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英语:TreasurerofAustralia)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部长官职。财政部长主管政府支出和收入,对政府的经济政策起重要的作用。财政部长是财政部(英语:DepartmentoftheTreasury)的主管官员。根据澳大利亚西敏制宪政制度下极强的惯例,财政部长是政治官职,由澳大利亚国会下议院的议员出任。和其他政治官职一样,财政部长由澳大利亚总理提名、由澳大利亚总督任命,任期随议会解散或总理建议而结束。财政部长每年五月负责在联邦议会提出联邦预算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澳大利亚财政部长
- 外文名:Australian finance minister
- 主管事物:政府支出和收入
- 出任资格:国会下议院的议员
- 任期:随议会解散或总理建议而结束
- 现任:克理斯·包温(ChrisBowen)
- 前任:韦恩·斯万
- 任职最长:彼得·科斯特洛(1996年-2007年)
- 换人最频繁:1991年五人出任财长
- 最佳财政部长:韦恩·斯万和保罗·基廷
简介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英语:TreasurerofAustralia)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部长官职。财政部长主管政府支出和收入,对政府的经济政策起重要的作用。财政部长是财政部(英语:DepartmentoftheTreasury)的主管官员。根据澳大利亚西敏制宪政制度下极强的惯例,财政部长是政治官职,由澳大利亚国会下议院的议员出任。和其他政治官职一样,财政部长由澳大利亚总理提名、由澳大利亚总督任命,任期随议会解散或总理建议而结束。财政部长每年五月负责在联邦议会提出联邦预算案。 此职等同于英国的财政大臣、美国的财政部长。澳大利亚财政部长不应与财务部长(英语:MinisterforFinance)相混淆:后者是协助财政部长的低级部长之一。此二职的混淆导致中文里的另一种译法:把财政部长译为“国库部长”,而把“财务部长”译为“财政部长”。
此译法将财政部(Treasury)理解为“国库”,但是採用这样译法的译者一般又不同样直白地把“财政部”译为“国库部”,也不把英国、美国财相译作“出纳宰相”、“国库部长”,因此容易造成译名的不一致。
联邦财长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官职之一。传统上,财长经常兼任澳大利亚副总理。财长也被认为是政治人物迈向总理职位的重要经历:至今共有六位财长后来成为总理。
现任财政部长是工党籍的克理斯·包温(ChrisBowen),在前任韦恩·斯万由于党内斗争辞职后,2013年6月27日任职。至今任职最长的财政部长是彼得·科斯特洛,共任职11年零八个月(1996年-2007年)。财政部长换人最频繁的时期则是1991年:一年内先后有五人出任财长。
按照世界经济界的评奖,有两位澳大利亚财政部长获得过“世界最佳财政部长”称号:韦恩·斯万和保罗·基廷。
联邦财长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官职之一。传统上,财长经常兼任澳大利亚副总理。财长也被认为是政治人物迈向总理职位的重要经历:至今共有六位财长后来成为总理。
现任财政部长是工党籍的克理斯·包温(ChrisBowen),在前任韦恩·斯万由于党内斗争辞职后,2013年6月27日任职。至今任职最长的财政部长是彼得·科斯特洛,共任职11年零八个月(1996年-2007年)。财政部长换人最频繁的时期则是1991年:一年内先后有五人出任财长。
按照世界经济界的评奖,有两位澳大利亚财政部长获得过“世界最佳财政部长”称号:韦恩·斯万和保罗·基廷。
澳财长看好中国经济
中国股市的大幅震荡引起澳经济界密切关注,有一些声音认为这将会对澳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有人将澳元近期大幅贬值也归咎于此。澳财政部长霍基日前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表达了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肯定。
霍基说,他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不会改变,人们不必对于股市的短期震荡感到惊慌,澳经济也并没有因此受到负面影响。霍基称:“虽然过去的一个月时间中国股市下挫了约25%,但目前已经从最低点又上涨了不少。而且较一年前来比较,目前的股指已上涨90%。”霍基表示,中国政府有足够的能力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转型期间所遇到的挑战,他依然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中澳两国的经济关係不会改变,经贸往来还将不断深化。霍基还预测,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保持在6.75%以上,明年中国也将保持至少6.5%的年增长率。
加入亚投行
2015年博鳌论坛召开,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多边金融格局中的新力量”论坛上,澳大利亚财政部长Mathias Cormann表示,澳大利亚非常愿意成为亚投行的一部分,澳大利亚会正式宣布签一个谅解备忘录,成为谈判最后架构的过程的一部分,就是成立亚投行。作为创始国之一,我们会做一个正式的宣布。

Mathias Cormann:澳大利亚非常愿意成为亚投行的一部分,这是中国提出的非常好的想法,而且在澳大利亚做轮值主席的时候,我们非常重视这个事情,确实应该通过这样的机制来满足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这方面有很多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进行了很好的对话。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架构完善的银行,成为一个基于世界最高标準的最佳实践的高效的多边的银行,就此,我们进行了很好的对话,尤其是和中国的朋友,还和其他国家进行了很好的对话。
毕晓普2015年03月16日在坎培拉告诉记者,澳大利亚向来有意和中国磋商,但有些忧虑依然存在,有一系列“里程碑”需要先实现。“我们希望确保我们所投资的任何事物都能符合澳大利亚过去支持的多边机构类型的高标準。显然,加入的国家越多,他们解决的担忧就越多,就能使澳大利亚更容易解决自己的担忧。”
毕晓普说她已经和美国国务卿克里就该银行的事务进行过积极磋商。
澳大利亚工业团体(Australian Industry Group)负责人威洛斯(表示,政府重新考虑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说随着全球经济的中心从大西洋转向中国,澳大利亚跟上这个节奏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扭转立场,政府将重新定位澳大利亚,让它积极加入这场变化,而不仅仅是充当旁观者。”威洛斯在声明中称。
2014年10月,21国在北京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国家为:孟加拉国、汶莱、高棉、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寮国、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菲律宾、卡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印尼后来表示加入,中国在今年稍早称,创始成员数量已增至26个。据媒体报导,澳大利亚一直未加入该组织一部分原因在于迫于美国压力,但现在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似乎要“背弃”美国,加入亚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