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济南市信访秩序管理规定

济南市信访秩序管理规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济南市信访秩序管理规定
  • 发布日期:2001-04-26
  •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基本信息

【发布单位】济南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第174号
【发布日期】2001-04-26
【生效日期】2001-04-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档案来源】
济南市人民政府令
(第174号)
《济南市信访秩序管理规定》已经2001年4月2日市政府常务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 谢玉堂
二00一年四月二十六日档案全文

济南市信访秩序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信访秩序的管理,畅通信访渠道,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山东省信访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信访人)从事信访活动,各级机关处理信访事项,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市信访局是全市信访工作的主管部门;县(市)区信访局负责本辖区内的信访管理工作,并接受市信访局的业务指导。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确定的信访工作机构负责本部门的信访工作。
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维护好信访秩序。
工会、妇联等民众团体应当协助各级机关维护好信访秩序。
第四条信访人依法进行信访活动受法律保护。
信访人进行信访活动,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各级机关处理信访事项,应当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及时、就地、依法解决问题与教育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对本机关职责範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查清事实,认真负责地进行处理和解决;非本机关职责範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及时转交或告知信访人到有关机关处理;
第六条信访人对下列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或者其上一级机关提出:
(一)对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和要求;
(二)检举揭发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三)控告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其他信访事项。
第七条信访人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範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
信访事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複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调整範围的,信访人应当依法申请行政複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第八条信访人採用书信形式提出信访事项,提倡署真实姓名、通信地址。检举、揭发、控告信应写清被检举、揭发、控告人的姓名、单位、基本事实和投诉要求。
第九条信访事项採用走访形式提出的,应当到有关行政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信访接待场所提出。
第十条信访人表达群体意愿,确需採用走访形式的,应当推选代表反映,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第十一条信访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应服从有关机关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处理。
第十二条各级机关对受理的信访事项,应当即时处理并答覆信访人,信访人要求书面答覆的,办理机关应当出具书面答覆意见;不能及时处理的,一般应当在30日内办理完毕并答覆信访人;情况複杂的,时限可适当延长,但一般不超过60日。
第十三条信访人不服信访事项的处理,可请求原办理机关複查。原办理机关应当自收到複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複查意见,并予以答覆;对複查意见不服的,信访人可以自收到複查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请求上一级机关重新複查;上一级机关应自收到複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複查意见。
第十四条信访工作人员在信访活动中应当做到:
(一)秉公办事、文明接访,不得以权谋私;
(二)对信访事项及时办理,不得推逶、敷衍、拖延;
(三)不得将检举、揭发、控告材料转交给被检举、揭发、控告的人员或单位,不得隐匿和擅自销毁信访材料;
(四)对信访事项有利害关係的工作人员应予迴避。
第十五条信访人在走访中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聚众闹事、围堵冲击机关、拦截车辆、堵塞交通,不得在机关门前静坐、示牌、散发传单、张贴或铺设大小字报等;
(二)不得阻碍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不得纠缠、侮辱、威胁、殴打机关工作人员;
(三)严禁携带危险品、爆炸品以及管制器械进入接待场所;
(四)走访反映意见完毕,不得滞留,不得将老人、病人、残疾人、婴幼儿等捨弃在接待场所,不得占据办公场所,不得损坏接待场所的公私财物。
第十六条信访人到各级机关走访的,机关保卫部门应当配合信访部门维护好信访秩序。
第十七条对于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有关机关应当在职权範围内依法採取措施,防止不良影响的发生和扩大。
第十八条对信访人中有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行为的精神病人,接访部门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应当依法採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由其居住地的县(市)区公安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信访人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的,接访部门可给予批评;批评无效的,由公安部门强行带离现场,并按照《信访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收容、遣送、教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信访事项中,因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机关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本市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信访秩序,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