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无线网路攻防原理与实践

无线网路攻防原理与实践

无线网路攻防原理与实践

《无线网路攻防原理与实践》是201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易平编。本书详细阐述了无线网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攻防技术。

基本介绍

  • 书名:无线网路攻防原理与实践
  • 作者:易平编
  • ISBN:9787302254775
  • 页数:283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1-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无线网路攻防原理与实践》作为一本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无线网路攻防原理与实践》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无线网路原理和安全攻防技术。在理论基础上,设计了多个相关实验,由基本攻防实验、综合攻防实验,到最后完成创新实验。全书分为6章,分别讲述:无线自组织网路发展现状、无线自组织网路安全技术、无线自组织网路攻防原理、无线自组织网路攻防网路仿真实验、无线自组织网路硬体平台攻防实验、无线区域网路攻防实验。
《无线网路攻防原理与实践》融合多个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成果,特别适合无线通信、网路安全的创新实验课程与创新实验项目的指导教材。同时,适于作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套用、计算机网路等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材,也适合以上相关专业的套用开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第1章 无线自组织网路概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概念及特点
1.1.2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发展历程
1.1.3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套用领域
1.2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主要研究领域
1.2.1 mac层协定
1.2.2 路由协定
1.2.3 组播路由协定
1.2.4 服务质量保证
1.2.5 网路管理
1.2.6 网路安全
1.3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研究机构及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第2章 无线自组织网路安全技术
2.1 引言
2.2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安全弱点和安全目标
2.2.1 安全弱点
2.2.2 安全目标
2.3 密钥管理
2.3.1 自组织的密钥管理
2.3.2 分散式的密钥管理
2.3.3 两种密钥管理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2.3.4 其他密钥管理方案
2.4 路由安全
2.4.1 路由安全的威胁
2.4.2 路由安全协定
2.4.3 路由安全协定的比较与分析
2.5 人侵检测
2.5.1 入侵检测方案
2.5.2 入侵检测方案比较与分析
2.6 增强合作的机制
2.6.1 基于激励的机制
2.6.2 基于惩罚的机制
2.6.3 两类算法的比较与分析
2.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无线自组织网路攻防原理
3.1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安全缺陷
3.1.1 传输信道方面
3.1.2 移动节点方面
3.1.3 动态的拓扑
3.1.4 安全机制方面
3.1.5 路由协定方面
3.2 两种经典路由协定
3.2.1 dsr路由协定
3.2.2 aodv路由协定
3.3 无线自组织网路的路由攻击方法
3.3.1 篡改
3.3.2 冒充
3.3.3 伪造
3.3.4 拓扑结构与通信量分析
3.3.5 资源消耗攻击
3.3.6 虫洞攻击
3.3.7 黑洞攻击
3.3.8 rushing攻击
3.4 泛洪攻击
