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父(汉语词语)

父(汉语词语)

父(汉语词语)

父,fu,从又举杖。家长率教者。矩也。

(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courtesy name]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old man]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3) 又如:渔父;田父

(4) 通“甫”。开始 [beginning]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

(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

(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heaven]

(7)读作fǔ,例如宰父姓

“父”字非常古老,其意义变化也非常大。在甲骨文中,“父”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石斧,其最初意义便是“斧”,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斧”,“父”字不再有此义。持有石斧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徵,所以“父”字意思引申为持斧之人,也就是值得敬重的人,这个意义后来与“甫”字通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父
  • 外文名:father
  • 读音:fù、fǔ
  • 解释:得敬重的人

中英音译

基本信息
汉字:父fù fǔ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父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父字型父字型
英语的拼写:
1.father
2.dad

汉字演变

父

部首笔画

部首:父 部外笔画:0 总笔画:4
五笔86:WQU 五笔98:WRU
仓颉:CK
笔顺编号:3434 四角号码:804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236
汉字首尾分解:八乂汉字部件分解:八乂
笔顺编号:3434
笔顺读写:撇点撇捺
由来:“父”字非常古老,其意义变化也非常大。在甲骨文中,“父”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石斧,其最初意义便是“斧”,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斧”,“父”字不再有此义。持有石斧是力量与勇敢的象徵,所以“父”字意思引申为持斧之人,也就是值得敬重的人,这个意义后来与“甫”字通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再后来。“父”又被引申为“父亲”,这是因为,在每一个人眼中,都只有自己的父亲才是最伟大、最值得敬重的人,同时“父”字也可以用以称与父亲同辈的人,例如姑父、姨夫等。

字义口语

1. 爸爸,母亲的丈夫。
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舅~,叔~。
3.口语:爸爸,爹爹,阿爸,阿爹。

详细字义

1.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形声。字从丶(zhǔ),从乂(yì),丶亦声。“丶”意为“入主”、“进驻”。“乂”意为“治理”。“丶”与“乂”联合起来表示“入主并治理一个(丧夫)家庭”。本义:继父。继爹。引申义:父辈。转义:亲父。亲爹。说明:1.“丶”(zhǔ)是一个独立汉字,列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17页。2.“乂”(yì)也是一个独立汉字,列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12页。3.“父”字从二“丶”,是一种字形对称变形,属于隶定技巧,意义与一个“丶”相同。相似的对称变形可以从“半”变形为“卷”字头、“丰”变形为“春”字头等例子中看到。3.古代丈夫多因服役、战争而早夭,故继父大量出现。古代匈奴族、蒙古族、满族等都规定,只要把死难战友的尸体背回来,就可以把他的妻、子收为自己的家属。《五帝本纪》描述舜弟象与父母合谋把舜活埋在了水井里,然后象就说舜的家就是我的家,舜的两个妻子就是我的妻子。古文献也谈到寒浞杀死了后羿,把嫦娥当作了自己妻子。类似情景也能见到: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遇袭倒塌,不少消防队员牺牲。活下来的消防队员奉命对死难战友的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帮助照顾,结果出现了许多婚变,这些奉命照顾的消防队员同死难战友的妻子们产生了感情,并设法同她们结了婚。这种进入丧夫家庭当丈夫和父亲的消防队员,就是“父”)
2. 同本义
3. 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father]
(说明:包括亲父、继父、养父,“(儿)子”与“父(亲)”并不一定都具有血缘关係)
父,家长举教者。——《说文》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4. 又
见父之执。疏:“父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父至尊也。——《仪礼·丧服传》
5. 又
父子手足也。
父者子之天也。
乾为父。——《易·说卦》
父者,家之隆也。——《荀子·致仕》
孙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世说新语·言语》
《记》曰:“士庶有人善,本诸父母。”——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6. 又如:父执(父亲的朋友);父祖(父亲和祖父);父宗(父亲的继承人);父艰(父丧。同父忧);父任(儿子因父亲任官而得官职);父执(父亲的朋友);父族(父亲的亲族);父业(父亲的事业)
7. 对某一种大事业的创始者的尊称。如:国父;革命之父;氢弹之父;原子能之父
8. 指万物化生之本
乾为父。——《易·说卦传》
9. 又如:父天(以天为父);父母国,父国,父母之邦(祖国)
10. 对和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的称呼。如:伯父;叔父;祖父;父老。后亦以称姻亲中的长辈。如:舅父;姨父;岳父
11. 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 [kinsman]
以速诸父。——《诗·小雅·伐木》
12. 亦指与雏、崽有直接血缘关係的禽兽中的雄性 [male animal]。如:父马(雄马)
13. 上古对官长的称呼。宋时,羌、西夏等少数民族对汉族官长亦尊称“父” [official]。如:父师(太师。上古三公之一);父舅(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同姓诸侯称父,异姓的称舅)
14.还可读[fǔ]<名>老人。及複姓宰父中亦读作fǔ
15 层次结构和意识概念的上级。如程度代码的父级层次 ,基督教中的天父 。

