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
]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与瑞典王国环境部合作开发的中国瑞典两国政府间合作示範项目“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7月3日正式在无锡签约启建动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同时授予无锡太湖新城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範区”,将探索制定适应中国国情的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
- 提出人:温家宝
- 地点:无锡
- 建设目标:生态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
概述
根据中国总理温家宝去年8月提出无锡要加快“生态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高科技产业城、宜居城”建设目标,习近平副主席今年3月出访瑞典时提出要加快推进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示範项目的指示,该生态城作为国家级项目将与瑞典方展开全方位合作,在中国率先实践低碳生态区建设。
瑞典国务秘书伊丽沙白·法莱默女士在奠基仪式上表示,瑞典政府近两年与中国住建部在环保、能源领域等可持续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入,瑞典将把先进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带给中国,使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成为国际领先、中国一流的示範项目。中国住建部总规划师唐凯指出,加快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是中国政府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住建部将与无锡及瑞典方通力合作,推进生态技术研发创新,倡导低碳生活模式。
规划
无锡市政府秘书长吴峰枫介绍,该项目位于无锡太湖新城核心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委託瑞典腾博公司整体规划设计,三年内完成建设,在全国首次将新能源、水资源循环、废弃物处理等生态技术进行整片区域的推广套用,目前该生态城的7大项28子项指标体系已通过专家论证。
据了解,建成后的生态城净水直供系统将达新加坡标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将超过20%,一条总长2.5公里的垃圾回收利用生态管线今天已正式启建,成为华东地区第一个实质性开工建设的低碳生态城,比肩瑞典哈默比及皇家海港生态城。
据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3日与无锡签订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範区——无锡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协定》,根据该协定,住建部将把国家低碳生态区建设的最新政策和技术成果优先在无锡试验并向全国推广,包括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等示範项目的建设。
业内人士称,无锡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而生态城建设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内标準和国际标準,无锡版的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将成为全国其它城市的参考蓝本。
下午,还举行了中瑞低碳生态技术创新论坛,副市长方伟,瑞方高级代表丹宁格分别致辞。方伟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加强中瑞两国企业之间在低碳生态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交流,将更多更新的先进技术套用于无锡低碳生态城建设。丹宁格表示,此次来锡访问的近三十家瑞典企业,都参与了瑞典哈默比生态城的建设,均拥有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希望能深化与中国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展示,中瑞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市长助理倪斌、市政府秘书长吴峰枫出席论坛。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位于太湖新城核心区,东至南湖大道,西临尚贤河湿地,南至干城路,北靠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已经成为中瑞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委託瑞典腾博公司进行整体规划和城市设计,学习借鉴瑞典先进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无锡自然、社会及产业实际,确立了以可持续城市功能、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能源利用、可持续固废处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可持续绿色交通、可持续建筑设计为重要内容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态城市建设标準。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过程中,将充分选用国内外领先技术和成果,重点在新能源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打造亮点和特色。按照《更大力度加快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三年行动计画》,通过重点道桥、环境工程及功能性项目的推进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将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
据了解,建成后的生态城净水直供系统将达新加坡标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将超过20%,一条总长2.5公里的垃圾回收利用生态管线今天已正式启建,成为华东地区第一个实质性开工建设的低碳生态城,比肩瑞典哈默比及皇家海港生态城。
据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3日与无锡签订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範区——无锡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协定》,根据该协定,住建部将把国家低碳生态区建设的最新政策和技术成果优先在无锡试验并向全国推广,包括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等示範项目的建设。
业内人士称,无锡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而生态城建设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内标準和国际标準,无锡版的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将成为全国其它城市的参考蓝本。
