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汉字)
激是一个汉字,读音是zhuo或ji,意思是指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说文》、《孟子》和《孙子·势》均有记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激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 16
- 笔顺编号:4413251141533134
- 部首: 氵
基本解释
基本信息
词目:激

拼音: jī zhuo
部首: 氵 五笔输入法: iryt
笔顺编号:4413251141533134
方言集汇
◎ 粤语:gik1
◎ 客家话:[宝安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giep8 [梅州腔] git7 [海陆丰腔] git7 giep8 [东莞腔] git7 [客语拼音字彙] gab6 gid5 gieb6 [客英字典] git7
基本字义
● 激
拼音:jī
◎ 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沖~。~荡。~浊扬清(冲击污水,让清水上来,喻打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
◎ 冷水突然浇淋或沖、泡食物:~酸菜。
◎ 鼓动,使人的感情冲动:刺~。~励。
◎ 感情冲动:感~。~动。~昂慷慨。
◎ 急剧的,强烈的:~烈。~进。
◎ 过分直率:~厉。~切。
◎ 〔~光〕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而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称“雷射”。亦称“莱塞”、“镭射”。
◎ 〔~光器〕产生雷射的装置。
◎ 〔~素〕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亦称“荷尔蒙”。
◎ 鲜明:唇如~丹。
释义
①水流受到阻碍而涌起或溅起:海水激起了浪花。
②使感情冲动:激动|激怒|刺激。
③急剧的;猛烈的:激烈|激战|激流。
④冷水突然刺激身体使得病:他被雨激了,现在有些发烧。
【激昂】 #jī’áng 情绪激动高昂:慷慨激昂。
〖例句〗在每个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激昂地高唱国歌,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激动】# jīdòng ①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②使感情冲动:激动人心。
〖例句〗战士们从洪水围困中把老奶奶的孙子救上来,老奶奶紧紧握住他们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激发】 #jīfā 激励使奋起。
〖例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激励】 #jīlì 激发鼓励。
〖例句〗英雄们的动人事迹,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激烈】 #jīliè 剧烈;猛烈。
〖例句〗运动场上,足球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激扬】 #jīyáng ①激烈昂扬。②激浊扬清,比喻抨击坏的,发扬好的:激扬文字。
〖例句〗赛场上,激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激情】 #jī’qing 情绪激动高昂:激动动心情。
〖例
句〗昨天晚上看了一部电视剧叫《激情燃烧的岁月》。
【激磁】电流线上圈内流动,受电流激励而产生磁场。
【激赏】<书>极其讚赏。
拓展内容
激 <动>
(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同本义
激,水碍袤疾波也。――《说文》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势》
泉水激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又如:激激(急流声;水势湍急的样子);激浪(怒涛);激射(喷射,冲击)
鼓动人心,使有所感发
激而发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激于义而死。――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而又遗书登抚袁可立,使激登帅沈有容自奋。——明 茅元仪《督师纪略》
激切为变,中丞台皇遽无措,檄公(袁可立)往解散。——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激众愤。――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激烦(麻烦);激作(振奋激励);激拔(激励提拔);激奖(激励劝勉);激聒(嘟囔);激激聒聒(嘟嘟囔囔)
激jī
⒈水势受阻而腾涌或飞溅:~起浪花。〈引〉水的冲击或浇淋:以水~之。
⒉激励,奋发:~发。〈引〉使劲,冲动:刺~。感~。~动。请将不如~将。
⒊急速,猛烈:~流。~湍。~变。~战。速~。迅~。
⒋指声调的高亢昂扬:歌声~越(越:响亮)。
激jiào 1.鲜明;清澄。 2.通"噭"。高呼。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激 ·康熙笔画:17 ·部外笔画:13
《唐韵》《集韵》《韵会》吉历切《正韵》讫逆切,𠀤音击。《说文》碍衺疾波也。一曰半遮也。《前汉·沟洫志》为石堤激使东注。激者,聚石于堤旁冲要之处,所以激去其水也。
又沖也。《潘岳·诗》惊湍激巖阿。
又《水经注》沔水北岸数里,有大石,名五女激。
又言论过直为激切。《后汉·𨻰宠传》言事者必多激切。
又感激也。《后汉·蔡邕传》感激忘身。
又违俗立异为激诡。《后汉·范冉传》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冉或作丹。
又激楚,淸声也。《楚辞·招魂》宫庭震惊,发激楚些。
又姓。《前汉·淮南王传》有激章。
又《广韵》古吊切《集韵》吉吊切,𠀤音叫。湍流貌。一曰风声。
又《集韵》坚尧切,音骁。与憿同。幸也。通作侥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