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潮汕商帮

潮汕商帮

潮汕商帮

潮汕商帮,潮汕族群商帮,又称潮商、潮州商帮,源自广东潮州府(现潮汕地区)商帮,中国传统三大商帮之一,被誉为红头船商帮,具有海洋性格、海洋文化的华人商帮,属中国纯粹的民商,是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业群落。上个世纪初便被泰国国王誉为“东方犹太人”。潮汕商帮文化已千年,茶文化漂洋过海。

民国初出版的《清稗类钞》有一则《潮人善经商》的记述:“潮人善经商,窭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毡衾以外无长物。受僱数年,稍稍谋独立之业,再越数年,几无不作海外巨商矣。”

潮汕商人在清朝,与晋商、徽商并列为三大商帮。潮州商帮形成于唐朝后期,兴盛于宋元明清,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着名商帮。

潮汕商人基本上都是经过长期苦心经营才创下今天规模庞大的产业。大部分潮汕商人都擅长交际和公关,但他们更主要的精力和心智还是用在精打细算和苦心经营上。他们不怕苦、敢冒险、敢为天下先、求实而乐于探索,他们以其强烈的创业精神书写了商业上的辉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潮汕商帮
  • 外文名:Teochew Business
  • 源自地区:广东省潮汕地区
  • 商帮名号:潮州八邑 
  • 精神象徵:工夫茶,红头船
  • 别称:潮商 潮州商帮
  • 被称:东方犹太人 红头船商帮
  • 隶属:中国粤商、广东商帮
  • 地位:中国传统的三大商帮、华商首富
  • 商帮组织:潮州八邑会馆 潮汕商会
  • 代表人物:陈弼臣 李嘉诚 马化腾  
  • 商帮特色:具有海洋性格、海洋文化
  • 兴盛时期:宋元明清
  • 形成时期:唐朝后期
  • 历史沿革:潮人善经商,窭空之子
  • 潮汕地区:潮州市、揭阳市和汕头市,丰顺县
  • 商帮性质:中国的民商

潮商称谓

潮汕商帮又名潮州商帮,简称潮商。潮商隶属粤商。广东潮汕地区明清时称潮州府,潮州府商民联合经商于国内外各商埠,兼设立潮州会馆,名号潮州八邑。清乾隆三年(1738 年)潮州府置丰顺县,此时潮州府辖九个县,从北宋潮州管辖的海阳、潮阳、揭阳潮汕民系3县析置,潮州府九县邑均有“阳”之称,除了的着名的海阳、潮阳、揭阳,澄海别称莲阳、普宁别称洪阳、饶平别称饶阳、惠来别称葵阳、丰顺别称新阳、大埔别称茶阳。潮州府北部山区的大埔县聚居客家人,故南部潮汕平原聚居潮汕人的海阳、揭阳、潮阳、澄海、普宁、惠来、饶平和丰顺合称潮州八邑。潮州八邑即今广东潮汕三市(汕头、潮州、揭阳)和丰顺县。
潮商是中国传统的三大商帮,属中国纯粹的民商,属广义粤商,潮州会馆以及潮州商会遍布海内外各地。潮州商帮最初出现雏形的时候,只有“潮州三阳”,即北宋潮州管辖的海阳、揭阳、潮阳潮汕民系3县。此三阳包括今潮汕三市及丰顺县。在清乾隆三年(1738)丰顺建县的同时期,潮汕商帮达到一个鼎盛时代,这是含丰顺县的“潮州八邑”能够名噪四海,并成为潮汕商帮的代名词的真正原因。潮汕人也对讲闽南语的临近县份——云霄、诏安、平和、海陆丰(汕尾市)等地,形成了强烈的区分意识。
潮汕商帮
对于潮商文化,揭阳市老宣传部长李衍平言辞侃侃:“1683年,康熙22年,潮州商人在苏州建‘潮州会馆’,在会馆正门口立碑刻文:‘本馆系潮州府属8县商民所组织,专谋本帮商业之利益。’,这恐怕是‘潮商’最早正式称谓。而更早些时间,可以追溯到‘亦盗亦商’的明代,古代丝绸之路发现的潮汕瓷器即可明证,但那是潮商的‘雏形’时期。”

