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Universidade de Macau / University of Macau),简称澳大,是澳门第一所现代大学,为中欧商校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员高校。
澳门大学前身为1981年3月28日成立的东亚大学。1991年更名为澳门大学。2014年8月正式迁入位于横琴岛的新校区。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设有10个学院,约130多个学位课程;拥有学生10143人,其中本科生6767人,研究生3376人;截至2016年12月,澳门大学全职工作人员总数1504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澳门大学
- 外文名:Universidade de Macau/University of Macau
- 简称:澳大,UM
- 创办时间:1981年3月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综合
- 属性:“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创始成员(2018年)
- 主管部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 现任领导:校长:宋永华
校董会主席:林金城
校监:崔世安 - 院系设定:人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共10个学院
- 校训:仁、义、礼、知、信
- 校歌:《The University of Macau Anthem 》
- 地址:中国澳门凼仔大学大马路
- 主要奖项:教育功绩勋章(2016年)
- 知名校友:何天丽、伍伟发
办学历史
1981年3月,黄景强先生、胡百熙先生和吴毓璘先生获澳门政府批租土地,创办了澳门首间现代大学──澳门东亚大学。
1984年,私立东亚大学首届本科生毕业并首次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88年,澳葡政府通过澳门基金会收购东亚大学并进行了重组。
1990年,大学将三年制课程改为四年制。
1991年,东亚大学更名为澳门大学,转为公立大学。
1995年,首届硕士生毕业。
1997年,首位博士生毕业,本科和硕士课程获得葡萄牙教育部认可。
1999年,澳门大学首批推荐直接入选计画的本科生入学并首次获得了研究专利。
2001年,澳门大学重组校董会,委任专职主席。
澳门大学25周年校庆纪念邮票

2002年,澳门特区政府批示成立“澳门大学修章工作小组”,正式启动澳门大学章程的修订工作,并且强调修章的目的是要实现澳门大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澳门大学旧校区科研实验室

2006年9月,澳门立法会通过了《澳门大学法律制度》,行政长官颁布新的《澳门大学章程》,根据章程,校董会为大学最高合议机关。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的议案,批准澳门大学在广东横琴岛建设新校区,并授权由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澳门特区的法律实施管辖;12月20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的陪同下主持新校园奠基仪式。
2013年7月20日,澳门大学新校区正式按澳门特区法律实施管辖;11月5日,新校区正式启用。
2014年8月,澳门大学完成迁校,正式迁入位于横琴岛的新校区,新校园在行政区划上被纳入凼仔区域,法定地址为澳门凼仔大学大马路。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澳门大学全职工作人员总数1504人;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澳门大学全职工作人员当中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葡萄牙科学院院士、美国金属学会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教育研究学会会士、 IEEE系统人机及智慧型自动学会主席、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师资队伍