3.5 对泛洪攻击的检测及回响
3.6 黑洞攻击
3.6.1 被动黑洞攻击
3.6.2 主动黑洞攻击
3.7 对黑洞攻击检测及回响
3.8 基于移动防火墙的无线自组织网路主动防护机制
3.8.1 主动防护算法概述
3.8.2 簇的形成机制
3.8.3 信号强度检测
3.8.4 入侵回响策略
3.8.5 移动防火墙设计
参考文献
第4章 网路仿真实验
4.1 ns2网路仿真工具概述
4.1.1 ns2简介
4.1.2 ns2的基本结构
4.1.3 ns2中c++和otcl的关係
4.1.4 使用ns2的流程
4.1.5 模拟结果的分析
4.1.6 ns2的下载和安装
4.2 ns2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4.2.1 trace档案
4.2.2 trace档案的处理
4.2.3 数据合成
4.2.4 实验数据的批量绘图
4.2.5 数据批处理
4.3 ns2仿真基础实验
4.3.1 使用tcl语言配置一个简单的网路环境
4.3.2 使用cmu工具配置一个随机场景
4.3.3 在ns2中移植实现mflood协定
4.4 ns2仿真攻击与检测实验
4.4.1 黑洞攻击实验
4.4.2 黑洞检测实验
4.4.3 泛洪攻击实验
4.4.4 泛洪检测实验
4.4.5 信道抢占攻击实验
4.4.6 虫洞攻击实验
4.4.7 移动防火墙实验
4.5 ns3网路仿真工具概述
4.5.1 ns3简介
4.5.2 ns3的基本结构
4.5.3 ns3的模拟流程
4.5.4 模拟结果的分析
4.6 ns3仿真实验
4.6.1 实验一:两个节点间简单通信的模拟实现
8.6.2 实验二:使用可视化组件模拟一个星型拓扑结构网路
4.6.3 实验三:aodv协定的简单场景的模拟
4.6.4 实验四:简单无线mesh网路场景的模拟
参考文献
第5章 硬体平台实验
5.1 实验平台简介
5.1.1 硬体
5.1.2 作业系统
5.1.3 系统软体
5.2 openwrt介绍
5.2.1 什幺是openwrt
5.2.2 openwrt的历史
5.2.3 为什幺选用openwrt
5.2.4 openwrt结构
5.2.5 资料夹结构
5.2.6 package及扩展库
5.2.7 交叉编译工具链
5.2.8 软体栈结构
5.3 click原理
5.3.1 click路由模组简介
5.3.2 click设计原理
5.3.3 click路由模组架构
5.3.4 click路由器
5.4 srcrr路由协定
5.4.1 srcrr路由协定原理
5.4.2 srcrr路由协定特点
5.4.3 srcrr路由协定构造
5.4.4 基于click的srcrr功能块分析
5.4.5 路由数据选择过程
5.4.6 泛洪metric信息
5.4.7 ett值计算
5.4.8 路由数据处理
5.4.9 网关选择
5.4.10 路由查询应答
5.5 实验环境搭建
5.5.1 编译目标的硬体环境以及编译平台的环境说明
5.5.2 click路由软体的安装
5.6 基本攻防实验
5.6.1 泛洪攻击实验
5.6.2 泛洪攻击检测实验
5.6.3 黑洞攻击实验
5.6.4 黑洞攻击检测实验
5.7 攻击、检测和回响综合实验
5.7.1 泛洪攻击、检测和回响综合实验
5.7.2 黑洞攻击、检测和回响综合实验
5.8 安全加密与认证实验
5.8.1 链路层加密实验
5.8.2 msapp实验
5.9 创新实验
参考文献
第6章 无线区域网路的攻防原理与实践
6.1 概述
6.1.1 无线区域网路协定栈
6.1.2 无线区域网路组成
6.1.3 无线区域网路的拓扑结构
6.1.4 无线区域网路的套用及发展趋势
6.2 安全风险与安全需求
6.2.1 无线区域网路的安全风险分析
6.2.2 无线区域网路安全需求分析
6.3 安全技术
6.3.1 服务装置标识符
6.3.2 物理地址过滤
6.3.3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6.3.4 扩展服务集标识符
6.3.5 开放系统认证
6.3.6 共享密钥认证
6.3.7 封闭网路访问控制
6.3.8 访问控制列表
6.3.9 密钥管理
6.3.10 虚拟专用网
6.3.11 radius服务
6.3.12 入侵检测系统
6.3.13 个人防火墙
6.3.14 基于生物特徵识别
6.3.15 双因素认证
6.3.16 智慧卡
6.4 安全协定
6.4.1 wep协定
6.4.2 wep的改进方案tkip
6.4.3 认证连线埠访问控制技术ieee 802.1x
6.4.4 802.11i
6.4.s wpa
6.4.6 wapi协定
6.5 安全实践
6.5.1 wep安全风险
6.5.2 wpa安全风险
6.5.3 常用攻击千具
6.5.4 攻击实验
参考文献
附录a analist代码
附录b filemixer代码
附录c mflood协定的描述代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