下午,还举行了中瑞低碳生态技术创新论坛,副市长方伟,瑞方高级代表丹宁格分别致辞。方伟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加强中瑞两国企业之间在低碳生态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交流,将更多更新的先进技术套用于无锡低碳生态城建设。丹宁格表示,此次来锡访问的近三十家瑞典企业,都参与了瑞典哈默比生态城的建设,均拥有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希望能深化与中国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展示,中瑞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市长助理倪斌、市政府秘书长吴峰枫出席论坛。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位于太湖新城核心区,东至南湖大道,西临尚贤河湿地,南至干城路,北靠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已经成为中瑞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委託瑞典腾博公司进行整体规划和城市设计,学习借鉴瑞典先进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无锡自然、社会及产业实际,确立了以可持续城市功能、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能源利用、可持续固废处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可持续绿色交通、可持续建筑设计为重要内容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态城市建设标準。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过程中,将充分选用国内外领先技术和成果,重点在新能源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打造亮点和特色。按照《更大力度加快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三年行动计画》,通过重点道桥、环境工程及功能性项目的推进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将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反思城市现有的发展模式,探索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无锡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和城市化高速推进地区的典型代表,大力发展套用低碳生态技术,破除“苏南模式”的发展瓶颈,建设低碳生态示範区——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这既是无锡发展的机遇,也是无锡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巨观生态规划及指标体系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是中瑞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约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合作项目。中瑞低碳生态城位于无锡新的城市中心太湖新城的核心区,西侧紧邻贯穿整个核心区的湿地公园,南侧是纵深约1公里的环太湖湿地保护区,北侧是部分已建成投用的国际博览中心,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其建设目标就是打造“中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低碳生态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示範工程。为此,中瑞低碳生态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建立“低碳生态城市”的需要,积极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认真研究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新模式,从七个方面建立起具有国际水準的中瑞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的城市功能:布局高效紧凑,最大限度节约用地;住宅、商业、配套设施混合开发,公共空间有效结合,基础设施完善,社区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半径合理。
(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利用自然地貌,提高空气、噪声、地表水质标準,保持良好自然环境;增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升排氧能力和碳汇能力,以本地为主选用绿化物种,确保区域景观丰富多样。
(三)可持续的能源利用:结合本地气候和资源条件,积极使用太阳能和地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全面使用建筑节能材料和设施,降低单位面积建筑年耗能,大力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四)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使用节水管材及器具,採用统一的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和净水直供等系统,最大限度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倡导节水生活方式,压降人均淡水消耗量。
(五)可持续的固废处理:套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建设垃圾真空收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循环利用和储运无损漏,提高垃圾回收再利用率。
(六)可持续的绿色交通:最佳化公交线路设定,提高公交设施使用的便利程度,打造环境宜人、便于通达的慢行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建设可再生能源充电(气)站,到2020年所有公车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
(七)可持续的建筑设计:考虑长江中下游地区特点,以南北向建筑布局为主,鼓励自然通风设计;大量採用遮阳、保温、隔音等环保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建筑节能,降低单位建筑能耗。
(一)可持续的城市功能:布局高效紧凑,最大限度节约用地;住宅、商业、配套设施混合开发,公共空间有效结合,基础设施完善,社区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半径合理。
(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利用自然地貌,提高空气、噪声、地表水质标準,保持良好自然环境;增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升排氧能力和碳汇能力,以本地为主选用绿化物种,确保区域景观丰富多样。
(三)可持续的能源利用:结合本地气候和资源条件,积极使用太阳能和地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全面使用建筑节能材料和设施,降低单位面积建筑年耗能,大力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四)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使用节水管材及器具,採用统一的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和净水直供等系统,最大限度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倡导节水生活方式,压降人均淡水消耗量。
(五)可持续的固废处理:套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建设垃圾真空收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循环利用和储运无损漏,提高垃圾回收再利用率。
(六)可持续的绿色交通:最佳化公交线路设定,提高公交设施使用的便利程度,打造环境宜人、便于通达的慢行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建设可再生能源充电(气)站,到2020年所有公车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
(七)可持续的建筑设计:考虑长江中下游地区特点,以南北向建筑布局为主,鼓励自然通风设计;大量採用遮阳、保温、隔音等环保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建筑节能,降低单位建筑能耗。
最佳化技术实施方案和建设导则
中瑞低碳生态城委託瑞典腾博公司进行整体规划和城市设计,採用世界上领先的生态节能环保技术,贯穿始终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等理念,在新能源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形成无锡的亮点和特色。