潮商简介

潮汕商帮,潮汕族群商帮,源自广东潮州府(现潮汕地区,即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丰顺县)的商帮。
历史上,潮汕先民迫于生计,不得不坐着“红头船”“下南洋”,赴海外开展远洋贸易,从而缔造了一支具有海洋性格、海洋文化的华人商帮。明清时期,随着远洋贸易的发展,潮州商帮逐步发展兴盛,成为继晋商、徽商之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着名商帮。时至今日,潮商在全球贸易中仍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潮汕商人基本上都是经过长期苦心经营才创下今天规模庞大的产业。大部分潮汕商人都擅长交际和公关,但他们更主要的精力和心智还是用在精打细算和苦心经营上。他们不怕苦、敢冒险、敢为天下先、求实而乐于探索,他们以其强烈的创业精神书写了商业上的辉煌。
潮汕人以敢拼敢闯、勤劳、聪明、善于经营闻名于世,先于温州人享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美誉。潮汕人善经商史料有明文记载,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外的潮籍商人,民国初《清稗类钞》有一则《潮人善经商》的记述:“潮人善经商,窭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毡衾以外无长物。受僱数年,稍稍谋独立之业,再越数年,几无不作海外巨商矣。”在清朝,潮商与晋商、徽商并列为三大商帮;在当代,出现了李嘉诚、林百欣、谢国民、陈弼臣、黄光裕等商界巨头。如今,潮汕人中还有大量的网际网路创业者:腾讯马化腾,豌豆荚王俊煜,礼物说温城辉,他们是网际网路行业中的行业翘楚,是新生代的优秀创业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在《龙行天下》一书中说:“潮州人在文化上十分独特。他们操纵着地球上最有钱、最强大的地下网路,是世界上最早的跨国公司之一。组织严密且向心力强。”潮商创新能力、团结的作风、更强大的成功欲、紧跟时代潮流的能力,一个个难能可贵的标籤之下,潮汕商帮理应获得王石之外,更多国人的尊重。
潮汕诞生了3位潮籍世界华人首富:陈弼臣、李嘉诚、马化腾。潮汕人口虽仅有4000万人, 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50%,但是,据统计,东南亚、欧美各地华人首富几乎全部是潮汕人。在泰国潮人达到500多万,并在政治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媒体统计,在2000年香港股市40%的市值为潮汕人所有。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有16位潮商登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总身家2218亿元;2015年有34位潮汕人登入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其中最富有的11人坐拥6000亿元财富。潮商也因此被誉为华商第一族。
潮汕商帮

灾难历史

内地灾难

潮汕人的祖先自古便是因为战乱而从中原南迁,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乱。一路逃,本来以为安稳了下来,却每几百年就要面对一次族群的大灾难,后来抗日时期的屠澄海城也是。抵御海盗、日寇外,还遭受元军和清军两回大屠杀。中国在历史上有两个朝代是被少数民族统治,一个是元朝,一个是清朝。都是从北方打进来,南宋小朝廷和南明政权只能一直向南退,都在省尾国角的潮汕做最后的抗争。
潮汕商帮

潮汕人信仰

频繁遭遇天灾人祸的潮汕人的信仰是寄托在一位位各司其职的神明和先贤。潮汕善堂逐渐演化成集释、道、儒文化于一炉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慈善救济机构。那一句“老爷保号”里面包含了潮人太多的屈辱与艰辛,是潮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外显仪式。
潮汕商帮

海外苦难

潮人跨海至他国始于宋元,盛于清代。他们与犹太人一样屡遭排斥,潮汕人在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泰国和印尼遭受过几次类似西方反犹的排华苦难。 台湾着名歌手侯德健的《潮州人》,记述了潮人在越南的遭受的苦难。

“东方犹太人”

