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灾害事故避险及应急

灾害事故避险及应急

灾害事故避险及应急

避险自救是每个普通公民的愿望。全书採用较为通俗的语言,系统阐述了火灾、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和常见突发事故的相关知识,重点介绍了家庭火灾、公共场所火灾、地震灾害、洪水灾害、道路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人员中毒事故和人员被困电梯事故等突发灾害事故中一些常用的避险、逃生、救助及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灾害事故案例进行了分析。 本书写作过程中强调实用性和普及性,能够在增强公民防灾意识、自救意识、自救能力和技巧等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知识和帮助。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也适合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管理、灾害救援管理的人员阅读学习,亦可作为普通公民的科普读物。

基本介绍

  • 书名:灾害事故避险及应急
  • 类型:科学与自然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122201554
  • 作者:辛晶 杨洪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183页
  • 开本:16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灾害事故避险及应急》写作过程中强调实用性和普及性,能够在增强公民防灾意识、自救意识、自救能力和技巧等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知识和帮助。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也适合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管理、灾害救援管理的人员阅读学习,亦可作为普通公民的科普读物。

图书目录

第一章火灾事故避险及应急001
第一节火灾事故及其危害/001
一、火灾的分类及特点/001
二、火灾的危害/003
三、我国的火灾形势/005
第二节家庭火灾避险及应急/008
一、家庭火灾的原因/008
二、家庭火灾的应急逃生/010
三、家庭火灾的扑救/013
四、家庭两类典型火灾避险及应急/013
五、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家庭火灾防火经验/015
第三节公共场所火灾避险及应急/016
一、商场火灾避险及应急/016
二、学校火灾避险及应急/019
三、医院火灾避险及应急/022
四、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避险及应急/024
五、宾馆(酒店)火灾避险及应急/026
第二章自然灾害避险及应急030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危害/030
一、自然灾害及其分类/030
二、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031
第二节地震灾害避险及应急/031
一、地震灾害的危害及特点/031
二、防灾避震的通用守则/033
三、不同场所的避险措施/033
四、地震灾害现场的应急措施/035
第三节气象灾害避险及应急/036
一、气象灾害的分类及特点/036
二、风灾避险及应急/037
三、雪灾避险及应急/040
四、雷电灾害避险及应急/044
第四节海洋灾害避险及应急/047
一、海洋灾害的形成及特点/047
二、风暴潮的避险及应急/048
三、海啸中的避险及应急/049
第五节洪水灾害避险及应急/050
一、洪水灾害及危害/050
二、洪水灾害的避险及应急措施/050
三、洪水灾害中求生的自救方法/051
四、洪水灾害中对他人的救助方法/052
五、洪水灾害中不同场所的应急/052
第六节地质灾害避险及应急/053
一、地质灾害及危害/053
二、地质灾害的防範措施/055
三、土石流灾害的自救/056
四、山体滑坡灾害的自救/057
第三章交通事故避险及应急058
第一节道路交通事故避险及应急/058
一、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058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其危害/060
三、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062
四、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064
五、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065
六、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065
七、道路交通事故的人员自救方法/068
八、道路交通事故中人员的应急救助方法/069
第二节铁路交通事故避险及应急/070
一、铁路交通事故及其特点/071
二、铁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072
三、铁路旅客列车事故避险及应急/073
四、捷运事故避险及应急/075
第三节民用航空飞机事故避险及应急/080
一、民用航空飞机事故的特点/080
二、民用航空飞机事故的原因分析/080
三、民用航空飞机事故的预防/081
四、民用航空飞机事故的避险/082
五、民用航空飞机事故的应急自救/082
第四节水上交通事故避险及应急/083
一、水上交通事故的特点/083
二、水上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084
三、水上交通事故的避险及应急/085
四、水上交通事故的自救/086
五、水上交通事故的外部救援/087
第四章其他突发事故避险及应急089
第一节电梯事故避险及应急/089
一、电梯事故的类型和特点/089
二、电梯事故的原因分析/090
三、电梯事故的预防/091
四、电梯事故的避险和自救/092
五、垂直电梯事故的应急/093
第二节踩踏事故避险及应急/094
一、踩踏事故的分类及其特点/095
二、踩踏事故的原因分析/096
三、踩踏事故的预防/097
四、踩踏事故的自救措施/099
第三节人员中毒事故避险及应急/100
一、家用燃气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应急/100
二、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应急/102
三、急性化学品中毒事故的避险及应急/104
第四节人员触电事故避险及应急/106
一、人员触电事故及其分类/106
二、人员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107
三、人员触电事故的预防/108
四、人员触电事故的应急/108
第五章灾害事故现场急救110
第一节概述/110
一、灾害事故现场急救的必要性/110
二、灾害事故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110
第二节烧伤人员的现场急救/111
一、火灾中人员烧伤的类型/111
二、体表烧伤人员的现场急救/114
三、呼吸道烧伤人员的现场急救/115
四、化学性烧伤人员的现场急救/117
第三节外伤人员的现场急救/120
一、外伤的类型/120
二、外伤人员现场急救的目的/121
三、外伤人员现场急救的原则/121
四、外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方法/121
第四节中毒人员的现场急救/140
一、化学毒物的分类/140
二、中毒类型与途径/141
三、中毒的现场诊断/142
四、中毒人员的现场急救/143
五、常见有毒物质中毒的现场急救/145
第五节其他突发事故的人员现场急救/148
一、溺水人员的现场急救/148
二、雷击人员的现场急救/150
三、电击人员的现场急救/151
第六章典型灾害事故分析153
第一节火灾事故分析/153
一、上海胶州路高层公寓大楼火灾/153
二、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商业大厦火灾/155
三、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客车火灾/157
四、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机火灾/157
第二节自然灾害分析/159
一、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159
二、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161
三、甘肃省舟曲县特大山洪土石流灾害/162
四、江西省抚州市特大洪涝灾害/163
第三节交通事故分析/164
一、江西杭瑞高速鄱阳湖大桥百车连环相撞事故/164
二、宝天高速公路客车悬挂高架桥事故/165
三、207国道旅游客车翻下深沟事故/166
四、沪昆铁路江西境内旅客列车脱线事故/168
五、湖南郴州市旅客列车相撞脱轨事故/170
六、胶济铁路旅客列车颠覆事故/172
七、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动车追尾相撞事故/174
八、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捷运列车追尾事故/177
第四节其他突发事故分析/179
一、人员被困电梯事故/179
二、学校踩踏事故/180
参考文献181

