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情岁月(美国1994年布拉德·皮特主演电影)
《燃情岁月》是由爱德华·兹威克执导,安东尼·霍普金斯、布拉德·皮特等主演的爱情片。该片于1994年12月23日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辽阔的西部草原住着一位父亲和他的三个儿子——父亲是退了休的骑兵上校,三个儿子个性鲜明:大儿子艾尔弗莱德忠厚老实,二儿子特里斯坦狂放不羁,最小的儿子塞缪尔温文尔雅。父子在大草原的生活随着塞缪尔未婚妻苏珊娜的到来而改变。
基本介绍
- 导演:爱德华·兹威克
- 编剧:吉姆·哈里森
- 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布拉德·皮特,艾丹·奎因,茱莉亚·奥蒙德
- 製片人:爱德华·兹威克
- 出品公司:Tristar Pictures
- 中文名:燃情岁月
- 外文名:Legends of the Fall
- 其它译名:秋日传奇,真爱一世情
- 出品时间:1994年
- 发行公司: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3000万美元
- 类型:爱情、剧情、西部
- 片长:133分钟
- 上映时间:1994年12月16日 北美
- 票房:$160,638,883(全球票房)
- 分级:USA:R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110322
剧情简介
骑兵上校威廉(安东尼·霍普金斯饰)厌倦了战争,他带着全家来到西部荒原,在一处偏僻的山区开垦牧场。上校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艰苦的环境而抛夫弃子回到了东部,威廉上校独自一人肩负起了养育三个儿子的重担。
在艰苦的环境中三兄弟渐渐长大,他们手足情深但性格却大不相同。大哥艾尔弗莱德(艾丹·奎因饰)为人忠厚,办事认真;三弟塞缪尔(亨利·托马斯饰)是位理想主义者,深受父亲的宠爱;而老二特里斯坦(布拉德·皮特饰)则是一位狂放不羁的人,他自由奔放,常与印第安人交往,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父子四人在一个纯男性的世界里过着淡泊的生活。
然而,塞缪尔大学毕业后,把未婚妻苏珊娜(朱莉娅·奥蒙德饰)带回了家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艾尔弗莱德暗恋上了苏珊娜,而特里斯坦的气质却又打动了苏珊娜的心。四个年轻人在痛苦地压抑着各自的情感。
就在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三兄弟不顾父亲的劝阻,参军前往欧洲。在战争中,特里斯坦眼睁睁地看着塞缪尔死去却无能为力。无限悲哀的特里斯坦按印第安人的方式挖出了弟弟的心脏,带回祖国埋葬。
艾尔弗莱德在向苏珊娜求婚被拒绝后离开了家乡。弟弟死亡的阴影也使特里斯坦无法面对他所深爱的苏珊娜。特里斯坦也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在苦苦的等待中光阴流逝。苏珊娜心灰意冷,终于答应嫁给艾尔弗莱德。
这时,上校不幸中风,流浪多年的特里斯坦此时又回到了家中。在这些年中,他吃了许多苦,回来后他娶妻生子,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一切似乎就要这样平静的结束了,然而在一次进城返回途中,妻子不幸被人误杀,这再一次燃起他心中躁动的烈火。
苏珊娜一直对塞缪尔深感内疚,如今特里斯坦妻子的死又使他十分痛苦,她忍受不住这样的折磨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特里斯坦此时已将所有的一切置之度外,他终于在父亲和大哥艾尔弗莱德的帮助下报了仇。 特里斯坦又重新过起艰苦的生活,他活的时间很长,他亲手送走了自己的父亲,又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结婚生子,他是在60年代的一场与熊的激战中,被熊爪夺去生命的,他的死法很英勇。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二儿子特里斯坦 | 布拉德·皮特 | ---- |
威廉上校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 |
大儿子艾尔弗莱德 | 艾丹·奎因 | ---- |
苏珊娜 | 朱莉娅·奥蒙德 | ---- |
小儿子塞缪尔 | 亨利·托马斯 | ---- |
Isabel Two Decker Ludlow | 卡琳娜·隆巴德 | ---- |
One Stab | 高登·图托西斯 | ---- |
伊莎贝尔 | Christina Pickles | ---- |
德克尔 | Paul Desmond | ---- |
Pet | 坦图·卡丁诺 | ---- |
John T. O'Banion | Robert Wisden | ---- |
James O'Banion | John Novak | ---- |
Sheriff Tynert | 肯尼斯·威尔什 | ---- |
朗利 | Bill Dow | ---- |
罗德里格斯 | Sam Sarkar | ---- |
Asgaard | Nigel Bennett | ---- |
男孩特里斯坦 | Keegan MacIntosh | ---- |