姓名 | 类别 |
---|---|
赵伟 | 国家973物联网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
韩英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宋永华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
陈俊龙 | 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IEEE会士、国际模拟识别学会会士、国际系统及控制论科学院院士 |
马许愿 | 葡萄牙科学院院士 |
麦沛然 | IEEE会士 |
姚伟彬 |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 |
范息涛 | 美国教育研究学会会士 |
冯达旋 |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
资料来源: |
院系设定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澳门大学设有人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学院、以及荣誉学院;课程采学分制、书院制,中英葡兼重。开办学士、硕士、博士等约130多个学位课程,主要以英语授课为主,部分课程以中文或葡语授课。
学术单位 | 课程编码 | 授予学位 | 课程/专业 | 授课语言 | 学制 |
---|---|---|---|---|---|
工商管理学院 | FBAACC | 理学士学位 | 会计学 | 英文 | 四年 |
FBAFNC | 理学士学位 | 金融学 | 英文 | ||
FBAGBS | 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 电子商业 | 英文 | ||
商业经济学 | |||||
环球商业管理 | |||||
人力资源管理 | |||||
市场学 | |||||
企业财务监控 | |||||
FBAHGM | 理学士学位 | 款客服务及博彩管理 | 英文 | ||
教育学院 | FEDCHN | 教育学士学位 | 中文 | 中文 | 四年 |
FEDENG | 英文 | 英文 | |||
FEDPPE | 学前教育 | 中文及英文 | |||
FEDPYE | 国小教育 | 中文及英文 | |||
法学院 | FLLBLD | 法学士学位 | (中文授课日间课程) | 中文 | 四年 |
FLLBLE | 法学士学位 | (中文授课夜间课程) | 中文 | 五年 | |
FLLBLL | 法学士学位 | (中葡双语授课日间课程) | 中文及葡文 | ||
FLLWA | 法学士学位 | (葡文授课夜间课程) | 葡文 | ||
人文学院 | FAHCLL | 文学士学位 | 中国语言及文学 | 中文 | 四年 |
FAHENS | 文学士学位 | 英语研究 | 英文 | ||
FAHPTS | 文学士学位 | 葡语研究 | 葡文 | ||
FAHJAP | 文学士学位 | 日本研究 | 日文为主, 以英文作辅助语言 | ||
社会科学学院 | FSSCOM | 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 传播学 | 英文 | 四年 |
FSSECN | 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 经济学 | 英文 | ||
FSSGPA | 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 政府与公共行政 | 英文 | ||
FSSHST | 文学士学位 | 历史学 | 英文及中文 | ||
FSSPSY | 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 心理学 | 英文 | ||
FSSSOC | 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 社会学 | 英文 | ||
科技学院 | FSTCPS | 理学士学位 | 计算机科学 | 英文 | 四年 |
FSTCVE | 土木工程 | ||||
FSTECE | 电机及电脑工程 | ||||
FSTEME | 机电工程 | ||||
FSTMAA | 数学(数学与套用) | 中文及英文 | |||
FSTMAE | 数学(数学教育) | 中文及英文 | |||
健康科学学院 | FHSBIO | 理学士学位 | 生物医药学 | 英文 | 四年 |
资料来源: |
优势学科
2019年,澳门大学涵盖的五大学科领域: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及社会科学总论进入基本科学指标资料库(ESI)前1%。
五大学科领域

2019年,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款待及休闲管理学” 排名46位、“语言学” 排名151-200位、“法学” 排名251-300位。在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心理学”排名151-175位、“工程与科技”与“计算机科学”排名前200位,“教育学”排名201-250位。
学校排名

办学模式
- 通识课程
2013/14年度,澳门大学共开办了464班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了68门通识课程,还举办了“通识启蒙系列讲座”。
2017学年,澳大启动“3+2”和“4+X”学习计画,参与计画的学生修读一定年期的课程后,可到世界顶尖大学继续修读课程或升学。完成“3+2”后除可取得澳大本科学位外,可得到顶尖大学的硕士学位;“4+X”则为学生在顶尖大学预留了入读名额。
- 特色书院
澳门大学新校园实行住宿式书院系统,採取课程化的规划方式为大学本科学生提供体验式的住宿学习,并通过订定“能力指标”和“评鉴制度”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达“社群教育”的要求。
澳大本科生教育推行融合专业、通识、研习和社群教育“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目的是培养能自我反思、热心助人、有社会责任,以及能在多元文化和充满挑战的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而书院作为其中“社群教育”重要的一环,也有其核心的教育目的——就是通过系统化学习规划,利用所有课程、计画、活动等体验式学习方法,让学生达到健康生活、人际关係和团队合作、领导与服务、文化参与,以及具全球视野的公民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
书院学生学习具有以下三个必须达到的层面,其一是达到大学一般性书院教育的整体要求,其二是达到个别书院教育的特别要求,最后是完成学生对个人自我发展的要求。
社会声誉
2017年,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澳门大学在上榜的959所高校中位列第515位,在亚洲高校中位居125位。
澳门大学旧校区远景

2018年6月7日,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第15届世界大学排名,澳门大学在上榜的1000所高校中位列第443位,亚洲高校排名第102位。
2018年9月27日,泰晤士报发布2019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澳门大学位列上榜的1258所世界大学第351-400位(377位)。
2019年5月,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发布,澳门大学名列第42位。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澳门大学建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部级研究中心及实验室,5个级研究所及研究中心,17个院级研究中心及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积体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部级研究中心及实验室:中山大学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澳门大学套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联合重点实验室、中国历史文化中心、宪法与基本法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套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中华医药研究院、协同创新研究所、亚太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澳门研究中心
院级研究中心及实验室:商业研究及培训中心、资讯及通讯科技教育研究中心、成长综合服务教育研究中心、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高级法律研究所、葡亚研究中心、Cancer Centre、日本研究中心、“生殖、发育及衰老研究中心”、教育研究中心、博彩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及检测中心、法律研究中心、科技研究中心、教育测验与评核研究中心、南国人文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根据国际论文资料库ISI Web of Science(WOS)显示,澳门大学高端科研期刊论文发表数目由2007年的77篇增至2017年的超过1400篇,2017年澳大论文获引用超过18000次。
高端科研期刊论文发表数目