“东方犹太人”之说源于上世纪初泰国国王拉玛六世《东方犹太人》一书。拉玛六世在位期间掀起了第一次排华高潮,由于潮汕人在泰国华人中占大多数,这就是这一称号的由来。

当代潮商

深圳篇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海外潮商义无反顾地带头回国投资,积极投身到祖国的经济建设中。在深圳地产圈,潮汕帮是一个庞大的存在。据深圳市规划和土地资源委员会公布的“2014年(2013年度)年检合格开发企业名单”披露,当时深圳831家房地产开发商前20名的名单中就有佳兆业集团、星河地产、华侨城、和记黄埔、中洲宝城置业、宏发地产等有潮汕背景的企业,占比达35%。位于深圳中心区的住宅中,黄埔雅苑、雅颂居、星河·国际等知名楼盘,均出自潮汕籍地产商之手。20多年深圳房地产波澜壮阔的发展带来了高利润、高回报,造就了众多潮汕亿万富豪。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下,盘踞深圳的潮商资本正有序地从房地产市场退去,转向以保险业为主的金融领域。目前至少有生命人寿、阳光保险、前海人寿、珠江人寿四家保险公司的大股东均为潮商。不仅如此,在基金、银行等领域,潮商资本也正在加速汇集。前海人寿背后的姚振华,正是由此崭露头角。
潮汕商帮

香港篇

摘自腾讯网《香港潮商:跻身国际主流经济的华商典範》
主导南北行贸易
早在1843年,香港开埠不久,潮商高元盛就创办了香港第一家南北行的元发行。不久陈焕荣创办了香港第二家南北行乾泰隆行。这两大商行开创了香港华人最早的贸易——南北行业的先河,为香港成为转口贸易中心奠下最早的基石。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香港潮人的南北行已经渐成气候,南北贸易规模巨大,潮商就此崛起于香港乃至华南地区。
潮汕商帮
引领金融业
在香港转口贸易发展时期,为了方便企业扩大生意,出现了用于拆藉资金的银行。完成资本早期积累的潮商也纷纷试水这一行业。在战前,潮商开办的银行就达到3家,分别是“四通银行”、“嘉华银行”和“香港汕头银行”。1948年,潮商廖宝珊创办了廖创兴储蓄银行。他改变过去银行只为大商人提供服务的经营方式,以中小客户为主,大量吸收存款,开创了香港银行业新的经营模式。
香港的繁荣也吸引了东南亚的潮商前来投资金融业。1944年泰国银行家陈弼臣在曼谷创立盘谷银行后,1946年又创立了香港商业银行;新加坡潮商银行家连瀛洲在香港设立了“华联银行”;泰国潮商的京华银行也在香港设立了“香港京华银行”。
香港潮商创办的银行除了为本地工商企业服务,他们还通过不同渠道和形式为尚未开放的中国内地服务。1949年,庄世平在港创办南洋商业银行,半年后他又在澳门筹办了南通银行。这两所银行承担了新中国外贸的主要结算业务,有力支持了国内建设。
驰骋资本市场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的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精明的潮商在较早时期就充分利用了这一平台,加快了事业发展,使得自己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集团化发展,甚至跨国发展。另一位潮商林百欣也是充分抓住市场机会,通过直接融资、收购重组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目前,香港潮商控制的上市公司有数十家之多,资产以近万亿计,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大户群体。
如今香港的富商巨贾,例如长和董事长李嘉诚、南洋商业银行创办人庄世平、中国星集团主席向华强、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香港亚视荣誉主席林百欣、香港旭日国际集团主席蔡志明等,都是潮汕人中的颗颗明珠。他们拥有潮汕人的全部特质,为潮汕人立足香港做出了榜样,也让潮汕文化中勤奋、拼搏、能吃苦的精神渗入了香港社会。

本土篇

摘自《2009全球潮商经济白皮书》:本土篇
近10年来,本土的中小企业者正在迅猛成长,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创业嬗变,并由此推动了潮汕地区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本土潮商正在迅速崛起。在拉芳、蒂花之秀、奥迪玩具、榕泰实业、康美药业、吉荣空调、巨轮股份、宜华木业、猛狮蓄电池、名瑞婚纱、松发陶瓷、南洋电缆、金万年文具等国内各行各业的领军品牌的带动下,潮汕地区也建立起了全国闻名的玩具之都、日化之都、纺织服装之都、陶瓷之都、不鏽钢之都等一座座响噹噹的战略城头堡。
潮汕商帮

