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是一个以新闻、财经、社教节目为主的电视频道,于1958年10月1日正式开播,通过上视8频道播出。
2002年1月1日,上视8频道正式确立上视新闻综合频道的频道呼号。
2017年5月,上视新闻综合正式改为高标清同步16:9播出节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 外文名:STVN
- 别名:上视8频道、上视新闻综合频道
- 开播时间:1958年10月1日
- 隶属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
- 播出方式:高标清同播
- 视频格式:16:9
- 收看方式1:东方有线2频道,模拟47频道
- 收看方式2:电信IPTV1频道,移动IPTV26频道
发展历程
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前身上视8频道开播。
1973年10月起,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2002年1月1日,SMG实行频道专业化,上视8频道确立了STVN上视新闻综合频道的频道呼号。频道改版后推出了新闻报导节目《上海早晨》、新闻谈话类节目《新闻坊》、新闻专题节目《新闻追击》。《新闻透视》、《观众中来》、《新闻报导》节目也开始改版。
2004年,撤销STVN呼号,改为STV。
2005年3月,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与体育频道和东方卫视并机直播中超联赛。
2006年1月11日,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电视专题片——《我们植根于人民——市人大常委会2005年工作亮点频闪》。
2007年1月1日,频道改版,《新闻晚报》和《新闻夜线》合併成新的《新闻夜线》,播出时间为21:30-22:30,法制节目进入7点档,电视剧实行两集连播。6月11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东方网等在复旦大学推出高考30年我的大学--校长访谈大型直播活动,并在该频道直播。
2011年3月1日,《上海早晨》栏目在早上7:30—8:00中,增加30分钟播出时间;播出总时长为90分钟
2013年1月1日,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改版。《上海早晨》播出版面扩至2小时,其中在周末8:30至9:00推出半小时的生活服务类专栏《上海早晨之上海摩天轮》。2013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推出《新闻的力量—上海电视新闻55周年特别节目》。
2014年3月15日,上视新闻综合实现高清播出,于3月18日落户有线和IPTV
2015年1月3日,《午间新闻连连看》栏目,画面右下角,增加手语播报试播;与此同时,周末播出的《长三角周报》、《时事传真》栏目停播;延长至12:25。3月1日起,频道每天中午12:00的《午间新闻连连看》栏目增加手语播报。7月27日至8月28日,频道在每周一至周五15:30推出25集大型系列专题《动画往事——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动画》特别节目。
2016年1月18日,新闻综合频道新S2演播室“魔都之眼”正式启用,《新闻坊》改版播出,播出时间改为17:30-18:25,其他节目依旧虚拟抠像。2月7日,《媒体大搜寻》搬入“魔都之眼”S2演播室并进行改版。大年初一至初六,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推出了其製作的综艺文化节目《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热剧》。3月,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录製了《名医话养生》节目之《老马识毒》特别栏目。3月28日,《午间新闻连连看》搬入“魔都之眼”S2演播室并进行改版,当日该节目改名为《午间新闻》。4月18日,《上海早晨》搬入“魔都之眼”S2演播室并进行改版,小宣说板块同步搬入。5月3日, 《新闻夜线》搬入“魔都之眼”S2演播室并进行改版。6月6日,《新闻报导》搬入“魔都之眼”S2演播室并进行改版;与此同时,《新闻透视》、《观众中来》同步进驻。11月14日,《新闻坊》撤出“魔都之眼”S2演播室,搬入S7演播室并进行改版。
2017年上半年,上视新闻综合正式改为高标清均16:9格式播出
主要节目
新闻节目 | ||
《上海早晨》 | 《七分之一》 | 《媒体大搜寻》 |
《新闻坊》 | 《新闻报导》 | 《新闻透视》 |
《观众中来》 | 《新闻夜线》 | |
法制节目 | ||
《案件聚焦》 | 《庭审纪实》 | 《东方110》 |
注:新闻透视及观众中来皆为《新闻报导》所属
主持阵容
印海蓉 | 林牧茵 |
夏磊 | 施琰 |
陶淳 | 赵雅楠 |
臧熹 | 朱亚南 |
王幸 | 何婕 |
陈晓晨 | 李苏宁 |
黄浩 | 张译心 |
刘砚 | 舒怡 |
王优嘉 | 王兆阳 |
徐惟杰 | 周瑜 |
刘凝 | 訾立超 |
阿丁 | 刘仲萌 |
路灿洋 | 赵秋深 |
社会评价
新闻综合频道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始终坚守“新闻立台”方针,紧密联动新媒体,日常报导和塑造民生、朴实、接地气的频道形象,新闻报导坚持“我在现场,现场有我”的报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