奖项名称 | 项目名称 | 完成人 |
---|---|---|
2017年度全国创新争先奖 | ------------ | 杨志新 |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 | 王一涛 |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高性能模拟与混合信号积体电路技术的设计与开发 | 余成斌、麦沛然、冼世荣 |
201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创新奖 | ------------ | 余成斌 |
资料来源: |
奖项名称 | 项目名称 | 完成人 |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计算智慧型系统于系统建模,追蹤控制舆都市交通辅助的决策支持 | 陈俊龙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中药质量评价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及其套用 | 王一涛、李绍平、李铭源、梁重恆、王春明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特殊线性系统的预处理方法与套用 | 金小庆、黄锡荣、郑智文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基于解析相位分析的超强Heisenberg测不準原理及信号的快速正频率分解 | 钱涛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运用微生物方法降解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石油烃和氯代有机物并二次利用污水产生再生能源Hojae | SHIM、鲁祺鸿、李雪晴、Renata Alves de Toledo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图像模式分析的理论与计算研究 | 唐远炎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无线通讯和物理感测晶片套用于下一代携带型智慧型设备功能扩展 | 麦沛然、马许愿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大行程微纳米定位系统关键技术及套用 | 徐青松 |
2016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高性能宽频数据转换介面接口-套用于不断发展的微电子信息世界 | 余成斌、诸嫣、冼世荣、陈知行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新型并联微纳米操作器的设计与控制研究 | 李杨民、徐青松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中药对肿瘤发展中分子和细胞生物靶点的调节与传递作用研究 | 梁重恆、王一涛、陆金健、陈美婉、陈修平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特徵分析与多媒体安全技术研究 | 潘治文、周怡聪、陈俊龙、唐远炎、陈龙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有限系统生态核算的理论和实践 | 王志石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澳门空气品质的建模和预测 | 莫启明、阮家荣、许嘉贤、谭锡忠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套用CMOS纳米製程技术的全方位和先进的数据与信号转换晶片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 余成斌、冼世荣、诸嫣、陈知行、赵汝法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模拟与射频微电子介面关键技术¬¬─套用于无处不在无线连线 | 麦沛然、罗文基、马许愿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遍布式心血管健康监测、预警技术及系统 | 董名垂、傅彬彬、李伟基、马佳丽、郭然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澳门城市环境污染评价及控制策略研究 | 王志石 |
2014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低成本及低损耗的新一代电流质量补偿器:设计、控制及套用 | 黄民聪、林智声 |
2012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瞬变讯号的时频分析和算法实现:信号的调和分析及Clifford分析 | 钱涛 |
2012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中药药理与质量关联研究 | 王一涛、李铭源、陈修平、陈美婉、陆金健 |
2012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rCOS形式化模型驱动软体开发方法 | 刘志明、李晓山 |
2012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对基于现代图形处理器的通用计算(GPGPU)的研究与创新 | 吴恩华、吴雯、朱金、徐添辰 |
2012年度澳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模拟与混合信号介面接口——套用于无处不在的微电子世界 | 马许愿、余成斌、麦沛然、冼世荣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超过500多万册/件,其中纸本图书约650000册、期刊6000种、古籍24000册、视听资料27000件、书画文物近1000种、档案特藏3000种、缩影资料5000卷;电子资源包括电子资料库240个、电子图书约600000册、电子论文约7200000篇、电子报纸4000种及电子期刊超过100000种。
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题写的“澳门大学”

