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是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作者是刘林、王鹏、陈红。本书综合matlab的功能和c语言的速度,广泛套用于通信系统建模、分析和设计。
基本介绍
- 书名:无线通信系统仿真
- 作者:刘林、王鹏、陈红
- 页数:332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年7月31日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上架时间:2012-7-31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
内容简介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it++分析与实例》系统地讨论了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仿真方法,全部仿真程式都是採用it++编写的。首先介绍it++仿真平台,并对it++的基本库做了详细的说明;然后对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例如无线信道、信道编码与交织、数位讯号处理、数字调製解调等展开详细的描述;接着给出ofdm与扩频通信、mimo检测的仿真;最后通过lte链路级仿真的实例,向读者介绍it++仿真平台的使用。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it++分析与实例》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处理、计算机套用等专业低年级研究生或通信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部门和通信企业研发人员的实用手册。
通过软体工具、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进行通信系统设计、分析、验证和性能评估,已成为现代通信网路企业和研发部门的必然选择。在众多的仿真软体中,it++是基于c++语言的信号处理和通信方面的开放式免费仿真库函式工具,由于其综合了matlab的功能和c语言的速度,被广泛套用于通信系统建模、分析和设计。
目录
《无线通信系统仿真:it++分析与实例》
第1章 it++软体平台基础 1
1.1 it++简介 1
1.2 it++安装 1
1.2.1 系统要求 1
1.2.2 安装it++ 2
1.3 it++使用 7
第2章 it++基本库 10
2.1 it++数据类型 10
2.1.1 预定义标量类型 10
2.1.2 预定义矢量类型 10
2.1.3 预定义矩阵类型 13
2.2 数组、矢量和矩阵类 13
2.3 数学函式 14
2.3.1 误差函式 14
2.3.2 双曲线函式 15
2.3.3 对数和指数函式 15
2.3.4 混杂数学函式 17
2.3.5 数值积分 20
2.3.6 三角函式 21
.2.4 贝塞尔函式 22
2.5 类型转换函式 23
2.6 矩阵相关函式 27
2.6.1 对角矩阵函式 27
2.6.2 矩阵/矢量运算函式 28
2.6.3 重塑矢量和矩阵 29
2.6.4 特殊矩阵 30
2.7 线性代数 31
2.7.1 行列式计算 31
2.7.2 矩阵求逆 31
2.7.3 矩阵分解 31
2.7.4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33
2.8 随机数产生模组 36
2.9 统计模组 43
2.9.1 直方图 43
2.9.2 混杂统计函式 44
2.9.3 混合高斯函式 47
2.10 mex-档案模组 50
第3章 无线信道仿真 53
3.1 无线信道概述 53
3.2 无线通信信道模型与仿真 54
3.2.1 衰落信道模型 55
3.2.2 平坦衰落信道仿真 56
3.2.3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仿真 57
3.3 信道模组中类的定义和头档案 57
3.3.1 类的定义 57
3.3.2 信道模组中的枚举类型 59
3.4 平坦衰落信道 59
3.4.1 fading_generator类 60
3.4.2 independent_fading_generator类 61
3.4.3 static_fading_generator类 64
3.4.4 correlated_fading_generator类 67
3.4.5 rice_fading_generator类 68
3.4.6 fir_fading_generator类 73
3.4.7 ifft_fading_generator类 76
3.5 channel_specification类 79
3.5.1 成员函式 79
3.5.2 重点函式说明 80
3.6 基于抽头延迟线模型的频率选择性信道 82
3.6.1 tdl_channel的成员函式 82
3.6.2 重点函式说明 84
3.6.3 实例 85