(一)坚持一流标準。通过国际合作,在规划设计、技术套用、生态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借鉴国内外先进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按照“七个可持续”标準,高标準建设一流领先的中瑞低碳生态城。
(二)坚持生态优先。确定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区域发展战略,从总平面布局、建筑设计到绿化建设,从技术方案选择到材料使用,大力倡导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休闲需求为首要出发点,在配套设施布局、街坊划分、交通组织等各方面充分考虑使用的便利性,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四)坚持体现特色。在全面达到生态建设指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无锡自身特点,在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四大重点领域体现“生态城、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宜居城”和活力无锡、富裕无锡、绿色无锡、文化无锡的特色。
(一)坚持一流标準。通过国际合作,在规划设计、技术套用、生态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借鉴国内外先进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按照“七个可持续”标準,高标準建设一流领先的中瑞低碳生态城。
(二)坚持生态优先。确定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区域发展战略,从总平面布局、建筑设计到绿化建设,从技术方案选择到材料使用,大力倡导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休闲需求为首要出发点,在配套设施布局、街坊划分、交通组织等各方面充分考虑使用的便利性,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四)坚持体现特色。在全面达到生态建设指标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无锡自身特点,在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四大重点领域体现“生态城、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服务城、宜居城”和活力无锡、富裕无锡、绿色无锡、文化无锡的特色。
实施计画
按照《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三年行动计画》,中瑞低碳生态城分三个阶段分期建设,重点进行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生态技术、生态功能、生态社区及生态管理等内容的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低碳生态示範工程。
第一阶段(2010年):启动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重点完成低碳生态城规划设计、启动区拆迁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功能项目、生态环境和生态小区建设。上半年,完成了中瑞低碳生态城总体规划设计和启动区城市设计方案,确立生态城指标体系和预将套用的生态技术,年内完成生态城二期和低碳生态体验区设计方案。开工建设清源路、清晏路和尚贤东路等主要道路;全面启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各类管线工程;开工铺设“两类生态管网”:中水回用和垃圾真空收集管网。7月份开工建设生态技术展示中心,年内启动建设国际学校及尚贤河湿地工程,开工建设启动区内生态小区。
第二阶段(2011年):全面开工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重点完成三期设计方案、贡湖大道以东区域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尚贤东路建设,全面完成功能性项目,突出能源中心、供水中心,铺设完成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中水回用和垃圾真空收集等各类生态管线,建成垃圾收集房。完成国际学校和生态技术展示中心封顶,开工建设社区医院、公办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和低碳生态体验区,完善餐饮、娱乐、文化、商业等相关配套设施。大面积进行生态住宅小区开发。启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全面进行区域水系、湿地、绿地、景观建设。
第三阶段(2012年):基本建成中瑞低碳生态城。全面进行低碳生态城地块开发,建设完成社区医院、公办学校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建筑,基本完成生态小区建设。全面建成低碳生态体验区,完善餐饮、娱乐、文化、商业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低碳生态城三期建设,部分建筑年内封顶。突出生态城市管理工作,加大生态宣传力度,完善生态管理体系,加强生态城市管理,构建低碳生态宜居社区。
第一阶段(2010年):启动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重点完成低碳生态城规划设计、启动区拆迁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功能项目、生态环境和生态小区建设。上半年,完成了中瑞低碳生态城总体规划设计和启动区城市设计方案,确立生态城指标体系和预将套用的生态技术,年内完成生态城二期和低碳生态体验区设计方案。开工建设清源路、清晏路和尚贤东路等主要道路;全面启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各类管线工程;开工铺设“两类生态管网”:中水回用和垃圾真空收集管网。7月份开工建设生态技术展示中心,年内启动建设国际学校及尚贤河湿地工程,开工建设启动区内生态小区。
第二阶段(2011年):全面开工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重点完成三期设计方案、贡湖大道以东区域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尚贤东路建设,全面完成功能性项目,突出能源中心、供水中心,铺设完成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中水回用和垃圾真空收集等各类生态管线,建成垃圾收集房。完成国际学校和生态技术展示中心封顶,开工建设社区医院、公办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和低碳生态体验区,完善餐饮、娱乐、文化、商业等相关配套设施。大面积进行生态住宅小区开发。启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全面进行区域水系、湿地、绿地、景观建设。
第三阶段(2012年):基本建成中瑞低碳生态城。全面进行低碳生态城地块开发,建设完成社区医院、公办学校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建筑,基本完成生态小区建设。全面建成低碳生态体验区,完善餐饮、娱乐、文化、商业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低碳生态城三期建设,部分建筑年内封顶。突出生态城市管理工作,加大生态宣传力度,完善生态管理体系,加强生态城市管理,构建低碳生态宜居社区。
展望与思考
低碳生态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对低碳生态的要求就更加迫切。无锡建设中瑞低碳生态城就是要与具有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的瑞典方面进行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打造具有无锡特色的低碳生态样板和示範工程。目前,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虽然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指标体系建立和生态技术套用,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中瑞低碳生态城规划设计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创新生态城市管理模式,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努力构建低碳生态宜居家园,打造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