- 学术期刊
《南国学术》内容涵盖哲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推出有“名家面对面”、“圆桌会议实录”、“前沿聚焦”、“时代问题论争”、“东西文明对话”、“思想者茶座”、“百家争鸣”、“大家讲演录”、“独家评论”、“域外传真”等栏目。
《澳门研究》发表与澳门相关的学术论文、讯息和资料等内容。
《文化杂誌》内容包括历史、文化人、文学、文化等栏目。
《当代亚洲》发表的文章涉及亚洲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问题,特别是理论知识研究及推动亚洲研究人员之研究等内容。
合作交流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澳门大学与超过33个国家和地区共217多所高等院校签订合作协定,学生可以选择到全球143所高等院校交流和学习。
2015年12月7日,澳门大学项玉涛教授、健康科学学院院长邓初夏教授、副院长葛伟教授来到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学术交流。
2016年3月11日,珠海市人民医院与澳门大学签署合作协定,确立战略伙伴关係,携手打造精準医学研究中心;3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协定;4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与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签署关于成立“健康认知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合作意向书;5月12日,澳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与华中师範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在法学院212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学术交流活动,内容包括“澳门控制和控制环境噪音法、澳门填海造陆的历史进程和澳门大气污染研究”。
2016年12月26日,澳门大学讲座教授唐远炎受邀到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开展学术交流,主题为“大数据下模式识别技术发展趋势”的研讨会和“如何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报告会。
2017年,南方科技大学与澳门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实行双校培养,双导师指导。该项目基本学制为四年,第1学年及最后论文答辩在澳门大学,其余时间(视课程修完时间决定)返回南方科技大学完成其余学业及科研任务。授予澳门大学学位证和南方科技大学学习证明。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澳门大学的校徽由一个五座城堡冠顶的盾牌和分别用中葡文书写的“澳门大学”的校名字样组成。书上的钥匙是知识之匙,用以打开知识宝库;四周的海浪代表着大学身处中国海域的一个小岛上。大桥寓意文化的沟通,是连线东西方文化的象徵。“仁、义、礼、知、信”为中国圣贤提倡的五种美德典範。校徽採用红、蓝、金三色,代表着希望、幸福及人类之进步。

- 标誌
澳门大学的标誌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校徽图案和大学的中文(澳门大学)、葡文(Universidade de Macau)和英文(University of Macau)的名字。校徽标誌使用中、葡、英三种语言,象徵着澳门大学一直致力创建国际化、多语言的学习环境,为澳门及国际培养具跨文化视野的卓越人才。
澳门大学标誌

- UM标誌
随着横琴岛新校园的落成,标誌着大学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故设计此“大学殿堂”标誌,藉以展现崭新的校园活力和形象。该标誌以澳门大学新校园的岭南与南欧建筑特色为设计意念,英文缩写“UM”,组成学术殿堂的立柱与基石,并採用大学标誌颜色──澳大蓝,视觉形象突出,寓意澳门大学在朝气焕发的新校园里,致力教育改革,推崇学术优秀,向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该标誌是大学较为轻鬆和活泼的形象标誌,用于校内各类纪念品及宣传物品,藉此传达大学崭新的活力形象,而正式官方档案应使用“澳门大学标誌”。

精神文化
- 校训
仁、义、礼、知、信
澳门大学创校时将中国圣贤提倡的五种美德“仁、义、礼、知、信”奉为校训,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也代表澳门大学致力培养具备这五种崇高品格学生的使命。
- 校歌
歌词:
华夏根基,中西风采,澳大茁壮长成。
潭山初建,琴岛重筑,校园毓秀钟灵。
仁、义、礼、知、信,育我品格。
文、理拓新疆,长我才情。
立足豪江,神驰万象,国际视野分明。
博学笃行,爱国爱澳,大学勇闯新程。
博学笃行,爱国爱澳,大学勇闯新程。
释义:
“华夏根基,中西风采,澳大茁壮长成”。以14字形容澳门大学历史。澳门大学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聚中外人文之精英,得以三十而立,枝繁叶茂。
“潭山初建,琴岛重筑,校园毓秀钟灵”。以14字形容澳门大学校园之发展。校园初期在凼仔沿山而建,如今在横琴重新铺设。不论今昔,澳门大学校园均为汇聚灵气,孕育秀气之地。
“仁、义、礼、知、信,育我品格”。引用澳门大学校训,以9字强调澳门大学育人之重要。
“文、理拓新疆,长我才情”。以9字形容澳门大学文、理兼重之教育纲领,并拓展学术新领域之精神。
“立足豪江,神驰万象,国际视野分明”。以14字点出澳门大学师生脚踏实地之沉稳,“万象宾客”之豁达,及国际视野之广阔。
“博学笃行,爱国爱澳,大学勇闯新程”。以14字形容澳大人应有之雄心壮志,及国家领导人对澳门大学之鼓励及期望。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崔世安 | 校监 |
林金城 | 校董会主席 |
宋永华 | 校长 |
倪明选 | 副校长(学术) |
马许愿 | 副校长(全球事务) |
葛伟 | 副校长(研究) |
苏基朗 | 副校长(学生事务) |
高薇 | 副校长(行政事务) |
资料来源: |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期 |
---|---|
高斯达 | 1984 – 1986 |
文礼治 | 1986 – 1992 |
韦奇立 | 1992 – 1999 |
何厚铧 | 1999 – 2009 |
资料来源: |
姓名 | 任期 |
---|---|
薛寿生 | 1981 - 1986 |
林达光 | 1986 - 1987 |
薛寿生 | 1987 - 1991 |
李天庆 | 1991 - 1994 |
费利纳(Ferreira) | 1994 - 1997 |
周礼杲 | 1997 - 1999 |
姚伟彬 | 1999 - 2008 |
赵伟 | 2008 -2018 |
资料来源: |
校园环境
- 中央图书馆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为五至七层高的建筑物,可容纳100万册藏书。图书馆的设计观赏性与实用性并重,外观设计表达南欧与岭南建筑的结合,内部设计体现“功能布局人性化、运行管理资讯化、信息服务多元化、借还管理自动化、藏借阅研一体化”的特色。整个图书馆的设计均有统一的元素,内里各区域亦因应其功能不同而各具特色。图书馆内部整体採用木纹的设计,而几个不同的特藏区则以其藏书特色来装饰,例如澳门书籍特藏区,以澳葡式的瓷砖作点缀。
澳门大学中央图书馆

