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不可破
牢不可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láo bù kě pò。谓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亦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出自《平淮西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牢不可破
- 外文名:Be too strong to break
- 注音:láo bù kě pò
- 释义: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
- 用法:谓语、定语
- 出处:《平淮西碑》
解释
谓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亦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出处
并为一谈,牢不可破。——唐·韩愈《平淮西碑》
唐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新唐书·李德裕传》:“于是二人权震天下,党人牢不可破矣。”
典故
东晋时期,北方前秦王苻坚发动入侵东晋的战争,晋朝大将朱序奉命镇守襄阳,前秦军将襄阳围得水泄不通。朱序的母亲韩氏登上城楼察看地形,组织妇女另造一座城内新城,它非常坚固,牢不可破。苻坚对新城无可奈何。
成语辨析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稳如泰山、坚不可摧、固若金汤、安如盘石
【相反词】溃不成军、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押韵词】怀铅吮墨、抱关击柝、神气自若、隐隐绰绰、务本抑末、全身远祸、行住坐卧、大错特错、河倾月落、人孰无过......
【年代】古代
【谜语】越狱失败;楚人说盾
用法
◎ 过去外国人时常讥笑我们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其实中国人有一种牢不可破的传统精神,在平时他们是看不见的。
◎ 在叶赛宁和伊莎多拉相识前后,他跟马里延果夫之间似乎牢不可破的友谊开始出现明显的裂痕。
◎ 但不幸几世纪来大多数的人们,都被那种牢不可破的因袭见解所遗毒;认性行为是一种卑污无耻的猥亵行为,而不敢去正视它,以致无数青年男女堕入自淫和乱交等变态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 讚美歌结束后,人们朝新娘抛散钱和大米;新娘进新郎家前,要从一块铁或金属上踏过,这象徵着他们即将建立的家庭是牢不可破的。
◎ 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两国人民就结成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在朝鲜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武装侵犯的祖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派遣了由自己优秀儿女组成的志愿军,用鲜血援助了我们。
◎ 我们两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凝成的革命友谊,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是经过暴风雨的严峻考验的,是牢不可破的。