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炸蝉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炸蝉
- 拉丁学名: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
- 别称:蜩、知了等
- 界:动物界
-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 纲:昆虫纲
- 目:半翅目
- 科:蝉科
- 分布区域:遍布全世界
形态特徵
成虫
体长43-48毫米,翅展122-130毫米,黑色具光泽,局部密生金黄细毛。头部3个单眼浅黄褐色,呈三角形排列,複眼大突出黄褐色,单眼黄褐微红。中胸背面有x形红褐色隆起。翅透明、翅基部黑色,翅脉黄褐。前足基节隆线、腿节背面及中、后足腿节背面和服节红褐色。
炸蝉幼虫图

卵
形状近梭形,长2.5毫米,乳白色渐变淡黄。
若虫
体长35-40毫米,黄褐色,有翅芽,前足腿、胫节粗大,下缘有齿或刺为开掘足。
发生规律
炸蝉数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条内或以若虫于土中越冬。但每年均有一次成虫发生,为6-9月,若虫在土中生活数年,蜕皮5次,每年6月中、下旬若虫在落日后出土,爬到树干或树干基部的树枝上蜕皮,羽化为成虫。刚蜕皮的成虫为黄白色,经数小时后变为黑褐色。不久雄虫即可鸣叫。成虫有趋光性,7月份成虫开始产卵,8月为盛期。产卵枝因伤口失水而枯死,每雌虫产卵500-600粒,成虫寿命2个多月,如期10个月。以卵越冬,翌年6月卵孵化为若虫落地入土,吸食根部汁液,晚秋转入土壤深层,为害树根。春季又升到土表为害。经数年老熟若虫爬到树干或树枝上,夜间脱皮羽化为成虫。
防治方法
(1)剪虫枝消灭卵,可结合管理在冬春修剪进行,将被产卵而枯死的枝条剪掉,集中烧毁,以杀死卵。
(2)捕捉幼虫老熟若虫出土羽化时,早晚捕捉出土若虫和刚羽化的成虫,集中杀死也可供食用。
(3)诱捕成虫,利用其趋光性,在无月亮的黑天空地上燃簧火振树捕蝉。
(4)在乾基部附近地面喷残效期长的高浓度触杀剂,毒杀出土若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