投资中国篇

摘自《《2009全球潮商经济白皮书》:投资中国篇》
对于远航于全球各地商业海洋的广大潮商而言,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同时又亲切安全的财富港湾。当年为了生存,潮籍人士纷纷借船出海,在全球各埠辛勤拚搏,开枝散叶。出走300年后,许多潮商带着巨资回归祖国,融入广阔的中国市场。就像漂泊的候鸟终将回归旧巢,分散的百川终要回归大海,出航的红头船终要回归港湾。于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们看到了海外潮商们挟款归来,在广阔的中国内地演绎万亿潮资闹市场的壮丽图景。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内资是支持中国经济的第一力量的话,海外华商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支持中国经济的第二力量。在这些投资中国的华人财富新力量中,以李嘉诚等为代表的潮商成为内地所吸引外资的最大来源,近年来更呈加速趋势。与李嘉诚共同回归祖国,投资内地的潮商人数众多,其中比较着名的有来自香港的马介璋、朱树豪、杨受成、戴德丰、罗康瑞、陈经纬、朱孟依、林建岳、翁广松,来自泰国的谢国民、陈有汉、吴玉音,来自法国的陈克威、陈克光兄弟,来自澳大利亚的周泽荣、郑松明,来自马来西亚的钟廷森,来自新加坡的钟声坚,来自澳门的柯为湘和刘艺良。

珠三角篇

摘自《2009全球潮商经济白皮书》:珠三角篇
在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我们看到地产巨头朱孟依、 周泽荣 等潮商军团强势推进,构筑城市美丽家园;看到立白集团陈凯旋、广州好迪黄家武等潮商军团在日化市场上左冲右突,全力打造中国日化业的“航空母舰”;看到蔡东青、郭子龙在文化创意产业圈呼风唤雨,谱写歌舞昇平的时代最强音;看到刘武、姚壮文驰骋在物流行业,缔造国内最强势的物流品牌;看到王老吉施少斌、白云山和黄李楚源等潮商军团在医药食品行业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成为振兴民族工业成功的典範;看到黄广源、林佑钦左右逢源于商业与文化的边界,拓展一片多元化经营的天空;看到张钦洲、林喜七等等潮商军团在房地产建筑业上重拳出击,逆流而上。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我们看到大批潮籍港商跨过边界河前来投资,有李嘉诚合资建成的世界第四大港口——深圳盐田国际货柜码头、朱树豪建成的全球最大高尔夫球场——观澜湖高尔夫球场、马介璋等潮商建成的全国最大“华南工业原料城”;我们看到马化腾领航的腾讯凭着惊人的创造力构筑起一个庞大的QQ帝国,发展成为中国市值第一、收入第一、利润第一的综合网际网路公司;我们也看到了鸿荣源赖海民、大中华黄世再、星河集团黄楚龙、东方明珠(集团)吴开松、彩虹集团陈永弟、富安娜林国芳、齐心文具陈钦鹏分别在地产业、农业、化工、棉纺织业和文具产业上深耕,结出丰硕成果。
在珠三角后劲十足的投资沃土惠州,我们看到李东生领导的TCL集团在克服重组困境后重入佳境;我们看到了林春涛激情洋溢,耕耘在环保业的沃野上;看到郭赞明神采飞扬,全情打造本土房地产的优质品牌;看到李启光守诚持重,稳步发展百年长青企业。
据有关数字显示,现时,活跃在珠三角的潮汕籍人士有300多万人,他们在这里精耕细作,运筹帷幄,呼风唤雨。他们用智慧的心灵解读这片神奇沃野,在读懂这片沃野的基础上寻觅生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探索这片锦绣大地,在这片大地上编织着自己美好的未来。

港澳台篇

摘自《2009全球潮商经济白皮书》:港澳台篇
自从300年前乘着红头船渡海而去,潮商经历了几代人的海外漂泊,风雨沧桑,最后大部分在泰国和港澳台地区靠了岸。
由于两岸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阻隔,潮商进入台湾地区之后,总体发展的态势没有台湾本地商人和闽籍商人来得迅猛。但还是涌现出杨元忠、沈庆京、林添泉、沈野等一代巨贾,他们凭藉着两岸关係逐渐解冻的东风,依靠与中国大陆的商贸合作和製造业投资,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经济成就。
当世界各地的潮商看好港澳地区,纷纷向这里转移,融入这两个地区并在此大展鸿图之后,港澳地区就成为现代潮商的活动中心。由于潮商擅长于商业贸易,具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能够紧紧抓住市场的需要来扩展行业领域,发展非常迅速,并逐渐出现了多元化、国际化趋势。在港澳发展的潮商籍此风云际会之机,凭藉雄厚实力,如龙腾虎跃,涌现出本报今次推介的李嘉诚、林百欣、陈有庆、廖烈文、陈伟南、罗康瑞、柯为湘、杨受成、朱树豪、马介璋、刘艺良、戴德丰、朱孟依、刘銮雄、李泽楷、陈智思、林建岳、陈经纬、翁广松、周振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超级巨贾,其力量深入到港澳经济的方方面面。

