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腿肠质量门
2011年8月4日,双汇火腿肠又曝质量问题,其所产的“Q趣儿”火腿肠被曝未过期即发臭,导致一名成都14岁少年食用后上吐下泻,入院治疗。儘管在“瘦肉精”事件后,双汇誓言将系统化的保障食品安全,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其各种不大不小的质量问题仍频见报端,虽然不排除有经销环节方面的原因,但双汇在生产过程中,有没有真正做到其承诺的严把质量关,值得深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火腿肠质量门
- 时间:2011年8月4日
- 问题产品:双汇火腿肠
- 食用症状:成都14岁少年食用后上吐下泻
事件起因
据华西都市报报导,成都市民谭先生的侄儿在吃下一根双汇“Q趣儿”火腿肠后,上吐下泻,被送到医院治疗。 在购买火腿肠的超市,谭先生、售货员及双汇业务员先后拆开同种类包装完整的火腿肠,均发现存在发臭的问题。而这些火腿肠都是今年5月生产,保质期为90天,离过期大约还有20多天的时间。受双汇成都地区负责人的委託,其供货商表示愿意赔付两万元,但前提是谭先生不要在媒体上曝光。
长毛的火腿肠

不过,在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涛飞赴成都后,事件又生波折。刘金涛认为,谭先生一开始索赔6万元,是一种敲诈式索赔。对此,谭先生回应说,“如果我是敲诈,为何要报警并通知媒体?”。
事件频发
除了这次的成都事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双汇在各地频陷“质量门”,各种不大不小的负面讯息不断传出。7月中旬,南京市的熊小姐在超市购买了两根双汇王中王火腿肠,在食用后中毒,入院抢救。该火腿肠生产日期为今年4月11日,保质期6个月。事后,双汇工作人员解释为运输过程中破包导致的霉变。但超市方面却表示自己定期检查火腿肠包装,坚称所销售的火腿肠包装是完整的。
还有20多天才到期的火腿肠,已经发臭

6月底,山东的杨先生在食用一根双汇Q星火腿肠时发现异物,经辨认竟是一条长约20厘米的塑胶绳。杨先生随即进行了投诉。双汇销售人员称这种情况很常见,属于良性杂质,同意赔付10根火腿肠,遭到杨先生的拒绝。在经过十几天的拉锯后,双汇支付给杨先生500元作为补偿,双方和解。
6月初,南昌市民黄女士购买了一包双汇润口香甜王玉米风味香肠。4岁的外甥女食用时发现塑胶外包装上有芝麻大的白色物体蠕动。工商执法人员对剩余的香肠进行了检查,也发现有近似虫卵的物体。双汇驻南昌办事处负责人王经理表示,香肠经过高温杀菌和密封处理,他们不清楚蛆的具体来源,不好表态。
6月初,福州陈先生的妻子买回双汇非清真鸡肉肠和双汇“泡麵拍档”香肠的搭售装,在食用时发现香肠“外衣”上布满蛆虫,其中一些已经死亡。事后,双汇福州负责人要求和陈先生单独协商解决办法,拒绝接受採访。后经记者了解,双汇答应向陈先生赔偿人民币100元。
6月初,南京市民卞先生购买的一袋双汇玉米热狗肠疑似变质,女友在食用后严重腹泻,被送往医院治疗。事后,卞先生和双汇进行协商,双汇赔付医药费、误工费总计600元。
5月底,桂林市李女士买了一袋玉米风味火腿肠,家人在食用时发现肠内掺有玻璃渣,李女士用尺子量后发现足足有1.7厘米。在电话沟通中,双汇方面强调其产品中不可能会有玻璃,并表示会派业务员上门核实。
5月底,天津王女士到超市买了10根双汇火腿肠,打开时发现严重长毛。双汇厂家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採访时表示,其生产环节肯定没有问题,但商品从生产到摆上货架还要经历一段时间,问题可能出在储藏或者运输环节。
媒体评论
刚刚经历“瘦肉精”事件的“双汇”又曝“质量门”,少年攀攀吃下双汇“Q趣儿”火腿肠,不料上吐下泻。这批离保质期还有20多天的火腿肠臭味明显。令攀攀家人意想不到的是,“双汇”竟然推说问题在于超市保管不善,表示愿拿2万元作为补偿,条件是莫惊动媒体。据最新讯息,工商局已查明超市证照齐全,进货渠道有迹可循;而“双汇”则辩称,所谓2万元封口的事是代理商魏先生所为,即便他认为自己代表双汇或受双汇委託,双汇集团没有人说过拿钱封口的事。
只有“双汇”集团的人员,才代表“双汇”?“双汇”代理商不代表“双汇”?代理商为什幺会拿2万元要把事情搞定,他究竟代表谁的利益?为什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弄虚作假把事情捂住?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这一事件,公众几乎接受了“双汇”对“瘦肉精”事件的“反思”,也相信“双汇”的确通过这一事件“改进”了。今年3月中旬,央视曝光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瘦肉精”猪肉,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职工大会”公开反思悔过。董事长万隆表示,双汇“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鹿”,决定自己养猪,从源头上把住产品质量关。随手在“百度”搜寻“双汇”字样,你就会看到类似“双汇集团大力调整结构,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双汇引入第三方检验,监督与服务并行”“负面影响已消除,双汇重拾信心后势可期”等新闻的连结齐刷刷地排下来,而“双汇”的负面新闻则被挤得远远的。
问题火腿肠

“双汇”的媒体公关能力看来不弱。“双汇”把自己说得花好稻好,如能“痛改前非”,严把产品质量关,没有哪一位消费者会跟它过不去。一个解决这幺多人就业的企业,一个经营了这幺久的品牌,犯了错误,总得给它改正的机会和时间。但前提是,“双汇”必须认清“瘦肉精”事件对消费者的伤害,并有真正提高产品质量的诚意。
曾听过一个讲座,内容是一名危机处理专家讲授企业遇到危机如何化解,说到底就是如何应付媒体、并藉机提升企业形象。听讲座时,惊异于这名教授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操作流程之熟悉,想想我们的媒体经过千辛万苦才挖出真相,经过一番操作就可能化监督效力于无形,都有种冷汗直冒的感觉。讲座临结束时,教授不忘提醒企业主,无论如何公关,还是要在第一时间承担责任。现在社会上危机处理技巧讲得很多,但承担社会责任也要像这样捎带一下,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深谙危机处理之道的企业,有了问题总是不肯在第一时间承担责任解决问题,而是玩“花枪”,把“以人为本”置之脑后。
要让公众相信经过“瘦肉精”事件,“双汇”的确成长进步了,那“双汇”就必然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责任担当。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要想走得远,恐怕是一件难事。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花钱买太平的做法,并不限于“双汇”,也不限于企业。面对危机,如何做到诚实坦白、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大课题。
事件赔偿
双汇集团副总经理刘金涛已赶赴成都解决这件事,但不接受对方的索赔要求。刘金涛说,这名消费者开始索赔6万元,并在质量问题投诉笔录上籤了字。笔录显示,7月28日,谭先生在超市购买4只双汇“Q趣儿”火腿肠后,其侄子食用了一根香辣风味的火腿肠,两小时后出现呕吐、腹泻。7月30日,谭先生找到超市,要求双汇公司索赔6万元精神损失费。笔录上有谭先生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