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瀋阳师範大学
瀋阳师範大学(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辽宁省瀋阳市,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并主管,入选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卓越教师培养计画”,为教育部首批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瀋阳师範大学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瀋阳师範学院;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範学院;1978年恢复瀋阳师範学院校名。2002年,瀋阳师範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併组建为瀋阳师範大学。
截止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28282.7平方米,建筑面积942220.78平方米。学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9293人,硕士研究生2917人,长短期留学生1029人,学校现有26个二级学院和本科专业76个。
基本介绍
- 硕士点:一级学科授权点24个
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 - 所属地区:中国辽宁省瀋阳市
- 主管部门:辽宁省
- 学校官网:http://www.synu.edu.cn
- 中文名:瀋阳师範大学
- 外文名: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简称:沈师大(SNU)
- 创办时间:1951年5月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师範(综合类)
- 属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2012年)
卓越教师培养计画(2014) - 现任领导:贾玉明(党委书记)
郝德永(校长) - 本科专业:76个
- 院系设定: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
- 校训:博学厚德,尚美健行
- 校歌:《点燃太阳》
- 院庆日:5月21日
- 地址:辽宁省瀋阳市黄河北大街253号
- 院校代码:10166
- 主要奖项: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5年)
- 知名校友:巩汉林,郑国民,孙郁,于洋,王文杰
历史沿革
合併前身
瀋阳师範大学于2002年由瀋阳师範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併组建而成。
- 瀋阳师範学院
1951年3月,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创办东北教师学院,同年4月改称为东北教育学院。
1951年5月,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东北教育学院。
1953年5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将辽东、辽西、瀋阳等七所师範专科学校调整合併为三所院校,即东北教育学院、哈尔滨师範专科学校及大连师範专科学校。
1953年9月,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瀋阳师範学院,郭沫若题写校名。
1965年10月,学校正式更名为辽宁第一师範学院。
1969年12月,省革委员会决定撤销锦州师範学院,并将该院的物理系、化学系调入辽宁第一师範学院,学院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工业基础系和农业基础系。
1973年7月,学校组建辽宁第一师範学院锦州分院,并将物理、化学两个系掉回锦州,与原锦州师範学院旧部在旧址上建设了锦州分院。
1976年,辽宁第一师範学院迁回瀋阳,恢复瀋阳师範学院校名,学院隶属关係确定为省、市共管,以市管为主,同时决定将“辽宁第一师範学院”锦州分院改为锦州师範学院。
1982年,学校划归为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
1984年,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 辽宁教育学院
辽宁教育学院是在原辽宁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辽宁函授学院和辽宁省教师进修学院以及辽宁省中国小教学研究室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原辽宁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创建于1956年3月,辽宁函授学院成立于1962年,辽宁省教师进修学院建立于1957年10月。
1977年8月,辽宁省编制委员批覆成立辽宁教育学院。
1978年3月,郭沫若为辽宁教育学院书写了校名。
1986年11月,辽宁省教育行政干校恢复建立,并改名为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同辽宁教育学院合署办公。
两校合併
2002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瀋阳师範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併组建瀋阳师範大学。
2012年1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
2014年12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画”。
2017年6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瀋阳师範大学入选。
办学条件
院系设定
截至2017年5月,学校下设27个二级学院、74个本科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 |
瀋阳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学(师範)、套用心理学(师範) |
瀋阳师範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範)、汉语言国际教育(师範) |
瀋阳师範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範)、英语、翻译、法语、日语、德语、俄语 |
瀋阳师範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 数学与套用数学(师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瀋阳师範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物理学(师範)、电子信息工程 |
瀋阳师範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範)、能源化学工程 |
瀋阳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师範)、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工程 |
瀋阳师範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院) | 教育技术学(师範)、网路与新媒体、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 |
瀋阳师範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範) |
瀋阳师範大学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 |
瀋阳师範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 |
瀋阳师範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 体育教育(师範)、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瀋阳师範大学国际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市场行销、物流管理 |
瀋阳师範大学软体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网路工程 |
瀋阳师範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瀋阳师範大学社会学学院 | 社会学、社会工作 |
瀋阳师範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师範)、国小教育(师範) |
瀋阳师範大学音乐学院 | 音乐学(师範)、音乐表演(美声)、音乐表演(民声)、音乐表演(钢琴)、音乐表演(流行音乐演唱)、音乐表演(流行音乐演奏)、音乐表演(西洋管弦乐) |
瀋阳师範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舞蹈表演、表演、表演(戏剧与影视表演)、表演(京剧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瀋阳师範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学(师範)、公共艺术、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绘画 |
瀋阳师範大学粮食学院 | 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 |
瀋阳师範大学古生物学院 | 古生物学 |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学校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授权点12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学科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个、培育学科6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
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法学)、套用心理、艺术、体育、翻译(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社会工作、旅游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
