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潮汕古村

潮汕古村

潮汕古村

潮汕古村是广东三大民系古村之一,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又是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前沿,并有着深厚的本土文化滋养,这一切与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环境相融合,造就了大气、典雅、堂皇的潮汕古村特色,而频繁可见的外来痕迹和创新做法,又可一睹对外贸易的影响。移民文化和侨乡文化,在这些古村中显得特别突出。而在广东省民协开展的三大民系古村落考察中,越来越多保存良好的古村落被发掘出来,一些成名已久的古村落,也不断有新发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潮汕古村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广东
  • 特点:三大民系古村之一

名字由来

潮汕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有把姓氏带入村名的嗜好,但潮汕古村也有着其自身的特色,先民根据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情况,选址创村、定居。形成聚落,始命村名。这些村名,是历史的化石,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人文信息和兴废、演变的历史。 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州汕头,也带来了莆田的大姓:陈、林、黄、郑、吴、王、张、李、蔡、刘、欧等。

古村历史

盐灶村

宋末(约1270年),有刘布袋到樟林一带创村,而后多姓聚居。清雍正5年(1570年),村人李嵩德中进士。晋君时,诉说村人多垒灶煮盐为业,故雍正皇帝赐名“盐灶村”。

峡山义英村

潮阳峡山义英村,因村境十八曲水迂迴,毓秀钟英,遂名“厚英”。余嘉泰元年(1201年),时值饑馑,村人翁胜保申报朝廷,赈济灾民,朝廷嘉其仁义,御赐村名“义英”。

铜盂镇胜前村

铜盂镇胜前村,以许姓祖先从梅花村分裔至此定居,因村址在沈姓厝前,取名“沈前村”。明正统5年(1442年),村人许申任福建省长山县知,致仕回家,取“今胜于昔”之义,改名“胜前村”。

井都镇诗家村

井都镇诗家村,昔系四户人家在此定居,称“四家村”。后来村人发达,殷实富裕,本崇尚礼义之意,改名“诗家村”。红场镇的陈五田村、蔡肥村,雷岭镇的刘仕可村,峡山镇的赵西港村,沙陇镇的炖灶村,都是以其创村人命名。

陆厝围

澄海县港口陆厝围,全围面积七、八十亩。据清乾隆《潮州府志》记载:“聚(元代潮州路总管丁聚)悲陆公(陆秀夫)颠沛流离,随龙没波,其子孙寓潮者,给官田五顷以赡之。”当地人称呼官田为“陆厝围”,七百余年来,这个村名一直保留至今。

辟望沙岗

位于澄城凤岗里的辟望沙岗,据《潮州府志》记载:“陆丞相谪潮时,长子繇,好渔猎,逐居。海阳辟望沙岗,陆氏赖以不绝。” 又载:“防诸乡人,或云陆氏住沙岗皆宋丞相后。此去不运有学士馆,其址尚存。大策(明代潮州名人陆大策)造其庐,请陆氏老人相见。老人曰:“吾陆学士后裔也。自宋末之初,祖居于此。”

华瑶村

潮阳沙陇镇华瑶村,因地处平川沃土,绿水萦绕,似桃源胜境而称“华瑶村”。谷绕镇谷饶村,明清时因系丘陵地带,常闹旱灾,所谓“三天无雨天大旱”,一片赤地,称“赤寮”。清代末年,村民修坡凿河,引水灌田,生产发展,取五穀丰登之意,遂改名“谷饶村”。

凤埔乡

清朝康熙年间,陈介仁选中石板村东北面一块凤形山坡创乡,命名“凤埔乡”。凤埔水足土肥,水稻蔬菜长得有架有势。不久,常发现夜间有牲畜跑下山来吃庄稼。
陈介仁便叫人日夜巡逻看守。一天夜里,看见一关大牛牯在糟蹋庄稼,众人一追赶,大牛牯跑到村后便不见了。陈介仁跑去请教地理先生,才知道这是附近牛牯岭的神牛作怪。乡民便一齐动手,把乡里改建成一座八解楼寨,当作“牛嘴第”,紧紧套住牛嘴,制服神牛。从此,庄稼就不再被糟蹋了。可神牛并不服输,一挣扎,两间寨屋倒塌了。以后逢修逢塌,乡民乾脆不再修它。
乡里人为了纪念制服神牛的举动,便把凤埔乡改名叫八角楼乡。
创村多先筑围墙,或因兵荒马乱,防寇贼,筑栅为寨,后来村庄也由“寨”得名。不少村庄创于明朝,因常遭倭寇、海寇袭扰,据史料记载“村俱被寇残毁大率,半为丘圩。”后人到此搭寮定居,又有的经营副业,搭寮看守,在此创村,遂以“寮”得名。