3.7 二进制对称信道模型 87
3.7.1 二进制对称信道(bsc)类的成员函式 87
3.7.2 重点函式说明 87
3.7.3 实例 88
3.8 高斯信道 88
3.8.1 高斯信道(awgn_channel)类的成员函式 88
3.8.2 重点函式说明 89
3.8.3 实例 90
第4章 信道编码与交织 94
4.1 信道编码简介 94
4.2 前向纠错码模组中的类 100
4.2.1 类的定义及头档案 100
4.2.2 前向纠错码模组类的枚举类型 101
4.3 线性分组码 101
4.3.1 bch码类 101
4.3.2 扩展格雷码类 102
4.3.3 汉明码类 105
4.3.4 rs码类 107
4.4 crc类 110
4.4.1 crc类的成员函式 110
4.4.2 重点函式使用方法 111
4.4.3 crc实例 111
4.5 卷积码 112
4.5.1 convolutional_code类 112
4.5.2 punctured_convolutional_code类 125
4.5.3 递归系统卷积码 133
4.6 turbo码 138
4.6.1 turbo码类及函式 138
4.6.2 重要函式说明 139
4.6.3 turbo编解码示例 146
4.7 交织器 151
4.7.1 类的定义及头档案 152
4.7.2 分组交织器 152
4.7.3 交叉交织器 154
4.7.4 序列交织 157
4.8 lr_calc_unit类(对数似然代数计算单元) 159
4.8.1 成员函式 160
4.8.2 重要函式说明 161
第5章 数位讯号处理 163
5.1 傅立叶变换 163
5.1.1 傅立叶变换函式 166
5.1.2 重点函式使用方法 167
5.2 数值最佳化 170
5.2.1 类及函式 170
5.2.2 重点函式使用方法 172
5.2.3 数值最佳化实例 173
5.3 滤波器 176
5.3.1 滤波器类 177
5.3.2 滤波器函式 179
5.3.3 重点函式说明 180
5.3.4 滤波器实例 183
第6章 数字调製/解调 185
6.1 概述 185
6.1.1 数字调製/解调基本原理 185
6.1.2 数字调製类的定义 187
6.2 modulator类 188
6.3 正交幅度调製(qam) 194
6.3.1 基本原理 194
6.3.2 成员函式 195
6.3.3 重点函式说明 197
6.3.4 qam调製/解调实例 197
6.4 相位调製 199
6.4.1 基本原理 199
6.4.2 mpsk 199
6.4.3 qpsk 201
6.4.4 bpsk_c类 205
6.4.5 bpsk 208
6.5 pam 211
6.5.1 基本原理 211
6.5.2 pam_c类 212
6.5.3 pam类 214
6.6 mimo调製器 216
6.6.1 基本原理 216
6.6.2 modulator_nd类 217
6.6.3 modulator_nrd类 219
6.6.4 modulator_ncd类 223
6.6.5 nd_upam类 225
6.6.6 nd_uqam类 228
6.6.7 nd_upsk类 231
第7章 ofdm与扩频系统 235
7.1 概述 235
7.2 ofdm 236
7.2.1 基本原理 236
7.2.2 ofdm类的定义和头档案 239
7.2.3 重要函式解析 240
7.2.4 实例 242
7.3 扩频系统 245
7.3.1 基本原理 245
7.3.2 扩频类的定义和头档案 247
7.3.3 重点函式解析 250
7.3.4 实例 253
7.4 辅助功能函式 255
7.5 序列 258
7.5.1 二进制线性反馈移位暂存器 258
7.5.2 gold序列 260
7.5.3 正交扩频码 263
第8章 mimo检测 266
8.1 概述 266
8.2 mimo信道模型 266
8.3 mimo检测算法 268
8.3.1 最大似然检测(mld)算法原理 268
8.3.2 线性迫零(zf)均衡检测算法 269
8.3.3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检测算法 269
8.3.4 迫零判决反馈均衡(zf-dfe)检测算法 270
8.3.5 採用v-blast的zf-dfe(zf-vb dfe)检测算法 271
8.3.6 球形解码(sd)算法 273
8.4 算法实例 277
8.5 仿真结果 292
第9章 lte链路级仿真 294
9.1 链路级仿真 294
9.2 设计方案 295
9.2.1 类的设计 295
9.2.2 类的实现 297
9.3 仿真实例分析 307
9.3.1 编码块分段与码块级联 307
9.3.2 循环冗余校验(crc)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 308
9.3.3 turbo码编码及块内交织器最佳化 309
9.3.4 速率匹配与冗余版本 312
9.3.5 调製/解调及信道仿真 313
9.3.6 仿真结果 313
9.4 本章小结 317
附录a 318
参考文献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