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恩岳斯图
乌恩岳斯图(1933 - 2008),男,蒙古族,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考古所科研组织处处长、常务副所长、《考古》月刊主编、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兼)、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等。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荣获德意志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乌恩岳斯图
- 国籍:中国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日期:1933
- 逝世日期:2008
- 职业:考古学家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基本信息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个人简介
着名考古学家乌恩岳斯图1937年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考取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研究生,师从夏鼐先生学习中国北方地区考古。1966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
乌恩岳斯图长期致力于北方地区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在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先后参加过河南偃师二里头、安阳殷墟、黑龙江蜿蜒河、白金宝等遗址的发掘,以及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陕北地区的田野考古调查工作。1985年,主持发掘了同心县倒墩子汉代匈奴墓地,为推动匈奴考古这一世界性学术课题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作为中方领队主持考古研究所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为期四年的中美合作洹河流域考古项目。1998年,作为考古领队,主持了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谢尔塔拉墓地的发掘,在呼伦贝尔草原首次发现了晚唐五代时期室韦文化遗存,为探索蒙古族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实证。
乌恩岳斯图在北方草原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以及学术专着多部。1999年退休以后,他仍笔耕不辍,独立承担完成了两项院老年科研基金项目,其中60万字的《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已出版。他在病榻上修改完成的另外一部关于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的专着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