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学科:教育学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教育学、公共管理
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民商法学、套用化学、动物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
校一流学科:教育学、法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
校一级重点学科:教育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法学、体育学、物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校二级重点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动物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生物学、教育技术学、企业管理、高等教育学、计算机套用技术、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套用化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拥有一支职称结构最佳化、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年龄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3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0人,专任教师134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2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4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建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霍存福、姚建宗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霍存福、姚建宗
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姚建宗
省级教学名师:吴兴杰、王虹、毛金凤、包玉秋
省级优秀教师:卢萍、王晓东
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胡玉伟、徐涵、徐成芳、张冬梅、艾晶、秦海霞、刘桂秋、叔贵峰、刘春芝、秦海霞、朱君江、图雅、刘伟、郭媛媛、潘晶、曹慧英、关洪岩、刘聪 、刘凌、马乐、田宁、王家勇、徐琳琳、刘天华、田鹏、张冬梅、封文江、张阳、冯茁、王晓、马焕灵、韩玉、肖志刚、林李楠、荆永君、詹娜、周长付、付雅君、高天附、高铁刚、姜杨、荆永君、李 丽、刘瑞银、王艳
省级学科带头人:王虹
省级创新团队:法律与公共政策创新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文艺学教学团队、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研室教学团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太极拳运动教学团队
(以上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均为不完全名单)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4月,学校现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大科技平台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重点实验室11个、重点研究基地26个、创新团队1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画项目12项。本科专业7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卓越幼稚园教师培养计画改革项目1个、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画改革项目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示範性)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向套用型转变示範专业7个、省级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範专业8个。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前教育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旅游管理、学前教育
省级示範性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学前教育、旅游管理、 教育技术学、物理学、教育学、粮食工程
省级重点支持专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软体工程、金融学、法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
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特色优势专业:英语、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音乐表演、表演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教师信息技术套用能力实验实训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体育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儿童教育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实训平台、教育技术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体育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瀋阳师範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教育技术套用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基本技法
省级精品课程:货币金融学、学前教育学、机率论与数理统计、国际贸易实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代教育技术、学前心理学、太极运动、古代文学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货币金融学、实用博弈论、国际贸易、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儿童发展、钢琴与儿歌弹唱、幼儿玩教具製作、幼稚园科学教育、儿童发展、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幼儿游戏与指导、网球、足球、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实用大学英语口语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网球、光耀神州的红山文化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15年,学校“侏罗纪哺乳形动物和最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适应”项目获评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学校“微生物发酵结合挤压技术对米糠粕膳食纤维的改性及套用研究”项目获批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画立项;学校“辽宁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本问题研究”联合项目获批辽宁省第四批科学技术计画立项;学校“大数据中模糊语言值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等5个项目获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画立项。
2016年,学校“磁效应影响X2MnZ基掺杂四元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机理的理论研究”等12个项目获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画立项。
2017年,学校“电磁层析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等7个项目获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画立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1 | 磁效应影响X2MnZ基掺杂四元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机理的理论研究 | 李春梅 |
2 | 铁磁流体发电高效数值方法研究 | 李明军 |
3 | 高剂量辐射探测材料稀土掺杂纳米硼酸锌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 | 刘丽艳 |
4 | 饲料粮食能氮同步化降解技术研究 | 乔国华 |
5 | 阜新盆地页岩气资源高效转化的催化机理探索 | 孙晓颖 |
6 | 东北林蛙个体分子鉴别与群体遗传学研究 | 杨宝田 |
7 | 非线性波方程的怪波解与怪波的操控—重现、湮灭和维持研究 | 于发军 |
8 | 典型燃煤环境下硫和氯的高温协同腐蚀机制及防护涂层研究 | 张轲 |
9 | 隐私保护多方自适应认证通信与抗叛变行为研究 | 朱宏峰 |
10 | 具有可控粒径和形貌负载钯催化剂的製备及其选择催化加氢性能研究 | 朱君江 |
11 | 基于疏水澱粉的pickering乳液体系构建及食品功能因子传递研究 | 朱旻鹏 |
12 | N元複合光催化剂的製备及其在页岩油废水处理中的套用研究 | 李娜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技术领域 | 项目负责人 |
1 | 电磁层析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 | 电子信息 | 李柳 |
