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毛流浪记(1949年赵明、严恭执导电影)

更多信息请访问百度百科三毛流浪记
三毛流浪记(1949年赵明、严恭执导电影)

三毛流浪记(1949年赵明、严恭执导电影)

《三毛流浪记》是上海崑仑影业公司摄製的喜剧片,由赵明、严恭执导,阳翰笙编剧,王龙基主演,于1949年12月上映,2019年6月18日,该片的4K修复版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光影记忆·时代经典: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影展”首次展映。

该片根据张乐平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通过孤儿三毛在旧上海的种种遭遇,展现了旧社会广大城市流浪儿童的不幸命运。

基本介绍

  • 导演:赵明,严恭
  • 编剧:阳翰笙
  • 主演:王龙基
  • 出品公司:崑仑影业公司
  • 对白语言:汉语
  • 中文名:三毛流浪记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拍摄日期:1949年4月-1949年9月 
  • 类型:剧情,喜剧
  • 片长:71分钟
  • 上映时间:1949年12月
  • 色彩:黑白

剧情简介

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他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卖报、拣拉圾、帮别人推三轮车,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
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个钱夹,好心的三毛把它交还了失主,而失主反诬他是扒手,打了他一顿。流氓爷叔见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坏事。等三毛明白自己受了爷叔利用时,宁可饿肚子,也不再乾爷叔教他的坏事。
一个有钱的贵妇人收养了三毛,给他穿上皮鞋,对他进行管束,天性散漫的三毛不愿在富人家过寄生虫般的生活,在一次为他举行酒会的时候,他捣乱酒会,撕破华服,和往日一起讨饭的小伴一起,走向属于他们的流浪生活。解放后,他结束了流浪,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配音
三毛王龙基----
清道夫程漠----
司机甲龚伯安----
玩狗的马飞----
贴标语的苏鸿----
癞痢头孟树范----
小贩钱风----
爷叔关宏达----
老三杨少乔----
流浪汉陈光复----
小牛儿王公序----
小狗子冯继雄----
小老大丁然----
大胖子陈重----
门房刁光覃----
警察石炎----
童军教练方伯----
阿姨黄晨----
阿根陶冶----
公务员岳勛烈----
店员顾鍪----
店员嵇启明----
门警田振东----
司机乙何学初----
卖孩子的陈家松----
女佣孙仪----
丫头小涵----
吴小姐莫愁----
贵妇林榛----
贵夫杜雷----
男僕薛敏----
女僕柳杰----
卫士洪骏----
卫士马中婴----
玛琍姚姚----
笨孩子钱理群----
老乐师王云阶----

职员表

製作人原着导演编剧摄影配乐剪辑道具造型设计服装设计录音剧务场记布景师
夏云瑚 任宗德 韦布(製片主任)张乐平赵明 严恭阳翰笙朱今明 韩仲良 裘葛 郭奕耀(摄影助理)王云阶傅正义庄凯庐辛汉文 姚永福(化妆)陆伯勤林秉生 刘广阶(录音助理) 薛慎行(录音助理)方徨徐少文张汉臣 罗雨秋(布景助理)
配音
丁伯和
儿童演技辅导
岳勛烈
洗印
周教大、徐而前、吴增荣
场务
毅华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三毛流浪记(1949年赵明、严恭执导电影)
    三毛
    演员:王龙基
    流浪儿。他倔强、正直、顽强,聪明伶俐,机智活泼,虽然总是不走运,到处碰壁,无衣无食,但他并不灰心,也不因此而屈服于黑恶势力,更不贪恋富贵,而是顽强地生活着。
  • 三毛流浪记(1949年赵明、严恭执导电影)
    爷叔
    演员:关宏达
    流氓、扒手头子,表面上笑容可掬,实际上心狠手辣。他把三毛收留在家,给吃给喝给衣穿,其实是想利用三毛去偷东西。
  • 三毛流浪记(1949年赵明、严恭执导电影)
    贵妇
    演员:林榛
    有钱有势的贵妇人,爱撒娇使性。她为了不让丈夫在外头养的小老婆进门,不得已买来三毛当自己的儿子好应付丈夫。她让三毛改名为汤姆,逼他穿西装,吃西餐,学洋文,接受种种礼节教育。
  • 三毛流浪记(1949年赵明、严恭执导电影)
    小牛儿
    演员:王公序
    上海街头的流浪儿,过着饑寒交迫、居无定所的日子,起初为争抢推三轮车的工作而与三毛大打出手。后来在共同流浪求生的过程中与三毛结下了友谊。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 该片是製片人韦布是头一次拍电影,导演赵明、严恭是首次执导影片,就连剪辑师傅正义也是初次独立剪辑影片。
  • 该片即将开拍之际,製片人韦布和原着作者张乐平分别收到了恐吓信,威胁要他们放弃拍摄该片。但是製作人员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而更加鼓起了斗志。
  • 为了演好角色,王龙基在拍片过程中一直像三毛一样赤脚生活。
  • 王龙基喜欢看漫画《三毛流浪记》,其中三毛喝糨糊后肚子痛的情节给他深刻印象,所以在拍喝糨糊的戏时,虽然明知糨糊桶里是藕粉,他还是不肯喝。为打消他的顾虑,导演带领喝,而王龙基只肯抿一小口,不像饿极了的样子。于是,当天中午剧组不许他吃饭,到下午让他自己在摄影棚找吃的,这才拍成了三毛抱着糨糊桶猛喝的镜头。
  • 该片中三毛的蒜头圆鼻子是泡泡糖做的,头上的三根毛是用外面粘着毛绒的三根铜丝贴在橡皮膏上,然后再贴在王龙基的光头上。为了贴住这三根毛,每天化妆师辛汉文得给王龙基剃头,因为他来回扭动,辛汉文打了一下他的头说:“小赤佬,头勿要动。”王龙基回嘴说:“你是——老赤佬。”一老一小很认真地吵了一场。结果,导演把他们吵架的情形用到了电影里,就是三毛领流浪儿大闹宴会后与贵夫对吵的戏。
  • 在该片中客串宴会来宾的是中叔皇、上官云珠、黄宗英、吴茵、赵丹、奇梦石、林默予等几十位演员,他们多数是不收片酬义务出演。那场戏拍了一个星期,每天光是接送全体女演员到美发厅做头髮,就用了五辆轿车。
  • 该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公映的国产故事片。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获奖奖项获奖方
1983年
第12届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
评审奖
《三毛流浪记》
2005年
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评选)
《三毛流浪记》

