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火情人(英法1992年路易·马勒执导电影)
《烈火情人》是由路易·马勒执导,杰瑞米·艾恩斯、朱丽叶·比诺什等主演的电影。影片于1992年12月2日在法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史蒂芬和儿子的女友安娜发生了不伦恋情,最后导致悲剧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路易·马勒
- 编剧:David Hare
- 主演:杰瑞米·艾恩斯,朱丽叶·比诺什,彼得·斯特曼,米兰达·理查森,朱利安·费罗斯
- 製片人:路易·马勒
- 发行公司:New Line Cinema
- 中文名:烈火情人
- 外文名:Damage
- 其它译名:爱情重伤、毁灭、命中注定
- 出品时间:1992年
- 製片地区:英国、法国
- 拍摄地点:英国伦敦
- 类型:剧情
- 片长:111分钟
- 上映时间:1992年12月2日法国
- 分级:R
- 对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义大利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104237
- 主要奖项:第65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剧情简介
史蒂芬(杰瑞米·艾恩斯饰)是英国保守党官员,和妻子英格丽(米兰达·理查森饰)、儿子马丁(鲁伯特·格雷夫斯饰)、小女儿萨莉过着幸福、舒适的生活。在一次宴会上,史蒂芬与马丁新认识的女友安娜(朱丽叶·比诺什饰)堕入爱河。在庆祝马丁被报社提升的宴会上,安娜给大家讲了其兄弟阿斯顿自杀之事,她后来对史蒂芬说,阿斯顿是因爱上她而自杀。安娜和马丁在巴黎一家旅馆幽会,史蒂芬从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会议离开以和安娜见面,安娜又与史蒂芬做爱。马丁和安娜宣布定婚的当晚,史蒂芬溜进了安娜的卧室被萨莉发现。在儿子举行婚礼的前夕,史蒂芬与安娜在公寓里进行最后的幽会,却被马丁偶然撞上,悲伤而恐惧的马丁不慎从楼上跌下当场摔死。英格丽了解事情的真相后愤怒地离开了史蒂芬,史蒂芬辞掉一切职务,独自住在法国一个小镇里,茫然地注视着他、安娜和马丁的一张放大了的合影。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史蒂芬 | 杰瑞米·艾恩斯 | ---- |
安娜·巴顿 | 朱丽叶·比诺什 | ---- |
英格丽 | 米兰达·理查森 | ---- |
彼得 | 彼得·斯特曼 | ---- |
Donald Lyndsay, MP | 朱利安·费罗斯 | ---- |
Elizabeth Prideaux | 莱斯利·卡伦 | ---- |
Prime Minister | 托尼·杜瓦勒 | ---- |
Detective | 大卫·休里斯 | ---- |
马丁 | 鲁伯特·格雷夫斯 | ---- |
Edward Lloyd | 伊安·邦纳 | ---- |
莎莉 | Gemma Clarke | ---- |
Raymond | Ray Gravell | ---- |
Miss Snow | Susan Engel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布景师 |
---|---|---|---|---|---|---|---|---|---|---|---|
路易·马勒 Vincent Malle Simon Relph | 路易·马勒 | Michel Ferry | 戴维·黑尔 Josephine Har | Peter Biziou | 泽贝纽·普瑞斯纳 | John Bloom | Patsy Pollock | 布莱恩·莫里斯 | Richard Earl | 米兰拉·坎农诺 | Philippe Turlure |
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史蒂芬演员:杰瑞米·艾恩斯史蒂芬是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他视事业为天职,是善于自我控制的完美主义者。他的政治生涯正处于顶峰:被首相接见,即将入阁,诸如此类,并且总把家庭的重要性挂在嘴边。然而因为他和安娜的丑闻,最后,大有前途的政治家引咎辞职。他遗世独立,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回忆中度过自己的余生。
- 安娜演员:朱丽叶·比诺什安娜是个有心理障碍的女人,青春期与兄弟的不伦之恋导致了兄弟的自杀,在负疚感的折磨下,此事成为她一生的阴影。安娜无法像常人一样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常态的家庭生活,于是她转而滥交,企图从性生活中寻找平衡。她诱惑自己未婚夫的父亲,也就是事业有成的政客史蒂芬。
- 英格丽演员:米兰达·理查森英格丽是史蒂芬的妻子,是一个金髮女人,虽已儿女成行,却风韵犹存,温文尔雅,对史蒂芬更是体贴关怀,柔情备至。在儿子马丁意外身亡后,她痛不欲生,痛斥史蒂芬并声称嫁给史蒂芬这个伪君子是个错误,愤然离开史蒂芬。