亚洲篇

摘自《2009全球潮商经济白皮书》:亚洲篇
潮人在全球华人富豪榜上占据了1/4的财富,而对于亚洲潮商来说其地位就更加明显:在全球潮人的地位通过几个数据一目了然——全世界的潮人在本土、国内其它地区和海外分别各占了1/3。其中海外又以泰国的华人最多,达到1000万人左右。在10亿元以上的“全球华人富豪榜”中,按富豪们的籍贯分析,以潮人的经济实力最强,有60人上榜,占富豪榜的1/6,总财富达820.5亿美元,占总财富近1/4,其中以李嘉诚、谢国民、陈有汉等亚洲潮商为典型代表。而东南亚潮商在地区中的实力尤为突出,该地区11个国家的70%资产,掌握在华人手里,而潮人约占其中一半。
纵观诸多潮商家族的发迹及其后来的发展史,主要是发生甲午战争以后,当年不少潮商抓住了战后的机会,在东南亚各国纷纷投资开设船务公司。在上世纪20-30年代,海外潮商基本上重新控制汕头、香港与东南亚的国际航运线,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南亚的国际贸易发展。第二次高潮则是出现在上世纪二战后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前后,这个时期成为此前已经打下厚实基础的潮商们再次发力的黄金时代。而在亚洲潮商发展史的又一次机会则是让潮商崛起且大放溢彩的祖国内地改革开放时代,以李嘉诚、谢国民等为代表的潮商们紧紧抓住了祖国内地的发展良机,再一次让潮商经济实力发展壮大。尤其让人注意到,期间许多潮商把其子女送回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今后涌现出的一大批新潮商奠定了文化基础。如今在新马泰,在这些潮商们当年的落地国政、学和商界咤叱风云的正是当年来谋生的潮商及其后代子弟们。
潮汕商帮
在二战后的东南亚金融业中,涌现出了以潮商巨子连瀛洲、陈锦泉等人为领头羊的金融巨富。在马来西亚,则出现了方木山、刘玉波、张泗清、钟延森、郑鸿标等着名潮商;在印尼,有彭云鹏等着名潮商。他们资本雄厚,公司集团规模宏大。
从第五代、第六代开始,潮裔开始进入东南亚政坛,这些都是潮商前辈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源,是至今潮人到海外发展的人脉。比如潮人在新加坡人口中占了15%,新加坡政府现19名内阁部长中,7名是潮裔;94名国会议员中,潮裔占了30名。还有泰国前正副总理察猜·春哈旺、乃比里、林日光,国会议长许敦茂等都是潮人后裔;而泰国前总理克立巴莫亲王则说过:“泰国的繁荣,华侨付出很大的力量和血汗,尤其是潮州人。”不过更有意思的是,说到潮汕华侨的天下则非高棉莫属。在高棉的华人大约有60多万人,高棉华人似乎青一色全都是潮州人。华人虽然仅占高棉总人口的5%,却几乎掌握了全国80%的经济,潮州话是高棉华人社区的通用语言。目前高棉洪森政府内阁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内阁部长都有华裔血统。