书法

父的书法

英汉词译

1. 父辈 fùbèi
[male relative of a senior generation] 泛指与父亲同辈的亲友
2.父党fùdǎng
[relatives on father's side] 指父系的亲族。亦指父亲一辈的人
3. 父老 fùlǎo
[elders(of a country or district)]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4. 父母 fùmǔ
(1) [parents]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5. 父母官 fùmǔguān
[local magistrate] 旧时对州县官的称呼。也有直称“父母”的
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6. 父亲 fùqin
(1) [father]∶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2) [pater]∶在一些原始人当中的社会公认或法定的父亲
7. 父权,父系继承权 fùquán,fùxì jìchéngquán
(1) [father right]∶父系的血统和继承权
(2) [patria potestas]∶在罗马的家庭法中,指父亲对其子女,对其男系中的较远的后裔以及对收养到家庭中来的人所行使的权力
8. 父系 fùxì
[paternal lines] 男性血统
9. 父系 fùxì
(1) [patrilineal]∶在血缘关係上属于父亲方面的
父系社会
(2) [patroclinous;patriclinous] ∶在继承关係上属于父子相承的,是与原始母系社会相对而言的。
10. 父兄 fùxiōng
(1) [father and elder brothers] 父亲与兄长。
兼仗父兄之烈。——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泛指家中长辈,或用作偏义複词,指兄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父子 fù-zǐ
[father and son]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典故出处

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courtesy name]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old man]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3. 又如:渔父;田父
4. 通“甫”。开始 [beginning]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
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
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heaven]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呼母。——《易·说卦》
〈动〉
1. 通“捕”( bǔ)。捕捉,捉拿 [catch;capture]
徒以而富(通福)之,父系而伏之。——《管子·侈靡》
2. 另见 fù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扶雨切《集韵》《韵会》奉甫切,𠀤音辅。《说文》矩也。家长率敎者。从又,举杖。《释名》父,甫也。始生已者。《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尔雅·释亲》父为考。父之考为王父。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晜弟为族父。
又《诗·小雅》以速诸父。《传》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诸父。
又老叟之称。《史记·冯唐传》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郞。
又《广韵》方矩切《集韵》《韵会》匪父切,𠀤音府。《集韵》同甫。《广韵》男子之美称。《诗·大雅》维师尚父。《笺》尚父,吕望也。尊称焉。◎按管仲称仲父。孔子称尼父。范增称亚父。皆仿此。
又野老通称。《战国策》田父见之。
又《诗·小雅》祈父。《传》司马也。
又《春秋·桓十三年》盟于武父。《注》武父,郑地。《释文》音甫,有父字者,皆同甫音。
又《广韵》汉複姓。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汉主父偃,左传宋之公族皇父充石。汉初皇父鸾,改父为甫。
又《正韵》防父切,音附。父母。〇按父字古无去声。正韵始收入五暮。俗音从之。防父切,父字误。
又叶扶缶切《苏辙·酿酒诗》谁来共佳节,但约鄕人父,生理正艰难,一醉陶衰朽。

各国翻译

中文:父
英文:father
韩文:아버지
日文:父
德文:Vater
法文:Père
俄文:Отец
泰文:บิดา

词条扩展

奥特曼之父、网际网路之父、光纤之父、音乐之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