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熊井启

熊井启

熊井启

熊井启,1929年6月1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南安昙郡。日本导演、编剧。1953年毕业于信州大学文理学部社会系。

1953年,进入日活公司担任助理导演;1964年,推出处女作《帝银事件:死刑囚》;1965年,创作了推理电影《日本列岛》;1968年,拍摄了剧情片《黑部的太阳》,影片打破日本国产电影上座纪录;1972年,编导了纯爱电影《忍川》,影片获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作品奖第一名;1974年,执导的剧情片《望乡》获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1978年,执导了剧情片《阿吟小姐》;1981年,因执导剧情片《谋杀·下山事件》而获得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1986年,监製并编导了黑白剧情片《海与毒药》,影片获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作品奖第一名、第3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并被评为日本80年代佳片50部中的第二十名;1989年,因拍摄剧情片《千利休:本觉坊遗书》而获得了第1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1990年,拍摄了剧情片《式部物语》,影片获第14届蒙特娄国际电影节最优秀艺术贡献奖;1995年,因剧情片《深河》而获得了第1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2001年,被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授予柏林摄影机特别奖。

2007年5月23日9点51分,熊井启因蛛网膜出血在东京的医院逝世,享年76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熊井启
  • 外文名:くまい けい/Kei Kumai
  • 国籍:日本
  • 星座:双子座
  • 出生地:长野县南安昙郡
  • 出生日期:1929年6月1日
  • 逝世日期:2007年5月23日
  • 职业:导演、编剧
  • 毕业院校:信州大学文理学部社会系
  • 代表作品:望乡、谋杀·下山事件、千利休:本觉坊遗文、深河
  • 主要成就:1972年电影旬报十佳奖最佳日本电影导演
    1974年电影旬报十佳奖最佳日本电影导演
    第29届蓝丝带奖最佳导演
    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
    第1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
    第1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

早年经历

1929年6月1日,熊井启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南安昙郡小富的地主之家。受家庭影响,自幼喜爱文学。读中学时就对电影发生兴趣。考入信州大学社会学系后,担任学校电影学会委员,结识了许多电影界人士,共同探讨电影、戏剧等艺术问题,尤其喜欢“二战”前后的法国和义大利现实主义电影。

演艺经历

1953年,大学毕业的熊井启进入日活公司,担任田坂具隆、阿部丰等导演的助理导演,从底层开始做起。
1964年,熊井启以1948年真实发生的事件为原型,推出了处女作《帝银事件:死刑囚》,这是一部报告文学体裁的电影作品,以对政府判决高度质疑的态度,声援被判了死缓的嫌疑犯,影片获得日本剧作家协会奖。
1965年,熊井启创作了推理电影《日本列岛》,影片以详实雄厚的资料,描写了二战后日本社会发生的与美国中央情报机关有关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1968年,拍摄了由三船敏郎和石原裕次郎主演的剧情片《黑部的太阳》,影片上映后打破了由《东京奥林匹克》保持的日本国产电影上座纪录。
1970年,熊井启以写实手法编导了由铃木瑞穗、纪比吕子主演的剧情片《大地的群像》。
1972年,熊井启根据日本作家三浦哲郎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了纯爱电影《忍川》,该片由栗原小卷和加藤刚主演,获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作品奖第一名。
1973年,编导了由仲代达矢、北大路欣也、高桥惠子等主演的剧情片《朝之诗》,影片获第2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1974年,熊井启将山崎朋子的纪实文学《山打根八号娼馆》改编为剧情片《望乡》搬上银幕,影片讲述了被骗卖到南洋当妓女的日本贫苦妇女阿崎的悲惨遭遇,引起国际影视人的重视,获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1976年,编导了由克劳迪·贾德、加藤刚主演的剧情片《北方岬》。1978年,执导了由中野良子、中村吉右卫门主演的剧情片《阿吟小姐》。
1980年,拍摄了根据井上靖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剧情片《天平之甍》,影片讲述了鑒真东渡的故事,为了重现大唐盛世的宏伟宫殿,熊井启在故宫的太和殿进行了取景,这让他成了中国建国后得以进入故宫拍摄的外国导演第一人。
1981年,执导了由浅芽阳子和中谷一郎主演的剧情片《谋杀·下山事件》,熊井启凭藉该片获得了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
1986年,监製并编导了黑白剧情片《海与毒药》,熊井启以大无畏的精神讲述了二战时期日军进行活体解剖的残暴行为。该片在日本和国际电影界引发反响,获日本《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第一名、第3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并被评为日本80年代佳片50部中的第二十名。
1989年,为纪念茶道大师千利休逝世四百年,熊井启根据井上靖的小说《本觉和尚的遗作》拍摄了剧情片《千利休:本觉坊遗书》,影片获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熊井启因该片获得了第1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
1990年,熊井启拍摄了以拯救日本人苦恼灵魂为主题的作品《式部物语》,影片获第14届蒙特娄国际电影节最优秀艺术贡献奖。1992年,编导了由三国连太郎、奥田瑛二、田中邦卫等主演的剧情片《光藓》。
1995年6月24日,由秋吉久美子、奥田瑛二等主演的剧情片《深河》上映,该片根据日本文学作家远藤周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怀着不同目的来到印度的日本游客美津子和矶边发生的一系列离奇故事。影片获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作品奖第七名,第36届优秀电影鉴赏会十佳作品第四名,熊井启也因此片获得了第1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同年,熊井启获得日本紫绶褒章。
1997年,熊井启根据远藤周作的小说《我是被抛弃的女人》编导了剧情片《天国情书》,影片讲述了一个孤独少女纤细的内心情感及其成长曆程。
2001年2月15日,年愈70的熊井启携剧情片《日本黑色的夏天》参加了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非竞赛单元,被柏林国际电影节授予柏林摄影机特别奖。2002年,编导了由清水美沙、远野凪子主演的剧情片《大海的见证》。
2007年5月23日9点51分,熊井启因蛛网膜出血在东京的医院逝世,享年76岁。生前熊井启正在準备拍摄由吉村昭原作改编的电影《破狱》,可惜最终未能完成这一愿望。