美洲篇

摘自《2009全球潮商经济白皮书》:美洲篇
当年漂洋过海、远踏美洲的潮人,如今成为当地华人社会一个最具有自身特色的移民群体。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潮商在美洲抓住机遇,团结合力。美国纽约潮州同乡会、美国夏威夷潮州会馆、加拿大亚省爱城潮州同乡会、加拿大缅省潮州会馆、加拿大安省潮州会馆、加拿大温哥华潮州同乡会、美国美京潮州同乡会、美国南加州潮州会馆等等,他们凭着潮人那种团结拼搏坚韧不拔、奋发图强、不向困难低头的传统意志和精神,逐步战胜困难而不断进步和发展。
姚楚克:现任美国华侨总商会、纽约潮州同乡会副会长、中美商品交易中心董事长。被美报称讚为“中美经济技术交流先驱”和“美国实业界的‘怪杰’”。
杨启先:1962年起,历任西贡东方俱乐社社长、心德相济会会长,潮邦五学校董事、六一医院董事,西堤潮州会馆董事、救济难民委员会主席。。到美国后发动组织潮州同乡会,于1981和1984年先后成立洛杉矶潮州同乡会和旧金山潮州同乡会(1987年改称潮州会馆),任两处同乡会最高顾问。
吴道经:美国南加州潮州同乡会第一任会长。1970年被选为高棉吴氏宗亲会会长。1975年因逃避战祸移居美国洛杉机市,开始经营珠宝金行。1982年洛杉机市成立南加州潮州同乡会,他被选为第一任会长。
林少毅:任加拿大温哥华潮州商会会长,香港悦富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广丰实业有限公司和汕头经济特区松山火力发电厂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思齐:建立起一个房地产“王国”,为移民国作出巨大贡献,他成了华人第一个被任命为加国的省督,这也成了林思齐本人和加拿大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黄陈小萍:现任温哥华潮州会馆副会长。新一届代卑诗省唯一的华裔国会议员,也是第一位保守党籍的华裔女国会议员。
林重庆:目前除担任卑诗省癌症署副总裁,併兼任安大略癌症中心分子及结构生物学部门主任和泰瑞法克斯基金会全国研究中心科学部门主任。祖籍广东汕头,会说潮州话,英语则是主要语言。他是全球知名的癌症专家,在学术研究上的成就普获各方肯定,尤其是对癌症抗药性的突破研究,更广获瞩目。2000年6月他获颁卑诗勋章。
洪世杰(William Shih-Chieh Hung):美籍油画家,50年代在汕任中学文学及美术专业教师,1979年移民美国,是美国肖像画家协会证书会员。他的名字荣登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1992年出版之《卓越人士名人录》。
李大西:现为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美国凯思比海外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美国东方银行董事。李大西博士在基本粒子理论中的夸克质量、超弦模型、动力学破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曾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多次接见。
许跃生:男,饶平县人,美国北达他科州州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在美国Old Dominion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先后在美国Old Dominion大学、North Dakota州立大学、West Virginia大学任教,其间受聘为美国航天总局Lewis研究中心暑期访问教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访问教授、美国West Virginia 大学讲座教授,现任Syracuse大学终身职正教授。1999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百人计画”研究员,2005年3月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杨一信:1947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71年移居香港,7年后定居美国。现为美国纽约摄影家学会会员、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汕头大学客座教授。
郑林华:1993年进入好莱坞电视、电影业,从事色彩设计。自己参与製作一电视连续剧,曾连续三年获全美入围奖,其中一次获全美电视最高奖——“艾美奖”。