砂陇阵

在潮安新塘金砂一村,俗称“砂陇阵”,全村几千人都姓陈,只有个别户姓蒋。据说,陈姓始祖在创乡时,讲究堪舆学,权威说:此地乃是“船脉”,船须有桨才能行驶,船地才能变为活地。于是,他们专诚请来一户姓蒋人家来插居,取其“蒋”与“桨”的谐音。至今,姓陈人家普遍认为,他们会兴旺发达,全靠“桨”(蒋)的动力。
意溪胜锡美村,全村以姓罗为主,少数人姓陈。从其祖先相袭以来,他们都认为:“陈”(铜)是“罗”(锣)的製作材料,无铜不成锣,铜做成锣才能使铜响铛铛。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因而两姓氏人家至今关係融洽,极为亲密。而在普宁流沙一带则又因谐音而两村两性疏远者:流沙的上塘乡以“江”姓为主,附近的北山乡则为“许”姓大村,由于潮汕话中的江同“艰”同音,读姓氏时许又读为“苦”,故而,若两姓通婚则寓意“艰苦”共度一生,“艰苦”在潮汕话的寓意中更多的倾向于“艰难、困苦”,所以以前在这一带非常忌讳“江”、“许”两姓通婚;在此还有一段趣味:2012年汕头海湾大桥剪彩,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来汕剪彩,他走在前面,当时汕头市委书记许德立走在江的后面,潮汕人就惊呼汕头市以后“艰苦”了, 果然,汕头之后经济是越来越“江许”(艰苦),其实这一切无不与潮汕人聪明过头有关!
村落布局村落布局

龙砂古村

龙砂古村,坐落于美丽富饶的榕江北河、车田河、枫江环绕的小平原之上,宋代已有吕姓居民在此开垦种植。元天顺元年( 1328),南宋丞相江万里的孙子江汝祖与其子江恬息从潮州开元街来此落居,江恬息被奉为龙砂村始祖。这里,古代原有一条溪流经过,山洪沖积,日积月累,沉沙淤浅,溪流改道,成为沃野。后人来此垦植,发现沙陇,认为聚沙成龙脉,是吉祥富贵的地方,故名“龙砂”。
江恬息及其子孙后辈,在今龙砂古庙所在地建筑寨场。如今走进龙砂村,仍可见宅院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建筑结构古老。四周有600多米长的围墙,墙高4米,周围建有8个角楼,是集居住和防御于一体的“寨堡”。时间已逝去670多年了,江万里的裔孙分布于今曲溪镇的龙砂、港畔、陇埔、云南、枫口、顺利、王厝等村,总人口1.8万人。最为奇特的是,龙砂等8村江姓村民,世世代代沿用古时传下的习俗,用竖灯竿、升彩凤的仪式纪念先祖江万里。

古村列表

潮汕万人各聚落名单列表潮汕汕万人古聚落基本创建于清朝之前,下面为该地区303座万人古庄
以下是潮汕地区人口超过1万的303座乡村的列表(不包括丰顺县和陆丰市以东部分)
吴鹏霄的次子吴本(即吴福源)入潮后则择居曲溪。吴福源有2子,长子吴直学随父至曲溪后,自迁于揭西潭内,为潭内吴氏始祖。次子吴龟年,承继父辈基业,在原居地曲溪寨内苦心经营,开拓发展,蕃衍生殖,已传32世,开创28村,俗称曲溪十八乡,宗支现有人口77261人,其中外出14749人,旅居海外分布在泰国、新加坡、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宗亲7162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