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提速
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面积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以瀋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心,
铁路部门根据国家和市场需求为满足出行需要,拉动交通经济服务人们出行而制定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火车提速
- 实行时间:1997年4月1日
- 第一次提速:时速达140公里
- 第二次提速:1998年10月1日
- 第三次提速:2000年10月21日
- 第四次提速:2001年11月21日
- 第五次提速:2004年4月18日
- 第六次提速:2007年4月18日
- 第七次提速:未定
第一次提速
1997年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90公里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列车。
第二次提速
1998年10月1日,铁路第二次大面积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的提速区段最高时速达到140公里至160公里,广深线採用摆式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全路旅客列车平均速度达到55.16公里/小时。
第三次提速
2000年10月21日,铁路第三次大面积提速。重点是亚欧大陆桥陇海、兰新线、京九线和浙赣线。列车等级和车次重新分类和调整;全国铁路实行联网售票,400多个较大车站可办理相互异地售票业务。
第四次提速
从2001年11月2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第4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提速範围基本覆盖全国较大城市和大部分地区,对武昌至成都、京广线南段、京九线、浙赣线、沪杭线和哈大线进行提速。
第五次提速
2004年4月18日,刘志军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京沪、京广、京哈等干线铁路提速区段列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60公里;同时铁道部对列车运行图进行了大的调整,增开北京至上海、杭州、南京、哈尔滨、武汉、西安、长沙等19对一站到达的直达特快旅客列车
第六次提速
2007年4月18日刘志军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250公里”的準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风追时代”。
2017年4月18日铁路提速
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将再一次调整运行图。海南高铁已经复速,这是自2007年十年以来铁路最大幅度的一次调图。调图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3600对,其中高铁组列车2530对,成为“主力军”。普速旅客列车速度环境将提高增开动车组列车的同时,普速旅客列车品质也将得到提升。实行新的运行图后,部分普通旅客列车的旅行速度进一步提升。时速120按128公里。160按200时速运行。新建250客运专线将按设计时速运行(时速258公里),时速350专线提高到380公里时速运行。2018年春运起设计时速350高铁将按380公里运行。春运结束后将暂时恢复时速388公里运行。调图同样使货运能力得到释放,服务也将更加完善。新图安排货运班列228列,其中特快班列88列;快速班列增至62列,能力提高11.8%,能力提高9.9%。按时速128公里的标準安排33条中欧班列运行线;开行82条点到点的大宗货物直达列车运行线。为确保这次运行图调整顺利实施,铁总细化不同时期和不同时间是列车时速和密度科学运用 ,细化列车交路安排、车辆运用、人员组织、安全控制等交替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各工种、各环节衔接有序,努力实现让广大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
正点率提高
全国人大建议中央和国务院指示铁总要求各局旅客列车必须準点出发和到达,非自然因素上车晚点超过15分钟必须退还旅客半价,上车晚点超过一小时必须全价退票,并把旅客义务送至目的地。终到站晚点超过30分钟必须半价退款,超过2小时必须全额退票退款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