序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着各种突发灾害和事故的威胁。这些灾害事故包括火灾、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和其他突发事故等。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发生火灾12.54万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57亿元。地震、颱风、洪灾等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芮氏8级强烈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範围最广的一次地震灾害。此次地震灾害共造成4625万多名民众受灾,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蹤。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在给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交通事故日益严重。全世界每年交通事故夺去无数生命,所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的严重性不亚于任何自然灾害。此外,人员中毒事故、人员被困电梯事故、人员拥挤踩踏等事故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突发事故。突发灾害事故难以避免,然而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是人类社会永远不变的追求。因此,我们更应对灾害事故引起重视,加强学习,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其他损失。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及救助知识缺乏是灾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如果能正确认识和了解突发灾害事故的特点,掌握科学的防灾避险的知识和正确的自救常识及应急技能,就可以增强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信心,就能从慌乱与险境中逃生,从而提高避险自救及救灾能力,有效减轻灾害事故的伤害和损失。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管理、灾害救援管理人员的参考读物,也可以作为增加公民防灾避险意识、帮助公众掌握应急自救常识、提高公众避灾自救能力的科普手册。编写与出版这本书的目的,是让公众在突发灾害事故时掌握逃生自救的知识,让更多的生命能够从容避险,得到安全的佑护。本书具有内容全面、简明通俗、可读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汲取一些避险应急的基本常识,在突发灾害事故中,科学迅速地逃生和对他人进行救助,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本书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辛晶副教授(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张鹏讲师(第二章)、杨洪瑞副教授(第五章)编写,全书由辛晶统稿。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书中内容均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成果,在此一併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着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臻完善。


编着者
2014年1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