幕后製作

创作缘起
1947年,从事话剧事业的韦布在亲友资助下,当上了独立电影製片人。出于对漫画《三毛流浪记》的喜爱,他决心将其作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搬上银幕。他先找到国小同学陈庭鲤导演,希望由陈来执导影片。但陈正在拍摄《丽人行》,无法抽身,为他推荐了赵明、严恭担任导演。在冯亦代帮助下,韦布取得了《三毛流浪记》的拍摄着作权,又请阳翰笙担任编剧。正巧阳翰笙也在考虑如何以电影手法通过贫困儿童的遭遇揭露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矛盾,便欣然同意。而且经阳翰笙劝说,韦布同意带着已组成的摄製组加入崑仑公司。
剧本创作
阳翰笙认为漫画不是一个连贯的故事,要写剧本必须重新组织结构,在漫画基础上深挖主题。为了创作剧本,他与赵明、严恭等人曾经化装到警察局和“儿童教养所”了解流浪儿童的情况。阳翰笙把三毛设定为出身农村,受地主迫害逃进城,目睹上海的种种罪恶。他还曾想给《三毛流浪记》写个下集,写三毛在工厂遭受苦难,与资本家发生冲突,最后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但由于时局原因,在完成初稿后他就撤离了上海,下集的计画只能作罢。
阳翰笙所创作的剧本第一稿相当严肃,风格上与漫画相距较远。崑仑公司艺委会和导演经过研究,认为漫画在民众中家喻户晓,所以电影形式应与漫画相近,以喜剧为宜,决定对剧本进行加工。创作的方向上,导演赵明、严恭等认为喜剧是揭露黑暗、针砭社会落后现象的有力武器,既要引人发笑,又不能低级趣味,他们把卓别林的喜剧作为效仿对象。因为阳翰笙已不在上海,崑仑便请陈白尘代为修改剧本,不料,陈修改一遍后也离开了上海,剧本又由李天济接手继续进行修改。
演员选择
三毛的扮演者王龙基是作曲家王云阶的儿子,他曾因父亲失业,有过一段饑寒交迫的生活体验,1949年初春,王龙集试镜一次就成功当选为主演“三毛”。主创人员带他到苏州河畔和小乞丐一起搬运粮车、抢饭店拿出来的剩饭。王龙基和流浪儿交上了朋友,熟悉了他们的辛酸经历。但是王龙基年纪小又顽皮,为让他适应片场的生活规律,赵明和严恭在徵得家长同意,让他到电影厂与二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订了一份“契约”,约法三章,让王龙基捺手印。
两个结尾
影片于1949年4月1日开拍,摄製进入尾声时正是上海解放前夕,社会局势不稳,摄製组决定停机,保存好全部胶片,全体人员分散隐蔽準备迎接解放。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三毛流浪记》恢复拍摄。创作人员日夜加班,崑仑公司动员多位导演帮助他们进行后期製作。为了抒发欢庆解放的欢乐心情,剧组补拍了三毛参加庆祝解放大游行的结局。这也使得该片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跨越了两个时代、拥有两个结尾的影片。

製作发行

上映国家/地区上映时间
中国
1949年12月
中国
1958年(重新发行)
中国
1980年(重新发行)
法国
1981年5月(坎城电影节)
中国香港
1981年7月
德国
1982年10月(曼海姆电影节)
葡萄牙
1983年9月(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
中国
2019年6月18日(4K修复版,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影片评价

该片是诸多系列“三毛”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它不仅仅描写了三毛的受苦受难,同时赋予了三毛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聪明机灵的不畏强暴的顽强性格,始终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三毛和小伙伴们是有前途的,他们必将可以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影片的风格并非一味的悽苦,而是保持了讽刺和幽默的漫画特色。三毛和他的流浪伙伴在"四四儿童节"的遭遇堪称其中点睛之笔。小演员王龙基活灵活现的表演,值得讚赏。(新浪娱乐评)
该片是时代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範,它的成就是在尖锐的社会矛盾中刻画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浪儿艺术典型,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悽苦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善良的“三毛精神”,具且鲜明的时代特色,贯穿了左翼作家常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该片又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三毛的造型保留了漫画风格,创造了假定情境,增强了影片观赏效果。(《电影评介》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