- 中央教学楼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中央教学楼楼高三层,可容纳约3000名学生同时上课,是大学一年级课程及通识学程的上课地点,也是课余交流、讨论研习和休闲之处。中央教学楼设有共用的电脑室、共同学习空间及餐厅区。
澳门大学中央教学楼

- 科研基地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新校园的科研基地位于新校园北面,新校区设有三个科研基地,分别是:资讯与电子科研基地、医学医药科研基地、能源及环境科研基地,以支援较大型的重点研究项目。科研基地主要分为四个研究楼群,包括:医药科研大楼基地、资讯与电子科研大楼基地、能源及环保科研大楼基地、预留开放实验室大楼科研基地,其总占用的实用面积为77000平方米。
科研基地

- 中央商业区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中央商业区位于中央宿舍区与学院区之间,是教职员及学生活动主要场所,设计充分利用室外的自然环境,开展娱乐、文化活动。中央商业区总实用面积为5700平方米,为三层建筑物。
中央商业区

- 学生活动中心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生活动中心位于中央教学楼以南,处于新校园主轴线和学院区的中心部位。它包括学生活动中心、演奏中心两部分。学生活动中心主要提供学生会办公、开会、聚集、活动等课余生活的空间,另学生事务处的办公室及服务设施、小商店等。学生活动及演奏中心为地面上三层建筑物,演奏中心设有250座位的剧场。
学生活动中心

- 住宿式书院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新校园计画设有八至十二个书院,每所书院由约五百人组成。分布于三个岛区上的住宿式书院,分别有三至四种不同设计风格。每一住宿式书院拥有自己低密度的建筑物,包括学生宿舍、院长、学生辅导长及部分教授成员的公寓、膳堂、研讨室、谘询室、小型图书馆、电脑室、康体设施、表演场地、联谊活动室、书院学生会、团体办公室及庭园等。
- 体育场馆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新校园的大型体育设施,有综合性室内体育馆、室内游泳池、室外奥林匹克体育馆、综合性露天球场等。可作集会、举行大型活动和演出的场地。综合性室内体育馆楼高五层,总功能室实用面积约9600平方米。场馆设计充分考虑各运动项目的功能特点,综合室内体育馆内设计上儘量利用天然採光,以及考虑对流空气的调节,同时亦考虑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以供用电、收集雨水及中水处理后作植物浇灌及水体用水等。
体育场

- 大学会堂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大学会堂与大学宾馆相连,位于校园的东北角,中央行政楼东侧,与图书馆、中央行政大楼相同位于大学新校区的沿海东路旁,互相呼应;内里设有1200座位的观众厅、观众服务用房、演出用房、排练厅等。大学会堂可用作举办节日集会、国际大型会议、文艺表演等。内里既有独立出入口又能共用该建筑的配套,实用面积约6000平方米(包括观众厅及配套用房等)。
大学会堂

- 学院区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新校区设约八个学院,包括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科技学院,由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分成的社会科学院及文学艺术学院,以及健康科学学院等。各学院楼高三至五层,充分满足学院内所有研究生课程及大部分二、三、四年级课程的教学需要。
学院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