2 | 基于大数据流式计算云端处理成本最佳化的研究 | 电子信息 | 夏辉 |
3 | 淡水鱼下脚料促钙吸收肽的可控制备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 精细化工 | 杨平 |
4 | 米糠多酚的鉴别、生物活性及其吸收的作用机理 | 农业病虫害防治 | 徐彩红 |
5 | 耐光敏氧化型番茄红素的製备及作用机理研究 | 农业病虫害防治 | 赵秀红 |
6 | 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的研究 | 新材料 | 白明华 |
7 | 超细纳米Co-Mo-B的可控制备及高效催化氨硼烷制氢研究 | 新能源与节能 | 王艳 |
8 | 热声发电系统声学阻抗互联模型及最大电功输出控制策略研究 | 新能源与节能 | 何新 |
9 | 三维自支撑电催化水裂解电极材料的设计 | 新能源与节能 | 周丽景 |
10 | 用于高效钙钛矿电池的星射形共轭大分子材料研究 | 新能源与节能 | 初增泽 |
11 | 氮沉降背景下内蒙古典型草原昆虫多样性与景观要素耦合关係研究 | 资源与环境 | 武鹏峰 |
12 | 模糊系统理论在股指技术面分析中的套用研究 | 其他 | 王立柱 |
科研机构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拥有省级重大科技平台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重点实验室11个、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重点研究基地26个。
省级高校重大科技平台:辽宁省能源与环境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油气资源高效转化与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农业废弃物生物转化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粮食产后减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燃煤二氧化碳减排与多污染物控制开放重点实验室(合作)、辽宁省古生物演化与古环境变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特种材料製备与套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燃煤CO2及污染物减排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油气资源高效转化与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不完全名单)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重点实验室、生物系统进化与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複杂体系的分离与分析重点实验室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7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瀋阳师範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近150万册,年订购中外文期刊500余种;有电子图书50万余种,中外文电子期刊2万余种,博硕士论文45万篇;各种多媒体音像资料2万多种;大型网路资料库24个,自建特色资料库15个。

- 学术期刊
《瀋阳师範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瀋阳师範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瀋阳师範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该刊1983创刊,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体育科学、基础教育与教学等方面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的论文,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和“中国期刊网”,加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位化期刊群”,是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誌》等国外重要检索机构的固定收录刊源。
《瀋阳师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瀋阳师範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瀋阳师範大学主办、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以反映瀋阳师範大学文科各学、院、所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理论刊物,主要刊登文、史、哲、经、法、教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1977年创刊,曾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
对外交流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比利时、丹麦、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58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签订了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协定,并互派师生交流、讲学,进行科研合作;建设有我国在中东地区为数不多的两所孔子学院—黎巴嫩贝鲁特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和约旦安曼TAG孔子学院。
文化传统
- 校名
瀋阳师範大学校名如图,由郭沫若题写。

- 校徽
瀋阳师範大学校徽由谷慧敏于1999年12月设计,採用意念性标誌设计手法。校徽中间是一棵大树,树干以汉字的“人”字与沈师大开头字母“S”结合而成,底部为一本展开的书,书下标有学校成立时间1951,圆形外环为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
瀋阳师範大学校徽

1.标誌造型简练,以主体大树形象表达出学校教书育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世纪栋樑人才的属性特徵。
2.底部为一本展开的书的造型,代表知识的沃土,点明学校教育的特徵。
3.树的主干以汉字的“人”字与沈师开头字母“s”结合变化出一造型,代表“沈师人”,表达出“授业”“学叶”以人为本的中华文明的教育思想。
4.绿色园形造型与“知识沃土上屹立的大树”的造型相结合,表现沈师人团结协作、开拓发展、共创辉煌的各办学理念和教育精神。
- 校旗
瀋阳师範大学校旗为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白色、规定字型的“瀋阳师範大学”校名。
- 校训
“博学厚德,尚美健行”
瀋阳师範大学校训

释义:
“博学”出自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引申,意在培育一种良好学风并获得广博知识;
“厚德”出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在培养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尚美”是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思想的贯彻,意在确定一种崇尚美、追求美、构建和谐的价值取向;
“健行”出自《易经·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在形成一种自强不息的行为方式。
“博学”出自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引申,意在培育一种良好学风并获得广博知识;
“厚德”出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在培养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尚美”是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思想的贯彻,意在确定一种崇尚美、追求美、构建和谐的价值取向;
“健行”出自《易经·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在形成一种自强不息的行为方式。
- 校歌
《点燃太阳》 | |
词:沈师大 曲:刘威 | |
走过风雨 走过沧桑 我们自强不息步伐雄壮 呼唤春风 播种理想 我们为祖国点燃太阳 啊 光荣的沈师 希望的沈师 用执着踏过艰辛的道路 啊 光荣的沈师 希望的沈师 用热血浇灌蓓蕾的绽放 绽放 滋兰沃土 蕴积希望 我们辛勤耕耘拼搏向上 接风沐雨 桃李芬芳 我们为祖国造就栋樑 啊 光荣的沈师 希望的沈师 用科学建树千秋的大业 啊 光荣的沈师 希望的沈师 用创造开拓未来的辉煌 辉煌 | ![]()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 务 | 姓 名 |
党委书记 | 贾玉明 |
校 长 | 郝德永 |
党委副书记 | 钱英伟 |
纪委书记 | 刘娇 |
副校长 | 韩国海、许金龙、杨杰、刘铸 |
历任领导
冷冰:(1985年8月~1991年1月,任瀋阳师範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祝尔家:(1991年1月~1995年3月,任瀋阳师範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张德祥:(1995年3月~2001年3月,任瀋阳师範学院院长)
赵大宇:(2002年~2011年,任瀋阳师範大学校长)
林群:(2011年~2018年,任瀋阳师範大学校长)
知名校友
郑国民:北京师範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兼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巩汉林:国家一级演员、着名小品演员。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于洋:辽宁卫视节目主持人、赵本山徒弟。
王文杰:陆军少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佟彤:瀋阳籍平面模特、 广告模特、演员。
贾天时:青年魔术师。
黄小猫:2014CCTV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