭口镇投入1600多万元,建成了56公里通村水泥公路,实现了村村组组通水泥公路,并建成了3.2万米“三面不见泥”的高标準水渠。同时,突出抓好村镇人居环境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机融入创建“中国文明镇”工作,极大地改善了村镇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发展
在创建文明镇工作中,潭口镇做到年年有规划,事事抓落实,并把经济建设放在创建文明镇的首位。2003年来,潭口镇大力开展“读书兴农”活动,规划建立了镇村组户四级培训网路,设立了68个农民培训点,使潭口镇2.1万农民经过培训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或就业技能。在此基础上,潭口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了强镇富民的十大产业,包括1000亩花卉、3000亩果园、从业人员1200多人的木材加工园区、年纳税上千万元的矿产品加工产业等,并引进了年产15万头生猪的加大集团原种猪场,还培育形成了无公害蔬菜、优质葡萄、草莓等特色农业产业。潭口镇农民以每年递增300元的速度增收,2004年,潭口镇人均纯收入达到3080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60元。
潭口镇

2000年来,潭口镇还注重增强全民创建意识,发动千家万户建设美好家园,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潭口镇先后举办了2万多人参加的农民文化节、创建卫生村镇万人签名等全民性的创建活动,组建了卫生监督、法律援助、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医疗服务等几支民众性队伍,管理和服务文明镇创建工作。在小城镇和农村,分别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落实“门前三包”卫生管理责任制,把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和行为规範贯彻落实到农村、机关、学校,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管。潭口镇还加大投入,建成了社区、农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了一批农民公园、农村文体休闲娱乐区,各村建设了文化中心,组建了老年太极拳队、秧歌队、腰鼓队、女子健身队、少年武术队等民众文体组织,丰富了民众文化生活。
潭口镇还着力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各部门、各单位、各居民区重视搞好诚信服务,通过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社会监督等手段,把弘扬爱国主义、团队精神精神贯穿到创建工作中,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潭口镇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增点扩面和整体推进上,全面铺开了潭口镇17个村的“三清六改”工作,并着力打造金塘村、台头村和江坝村、洋山村、坞埠村两个精品示範群落。按照“五新一好”要求整体推进,提升金塘、江坝等村的品质和内涵。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流转瓶颈,镇里成立了土地流转中心,推动土地向能人集中,向优质产业集中,壮大蔬菜、花卉和瓜果等城郊农业。该中心已促使120多亩土地流转。此外,还聘请了村廉政文化监督员,设立了和谐家园救助站,组建并培训了一支义务消防队 伍,建设了一大批农民公园、健身休闲小区、文化活动室等场所,完善了农村社区的医疗保健、农技服务、小超市、村级福利院等,使村落社区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06年,潭口镇在赣南乡镇率先实现了村组通水泥路的目标。金塘村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精品村,潭口镇被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示範镇,并获得“中国文明镇”的荣誉,潭口镇党委在06年7月还被授予“赣州市十佳先进党组织”光荣称号。
潭口镇

特色产品
小炒鱼
小炒鱼与炸鱼饼、鱼饺合称赣州“三鱼”,是赣州人的家常菜。赣南小炒鱼属赣菜系赣南客家菜一支,为江西赣州的一道汉族菜,其主料为草鱼。赣南小炒鱼具有色泽金黄、味鲜嫩滑、略带醋香的特点。

霉豆腐
霉豆腐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一种汉族特色豆製品,其製作方法是用新鲜豆腐,放置过一个星期左右发霉,发酵好豆腐与调料混合,过白酒再放入瓦罈子中即可。霉豆腐是赣州客家人的传统食品,味道好极了,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胺基酸、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开胃、去火、调味的功能。

炒粉
赣州炒粉是江西省汉族传统名点,是将米粉煮熟,再捞起,然后将粉放入油锅里通过明火翻炒,放入酱油、辣椒粉、青菜等配料,有米的醇香和爆炒的煎炸味道。

艾米果
又称清明果,是通过採集田间的鼠麴草或艾蒿清洗捣烂挤压取汁,同晾乾的水磨糯米粉、大米粉拌匀揉和成皮,然后包馅製作的米粉类软式点心。清明时节客家人必吃佳肴。

黄元米馃
黄元米馃是赣南客家人独特的食品之一,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

荷包胙
又称荷包肉“;荷包胙”享有盛名,与南安府戴状元有关。相传,清乾隆时大余人戴衢亨高中状元后,大摆宴席酬谢乡邻。厨师们用本地的荷叶把经过料理的猪肉包成“状元帽”的形状,蒸熟后,就成了一道色泽浅黄、香味纯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腻的菜餚。不管喜宴丧宴迁新房宴席必上此菜。

糯米酒
客家糯米酒,俗称黄酒。黄灿灿的颜色,迷迷的馨香,甜甜的醇味,多诱人哟!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糯米酒,糯米煮熟后,倒入白酒,装进大缸里,盖住缸口,发酵四五天就可以生酒。被誉为“东方甜酒”。

辣椒酱
辣椒酱以“顶呱呱德福斋辣椒酱”最为有名,在明末清初就开始生产。选用优质鲜红辣椒、大豆、糯米等为原料精製而成。品种有芝麻辣椒酱、花生辣椒酱、鲜椒酱等。採用瓶装和代装。具有色泽油润、酱簟味浓、甜辣可口、八口起沙、味美助食、经久耐藏等特点,为风味独特的佐餐佳品。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并编入了《中国名特产品》一书。曾获赣州地区食品博览会获金奖、“江西市场食品质量优胜产品”、“江西省用户满意产品”。产品畅销全中国,远销东南亚、港、澳等地。

甜柚
南康市是中国闻名的“中国甜柚之乡”。所产甜柚皮薄肉嫩,清心润肺,为历朝贡品,素有“天然罐头”美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路过南康时,曾欣然写下“幽人自种千头桔,远客来寻百结花”的诗句。

赣南脐橙
赣南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已得到国内外知名人士、专家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腐竹
南康的特产之一,属豆类製品,是南康人家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味美、鲜。

石文化
以前家家户户门前必有一口挤压井,水清凉,甜。

章贡酒
章贡酒为江西赣州本地特产白酒,因其香气舒适,口味醇甜,香味协调,尾味爽净等特点长期以来深受江西人喜爱。

赣南採茶戏
江西赣南採茶戏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採茶戏气氛轻鬆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特色农业
潭口镇兴建了下坝3.6公顷优质葡萄基地,金塘3.8公顷草莓基地,路背3公顷脐橙基地,坞埠16公顷立体种养基地和金塘年出栏2000多头生猪基地。对原有的江坝20多公顷连片无公害蔬菜基地和70多公顷连片果业基地等八大基地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扩大了基地规模,改良了品种,提高了基地品位。江坝果园30多公顷美国布朗李、下坝的葡萄、金塘的草莓全部销往港澳、赣州等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荣誉
2002年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中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2003年 被评为“全省三民活动先进乡镇”、“赣州市经济建设主战场先进单位”、“中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2004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赣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赣州市通村水泥公路建设先进单位”
2005年被评为“中国文明镇”、“全省卫生镇”、“全省农村经济百强镇”。
2014年8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全国重点镇名单,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口镇等27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潭口镇位列我市“全国重点镇”27个镇中排名第一。
地图信息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潭口镇委(潭口大道东)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