- 马丁演员:鲁伯特·格雷夫斯马丁是史蒂芬和英格丽的长子,与父亲一样高大英俊。和安娜恋爱并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一次偶然却撞见自己的父亲和安娜偷欢,极度震惊之下想要逃离却意外坠楼身亡。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曲目 | 专辑信息 | |
---|---|---|
Introduction | In the Country | ![]() |
The Last Time | The Night | |
Stpehen I | Dramatic Depature | |
At the Beginning | Late Thought | |
Cafe Royal | Stephen II | |
Anna II | The Last Time II | |
Intimacy | Fatal Exit | |
Brussels-Paris | Memories Are Made of This | 艺人: Zbigniew Preisner |
Lutecia Hotel | Damage | 发行时间: 1993年09月01日 |
Memories | End Title | 专辑类别: 录音室专辑 |
获奖记录
年份 | 奖项名称 | 单项奖名称 | 获奖情况 | 获奖方 |
---|---|---|---|---|
1993年 | 第4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女配角 | 获奖 | 米兰达·理查森 |
1993年 | 第65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女配角 | 提名 | 米兰达·理查森 |
1993年 | 第50届美国金球奖 | 最佳女配角 | 提名 | 米兰达·理查森 |
1993年 | 第18届法国凯撒奖 | 最佳女演员 | 提名 | 朱丽叶·比诺什 |
幕后製作
影片改编自英国约瑟芬·哈特1991年出版的小说《情劫》。艾恩斯在拍摄该片时精读原着,但马勒不以为然。
影片有五个性爱场面,大多避开了床而是在地板上、墙角、门边和椅子上做爱。导演马勒为此看了许多有性爱场面的影片和录像,最后坦言处理这类场面没有更多的新方法。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1. Nouvelles Éditions de Films(法国) | 4. European Co-production Fund(英国) |
2. Skreba Films | 5. Channel Four Films(英国) |
3. Studio Canal(法国) | 6. 法国第4电视台(法国) |
上映时间
国家 | 日期 | 国家 | 日期 |
---|---|---|---|
法国 | 1992年12月2日 | 芬兰 | 1993年7月16日 |
美国 | 1992年12月23日 | 阿根廷 | 1993年8月19日 |
德国 | 1993年1月14日 | 匈牙利 | 1994年5月5日 |
英国 | 1993年2月5日 | 荷兰 | 1994年6月16日 |
澳大利亚 | 1993年2月11日 | 韩国 | 1994年12月17日 |
瑞典 | 1993年2月12日 | 中国台湾 | 2009年3月13日 |
西班牙 | 1993年3月26日 |
製作公司、上映日期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烈火情人》以比较传统的电影语言和叙事方法颇有勇气地探讨了婚姻、爱情和性的关係,并且在这一领域给观众留下了对禁忌的思考空间。在世俗的情义和廉耻等标準的衡量下,安娜的行为是无来由也是无意义的,因而无法解释。然而,安娜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为禁忌拘役的个体,她无视禁忌、亵渎规範和权威的行为也许为世俗所不容,却是捍卫个体自由甚至自身权利的举动。正如传统的人文主义所宣扬的: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当禁忌成了阻碍人们追求幸福的符咒,那将不仅是性的悲剧,爱情的悲剧,家庭的悲剧,更是横亘在所有人眼前的命运悲剧。婚姻是理性的、自由的,因而才是神圣的。然而爱情与性的欲望却不能由理性来掌控和解释,上帝也无能为力。(北京电影学院研究所教授郝建评)
影片揭示出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虚伪、自私、道德沦丧,在一定深度上探讨了性爱在人类文明社会中的作用、位置,试图揭示性爱与情爱、本能与理性、私慾满足与文明制度下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从性的角度反映社会、揭示人性,该片的确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不失为一部脱离肤浅表层的爱情商业片。但是,《烈火情人》毕竟是西方社会文化的产物,必不可免地带有西方堕落文化的烙印,影片中大量情节和镜头展现男女主人公性爱的细节,一味追求对现众的感官刺激,这显然不适于中国国情,不符合东方社会道德规範。(《当代电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