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贤不足恃
本文以战国文学的典型形式——对话式,记录了魏文侯与狐卷子的对话,阐述了一定的道理,为《韩诗外传》的典型。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父贤不足恃
- 创作年代:约公元前150年左右
- 作品出处:《韩诗外传》
- 文学体裁:古文
- 作者:韩婴
原文
魏文侯问狐卷子曰:“父贤足①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②而怒曰:“寡人问此五者于③子,子一④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⑤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拘。兄贤不过舜,而象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
译文
魏文侯问狐卷子道:“父亲贤明能够依赖吗?”狐卷子回答道:“不能。”问:“儿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兄长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弟弟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臣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也不能。”魏文侯一下子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向你徵询了这五种情况,你竟全都认为不能,是什幺道理呢?”狐卷子回答道:“父亲贤明没有超过尧,但是他的儿子丹朱却被放逐;儿子贤明没有超过舜,但是他的父亲瞽瞍却被拘禁;兄长贤明却没有超过舜,但是他的弟弟象却被流放;弟弟贤明没有超过周公,但是他的哥哥管叔却被诛杀;臣子贤明没有超过商汤王和周武王的,但桀和纣却被讨伐。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你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从自身做起,怎幺可以依赖别人呢?”
寓意
凡事都要从自己做起,而成功是由自己的主观努力决定的。我们不要指望或企图去依赖他人。
阅读训练
一、解释字词
1.足:足够
2.色:脸色
3.于:向,对
4.一:全,全部
5.过:超过
6 狐卷子:魏国的一个大臣。
7 丹朱:尧的儿子,因荒淫傲慢而遭放逐。
8 瞽瞍:原意指瞎眼老人,此处指舜的父亲,传说中他是个盲人,后来被拘禁下文中的“象”即传说中舜的弟弟,后被流放。
9 周公:周武王之弟,名旦,曾助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武王死后摄政,忠心辅助幼年继位的成王。
10 望人者不至:意为希冀、依赖他的人,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二、解释句子
1.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
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
2.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
你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从自身做起,怎幺能够依赖别人呢?
三、狐卷子举这些事例的作用是:
希望能让魏文侯明白凡事都要从自己做起,而成功是由自己的主观努力决定的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