少年特里斯坦 | 埃里克·詹森 | ---- |
少年艾尔弗雷德 | Randall Slavin | ---- |
少年塞缪尔 | Doug Hughes | ---- |
Young'Isabel Two' Decker | Sekwan Auger | ---- |
Samuel Decker Ludlow | David Kaye | ---- |
Isabel Three Decker Ludlow | Christine Harder | ---- |
联邦官员 | Charles Andre | ---- |
Noel | Weston McMillan | ---- |
下士的朋友 | Aaron Goettel | ---- |
酒吧间男招待 | Bill Croft | ---- |
商人 | Ray Godshall | ---- |
男管家 | Marc Levy | ---- |
O'Banion Thug | 肯·科齐格 | ---- |
Chinese Woman | Winnie Hung | ---- |
Officer | Simon Sherwood | ---- |
Canadian Soldier | Rob Hrdlicka | ---- |
Canadian Soldier | Channing Knull | ---- |
Proprietor | John D. Cameron | ---- |
The Bear | Bart the Bear | ---- |
The Captain | Brian Stollery | ---- |
Infantry medic(uncredited) | Matthew Robert Kelly | ---- |
uncredited) | Larry Lefebvre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布景师 |
---|---|---|---|---|---|---|---|---|---|---|---|
爱德华·兹威克 Jane Bartelme Sarah Caplan Patrick Crowley 马歇尔·赫斯科维兹 William D. Wittliff | 爱德华·兹威克 | Ani Baravyan Bonnie Benwick John Lind Peter D. Marshall Franz Marzouca Nilo Otero | 吉姆·哈里森 Susan Shilliday William D. Wittliff | 约翰·托尔 | 詹姆斯 霍纳 | Steven Rosenblum | Mary Colquhoun | 莉莉·基尔沃特 | Andrew Precht;Rick Roberts | 黛博拉·琳恩·斯科特 | Dorree Cooper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特里斯坦演员:布拉德·皮特特里斯坦是西部草原退休骑兵威廉上校上校的二儿子,狂放不羁、自由奔放,常与印第安人交往,深受父亲疼爱。
- 艾尔弗莱德演员:艾丹·奎因西部草原退休骑兵威廉上校的大儿子,为人忠厚,办事认真,不想犯错也不敢犯错,遵守一切规则。苏珊娜来到这个家庭后,他不由自主地暗恋上了苏珊娜。
- 苏珊娜演员:朱莉娅·奥蒙德苏珊娜甜美、开朗,年轻的身体里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她使上校一家这个纯男性的世界充满了欢笑、温情和色彩。于是,三个男孩被她深深地吸引。当苏珊娜凝视特里斯坦在马圈里驯服野马时,她爱上了她爱人的哥哥特里斯坦。
- 威廉上校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威廉上校是一个沉默的父亲,不会非常严厉,可也不会表现出充分的热情,他的关怀,他的情感都渗透在每一次倾心的表达之中,他的言语给予人力量令人尊敬让人无法抗拒。
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曲目 | 专辑信息 |
---|---|
Legends of the Fall | ![]() |
The Ludlows Twilight and Mist | |
Off to War | |
To the Boys... | |
Samuel's Death | |
Alfred Moves to Helena | |
Farewell / Descent into Madness | |
The Changing Seasons, Wild Horses, Tristan's Return | |
The Wedding | |
Isabel's Murder, Recollections Of Samuel | |
Revenge | |
Goodbyes | 艺人: James Horner |
Alfred, Tristan, The Colonel, The Legend | 发行时间: 1994年04月01日 |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布拉德·皮特的角色一开始想请约翰尼·德普出演,但是他拒绝了。肖恩·康纳利和汤姆·克鲁斯也是最初考虑的主角人选。
- 布拉德·皮特和朱丽娅·奥蒙德在拍摄该片前都从没骑过马。
- 该片原定拍摄地为加拿大中南部的温尼伯湖和马尼托巴湖,但是当地政府拒绝了根据拍摄需要移走几棵树的要求,即使那些树拍完可以再移回来也不行。
- 萨曼莎·玛西丝和格温妮丝·帕特洛都曾经为片中苏珊娜这个角色试过镜。
- 导演爱德华·兹威克耗费了17年的时间,才把该片搬上银幕。