欧洲篇

摘自《2009全球潮商经济白皮书》:欧洲篇
上世纪60年代印度支那战争爆发以后,大批侨居越南、高棉、寮国的潮人与潮商为躲避战乱才辗转移民来到欧洲。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各地已经形成规模的潮人群体。有统计显示,目前约有150万左右华侨华人生活在欧洲大陆,其中潮人约占40%,即60万人。潮人在欧洲华人中所占比例虽然低于浙江温州、青田籍华人(约占50%),但却是最早到来的一支。
法国潮人于1986年5月成立了法国潮州同乡会(后改为法国潮州会馆)、法国华裔互助会、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百华联谊会等社团组织。
旅欧潮人较多的国家还有英国、德国。1992年6月在鲁尔地区的奥帕豪森成立德国潮州同乡会。但与法国不同,德国潮人比较分散,散布在全德100多个大中小城市,人数相对集中的城市有柏林、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纽伦堡、不莱梅、杜塞道夫、斯图加特等,但一直未形成大规模的聚居区。
比利时的潮州人不多,只有400多人左右,多数居住在首都布鲁塞尔。北部要港安特卫普也有较多潮人。其余乡亲即散居全国各地,在北部荷语区较多,南部法语区稍少。1991年7月在布鲁塞尔成立了比利时潮州同乡会。
此外,在奥地利、匈牙利、葡萄牙等国也有潮人分布。其中在葡萄牙还有一部分来自非洲、澳门等前葡萄牙殖民地的潮人,主要分布在首都大里斯本地区、北部大波尔图地区和南部的FARO地区。
目前,旅欧潮人的商业触角已伸入到製衣、餐饮、食品、杂货、旅游等众多行业。而他们的第二代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主流社会,从事医疗、律师、科研、电脑、保险、信贷、房地产、高级会计师、财务谘询等行业发展。在潮人涉及的各个行业中,涌现出不少领头羊和成功商人。如靠食品行业起家的陈克威、陈克光兄弟、经营巴黎士多公司的郑辉,他们的企业已经跻身法国着名大型企业行列。其他的有经营餐饮业及进口中国茶叶的陈顺源,快餐连锁店的卢祥明,酒楼业的黄明山、吴汉龙,食品加工的陈培辉、蔡汉忠,电脑业的黄子能、吴俊义,旅游、金融业的丁启裕等等。目前法国的电脑销售业有60%掌握在来自寮国的潮人手里。
潮人在欧洲做得最为成功的行业是食品超市。潮阳籍的陈克威兄弟开设的巴黎第一家专营亚洲食品的大型超市陈氏百货商场,成为西欧最大的华人企业;同为潮阳籍的郑辉创办的巴黎士多有限公司闻名遐迩,旗下目前已经有16家连锁食品超市覆盖法国各地,总营业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公司雇员800多人,2008年营业额达到1.8亿欧元。
年轻一代有的是老一代潮商的后人,有的是近年从国内移民出去的潮州人。他们普遍在欧美受过高等教育,善于运用当地语言和现代行销方式向欧洲人推介产品、品牌,成为助推华人企业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股新锐力量。

大洋洲篇

摘自《2009全球潮商经济白皮书》:大洋洲篇
在海内外潮人重大活动中,总能见到澳大利亚潮州同乡会会长周光明的身影。周是澳洲最德高望重的潮人和华人领袖,也被公认为澳大利亚的“食品大王”。
2008年5月,中国汶川地震牵动海外华人的心,澳大利亚着名侨领、澳华交流中心林晋文主席通过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捐赠50万澳元(折为325万人民币)作为四川灾区建校基金。为了落实捐建项目,林晋文主席亲自于当年5月底和7月底两次到四川灾区了解情况。目前,林晋文先生捐款100万人民币在四川省绵阳市最贫困的白蝉乡捐建的中心国小已经开学。另外,林先生还资助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招收的108名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学生,帮助这些学生学习重建家园的本领。刚到澳洲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向学校、教堂、老人院、华人社团等机构捐款493000澳元,由此他在澳州华人群体中享有较高的声望,许多澳大利亚政要人士都成为他的好朋友。2004年,林晋文被澳大利亚政府授予太平绅士称号,并被许多华人社团聘为荣誉会长。
在澳大利亚百强企业中,有一位杰出华人企业家,被称为澳洲“纸品大王”,他就是澳洲ABC纸巾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基成。从1985年到澳洲拓展纸品开始,短短20余年里他将ABC发展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家用卫生纸品企业之一。
悉尼潮商中有一位“来得晚但收穫早”的商业地产大鳄。10年前陈焕明移民澳大利亚。2001年,经过多番考察后,他在距离悉尼不远的宝国市买下Bach Arms酒店。几年后,Bach Arms的地值狂飙。
澳大利亚原潮汕商会会长彭忠诚是是澳洲新潮商代表之一,也广东省政协会议海外列席代表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末,武汉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的彭忠诚利用一次机会来到澳洲留学。他提早进入多元化发展,先后进入地产、办公家具、酒楼以及防盗监控等行业。2006年,彭忠诚抽出部分资金到老家投资林业,他在汕尾一口气拿下4万亩林地种植澳大利亚桉树。首期8000亩林地已经于当年4月全部植苗。
作为澳大利亚着名潮商董明光的次子,大明国际董事长董威萳天生有着商人的气质和睿智。董威萳生于汕头,长于香港,在英国留学,最后来到澳大利亚开创事业。他精通中西语言,也深刻了解中西文化,现在他选择了品位十足的澳大利亚葡萄酒,通过滑鼠、网路等新兴工具指挥着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市场,每年向世界各地销售10多万箱澳洲红酒,成为国际化新潮商的典型代表。2004年大明国际旗下品牌首彩葡萄酒成功打开深圳市场,2005年、2006年连续荣获“深圳市消费者最受欢迎的进口葡萄酒”。首彩葡萄酒还获得2005年“新世界国际葡萄酒大赛”的金奖,“美国酒类消费者协会大赛”的银奖,2006年“皇家墨尔本,阿德莱德,柏斯葡萄酒大赛”的铜奖等。未来3-5年,大明国际计画跻身于国际葡萄酒类大公司行列。
在纽西兰奥克兰市各区,林立的“蔡林南蔬菜店”成为注册商标,声名远播,家喻户晓。蔡林南由小型的蔬果贩卖店起家,然后逐渐扩大为具有超市规模的综合性卖场。随后,蔡林南又看準了投资的契机,进入商业地产。他将原有物业规划为超市卖场、食品街。蔡林南美食中心,前身就是五年前倒闭的一间工厂,闲置多时乏人问津,美食中心在1999年开幕运营后,就连居住在附近的前总理大卫·朗伊也是美食街的常客。为表彰多年以来他一直默默地为故乡及移民社区所致力的社会公益事迹,他成为当地获颁英国“女王勋章”的潮商第一人。

