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焊接技术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集材料学、工程力学、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性学科,教学以培养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基础,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本专业是国内唯一的焊接专业,学生经培训考试合格后,还可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IWE)。
主干课程有焊接过程的感测与测试、微机原理及焊接套用、自动控制原理、材料熔焊基础、焊接方法及弧焊电源、焊接结构力学等。
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汽车、锅炉、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体、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生产、科研开发、化工工程、工程监理和管理等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焊接技术与工程
- 授予学位类型:工学学士
- 代表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
- 类型:专业
主要课程
焊接冶金及金属焊接性、连线方法与工艺、焊接电源及控制、焊接结构工程和现代连线技术等。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材料科学理论知识,掌握先进连线及其自动化技术,能从事焊接工艺设计及设备製造、焊接过程的自动控制、焊接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方向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集机械学,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材料学,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并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本专业教学以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调实践性训练,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本专业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双学位,并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在我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中联合培养具有一定焊接工程经验和熟悉焊接国家和国际标準的,得到国际焊接学会(IIW)认可的国际焊接工程师(IWE).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原理及套用,金属学及热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热加工测量与控制技术,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接结构力学和材料熔焊基础及焊接性等,还提供了由学生广泛选择的专业选修课程.本专业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提倡学生在四年级时就下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焊接工程训练.
具备条件
本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热加工工艺,自动化基础,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接结构力学和材料熔接基础及焊接性;
3, 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4,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工程製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套用能力;
5,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6,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7,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毕业标準
準完成本专业教学计画中规定的内容,包括必修,限选和选修课程,并完成各实践性教学环节, 修满规定学分,各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论文获得通过,同时达到学校对本科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的要求后,方準予毕业。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船舶、机械、电子、化工及国防工业等领域从事焊接技术与工程方面的试验研究、开发设计、运行管理和经行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兰州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湘潭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範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安徽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瀋阳大学、兰州工业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太原科技大学、西华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重庆科技学院、新疆工程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
学科排名
截至目前,开设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总计39所,在这些高校中,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有: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排 序 | 学校名称 | 水 平 | 开此专业学校数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 39 |
2 | 江苏科技大学 | 5★ | 39 |
3 | 兰州理工大学 | 4★ | 39 |
4 | 湘潭大学 | 4★ | 39 |
5 | 南昌航空大学 | 4★ | 39 |
6 | 西安石油大学 | 4★ | 39 |
7 | 瀋阳大学 | 4★ | 39 |
8 | 南京工业大学 | 3★ | 39 |
9 | 瀋阳工业大学 | 3★ | 39 |
10 | 兰州工业学院 | 3★ | 39 |
11 | 西南石油大学 | 3★ | 39 |
12 | 重庆理工大学 | 3★ | 39 |
13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3★ | 39 |
14 | 重庆科技学院 | 3★ | 39 |
15 | 佳木斯大学 | 3★ | 39 |
16 | 大连交通大学 | 3★ | 39 |
17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3★ | 39 |
18 | 安徽工业大学 | 3★ | 39 |
19 | 长春工程学院 | 3★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