- 影片最终决定把取景点从美国蒙大拿州移至加拿大,此举节约了製作费200万美元。
- 加拿大的卡尔加里被选作该片的主要外景地,主要是因为当地乾燥的气候,而事实上剧组到达这个地方开机后,他们遇见了历史上少有的瀑布壮观景象。
穿帮镜头
- 在战争场面中可以看见“空气袋”,那是一种气囊,可以把人扔到空中模拟爆炸的效果。
- 镜头不连贯:苏珊娜跟特里斯坦在监狱说话时她放在栏桿上的手。
- 快结尾时,暴徒的尸体位置在镜头间有变化。
- 当特里斯坦一家在集市上与苏珊娜和艾尔弗莱德相遇时,特里斯坦的儿子在镜头间一会是醒着的,一会睡着。
- O'Banion在仓库潜近特里斯坦时他拔了两次手枪。
- 当艾尔弗莱德告诉特里斯坦娶苏珊娜那一幕,摄像机通过镜子反射,出现在观众面前。
- 当特里斯坦和他的家人在集会上遇见艾尔弗莱德和苏珊娜时,伊莎贝尔将手里抱着的孩子递给了苏珊娜,但在下一个镜头里,孩子又回到了伊莎贝尔手中。
- 在特里斯坦险些用刀子伤害到苏珊娜之后,他打算骑马离开。在他将毛毯垫在马鞍之上的片段中,镜头转换到苏珊娜的视角,特里斯坦手的位置发生不停的变化,刚开始是在毛毯的上方,接下来又在毛毯的底部。
- 影片最开始,有几个孩子头顶着水桶在丛林中穿梭,他们手里玩着剑。可很快,头顶上的木桶不见了蹤影。
- 特里斯坦写信用的信纸颜色,从黄变到白,又从白变到黄。
- 伊莎贝尔两次试戴特里斯坦从Crete带回来的戒指时,手指发生了变化,先是无名指,接着是小手指,最后又换回到无名指上。
- 在战场上的某个晚上,塞缪尔的脸上有很明显的抓痕。第二天早上,他和特里斯坦被推进壕沟,此时脸上的抓痕仍在。但接下来,当他看苏珊娜的相片时,脸上的抓痕不见了。但在接下来的镜头里,抓痕又出现了。
- 影片开头部分,小特里斯坦被熊的爪子伤着了。之前被伤着的是手臂,但当他爸爸来看他时,伤痛之处转移到了肋骨上。而且熊是用右前掌攻击的他,但当他戳死了熊,割掉熊掌替自己报仇时,分明割的是左前掌。
- 在三个儿子离家参加战争的场景里,Decker和Pet的位置在镜头之间交换了。
- 在特里斯坦的妻子被流弹打死的那个场景里,特里斯坦在地上嚎啕大哭,特写镜头里,布拉德·皮特嘴里的金属牙很清晰地露了出来,而金属牙与1900年代十分不相称。
- 当男孩们宣告他们将奔赴战场,特里斯坦和苏珊娜拥抱时,特里斯坦的嘴一会停留在苏珊娜唇上,一会又在她的前额上,一会又回到唇上。
获奖记录
奖项 | 年份 | 单项奖 | 获奖结果 | 获奖方 |
---|---|---|---|---|
美国奥斯卡奖 | 1995 | 最佳摄影 | 获奖 | 约翰 托尔 |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提名 | Lilly Kilvert | ||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提名 | Dorree Cooper | ||
最佳音效 | 提名 | Douglas Ganton | ||
最佳音效 | 提名 | Paul Massey | ||
最佳音效 | 提名 | David E. Campbell | ||
最佳音效 | 提名 | Chris David | ||
金球奖 | 最佳电影(剧情类) | 提名 | 《燃情岁月》 | |
最佳导演 | 提名 | 爱德华·兹维克 | ||
最佳男演员(剧情类) | 提名 | 布拉德·皮特 | ||
最佳电影歌曲/音乐 | 提名 | 詹姆斯 霍纳 |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1. Bedford Falls Productions (美国) | 2. Pangaea | 3. TriStar Pictures (美国) |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1994年12月23日 | 法国 | 1995年4月5日 |
中国台湾 | 1995年3月10日 | 英国 | 1995年4月28日 |
德国 | 1995年3月30日 |
DVD发行
2010年2月8日,《燃情岁月》发行蓝光版DVD,该片解析度达到1080p。
影片评价
该片中音乐与影片主题始终融合一体。整部影片的基调是悽美悲壮的,《燃情岁月》的音乐製作紧紧抓住凄关悲壮的主题,体现了忧郁凄凉的风格,使该片表现出了独特的张力。在音乐的渲染下,该片就如同一篇悽美的抒情散文。(《电影文学》评)
特里斯坦作为该片的核心人物,他用实际作为贯彻和诊释了自由的魅力。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做出反叛的行为,最终代表国家政府的艾尔弗雷德也与父亲和解,立场倒戈。自由作为人性的基本需求,引导人们冲破意识形态的藩篱和梗桔,达到灵魂和身体的洗礼和升华。特里斯坦式的自由并非无底线,随心所欲,而是在美国一以贯彻的“上帝”的信仰下的自由,这位反叛式的“英雄”看似野蛮,却也在人性的情理之中。在特里斯坦气质的感染下,即使是抱有相反立场的人也会被他的行为所征服。其次,印第安人与自然浑然天成的力量被赋予在特里斯坦的身上,对人物塑造赋予了传奇色彩。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倡导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弱化政府的干预和调控,保障资本主义的私有化。在该片中,藉由与印第安人的战争而揭示政府的虚伪,实则宣扬弱化政府职能,还经济和社会以自由化的理念。(《戏剧之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