成就

潮汕地区诞生了3位潮籍世界华人首富:陈弼臣、李嘉诚、马化腾。潮汕人口虽仅有4000万人, 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50%,但是,据统计,2015年有34位潮汕人登入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其中最富有的11人坐拥6000亿元财富。东南亚、欧美各地华人首富几乎全部是潮汕人。在2000年潮商最鼎盛时期,香港股市40%的市值为潮汕人所有。全球前100名华人富豪中就有近30名来自潮汕人。潮商也因此被誉为华商第一族。
潮汕商帮

影响

潮汕人的商业传统深厚,商业才能比较强,商业势力十分强大,在广东省内各个角落和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很多潮汕人在从事商业活动,而港澳、东南亚以至全世界的许多大商人也都是潮汕人或后裔。全国的珠宝、音像、电子配件、小商品、玩具等的贸易很大比例都为潮汕人掌控,而广东省内各地很多产品的批发和零售市场也都是潮汕人所控制。
潮汕商帮

特徵

不是靠与官府勾结来赚钱,而是靠善于互通有无来获得利润。不像晋商、徽商一样靠勾结官府、垄断生意来获取利润,而是靠很强的洞察力和生意头脑来实现超级利润,特别是以海上贸易为主,不但无依靠而且风险很大。
潮汕商帮
货如轮转而非囤积居奇。海上贸易和互通有无的生意方式决定了不能拖延时间,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入货出货。
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商业信用。潮人所从事贸易多具高利润、高风险特性,促使潮商较早地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商业伙伴关係,这就需要高度的协作精神和和良好的商业信用。
具有很强的艰苦奋斗、向外开拓进取、抓住时机果断决策的精神。
精打细算,极善经营。
另外潮商还具有儒家气质,不但讲求信守道义的商业道德,而且事业有成往往不忘贡献社会。而且经商时“打分打厘”,行善时却往往一掷千金。

成因

人多地少,即使精耕细作也无法容纳众多的人,很多人只能出海谋生或投身商海。
贸易历史悠久,经商观念根深蒂固,在潮汕商人地位一直比较高,而“小小生意会发家”、“工字不出头”的观念更在每个人身上深深扎根。
潮汕商帮
潮汕良好的地理位置也是造就潮商成功的原因之一。
海外潮商的成功也与移民的时机有关係。当年,潮人飘洋过海多以自由移民的身份进入东南亚地区,而南洋诸国多为蕞尔小邦,文明程度不及中国,这就为潮人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环境。善贾的传统、不避风险、勇于开拓的优秀品质与这种机遇、环境相结合,玉成了海外潮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