个人生活

家庭
熊井启的父亲曾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日本文学,是郡里的知名乡绅;母亲也是大学毕业,在某学校任教员。熊井启是家中三兄弟中最小的弟弟。
感情
1962年,熊井启与剧本家桂明子结婚,育有一子。
中国情缘
1971年秋天,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时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办公室主任的白土吾夫安排了包括熊井启的一行人访华,参加庆祝中国建国22周年的庆典活动。
熊井启自幼读过不少汉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周恩来的亲自接见后,周恩来谈到了不少有关国家政治和祖国统一的问题,熊井启不禁萌生了日本电影应该表达赎罪心理的思考。回国后,他开始构想拍摄大型纪录电影《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着手写出了厚厚的剧本,交给与中国联繫颇多的朋友们帮忙。但因为特殊的时代关係,这一夙愿最终流产。
病情
熊井启在41岁时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情紧急住院。此后因为常年酗酒,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容乐观。2007年5月18日早上,熊井启突然晕倒在自家门口,之后被送往医院急救,在经过5天的治疗后,不幸撒手人寰。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时间剧名主演
1964
帝银事件:死刑囚
内藤武敏、井上昭文
1965
日本列岛
宇野重吉、二谷英明
1968
黑部的太阳
三船敏郎、石原裕次郎
1970
大地的群像
铃木瑞穗、纪比吕子
1972
忍川
栗原小卷、加藤刚
1973
朝之诗
仲代达矢、北大路欣也
1974
望乡
田中绢代、田中健
1976
北之岬
克劳迪·贾德、加藤刚
1978
阿吟小姐
中野良子、中村吉右卫门
1980
天平之甍
高峰三枝子、大门正明
1981
谋杀·下山事件
浅芽阳子、中谷一郎
1986
海与毒药
渡边谦、田村高广
1989
千利休:本觉坊遗文
奥田瑛二、三船敏郎
1990
式部物语
岸惠子、奥田瑛二
1992
光藓
三国连太郎、奥田瑛二、田中邦卫
1995
深河
秋吉久美子、奥田瑛二
1997
天国情书
渡部笃郎、宍户锭
2001
日本黑色的夏天
寺尾聪、细川直美
2002
大海的见证
清水美沙、远野凪子
(以上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时间剧名
1960
赌场之风、雾笛在呼唤我
1962
男人们的街道
1964
帝银事件:死刑囚
1965
日本列岛
1968
黑部的太阳
1970
大地的群像
1972
忍川
1973
朝之诗
1974
望乡
1976
北之岬
1986
海与毒药
1990
式部物语
1992
光藓
1995
深河
1997
天国情书
2001
日本黑色的夏天
2002
大海的见证
(以上参考资料)

监製作品

时间剧名
1986
海与毒药
(以上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1989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银狮奖千利休:本觉坊遗文获奖
日本电影学院奖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2008第3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会长特别奖----获奖
1996第1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深河提名
1990第1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千利休:本觉坊遗文提名
1982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谋杀·下山事件提名
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1986第29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最佳导演奖海与毒药获奖
电影旬报十佳奖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1974电影旬报十佳奖最佳日本电影导演望乡获奖
1972电影旬报十佳奖最佳日本电影导演忍川获奖

人物评价

熊井启是一位功力扎实、作风严谨的艺术家,由于其作品经常聚焦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题材而被称为“社会派”导演。(《新京报评)
熊井启一生共创作了19部影片。他始终坚持以电影为武器,揭露和鞭挞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勇敢地直面那些给无辜者造成巨大伤害的人物和机构,其矛头直指日本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向日益右倾化的社会现象发起挑战,拍出了深刻批判日军二战罪行的优秀作品《海和毒药》、《光藓》等。而对于那些生活在不幸或贫穷中的普通民众,尤其是身世坎坷、饱经磨难却仍勇敢面对生活的女性,熊井启毫不吝啬地奉献了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敬意。(《世界电影》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